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问行何迟原文
前月发京口,今辰次淮涯。二旬四百里,自问行何迟。
还乡无他计,罢郡有余资。
进不慕富贵,退未忧寒饥。
以此易过日,腾腾何所为。
逢山辄倚棹,遇寺多题诗。
酒醒夜深后,睡足日高时。
眼底一无事,心中百不知。
想到京国日,懒放亦如斯。
何必冒风水,促促赴程归。
诗词问答
问:自问行何迟的作者是谁?答:白居易
问:自问行何迟写于哪个朝代?答:唐代
问:自问行何迟是什么体裁?答:五古
问:白居易的名句有哪些?答:白居易名句大全
白居易自问行何迟书法欣赏
全唐诗
参考注释
前月
上个月
前月浮梁卖茶去。——唐· 白居易《琵琶行(并序)》诗
京口
古城名。在今 江苏 镇江市 。公元209年, 孙权 把首府自 吴 ( 苏州 )迁此,称为 京城 。公元211年迁治 建业 后,改称 京口镇 。 东晋 、 南朝 时称 京口城 。为古代 长江 下游的军事重镇。《宋书·武帝纪上》:“公大喜,逕至 京口 ,众乃大安。” 清 吴伟业 《送周子俶》诗:“ 京口 正用兵,仓皇过 瓜步 。”
百里
(1).一百里。谓距离甚远。《易·震》:“震惊百里,不丧匕鬯。”《诗·大雅·桑柔》:“维此圣人,瞻言百里。”《史记·孙子吴起列传》:“兵法,百里而趣利者蹶上将。” 宋 苏轼 《明君可与为忠言赋》:“心苟无邪,既坐瞻於百里;人思其效,将或锡之十朋。” 清 纪昀 《阅微草堂笔记·如是我闻二》:“乃知天下事,但知其一,不知其二,多有收目前之效而貽后日之忧者,始服 永公 ‘熟虑其后’一言,真‘瞻言百里’也。”
(2).古时诸侯封地范围。《孟子·万章下》:“天子之制,地方千里,公侯皆方百里。”后用以称诸侯国。参见“ 百里之命 ”。
(3).亦谓地小。《孟子·公孙丑上》:“然而 文王 ( 周文王 )犹方百里起,是以难也。”《荀子·仲尼》:“故善用之,则百里之国足以独立矣。”
(4).古时一县所辖之地。因以为县的代称。《汉书·百官公卿表上》:“县大率方百里。” 汉 蔡邕 《太尉陈公赞》:“公在百里,有西产之惠,赐命方伯,分 陕 餘庆。” 晋 陶潜 《酬丁柴桑》诗:“秉直司聪,惠于百里。” 唐 王勃 《上明员外启》:“三冬文史,先兆跡於青衿;百里絃歌,即驰芳於墨綬。”
(5).借指县令。《后汉书·循吏传·仇览》:“ 涣 ( 王涣 )谢遣曰:‘枳棘非鸞凤所栖,百里岂大贤之路。’” 李贤 注:“时 涣 为县令,故自称百里也。”《南齐书·文学传·崔慰祖》:“帝( 明帝 )欲试以百里, 慰祖 辞不就。” 宋 王禹偁 《畬田词》序:“苟择良二千石暨贤百里,使化天下之民如斯民之义,庶乎污莱尽闢矣。”
(6).宝剑名。 晋 崔豹 《古今注·舆服》:“ 吴大帝 有寳刀三,寳剑六。寳剑六:一曰白虹……六曰百里。”
(7).复姓。 春秋 秦 有 百里奚 。见《孟子·万章上》。
自问
(1) 自己问自己
(2) 自己衡量
还乡
返回乡里。《南史·刘之遴传》:“ 武帝 谓曰:‘卿母年德并高,故令卿衣锦还乡,尽荣养之理。’”《儿女英雄传》第十五回:“老弟,你这年纪正好给朝廷出力,为什么倒要告退还乡。” 闻一多 《红烛·太阳吟》诗:“太阳啊,刺得我心痛的太阳!又逼走了游子底一出还乡梦。”
反转方向。乡,通“ 向 ”、“ 嚮 ”。《庄子·渔父》:“顾见 孔子 ,还乡而立。”
无他
亦作“ 无它 ”。亦作“ 无佗 ”。1.没有别的。《孟子·告子上》:“人有鸡犬放,则知求之;有放心则不知求。学问之道无他,求其放心而已矣。”《孟子·梁惠王下》:“此无也,与民同乐也。” 金 元好问 《内相文献杨公神道碑铭》:“圣人之道无它,至诚而已。”
(2).犹无恙;无害。《后汉书·隗嚣传》:“若束手自诣,父子相见,保无佗也。”《后汉书·马援传》:“ 援 閒至 河内 ,过存 伯春 ,见其奴 吉 从西方还,説 伯春 小弟 仲舒 望见 吉 ,欲问 伯春 无它否,竟不能言,晓夕号泣,婉转尘中。” 宋 王谠 《唐语林·德行》:“儻窀穸不为盗所发,珠必无他。”
(3).无二心,专一。《国语·晋语三》:“其君子思其君,且知其罪,曰:‘必事 秦 ,有死无他。’” 三国 魏 嵇康 《秋胡行》之一:“惟有贫贱,可以无他。” 宋 苏轼 《徐州谢表》:“察孤危之易毁,谅拙直之无他。” 清 李渔 《闲情偶寄·词曲上·结构》:“非悯其才,非悯其德,悯其方寸之无他也。”
余资
馀裕的财物。 汉 王粲 《从军诗》之一:“徒行兼乘还,空出有餘资。”《后汉书·皇后纪上·明德马皇后》:“今祭祀则受四方之珍,衣食则蒙御府餘资。”
富贵
富裕而又有显贵的地位
公子为人…不敢以其富贵骄士。——《史记·魏公子列传》
汗牛塞屋,富贵家之书,然富贵家人读书有几?——清· 袁枚《黄生借书说》
寒饥
亦作“ 寒饥 ”。寒冷和饥饿。 汉 陆贾 《新语·明诫》:“穷涉寒飢,织履而食。” 唐 韩愈 《符读书城南》诗:“不见三公后,寒飢出无驴。” 宋 秦醇 《谭意歌传》:“不惟今日重酬子,异日亦获厚利。无使其居子家,徒受寒饥。”
见“ 寒飢 ”。
以此
(1).犹言用这,拿这。《史记·孙子吴起列传》:“君因谓 武侯 曰:‘试延以公主, 起 有留心则必受之,无留心则必辞矣。以此卜之。’” 刘大白 《小鸟之群》:“如果枷锁镣铐,是一种荣典,一定有些人以此骄人,也一定有些人唯恐求之不得。”
(2).因此。《史记·季布栾布列传》:“当是时,诸公皆多 季布 能摧刚为柔, 朱家 亦以此名闻当世。”《警世通言·杜十娘怒沉百宝箱》:“原来纳粟入监的,有几般便宜:好读书,好科举,好中,结末来又有个小小前程结果。以此宦家公子,富室子弟,到不愿做秀才,都去援例做太学生。”
过日
(1).过日子。 唐 杜甫 《赠别郑炼赴襄阳》诗:“把君诗过日,念此别惊神。” 宋 陈造 《田家谣》:“小妇初嫁当少宽,令伴阿姑顽过日。” 王任叔 《疲惫者》:“ 运秧 自这一次后,不再有向人家处赖饭吃的事了。但他到底怎么过日,我是无从知道。”
(2).谓超过时日。 宋 晁冲之 《和寄叶甥少蕴内翰见招》:“园宜杏子非时结,溪阔梅花过日开。”
(3).改日。《儿女英雄传》第三五回:“ 安老爷 因他也须到家歇息歇息,便説:‘过日再备酌奉请。’”
腾腾
(1) 比喻盛、旺盛。如:热气腾腾;怒火腾腾;怨气腾腾;杀气腾腾
(2) 蒙胧;迷糊貌
枯肠发发浇成浪,醉眼腾腾看作岚。——清· 钱谦益《谢藐姑太仆送酒》
(3) 升腾
(4) 表示鼓声、心跳声、脚步声的象声词
所为
所作,作为。《易·繫辞上》:“知变化之道者,其知神之所为乎!” 晋 陆机 《吊魏武帝文》序:“诸舍中无所为,学作履组卖也。” 元 康进之 《李逵负荆》第二折:“ 宋江 倈!这是甚所为!甚道理?” 叶圣陶 《穷愁》:“案上金钱,亦无暇入於囊,徒瞪目警吏所为。”
(1).所以。表示行为动作发生的原因。《公羊传·隐公三年》:“先君之所为不与臣国而纳国乎君者,以君可以为社稷宗庙主也。” 王引之 《经传释词》卷二:“﹝所为﹞言‘所以’也。” 汉 董仲舒 《春秋繁露·服制象》:“天地之生万物也以养人,故其可食者以养身体,其可威者以为容服,礼之所为兴也。” 晋 陆机 《豪士赋》序:“且夫政由 宁氏 ,忠臣所为慷慨。”参见“ 所以 ”。
(2).所谓。为,通“ 谓 ”。《墨子·公输》:“ 荆 有 云梦 ,犀兕麋鹿满之, 江 汉 之鱼鳖黿鼉,为天下富; 宋 所为无雉兔狐狸者也;此犹粱肉之与糠糟也。”《战国策·宋卫策》作“所谓”。 清 余怀 《<板桥杂记>小引》:“不谓数十年来,所为长板桥者,徒与荒野蔓草为邻而已。”参见“ 所谓 ”。
倚棹
见“ 倚櫂 ”。
题诗
(1).就一事一物或一书一画等,抒发感受,题写诗句。多写于柱壁、书画、器皿之上。 唐 高适 《人日寄杜二拾遗》诗:“人日题诗寄草堂,遥怜故人思故乡。” 元 辛文房 《唐才子传·崔颢》:“后游 武昌 ,登 黄鹤楼 ,感慨赋诗。及 李白 来,曰:‘眼前有景道不得, 崔顥 题诗在上头。’无作而去,为哲匠敛手云。” 清 金埴 《不下带编》卷二:“顷见一士题诗隣壁,甚佳。”
(2).指所题写的诗句。 鲁迅 《南腔北调集·“连环图画”辩护》:“《你的姊妹》木刻七幅,题诗一幅。”
酒醒
醉后清醒过来
夜深
犹深夜。 唐 杜甫 《玩月呈汉中王》诗:“夜深露气清,江月满江城。” 唐 戴叔伦 《听歌回马上赠崔法曹》诗:“共待夜深听一曲,醒人骑马断肠迴。”《儒林外史》第十六回:“夜深时分,还有人苦功读书,实为可敬。”
眼底
(1) 用某种器械通过瞳孔所能观察到的眼内构造。如:脉络膜、视网膜、视神经 * 等
(2) 眼前;眼里
登楼一望,全城景色尽收眼底
无事
(1).没有变故。多指没有战事、灾异等。《礼记·王制》:“天子无事,与诸侯相见,曰朝。” 郑玄 注:“事谓征伐。”《史记·平準书》:“ 汉 兴七十餘年之间,国家无事。” 宋 曾巩 《本朝政要策·契丹》:“自此边境去矢石之忧,天下无事,百姓和乐。” 明 陈子龙 《议财用》:“若云多事,则自古亦无无事之国也。”
(2).指无为。道家主张顺乎自然,无为而治。《老子》:“取天下常以无事,及其有事,不足以取天下。”《史记·苏秦列传》:“窃为君计者,莫若安民无事,且无庸有事於民也。” 金 元好问 《李道人崧阳归隐图》诗:“道人本无事,何苦尘中为?”
(3).无所事事。《孟子·滕文公下》:“士无事而食,不可也。”《史记·张仪列传》:“ 陈軫 曰:‘公何好饮?’ 犀首 曰:‘无事也。’” 唐 韩愈 《秋怀诗》之三:“学堂日无事,驱马适所愿。” 宋 辛弃疾 《丑奴儿近·博山道中》词:“只消山水光中,无事过这一夏。”
(4).无须;没有必要。《后汉书·臧洪传》:“ 洪 於大义,不得不死;念诸君无事空与此祸,可先城未破,将妻子出。” 明 刘基 《题枯木图》诗:“白髮死枕席,无事伤其躬。” 清 纳兰性德 《梦江南》词:“ 江 南好,何处异京华?香散翠帘多在水,緑残红叶胜於花,无事避风沙。”
(5).无端;没有缘故。《北齐书·神武帝纪下》:“今若无事背王,规相攻讨,则使身及子孙,还如王誓。” 北周 庾信 《杨柳歌》:“定是 怀王 作计悮,无事翻覆用 张仪 。” 宋 范成大 《江安道中》诗:“威名功业吾何有?无事飘飘犯百蛮。”
心中
心里
百不知
唐穆宗 时京城妇女首饰的别称。 宋 王谠 《唐语林·补遗二》:“ 长庆 中,京城妇人首饰,有以金碧珠翠,笄櫛步摇,无不具美,谓之‘百不知’。”
想到
有一个想法; 产生一个想法
当他看见那座房子的时候,他就想到了他的老家
京国
京城;国都。 三国 魏 曹植 《王仲宣诔》:“我公实嘉,表扬京国。” 唐 牟融 《赠韩翃》诗:“京国久知名,江河近识荆。” 明 高明 《琵琶记·听女迎亲》:“若是到京国,相逢处,做箇好筵席。”
懒放
懒散放浪。 唐 白居易 《适意》诗之一:“寒来弥懒放,数日一梳头。” 唐 白居易 《效陶潜体诗》序:“往往酣醉,终日不醒,懒放之心,弥觉自得。”
嬾放:犹懒散。 清 金农 《东郊各舍寄章十五全人》诗:“只合杜门称嬾放,注书且喜脑华清。”
如斯
如此。《论语·子罕》:“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 明 郎瑛 《七修类稿·奇谑三·代死失火》:“苟谓事事如斯,吾未之信矣。” 郭沫若 《黄山之歌》:“ 峨眉 号称天下秀,不知是否信如斯。”
何必
反问的语气表示不必
何必去那么早
风水
(1) 水肿病的一种。多由风邪侵袭,肺气失于宣降、不能通调水道、水湿潴留体内所致
(2) 旧指住宅基地、坟地等的自然形势,如地脉、山水的方向等的体系
促促
(1).犹短短的。指时间。 三国 魏 曹操 《苍舒诔》:“促促百年,亹亹行暮。”
(2).犹短短的。指空间。 唐 张籍 《山头鹿》诗:“山头鹿,双角芟芟,尾促促。”
(3).匆匆。 晋 陆机 《豫章行》:“促促薄暮景,亹亹鲜克禁。” 唐 刘禹锡 《途中早发》诗:“中庭望启明,促促事晨征。” 宋 苏轼 《仙都山鹿》诗:“日月何促促,尘世苦局束。” 冯至 《北游》诗:“匆匆地来,促促地去,匆促的人生!”
(4).拘谨小心貌。 唐 韩愈 《唐故河南令张君墓志铭》:“诸曹白事,不敢平面视。共食公堂,抑首促促就哺歠。”
(5).劳苦不安貌。 唐 李益 《促促曲》:“促促何促促, 黄河 九回曲。嫁与棹船郎,空牀将影宿。” 唐 王建 《促促词》:“促促復刺刺,水中无鱼山无石。少年虽嫁不将归,白头犹著父母衣。”《全唐诗》卷二九八作《促剌词》,首句作“促剌復促剌”。剌,“刺”的误字。 清 方苞 《顾友训墓志铭》:“相视饮泣,意绪促促。”
(6).象声词。虫鸣声。 唐 王建 《当窗织》诗:“草虫促促机下啼,两日催成一匹半。” 唐 李咸用 《山中夜坐寄故里友生》诗:“虫声促促催乡梦,桂影高高挂旅情。” 明 高启 《秋怀》诗之二:“促促草下虫,催我索故衣。”
(7).象声词。机杼声。 宋 梅尧臣 《促织》诗:“札札草间鸣,促促机上声。”
(8).象声词。沙上急走声。 唐 李贺 《黄家洞》诗:“雀步蹙沙声促促,四尺角弓青石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