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阁省心

作者:舒岳祥 朝代:宋代

小阁省心原文

避地逃名花时臧,春风何事转桑枢。
退藏小阁收心静,闲下危阶放步徐。
身到衰时方学道,眼当昏处始观书。
一生日力悠悠度,总悔从前作计疏。

诗词问答

问:小阁省心的作者是谁?答:舒岳祥
问:小阁省心写于哪个朝代?答:宋代
问:舒岳祥的名句有哪些?答:舒岳祥名句大全

舒岳祥小阁省心书法欣赏

舒岳祥小阁省心书法作品欣赏
小阁省心书法作品

参考注释

避地

亦作“ 避墬 ”。1.谓迁地以避灾祸。《汉书·叙传上》:“ 始皇 之末, 班壹 避墬於 楼烦 ,致马牛羊数千羣。”《汉书·叙传上》:“﹝ 班彪 ﹞知 隗嚣 终不寤,乃避墬於 河西 。” 颜师古 注:“墬,古地字。”《后汉书·东夷传·濊》:“ 汉 初大乱, 燕 、 齐 、 赵 人往避地者数万口。” 晋 张华 《博物志》卷六:“初, 粲 与族兄 凯 避地 荆州 ,依 刘表 。” 宋 文天祥 《指南后录·东海集序》:“自丧乱后,友人挈家避地。” 清 姚椿 《<乔处士遗集>序》:“尝避地至吾郡,交几社诸人。”

(2).犹言避世隐居。《后汉书·郅恽传》:“﹝ 郅惲 ﹞后坐事左转 芒 长,又免归,避地教授,著书八篇。” 李贤 注:“避地,谓隐遁也。” 北魏 郦道元 《水经注·渐江水》:“山中有三精舍,高薨凌虚,垂簷带空。俯眺平林,烟香在下,水陆寧晏,足为避地之乡矣!” 明 徐枋 《送笻在师游越》诗:“此行非避地,乘兴独相求。”

逃名

(1).逃避声名而不居。《后汉书·逸民传·法真》:“ 法真 名可得而闻,身难得而见;逃名而名我随,避名而名我追。” 唐 司空图 《归王官次年作》诗:“酣歌自适逃名久,不必门多长者车。” 庞树柏 《寄怀俞养浩先生》诗:“逃名儻悔才为累,畏俗无如酒最宜。”

(2).逃脱罪名。 唐 刘知几 《史通·惑经》:“自夫子之修《春秋》也,盖他邦之篡贼其君者有三,本国之弑逐其君者有七,莫不缺而靡録,使其有逃名者。”

花时

(1).百花盛开的时节。常指春日。 唐 杜甫 《遣遇》诗:“自喜遂生理,花时甘緼袍。” 宋 王安石 《初夏即事》诗:“晴日暖风生麦气,緑阴幽草胜花时。” 明 袁宏道 《除夕观诸公饮》诗:“角杯穷酒事,分帖记花时。”

(2).开花的时期。 清 俞樾 《茶香室续钞·娑罗树》:“观诸书所载娑罗树,不独此山有之,然其生特异凡木,树数百枝,枝十餘头,头六七叶,惜未见其花时也。” 郭沫若 《天地玄黄·消夏二则》:“我喜欢的 广东 木莲,两大株,对称地种在正院前面的院子里,可惜花时已经过了。”

春风

(1) 春天的风

春风十里扬州路,卷上珠帘总不如。——杜牧《赠别》

(2) 比喻和悦的神色或良好的成长环境

何事

(1).什么事;哪件事。 南朝 齐 谢朓 《休沐重还道中》诗:“问我劳何事?沾沐仰清徽。” 唐 方干 《经周处士故居》诗:“愁吟与独行,何事不伤情?”《朱子语类》卷八:“阳气发处,金石亦透,精神一到,何事不成?”

(2).为何,何故。 晋 左思 《招隐》诗之一:“何事待啸歌?灌木自悲吟。”《新唐书·沉既济传》:“若广聪明以收淹滞,先补其缺,何事官外置官?” 宋 刘过 《水调歌头》词:“湖上 新亭 好,何事不曾来?” 清 李渔 《奈何天·狡脱》:“不解天公意,教人枉猜谜:何事痴呆汉,到处逢佳丽?”

桑枢

以桑木为门的转轴。借指贫寒之家。语出《庄子·让王》:“ 原宪 居 鲁 ,环堵之室,茨以生草;蓬户不完,桑以为枢”。 南朝 宋 刘义庆 《世说新语·言语》:“ 原宪 桑枢,不易有官之宅。” 明 张居正 《祭封一品李太夫人文》:“故有蓬户编氓,桑枢贱士,膾鳞为羞,采薇代旨。” 清 黄宗羲 《吴处士墓碣铭》:“君奋桑枢褐塞之下,而急人之急。”

退藏

(1).退归躲藏;隐匿。 唐 杜甫 《七月三日亭午已后校热退晚加小凉稳睡有诗戏呈元二十一曹长》:“退藏恨雨师,健步闻旱魃。” 宋 司马光 《祭雷道矩文》:“虏气方沮,歛踪退藏。” 鲁迅 《彷徨·伤逝》:“死的寂静有时也自己战栗,自己退藏。”参见“ 退藏於密 ”。

(2).谓辞官引退,藏身不用。 唐 白居易 《元十八从事南海欲出庐山临别旧居投和兼伸别情》诗:“我自退藏君变化,一杯可易得相逢。” 宋 苏舜钦 《舟中感怀寄馆中诸君》诗:“於时既无益,自合早退藏。” 元 耶律楚材 《云汉远寄新诗四十韵因和而谢之》:“多士思登用,遗贤肯退藏。”

收心

(1) 收起散漫放纵的心思

(2) 也指收起做坏事的念头,改邪归正

放步

迈开大步。 唐 孟郊 《西上经灵宝观》诗:“放步霽霞起,振衣华风生。” 清 阎尔梅 《春日寄怀王似鹤》诗:“朱絃縹緲忆 雍丘 ,送我西南放步游。”

时方

指 宋 元 以来通行的药方。对“古方”、“经方”而言。 清 陈念祖 有《时方妙用》四卷、《时方歌括》二卷,即选用时俗通用的药方编辑而成。

学道

(1).学习道艺,即学习儒家学说,如仁义礼乐之类。《论语·阳货》:“君子学道则爱人。”《史记·仲尼弟子列传》:“无财者谓之贫,学道不能行者谓之病。若 宪 ,贫也,非病也。” 宋 唐庚 《大观四年作诗寄任因命舍弟同赋》:“学道一生凡几化,不因到此始知非。” 明 唐顺之 《万思节以集中无名作诗见贻》之一:“学道频年慕屡空,支离犹堕语言中。”

(2).学习道行。指学仙或学佛。《汉书·张良传》:“廼学道,欲轻举。” 颜师古 注:“道谓仙道。” 宋 苏轼 《将至广州用过韵寄迈迨二子》:“皇天遣出家,临老乃学道。”《西湖佳话·葛岭仙迹》:“从 左慈 学道,得九丹金液仙经。” 鲁迅 《且介亭杂文·难行和不信》:“然而出来的题目就因此常常是难题,仍如飞剑一样,非上 武当山 寻师学道之后,决计没法办。”

(3).即学政。《儒林外史》第三回:“荏苒三年,升了御史,钦点 广东 学道。” 清 蒲松龄 《禳妒咒·入泮》:“酒色养的那脾胃娇,那厌气时文也不待瞧。我的天,学道瞎,真是瞎学道。”《醒世姻缘传》第十二回:“据了他的学识,与他个学道,绰绰然做得过去,却不肯把学道与他,偏与他个巡道。”参见“ 学政 ”。

一生

整个生命期间

日力

(1).指一天的力气。《孟子·公孙丑下》“去则穷日之力而后宿哉” 汉 赵岐 注:“极日力而宿。” 唐 柳宗元 《叔父殿中侍御史墓表》:“自少耽学,颇工为文,既穷日力,又继以夜。” 宋 周煇 《清波杂志》卷十:“ 煇 出疆过 白沟 ,日行六七十里。若百餘里,穷日力方到。”

(2).泛指时间、光阴。 汉 王符 《潜夫论·爱日》:“功之所以能建者,以日力也。” 宋 王安石 《上仁宗皇帝言事书》:“今乃移其精神,夺其日力,以朝夕从事於无补之学。” 清 * 《玉井山馆笔记》:“涉猎而不著録,则日力可惜矣。” 梁启超 《中国学术思想变迁之大势》第八章第二节:“本朝之治经术者亦然,销其脑力及其日力於故纸之丛,苟以逭死而已。”

悠悠

(1) 长久,遥远

悠悠长夜

(2) 遥远的

悠悠未来

(3) 形容从容不迫

(4) 众多

(5) 荒谬

悠悠之谈

(6) 飘动的样子

羌笛悠悠雪满地。——宋· 范仲淹《渔家傲》

(7) 庸俗

(8) 形容忧伤

悠悠我思

中心悠悠

悠悠尔心。——南朝梁· 丘迟《与陈伯之书》

(9) 形容悠闲自在

白云千载空悠悠。——唐· 崔颢《黄鹤楼》

悠悠自得

前作

(1).前人的著作。 唐 柳宗元 《与友人论为文书》:“而为文之士,亦多渔猎前作,戕贼文史。” 唐 乐朋龟 《僖宗皇帝哀册文》:“书藏 稽 穴,琴捐洞壑。沉吟往事,追想前作。”

(2).指某一种作物种植前所种的作物。例如水稻或谷子收获后播种小麦,水稻或谷子即为小麦的前作。

计疏

(1).计谋疏失。 晋 葛洪 《抱朴子·安贫》:“今先生……徒含章如龙凤,被文如虎豹,吐之如波涛,陈之如锦绣,而冻饿於环堵,何计疏之可弔!”

(2).谓疏奏大计文书。 明 叶永盛 《乞贷言官疏》:“独 梦皋 参论 秉 汉 ,随上随报,而其报也,适与计疏之期相值,竟得及于宽政。”

公众号
0
纠错

诗词推荐

名句推荐

古诗文大全 词典网
m.CiDianWang.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