寄邢和叔原文
昔作梁宋游,幽忧废朝昏。闭门无往还,不厌儿女喧。
隔墙闻剥啄,暮夜谁扣门。
知是邢夫子,低回过高轩。
愿为布衣交,不顾年德尊。
匆匆立谈罢,又见东南奔。
江湖多病后,仅免饷鱼鼋。
久废数行书,因人问寒暄。
但爱孤山西,松筠数家村。
便欲筑居室,插秧仍灌园。
生前不自爱,身后何足论。
草玄笑扬雄,赞易悲虞翻。
文章徒自苦,纸笔莫更存。
郤寻南郭老,隐几学忘言。
他日宦游客,误入桃花源。
苇间见渔父,谁识王公孙。
诗词问答
问:寄邢和叔的作者是谁?答:陈师道
问:寄邢和叔写于哪个朝代?答:宋代
问:陈师道的名句有哪些?答:陈师道名句大全
参考注释
幽忧
过度忧劳;忧伤。《庄子·让王》:“我适有幽忧之病,方且治之,未暇治天下也。” 成玄英 疏:“幽,深也;忧,劳也。” 唐 皮日休 《洁死》:“意汩没以奫沦兮,永幽忧而怫鬱。” 清 侯方域 《<宋牧仲诗>序》:“即有身世通显者,考其著作,亦多矫情曲意,务欲叩寂寞之音,绘幽忧之状。” 朱自清 《读<湖畔>诗集》:“从他们的作品里得着很有力的安慰;仿佛幽忧的人们看到活泼泼的小孩而得着无上的喜悦一般。”
废朝
停止朝会。《三国志·魏志·刘劭传》:“太史上言:‘正旦当日蚀。’ 劭 时在尚书令 荀彧 所,坐者数十人,或云当废朝,或云宜却会。”《晋书·武帝纪》:“﹝ 咸寧 ﹞春二年正月,以疾疫废朝。”《新唐书·太宗纪》:“太上皇不豫,废朝。”
往还
去和来;往来
不厌
(1).不嫌;不加以排斥。《论语·乡党》:“食不厌精,膾不厌细。”《韩非子·难一》:“战阵之间,不厌诈伪。” 清 李渔 《闲情偶寄·词曲》:“凡此皆有伦有脊之言,虽巧而不厌其巧。”
(2).不合。《文选·班彪<王命论>》:“取舍不厌斯位,符瑞不同斯度,而苟昧权利,越次妄据,外不量力,内不知命,则必丧保家之主。” 李善 注引 韦昭 曰:“厌,合也。”
(3).不满足;不饱。厌,通“ 饜 ”。《楚辞·离骚》:“众皆竞进以贪婪兮,凭不厌乎求索。”《史记·伯夷列传》:“然 回 也屡空,糟穅不厌,而卒蚤夭。”《汉书·王莽传中》:“富者犬马餘菽粟,骄而为邪;贫者不厌糟糠,穷而为姦。” 明 方孝孺 《赠金溪吴仲实序》:“必学於诗、书、礼、乐、六艺之文至於终身而不厌。”
(4).不服。《汉书·景帝纪》:“诸疑狱,若虽文致於法而於人心不厌者,輒讞之。” 颜师古 注:“厌,服也。”
不魇,不做恶梦。厌,通“ 魘 ”。
儿女
(1) 儿子和女儿,子女
儿女成群
(2) 青年男女
无为在歧路,儿女共沾巾。——唐· 王勃《杜少府之任蜀州》
儿女泪,君休滴
隔墙
把一个结构(如房屋、房间或围栏)的一部分同另一部分分开的内墙
剥啄
亦作“剥琢”。1.象声词。敲门或下棋声。 宋 苏轼 《次韵赵令铄惠酒》:“门前听剥啄,烹鱼得尺素。” 清 钱谦益 《观棋绝句》之六:“疎帘清簟 楚 江秋,剥啄丛残局未收。” 清 阮升基 《修宜兴县旧志》:“是日宿戚 袁氏 家,闻剥琢声,出视无所见。”
(2).可重迭使用。 唐 韩愈 《剥啄行》:“剥剥啄啄,有客至门。”
亦作“剥琢”。1.叩击,敲打。 唐 高适 《重阳》诗:“岂有白衣来剥啄,亦从乌帽自欹斜。” 清 和邦额 《夜谭随录·汪越》:“向山西行七八里,果见丛树中,有茅屋数椽,门悬韦箔,绕以笆篱。方将剥啄,而老人已扶笻出。”
(2).谓用喙刮啄。 郭沫若 《山中杂记·菩提树下》:“鸡雏啾啾地在她脚下争食,互相挤拥,互相践踏,互相剥啄着。”
暮夜
(1).夜。《晏子春秋·谏下二二》:“每有风雨,暮夜求必存,吾是以知其爱也。” 汉 刘向 《新序·杂事》:“於是 梁 亭乃每暮夜窃灌 楚 亭之瓜。”《宋史·王全斌传》:“ 蜀 人依江列阵以待, 彦进 遣 张万友 等夺其桥。会暮夜, 蜀 人退保 大漫天砦 。”
(2).比喻暗中。 明 沉德符 《野获编·词林·交际》:“以一纱二扇謁之, 严 欣然款接,受扇而却纱……盖 严 虽黷货,自是暮夜所入,其寻常交际,想当时皆然,不以为异也。”
扣门
敲门。《淮南子·齐俗训》:“扣门求水,莫弗与者,所饶足也。” 晋 陶潜 《乞食》诗:“行行至斯里,扣门拙言辞。” 宋 张纲 《次韵彦达催诗》:“扣门颇厌催书债,隐几凭谁遣睡魔。”《红楼梦》第九一回:“刚到天明,早有人来扣门。”
夫子
(1) 古时对男子的尊称
(2) 旧时称呼学者或老师
公输盘曰:“夫子何命焉为?”——《墨子·公输》
愿夫子辅吾志,明以教我。——《孟子·梁惠王上》
(3) 旧时称自己的丈夫
夫子积学,当“日知其所亡”以就懿德。——《后汉书·列女传》
(4) 称呼读古书而思想陈腐的人(含讥讽意)
(5) 孔门的学生对孔子的称呼
低回
(1) 也作“低徊”
(2) 徘徊;流连
人们在堤边低回,欣赏着澄江如练的水色
低佪夷犹,宿 * 兮。——《楚辞·九章·抽思》
(3) 回旋起伏
拂水低回舞袖翻。——杜甫《乐游园歌》
(4) 纡回曲折
大道低回。——《汉书·扬雄传》
高轩
(1).堂左右有窗的高敞的长廊。《西京杂记》卷三:“﹝ 思贤苑 ﹞中有堂隍六所,客馆皆广廡高轩。”《文选·左思<蜀都赋>》:“开高轩以临山,列綺窗而瞰江。” 李善 注:“高轩,堂左右长廊之有牎者。” 唐太宗 《元日》诗:“高轩曖春色,邃阁媚朝光。” 清 黄鷟来 《赠陈省斋》诗之六:“众宾集高轩,玉珮纷成行。”
(2).高车。贵显者所乘。亦借指贵显者。 南朝 陈 徐陵 《与杨仆射书》:“高轩继路,飞盖相随。” 金 刘迎 《上施内翰》诗:“正以高轩肯相过,免教书客感秋蓬。” 明 李东阳 《得文敬双塔寺和章招之不至四迭韵奉答》:“淖险真停疋马迎,情深屡枉高轩顾。” 清 李渔 《玉搔头·缔盟》:“风尘贱地,何缘忽驻高轩。”参见“ 高车 ”。
布衣交
谓不拘身分地位高低的朋友。因布衣一般为平民所服,亦指贫贱之交。《战国策·齐策三》:“ 卫 君与 文 ( 孟尝君 田文 )布衣交,请具车马皮币,愿君以此从 卫 君游。” 鲍彪 注:“言交於未贵时。”《后汉书·隗嚣传》:“ 嚣 素谦恭爱士,倾身引接为布衣交。” 宋 陆游 《南唐书·孙忌传论》:“ 元宗 接羣臣如布衣交。” 明 都穆 《南濠诗话》:“ 李太白 、 杜子美 微时为布衣交,并称于天下后世。”
不顾
(1).不回头看。《史记·刺客列传》:“於是 荆軻 就车而去,终已不顾。” 晋 袁宏 《后汉纪·灵帝纪》:“ 林宗 异而问之:‘甑破可惜,何以不顾?’ 叔达 曰:‘甑已破,视之无益。’”
(2).不顾念;不照顾。 汉 司马相如 《上林赋》:“务在独乐,不顾众庶。”《楚辞·刘向<九叹·离世>》:“不顾身之卑贱兮,惜皇舆之不兴。” 王逸 注:“不敢顾念身之贫贱。”
(3).不理会。《楚辞·九章·涉江》:“被明月兮珮宝珞,世溷浊而莫余知兮,吾方高驰而不顾。” 明 陈继儒 《珍珠船》卷四:“ 马周 初入京,至 灞上 逆旅,数公子饮酒,不顾 周 , 周 市斗酒濯足,众异之。” 周而复 《上海的早晨》第一部五:“ 朱暮堂 不顾 汤富海 的意见,不满地说:‘非筛不行! 苏账房 !’”
(4).不考虑;不顾忌。《韩非子·十过》:“耽於女乐,不顾国政,则亡之祸也。”《后汉书·列女传·太原王霸妻》:“君少修清节,不顾荣禄。” 明 郎瑛 《七修类稿·奇谑二·帝王 * 》:“人有恣其淫性而不顾五伦,真禽兽也。” 魏巍 《东方》第三部第十章:“战士们不顾一切地在钢架上爬行。”
匆匆
急急忙忙的样子
老栓匆匆走出,给他泡上茶。—— 鲁迅《药》
立谈
(1).站着谈话。《孟子·离娄下》:“蚤起,施从良人之所之,徧国中无与立谈者。”《初刻拍案惊奇》卷六:“但只叫他立谈一两句,就打发去,须防耳目不雅。”
(2).比喻时间短暂。 汉 扬雄 《解嘲》:“或七十説而不遇,或立谈而封侯。” 唐 卢照邻 《对蜀父老问》:“或立谈以邀鼎食,或白首而甘布衣。” 宋 陈师道 《赠赵奉议》诗:“我往立谈间,歘若白受緇。” 章炳麟 《文学说例》:“抑名家所著,为演説之元则,彼固施诸笔籥,犹与演説有殊。至於 战国 游説,惟在立谈。”
东南
介于东和南之间的方向
方是时,博鸡者以义闻东南。——明· 高启《书博鸡者事》
鱼鼋
泛指鳞介水族。 宋 陆游 《风云昼晦夜遂大雪》诗:“山云如马牛,水云如鱼黿。” 清 李必恒 《乙丑纪灾诗》之四:“皇天吾不怨,幸免作鱼黿。”
行书
汉字字体,形体和笔势介于草书和楷书之间
寒暄
问寒问暖。今多泛指宾主见面时谈天气冷暖之类的应酬话(暄:温暖)
地气反寒暄,天时倒杀生。——白居易《桐花》
山西
中国华北地区的省,简称“晋”。旧以在太行山以西而得名。面积15.6万平方公里,人口2530万,省会太原。全省处于黄土高原上,煤炭储量占全国的1/3,铝、铜等亦丰。采煤,采铜、铝、钢铁,电力为该省工业的支柱。晋南为商品粮产区,铁路交通发达,总长有2千多公里
松筠
松树和竹子。《礼记·礼器》:“其在人也,如竹箭之有筠也,如松柏之有心也。二者居天下之大端矣,故贯四时而不改柯易叶。”后因以“松筠”喻节操坚贞。 南朝 齐 王融 《奉和南海王殿下咏秋胡妻》:“日月共为照,松筠俱以贞。”《梁书·元法僧等传论》:“ 侃 则临危不挠, 鸦仁 守义殞命,可谓志等松筠,心均铁石。” 唐 杜甫 《赠王二十四侍御契四十韵》:“浪迹同生死,无心耻贱贫。偶然存蔗芋,幸各对松筠。”《警世通言·王娇鸾百年长恨》:“ 娇鸞 松筠之志虽存,风月之情已动。”
数家
擅长术数的人。《史记·十二诸侯年表序》:“历人取其年月,数家隆於神运,谱谍独记世謚。” 司马贞 索隐:“谓阴阳术数之家也。”《汉书·东方朔传》:“上尝使诸数家射覆,置守宫盂下,射之,皆不能中。” 颜师古 注:“数家,术数之家也。” 宋 陈亮 《量度权衡策》:“ 汉 至 建元 、 元狩 之间,而数家之学始盛。”
居室
(1) 居住的房间
一套三居室的住房
(2) 〈方〉∶房屋;住房;住宅
他的居室洁净、雅致
(3) 指夫妇同居
男女居室
插秧
将秧苗栽插于水田中
灌园
(1).浇灌园圃。 汉 杨恽 《报孙会宗书》:“是故身率妻子,勠力耕桑,灌园治产,以给公上。”《醒世恒言·张孝基陈留认舅》:“你可会灌园么?” 许地山 《空山灵雨·落花生》:“买种的买种,动土的动土,灌园的灌园,过不了几个月,居然收获了。”
(2).从事田园劳动。后谓退隐家居。《史记·商君列传》:“君之危若朝露,尚将欲延年益寿乎?则何不归十五都,灌园於鄙。”《史记·鲁仲连邹阳列传》:“是以 孙叔敖 三去相而不悔, 於陵子仲 辞三公为人灌园。” 三国 魏 阮籍 《辞蒋太尉辟命奏记》:“ 仲子 守志, 楚王 不夺其灌园。” 唐 陈子昂 《感遇》诗之十八:“灌园何其鄙,皎皎 於陵 中。” 明 唐顺之 《村居》诗之一:“偶然灌园兴,不是学 於陵 。”
生前
指死者活着的时候
这是烈士生前立下的誓言
自爱
(1)
(2) 爱自己
(3) 宁愿将爱恋指向自己而不指向他人
(4) 对自己的幸福或利益的关心
(5) 爱护自己的身体;珍惜自己的名誉
身后
过世之后
垂名于身后
赠谥美显,荣于身后。——明· 张溥《五人墓碑记》
何足
犹言哪里值得。《史记·秦本纪》:“﹝ 百里傒 ﹞谢曰:‘臣亡国之臣,何足问!’” 晋 干宝 《搜神记》卷一六:“ 颖 心愴然,即寤,语诸左右,曰:‘梦为虚耳,亦何足怪。’” 明 李贽 《复夏道甫》:“再勤学数年便当大捷矣,区区一秀才,何足以为轻重。” 鲁迅 《且介亭杂文二集·非有复译不可》:“但因言语跟着时代的变化,将来还可以有新的复译本的,七八次何足为奇,何况 中国 其实也并没有译过七八次的作品。”
草玄
指 汉 扬雄 作《太玄》。《汉书·扬雄传下》:“ 哀帝 时, 丁 、 傅 、 董贤 用事,诸附离之者或起家至二千石。时 雄 方草《太玄》,有以自守,泊如也。”后因以“草玄”谓淡于势利,潜心著述。 唐 杜甫 《酬高使君相赠》诗:“草《玄》吾岂敢,赋或似 相如 。” 宋 辛弃疾 《定风波》词:“孤负寻常 山简 醉,独自,故应知子草《玄》忙。” 清 沉炯 《书怀》诗:“草《玄》字字翻成白,刻棘年年未类猴。”
文章
(1) 原指文辞,现指篇幅不很长而独立成篇的文字
你看了晨报上的那篇文章了么?
(2) 泛指著作
为文章。——唐· 柳宗元《柳河东集》
每为文章。
(3) 比喻曲折隐蔽的含义
话里有文章
(4) 事情;程序
照例文章总得做好
自苦
自寻苦恼;自寻痛苦
应以身体为重,不要太自苦了
纸笔
(1).纸和笔。书写用具。《周礼·考工记·筑氏》“筑氏为削” 郑玄 注“今之书刃” 唐 贾公彦 疏:“ 郑 云‘今之书刃’者: 汉 时 蔡伦 造纸, 蒙恬 造笔。古者未有纸笔,则以削刻字。至 汉 虽有纸笔,仍有书刃,是古之遗法也。”《后汉书·列女传·董祀妻》:“乞给纸笔,真草唯命。”《晋书·葛洪传》:“﹝ 葛洪 ﹞伐薪以贸纸笔,夜輒写书。” 巴金 《随想录》五:“有感情无处倾吐时我经常求助于纸笔。”
(2).指文章;文字。 晋 陶潜 《责子》诗:“虽有五男儿,总不好纸笔。” 清 李渔 《玉搔头·收奸》:“今日这些薄礼,不便形於纸笔。”
(3).指字据。《二刻拍案惊奇》卷十:“ 双荷 道:‘不该就写纸笔与他?’”《儒林外史》第五回:“ 黄 家的借约,我们中间人立个纸笔与他,説寻出作废纸无用。”
南郭
(1).南面的外城。《左传·襄公十八年》:“己亥,焚 雍门 及西郭、南郭。” 宋 苏轼 《泛舟城南会者五人分韵赋诗》之四:“南郭清游继 颜 谢 ,北窗归卧等 羲 炎 。” 清 宋琬 《张幼量话金陵赋赠》之二:“名园南郭外,公子命扁舟。” 谢无量 《己酉岁未尽七日自芜湖溯江还蜀》诗:“东皋淹旅食,南郭竟狂酲。”
(2).指 南郭子綦 。 宋 朱熹 《假山焚香作烟云掬水为瀑布》诗之一:“独往但凭 南郭 几,远游休剪 北山 莱。” 明 何景明 《愚庵王公瓖》诗:“早投 南郭 隐,不待《北山文》。” 宁调元 《燕京杂诗》:“ 东方 玩世成飢饿, 南郭 仰天似槁枯。”参见“ 南郭子綦 ”。
(3).指 南郭处士 。 南朝 梁 刘勰 《文心雕龙·声律》:“若长风之过籟, 南郭 之吹竽耳。” 范文澜 注引 刘寔 《崇让论》:“ 南郭先生 不知吹竽者也。”参见“ 南郭处士 ”。
(4).复姓。 春秋 有 南郭偃 。见《左传·宣公十七年》。
隐几
(1).靠着几案,伏在几案上。《孟子·公孙丑下》:“有欲为王留行者,坐而言,不应,隐几而卧。”《庄子·齐物论》:“ 南郭子綦 隐机而坐,仰天而嘘。” 成玄英 疏:“隐,凭也。 子綦 凭几坐忘,凝神遐想。” 宋 陆游 《秋日焚香读书戏作》诗:“世事无端自纠纷, 放翁 隐几对炉熏。” 清 洪昇 《长生殿·雨梦》:“漏鼓三交,且自隐几而卧。”
(2).几案。 南朝 齐 谢朓 有《乌皮隐几》诗。《南齐书·孔稚珪传》:“﹝ 太祖 ﹞餉 灵产 白羽扇素隐几。” 唐 李冗 《独异志》卷中:“《会稽记》: 上虞 兰室山 葛玄 所隐之处,有隐几,化为鹿。”
忘言
(1).谓心中领会其意,不须用言语来说明。语本《庄子·外物》:“言者所以在意,得意而忘言。” 三国 魏 曹植 《苦思行》:“中有耆年一隐士,鬚髮皆皓然,策杖从我游,教我要忘言。” 宋 陈师道 《次韵德麟植桧》:“萧萧孤竹君,忘言理相契。” 明 陈汝元 《金莲记·就逮》:“莫笑忘言真有道,自惭搜句百无功。”
(2).指不借语言为媒介而相知于心的友谊。《晋书·山涛传》:“后遇 阮籍 ,便为竹林之交,著忘言之契。” 唐 韩愈 《祭薛中丞文》:“况某等忘言斯久,知我俱深。”
(3).忘其所言;不须言说。 明 沉德符 《野获编·言事·抗疏中辍》:“二公皆名士正人,所言必不妄,但权奸已败,即往事果真,亦当忘言,此等追叙,似乎蛇足。”
他日
(1) 将来;来日,将来的某一天或某一时期
他日见于王。——《孟子·梁惠王下》
他日驴一鸣。——《战国策·魏策》
他日不忘老人芋。——清· 周容《芋老人传》
愿他日得志。
(2) 以往;昔日
宦游
为求官而出游
长卿久宦游,不遂而困。——《汉书·司马相如传》
同是宦游人。——唐· 王勃《杜少府之任蜀州》
桃花源
(1) 在湖南省桃源县境,是一个风景秀丽的天然公园,传说陶渊明因此地而作《桃花源记》,故而得名
(2) 又称“桃花浔”,“桃花洞”。指避世隐居的地方,亦指理想的境地
渔父
渔翁,捕鱼的老人
渔父见而问之。——《史记·屈原贾生列传》
王公
(1) 王爵和公爵
(2) 泛指显贵的爵位
王公贵人。——宋· 苏轼《教战守》
今王公贵人。
王公大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