和余元明时元明邀余同李次元夜饮

作者:王之道 朝代:宋代

原文

坐中强半是同年,赖有斯人席更圆。
跨马未须贪远道,举觞聊复望青天。
枯荷折苇三墩路,明月清风百丈船。
俯仰便成陈迹恨,须知此集不论钱。

诗词问答

问:《和余元明时元明邀余同李次元夜饮》的作者是谁?答:王之道
问:该诗写于哪个朝代?答:宋代
问:王之道的名句有哪些?答:王之道名句大全

书法欣赏

王之道和余元明时元明邀余同李次元夜饮书法作品欣赏
和余元明时元明邀余同李次元夜饮书法作品

参考注释

坐中

(1).座席之中。《史记·樊郦滕灌列传》:“ 项羽 既饗军士,中酒, 亚父 谋欲杀 沛公 ,令 项庄 拔剑舞坐中,欲击 沛公 , 项伯 常屏蔽之。”

(2).旧时京剧班社在演出进行中,后台设有“帐桌”,由“文武总管”坐守桌旁,指挥全班业务,叫做“坐中”。目前剧团管理后台工作已不采取此种形式。

强半

过半;大半:去者强半|浮生满百今强半|民强半饿死。

同年

(1)

(2) 相同的年份

同年出生

(3) b 〈方〉∶年纪相同

(4) 科举考试同榜考中的人

同年曰君赐不可违。——宋· 司马光《训俭示康》

斯人

(1).此人。《论语·雍也》:“斯人也,而有斯疾也。” 唐 杜甫 《殿中杨监见示张旭草书图》诗:“斯人已云亡,草圣秘难得。” 明 刘基 《郁离子·虞孚》:“饮食之人,则人贱之。斯人之谓也。” 李劼人 《天魔舞》第十三章:“说来说去,大有斯人不出如苍生何之概。”

(2).犹斯民。指人民,百姓。 唐 元结 《与瀼溪邻里》诗:“斯人转贫弱,力役非无怨。” 太平天囯 汪吉人 等《<军次实录>序》:“小官等佩读之餘,知足以破斯世之迷途,启斯人之聋瞶。”

跨马

骑马。《晋书·苻坚载记上》:“﹝ 邓羌 ﹞与 张蚝 、 徐成 等跨马运矛,驰入 评 ( 慕容评 )军,出入数四,旁若无人。” 宋 陈叔方 《颍川语小》卷下:“古者乘车不跨马,服牛乘马,引重致远是也。跨马乃北俗,后人便之,遂备韉鐙之用。朝士大夫皆跨马矣。” 清 蒲松龄 《聊斋志异·张鸿渐》:“途中遇女子跨马过,一老嫗捉鞚,盖 舜华 也。”

远道

遥远的道路

远道而来

举觞

举杯饮酒。《战国策·魏策二》:“ 梁王 魏婴 觴诸侯於 范臺 。酒酣,请 鲁君 举觴。” 唐 杜甫 《饮中八仙歌》:“ 宗之 萧洒美少年,举觴白眼望青天。” 清 郝明龙 《九日》诗:“秋光澹荡野棠香,客里悲歌自举觴。”

青天

(1) 蔚蓝色的天空

(2) 晴朗的白天。比喻清官

老百姓管包公叫“包青天”

枯荷

指枯萎的荷叶。 唐 李商隐 《宿骆氏亭寄怀崔雍崔衮》诗:“秋阴不散霜飞晚,留得枯荷听雨声。” 宋 梅尧臣 《河南张应之东斋》诗:“至今寒窗风,静送枯荷雨。” 明 刘基 《郁离子·枯荷履雪》:“ 郁离子 见披枯荷而履雪者,惻然而悲,涓然而泣之沾其袖。”

明月清风

犹清风明月。比喻超尘脱俗的悠闲生活。 明 沉采 《千金记·遇仙》:“恋功名水上鸥,俏芒鞋尘内走,怎如明月清风随地有,到头来消受。”

百丈

(1).极言高、深或远。 汉 枚乘 《七发》:“上有千仞之峯,下临百丈之谿。” 南朝 梁 沉约 《新安江水至清浅深见底贻京邑游好》诗:“千仞写乔树,百丈见游鳞。” 唐 韩愈 《次同冠峡》诗:“落英千尺堕,游丝百丈飘。”《北史·西域传·小月氏国》:“其( 小月氏国 )城东十里,有佛塔,周三百五十步,高八十丈……所谓百丈佛图也。”

(2).牵船的篾缆。《宋书·朱超石传》:“时军人缘 河 南岸,牵百丈, 河 流迅急,有漂渡北岸者,輒为虏所杀略。” 唐 杜甫 《十二月一日》诗之一:“一声何处送书雁,百丈谁家上瀨船。” 宋 程大昌 《演繁露·百丈》:“ 杜 诗舟行多用百丈,问之 蜀 人,云,水峻岸石又多廉稜……故劈竹为大瓣,以麻索连贯其际,以为牵具,是名‘百丈’。”《醒世恒言·独孤生归途闹梦》:“从此一路都是上水,除非大顺风,方使得布帆,风略小些,便要扯着百丈。你道怎么叫做百丈?原来就是縴子。” 清 黄遵宪 《下水船歌》:“百丈横牵上瀨舟,三朝三暮见 黄牛 。”

(3).借指井绳。 唐 杜甫 《铜瓶》诗:“铜瓶未失水,百丈有哀音。”

(4). 唐 代名僧 怀海 ,住 洪州 百丈山 ,因以为号,称“百丈禅师”。参阅《景德传灯录·洪州百丈山怀海禅师》。

俯仰

(1) 低头和抬头,泛指随便应付

左右周旋,进退俯仰。——《左传·定公十五年》

俯仰由人

(2) 比喻很短的时间

俯仰之间,已成陈迹。——王羲之《兰亭集序》

陈迹

过去的事迹;旧迹;过去的事情(物)

夫普法之战,迄今虽为陈迹,而其事信而有征。—— 清· 薛福成《观巴黎油画记》

凡此琐琐,虽为陈迹,然我一日未死,则一日不能忘。——清· 袁枚《祭妹文》

六朝陈迹

须知

必须知道

须知胜利来之不易

不论

(1)

表示条件或情况不同而结果不变,下文多用“都、总”与它呼应

不论是教师,还是学生,都应该努力学习

(2)

无论,不管

不论你走到那里,都别把我忘了

公众号
0
纠错

诗词推荐

名句推荐

古诗文大全 词典网
m.CiDianWang.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