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方兴化茔舍原文
晴檐方听夜淋浪,晚送儒臣别建章。但欲有言扶国是,不嫌无计作身防。
轻舟过处猿频断,旧宅开时菊正黄。
心事对床应细语,得归如此亦何妨。
诗词问答
问:题方兴化茔舍的作者是谁?答:赵师秀
问:题方兴化茔舍写于哪个朝代?答:宋代
问:赵师秀的名句有哪些?答:赵师秀名句大全
参考注释
淋浪
(1).流滴不止貌。 晋 陶潜 《感士不遇赋》:“感哲人之无偶,泪淋浪以洒袂。” 宋 司马光 《和冲卿崇文宿直睹壁上题名见寄并寄邵不疑》:“况当三伏深,霑汗尤淋浪。” 明 沉璟 《义侠记·挂罗》:“这一条血路广,染衣衫犹自淋浪。” 清 查慎行 《平越遇雷玉衡口占赠之》诗:“急雨淋浪茅店外,乱山高下马蹄前。” 柳亚子 《放歌》:“仰面出门去,泪下何淋浪!”
(2).沾湿貌。 宋 王安石 《和王司封会同年》:“直须倾倒罇中酒,休惜淋浪座上衣。” 元 吴师道 《吴礼部诗话》:“萧颯天涯鬢,淋浪醉后衣。” 清 蒲松龄 《聊斋志异·小谢》:“宽譬哀情,而衿袖淋浪,痛不可解。”
(3).形容声音连续不绝。 三国 魏 嵇康 《琴赋》:“纷淋浪以流离,奂淫衍而优渥。” 宋 朱熹 《试院杂诗》之二:“坐听秋檐响,淋浪殊未休。” 清 金农 《过唐太守濒别漫投十韵》:“夜闻雨淋浪,其心在寥廓。”
(4).酣饮貌。 宋 王安石 《信州回车馆中作》诗之二:“山木漂摇卧 弋阳 ,因思 太白 夜淋浪。” 金 元好问 《送辅之仲庸还大梁》诗:“淋浪别酒青灯夜,灭没孤帆落照边。” 元 张养浩 《水仙子·咏遂闲堂》曲:“客来时樽酒淋浪,花与竹无俗气,水和山有异香。” 清 秦朝釪 《消寒诗话》:“酒炙淋浪倒玉尊,何如骑马海棠园?”
(5).尽情;畅快。 宋 苏轼 《捕蝗至浮云岭山行疲苶有怀子由弟》诗之二:“久废山行疲犖确,尚能村醉舞淋浪。” 清 龚自珍 《春日有怀山中桃花因有寄》诗:“东风淋浪捲海来, 长安 人道青春迴。”
(6).泼染;挥洒。形容书写流畅。 宋 苏轼 《和张子野见寄三绝句·见题壁》:“狂吟跌宕无风雅,醉墨淋浪不整齐。” 元 马致远 《岳阳楼》第一折:“对四面江山浩荡,怎消得我几行儿醉墨淋浪。”
儒臣
(1). 汉 称博士官为儒臣。 汉 扬雄 《百官箴·博士箴》:“儒臣司典,敢告在宾。”
(2).泛指读书人出身的或有学问的大臣。《新唐书·宗室宰相传·李福》:“ 大中 时, 党项羌 震扰,议者以将臣贪牟产虏怨,议择儒臣治边。” 宋 陈亮 《及第谢恩和御赐诗韵》:“復讎自是平生志,勿谓儒臣鬢髮苍。” 清 昭槤 《啸亭杂录·太宗读金史》:“曾命儒臣翻译《三国志》及 辽 、 金 、 元 史、性理诸书,以教国人。”
建章
见“ 建章宫 ”。
有言
(1).有名言,有善言。《论语·宪问》:“有德者必有言,有言者不必有德。”《孟子·离娄上》:“自暴者,不可与有言也;自弃者,不可与有为也。” 杨伯峻 注:“有言,意为有善言。”
(2).泛指有话。如:有言在先。
国是
国家的重大政策
愿相国与诸大夫关定国是也。——《后汉书·桓谭传》
共商国是
今年四月,定国是之诏既下。——清· 梁启超《谭嗣同传》
轻舟
狭长的,两舷弯曲、首尾尖削的小船,通常用轻质材料(如树皮、兽皮、帆布、轻质木料、轻金属)制成
一叶轻舟
过处
(1).过片,从词的上片转入下片的地方。 元 范梈 《木天禁语》:“过处用两句,一结上,一生下,为最难,非老手非易了也。”《古今小说·史弘肇龙虎君臣会》:“过处第五句道:‘数声呜咽去青霄’,偷了 朱淑贞 作《雁》诗中第四句。”
(2).经过之处。 金 董解元 《西厢记诸宫调》卷四:“风过处惟闻兰麝香。”《儿女英雄传》第三五回:“只听那阵风头过处,把房门上那个门帘刮得臌了进来。”
旧宅
又称“旧宇”、“故居”、“故宅”。从前曾经居住过的房子
时菊
应时开的菊花。 晋 潘岳 《河阳县作》诗之二:“鸣蝉厉寒音,时菊耀秋华。” 唐 韦应物 《九日沣上作》诗:“时菊乃盈泛,浊醪自为美。”
心事
心里盘算、思虑的事(多指感到为难的)
对床
两人对床而卧。喻相聚的欢乐。 唐 韦应物 《示全真元常》诗:“寧知风雪夜,復此对牀眠。” 宋 陆游 《访僧支提寺》诗:“共夜不知红烛短,对牀空嘆白云深。” 金 元好问 《寄答景元兄》诗:“故人相念不相忘,频著书来约对牀。” 郁达夫 《寄养吾二兄》诗:“来岁秋风思返棹,对牀应得话沉沦。”
细语
低声细说。 唐 李端 《拜新月》诗:“细语人不闻,北风吹裙带。” 清 刘瀛 《珠江奇遇记》:“ 绣琴 倾餘沥於地,细语曰:‘如此薄情人,当奠九泉下。’” 郭小川 《厦门风姿》诗:“听, 日光岩 下有笑声朗朗, 五老峰 中有细语绵绵。”
如此
(1) 这样,那样;像指出的或提出的方式或方法这样或那样
如此则荆吴之势强——《资治通鉴》
理当如此
(2) 达到这个程度或达到这个范围
劳苦而功高如此。——《史记·项羽本纪》
(3) 这样的
两座城市发展的状况是如此相同
亦何
何其;多么。 晋 葛洪 《神仙传·阴长生》:“况仙人亦何急急,令闻达朝闕之徒,知其所云为哉!” 唐 杜甫 《鹿头山》诗:“斯人亦何幸,公镇踰岁月。” 清 方文 《宋遗民咏·赵子固孟坚》:“嗟彼承旨者,失身亦何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