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施君叔异

作者:邓肃 朝代:宋代

别施君叔异原文

泮水儒生急寸禄,白袍干人如立鹄。
争注虫鱼股置锥,世外语言不到目。
我嫌人醉还啜醨,常嗟心迹两相离。
邂逅得君能我意,笔端聊复出新奇。
爱君未冠少年郎,语出辄惊鵷鹭行。
若不纷华替初志,事业他时未易量。
今被青衫走尘土,满面春风归仕路。
拄笏政可望西山,莫见輶轩腰伛偻。
我今絷维犹未释,相思何处访踪迹。
为君时望斗牛间,期君光芒高万尺。

诗词问答

问:别施君叔异的作者是谁?答:邓肃
问:别施君叔异写于哪个朝代?答:宋代
问:邓肃的名句有哪些?答:邓肃名句大全

参考注释

泮水

古代学宫前的水池,形状如半月。《诗·鲁颂·泮水》:“思乐泮水,薄采其芹。” 毛 传:“泮水,泮宫之水也。” 郑玄 笺:“泮之言半也。半水者,盖东西门以南通水,北无也。”后多以指代学宫。 宋 苏轼 《答临江军知军启》:“泮水政成,繆膺桑梓之敬;海邦画诺,又观枳棘之栖。” 王闿运 《湘潭县学附生王君之碑》:“执经庠序,思乐泮水。”一说, 泮水 为 鲁 境内的河流名,“泮宫”为建造在 泮水 边的 鲁侯 之宫,非学宫。参见“ 泮宫 ”。

儒生

指遵从儒家学说的读书人。后来泛指读书人

云间有儒生 莫后光见之。—— 清· 黄宗羲《柳敬亭传》

寸禄

微薄的俸禄。 晋 左思 《咏史》诗之八:“外望无寸禄,内顾无斗储。” 唐 李颀 《赠别张兵曹》诗:“一身轻寸禄,万物任虚舟。”

白袍

旧指未做官的士人。 唐 士子未仕者服白袍,故以为入试士子的代称。 唐 李肇 《唐国史补》卷下:“或有朝客讥 宋济 曰:‘近日白袍子何太纷纷?’ 济 曰:‘盖由緋袍子、紫袍子纷纷化使然也。’” 宋 洪迈 《容斋三笔·叶晦叔诗》:“一閒十日岂天赐?惭愧纷纷白袍子。” 宋 苏轼 《催试官考较戏作》诗:“愿君闻此添蜡烛,门外白袍如立鵠。” 宋 叶适 《叶路分居思堂》诗:“白袍虽屡捷,黄榜未霑恩。”

干人

〈方〉∶穷苦人

虫鱼

(1).泛指微小的动物。《诗·小雅·鸳鸯序》“思古明王,交於万物有道” 唐 孔颖达 疏:“思古明王交接於天下之万物,鸟兽虫鱼皆有道,不暴夭也。”《金史·乐志下》:“威震遐邇,化渐虫鱼。”

(2). 孔子 认为读《诗》可以多识草木鸟兽虫鱼之名; 汉 代古文经学家注释儒家经典,注重典章制度及名物的训释、考据。后遂以“虫鱼”泛指名物和典章制度。有时含讥其繁琐之意。 唐 韩愈 《读皇甫湜 * 园池诗书其后》诗之一:“《尔雅》注虫鱼,定非磊落人。” 宋 葛立方 《<韵语阳秋>自序》:“而多生习气,尚牵蠹简,虽不能如 毛萇 、 郑康成 泥虫鱼之注,又不能如 虞卿 、 李德裕 著穷愁之书。” 清 陈廷焯 《<白雨斋词话>自序》:“雕鎪物类,探讨虫鱼,穿凿愈工,《风》《雅》愈远。”

(3).指训诂考据之学。 郁达夫 《三月十八夜寄木津老师》诗:“日抱虫鱼伏 茂陵 ,旁人争笑客无能。”

置锥

见“ 置锥之地 ”。

世外

尘世之外

世外之交

语言

用以表达情意的声音。是人类最重要的交际工具。它跟思想有密切关系,是人类区别于其他动物的本质特征

不到

(1)

不足,少于…

不到四分钟驶行了一公里

(2)

未到;不出席或未出席

教师抱怨那个孩子不到学校上课

(3)

不周到

我们是粗人,照顾不到,请多原谅

心迹

思想与行为;犹心事;心情

相离

(1).互相分离。《列子·天瑞》:“浑沦者,言万物相浑沦而未相离也。” 汉 班固 《 * 通·谏诤》:“子諫父不去者,父子一体而分,无相离之法,犹火去木而灭也。”《东周列国志》第二七回:“行居寝食无相离,患难之中定臣主。” 许地山 《空山灵雨·笑》:“我对妻子说:‘相离好几天,你闷得慌吗?’”

(2).相附;附拢。《楚辞·离骚》:“飘风屯其相离兮,帅云霓而来御。” 王夫之 通释:“离,丽也,附也。”

(3).相互间距离。 鲁迅 《三闲集·我和<语丝>的始终》:“到得 厦门 ,我投稿就很少了。一者因为相离已远,不受催促,责任便觉得轻,二者因为人地生疏。” 茅盾 《子夜》十:“ 三马路 一带充满了战争的空气!似乎相离不远的 昼锦里 的粉香汗臭也就带点儿火药味。”

邂逅

不期而遇

今夕何夕,见此邂逅。——《诗·唐风·绸缪》

邂逅发露,祸及知亲。——《后汉书·杜根传》

邂逅迷惑。——《三国志·管宁传》

得君

谓得到君主的信任重用。《孟子·公孙丑上》:“ 管仲 得君,如彼其专也。” 赵岐 注:“ 管仲 得遇 桓公 ,使之专国政如彼。”《新唐书·虞世南传》:“ 世基 佞敏得君,日贵盛,妻妾被服拟王者,而 世南 躬贫约,一不改。” 宋 岳珂 《桯史·杨艮议命》:“时 韩平原 得君,权震天下。”《续资治通鉴·宋神宗熙宁八年》:“一时朝士见 惠卿 得君,谓可倾 安石 以媚 惠卿 ,遂更朋附之。”

笔端

指写文章、写字、绘画时笔的运用以及所表现出来的意境

一一呈诸笔端

出新

文学艺术上指旧有的事物得到新发展

写反面人物,如何才能出新,是个值得研究的问题

未冠

(1).古礼男子年二十而加冠。故未满二十岁为“未冠”。《周礼·天官·冢宰》“内竖倍寺人之数” 汉 郑玄 注:“竖,未冠者之官名。”《新唐书·车服志》:“未冠者童子髻。”

(2).没戴帽子。 唐 皮日休 《贫居秋日》诗:“亭午头未冠,端坐独愁予。”

少年

古称青年男子,现在指人大约十岁到十五岁这个阶段

少年儿童读物

鹭行

指朝官的班次。 明 袁宗道 《将抵都门》诗:“只合寻鸥伴,谁令入鷺行。”参见“ 鷺序 ”。

若不

要不是

若不是少发生一次冲突,这一天是过不去的

纷华

繁华;富丽。《史记·礼书》:“出见纷华盛丽而説,入闻夫子之道而乐,二者心战,未能自决。” 宋 欧阳修 《读书》诗:“纷华暂时好,俯仰浮云散。” 清 吴炽昌 《客窗闲话初集·张慧仙寄外诗记》:“供帐纷华,陈设眩耀。” 郭沫若 《归去来·由日本回来了》:“﹝我﹞立定大戒:从此不吃酒,不吸烟,不接近一切的逸乐纷华。”

初志

原来的志愿。 三国 魏 曹植 《黄初六年令》:“欲修吾往业,守吾初志。” 唐 韩愈 《薛公墓志铭》:“公之初志,不以事累。” 清 蒲松龄 《聊斋志异·陈锡九》:“辛苦跋涉而来,为父骨耳。汝不归,初志为何也?” 郭沫若 《羽书集·致华南友人们》:“任何的残虐惨酷,都不足阻挠我们的初志。”

事业

(1) 人们所从事的,具有一定目标、规模和系统的对社会发展有影响的经常活动

他的毕生的真正使命,就是以这种或那种方式参加推翻资本主义社会及其所建立的国家制度的事业。——《在马克思墓前的讲话》

(2) 特指没有生产收入,由国家经费开支,不进行经济核算的文化、教育、卫生等单位

公用事业

(3) 个人的成就

他立志要做出一番事业来

他时

(1).昔日;往时。《史记·秦始皇本纪》:“他时 秦 地不过千里,赖陛下神灵明圣,平定海内。” 唐 杜甫 《九日》诗:“他时一笑后,今日几人存?” 唐 杜甫 《社日两篇》诗之二:“今日 江南 老,他时 渭 北童。”

(2).将来,以后。 宋 徐铉 《送郝郎中为浙西判官》诗:“若许他时作闲伴,殷勤为买钓鱼船。”《太平广记》卷一四○引《广德神异录·僧一行》:“ 唐 开元 十五年, 一行禪师 临寂灭,遗表云:‘他时慎勿以宗子为相,蕃臣为将。’” 宋 陆游 《老学庵笔记》卷四:“﹝ 辰 、 沅 、 靖 州﹞诸蛮惟犵狑颇强习战鬭,他时或能为边患。”

未易

不易;难于。 汉 司马迁 《报任安书》:“僕又佴之蚕室,重为天下观笑,悲夫悲夫!事未易一二为俗人言也!” 三国 魏 曹植 《与杨德祖书》:“夫街谈巷説,必有可采,击辕之歌,有应风雅,匹夫之思,未易轻弃也。” 清 赵翼 《瓯北诗话·韩昌黎诗》:“今观诸联句诗,凡 昌黎 与 东野 联句,必字字争胜,不肯稍让……要之二人工力悉敌,实未易优劣。”

青衫

青色的衣衫;黑色的衣服。古代指书生

江州司马青衫湿。——唐· 白居易《琵琶行(并序)》

尘土

细小的土灰

满面春风

形容内心的喜气显露于面部

仕路

(1).进身为官之路。《三国演义》第五九回:“ 操 曰:‘吾与将军之父,同举孝廉,吾尝以叔事之。吾亦与公同登仕路,不觉有年矣。’” 鲁迅 《且介亭杂文·儒术》:“由此士大夫便渐渐的进身,然终因不切实用,又渐渐的见弃。但仕路日塞,而南北之士的相争却也日甚了。”

(2).指官场。 宋 施彦执 《北窗炙輠》卷下:“﹝ 陆虞仲 ﹞自登第后,愈篤学。其在仕路,以风节著。”《醒世恒言·吴衙内邻舟赴约》:“当下母子正在舱门口观看这些船隻慌乱,却见 吴府尹 马船帮上来。夫人即叫丫鬟下帘掩门进去。 吴府尹 是仕路上人,便令人问是何处官府。”

拄笏

见“ 拄笏看山 ”。

可望

(1) 有希望;可以盼望

(2) 能够望见

西山

(1).西方的山。《易·随》:“王用享于西山。”引申为日入处。 汉 王粲 《从军诗》之三:“白日半西山,桑梓有餘暉。”《文选·李密<陈情事表>》:“但以 刘 日薄西山,气息奄奄。” 李善 注引 扬雄 《反骚》:“临 汨罗 而自陨兮,恐日薄於西山。”

(2).山名。指 首阳山 。在今 山西省 永济县 南。相传 伯夷 、 叔齐 隐居于此。 晋 陆机 《演连珠》之四八:“是以吞纵之彊不能反蹈海之志,漂櫓之威不能降 西山 之节。”参见“ 西山饿夫 ”。

(3).山名。在 江西省 新建县 西,一名 南昌山 ,即古 散原山 。 唐 王勃 《滕王阁序》:“画栋朝飞 南浦 云,珠帘暮捲 西山 雨。”

(4).山名。在 四川省 北部,为 岷山 主峰。也称 雪岭 。 唐 李白 《思边》诗:“今岁何时妾忆君, 西山 白雪暗 秦 云。” 唐 杜甫 《野望》诗:“ 西山 白雪 三城 戍, 南浦 清江 万里桥 。”

(5).山名。 北京市 西郊群山的总称。南起 拒马山 ,西北接 军都山 。有 百花山 、 灵山 、 妙峰山 、 香山 、 翠微山 、 卢师山 、 玉泉山 等峰,林泉清幽,为京郊名胜地。

(6).山名。在 云南省 昆明市 西南, 滇池 西岸,一称 睡佛山 。有 华亭寺 、 太华寺 、 三清阁 、 龙门 诸胜和 聂耳 墓、 李公朴 的衣冠冢。风景优美,有“睡美人”之称。

(7).山名。在 江苏省 吴县 西南,即 洞庭西山 ,古称 包山 ,为 太湖 中最大岛屿。有 缥缈峰 、 销夏湾 、 林屋洞 诸名胜。

輶轩

(1).古代使臣乘坐的一种轻车。 汉 扬雄 《答刘歆书》:“尝闻先代輶轩之使,奏籍之书皆藏於 周 秦 之室。”《文选·左思<吴都赋>》:“輶轩蓼扰,彀骑煒煌。” 李周翰 注:“輶轩,轻车也。”《新唐书·陈子昂传》:“则莫如择仁可以恤孤、明可以振滞、刚不避彊御、智足以照姦者,然后以为使,故輶轩未动,而天下翘然待之矣。” 清 姚鼐 《万年庵次刘石葊韵以呈补山》:“前辈輶轩过,风流忆宛然。” 柳亚子 《<盛湖竹枝词>题辞》之十二:“乘风问俗周详甚,应有輶轩异代求。”

(2).古代使臣的代称。《文选·张协<七命>》:“语不传於輶轩,地不被乎正朔。” 李善 注引《风俗通》:“ 秦 周 常以八月輶轩使採异代方言,藏之秘府。”《新唐书·高季辅传》:“为政之道,期於易从,不恤其匱,而须其廉,正恐巡察岁出,輶轩继轨,而侵渔不息也。” 章炳麟 《<新方言>序》:“ 钱晓徵 盖志輶轩之官守者也,知古今方言不相远,及其作《恒言録》,沾沾独取史传为徵,亡由知声音文字之本柢。”

伛偻

腰背弯曲

子求行年五十有四,而病伛偻。——《淮南子·精神训》

絷维

(1).语出《诗·小雅·白驹》:“皎皎白驹,食我场苗,縶之维之,以永今朝。”谓绊马足、系马缰,示留客之意。后以“縶维”指挽留人才。 晋 殷仲文 《解尚书表》:“既惠之以首领,復引之以縶维。” 南朝 宋 刘义庆 《世说新语·言语》:“外示縶维而实以乖间之。” 清 顾炎武 《赠万举人寿祺》诗:“时危见縶维,忠义性无枉;翻然一辞去,割髮变容象。”

(2).拴马的绳索。引申指束缚。 晋 葛洪 《抱朴子·博喻》:“若乃求千里之迹於縶维之骏,责匠世之勋於剧碎之贤,谓之不惑,吾不信也。” 唐 元稹 《江陵三梦》诗:“纵我生羽翼,网罗生縶维。” 宋 苏轼 《次韵孔文仲推官见赠》:“闻声自决骤,那復受縶维。” 清 唐孙华 《送同年郑禹梅出守高州兼柬王西亭明府》诗:“独我类縶维,衰亲更谁傍。”

相思

互相思念,多指男女彼此思慕

何处

哪里,什么地方。《汉书·司马迁传》:“且勇者不必死节,怯夫慕义,何处不勉焉!” 唐 王昌龄 《梁苑》诗:“万乘旌旗何处在?平臺宾客有谁怜?”《宋史·欧阳修传》:“ 脩 论事切直,人视之如仇,帝独奬其敢言,面赐五品服。顾侍臣曰:‘如 欧阳脩 者,何处得来?’” 茅盾 《一个女性》五:“但是何处有爱呢?何处是爱呢?”

踪迹

行动所留下可觉察的形迹

不留踪迹

诡踪迹。——宋· 文天祥《<指南录>后序》

时望

(1).当时的声望。《晋书·桓冲传》:“ 谢安 以时望辅政,为羣情所归。” 陈毅 《满江红·游广东旋至海南岛度假一周记沿途所见》词之九:“守纪律,好榜样;走私絶,负时望。”

(2).指当时有威信有声望的人。《晋书·桓冲传》:“或劝 冲 诛除时望,专执权衡。” 宋 曾巩 《寄致仕欧阳少师》诗:“龙卧倾时望,鸿冥耸士伦。”《资治通鉴·晋安帝隆安元年》:“ 王绪 説 国宝 矫相王之命召 王珣 、 车胤 杀之,以除时望。”

斗牛

挑逗牛与牛或牛与人相斗

光芒

(1) 向四面发射的强烈光线

永放光芒

他,有如一座光芒万丈的金塔,矗立在 * 主义的思想高地。——《路标》

(2) 光亮

路灯发出微弱的光芒。

公众号
0
纠错

诗词推荐

名句推荐

古诗文大全 词典网
m.CiDianWang.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