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寿寺粲公院新甃井原文
僧房来往久,露井每同观。白石抱新甃,苍苔依旧栏。
空瓶宛转下,长绠辘轳盘。境界因心净,泉源见底寒。
钟鸣时灌顶,对此日闲安。
诗词问答
问:长寿寺粲公院新甃井的作者是谁?答:李颀
问:长寿寺粲公院新甃井写于哪个朝代?答:唐代
问:李颀的名句有哪些?答:李颀名句大全
参考注释
僧房
僧人居住的房舍。 南朝 宋 谢灵运 《山居赋》:“临浚流,列僧房。” 唐 张籍 《逢贾岛》诗:“僧房逢着款冬花,出寺吟行日已斜。” 宋 黄庭坚 《次韵答曹子方杂言》:“唤取 张侯 来平章,烹茶煑饼坐僧房。”
来往
(1) 来和去
街上来往的人很多
(2) 通行
翻修路面,禁止车辆来往
(3) 联系、交往或接触——用于人
他仅与那些百万富翁们来往
(4) 左右;上下
总不过二尺来往水
露井
没有覆盖的井。《宋书·乐志三》:“《鸡鸣高树颠》……桃生露井上,李树生桃傍。” 唐 陆龟蒙 《野井》诗:“朱阁前头露井多,碧梧桐下美人过。” 宋 翁元龙 《齐天乐·游胡园书感》词:“便梅谢兰销,舞沉歌断,露井寒蛩,为谁清夜诉幽怨。” 明 夏完淳 《青楼篇与漱广同赋》:“风簷不动新歌扇,露井横飘旧舞衣。”
白石
(1).洁白的石头。《诗·唐风·扬之水》:“白石凿凿。” 明 吴炳 《情邮记·正名》:“逶迤周道费驱驰,白石清泉付与谁?”
(2).传说中的神仙的粮食。 汉 刘向 《列仙传·白石生》:“ 白石生 , 中黄丈人 弟子, 彭祖 时已二千餘岁……尝煮白石为粮。” 唐 韦应物 《寄全椒山中道士》诗:“涧底束荆薪,归来煮白石。” 宋 苏轼 《独酌试药玉滑盏有怀诸君子》诗:“鎔鈆煮白石,作玉真自欺。” 清 恽敬 《说仙》三:“白石之説累变而益陋,黄庭之説屡迁而益诬。”
(3).枳椇子的别名。 唐 苏鹗 《苏氏演义》卷下:“枳椇子,一名木餳,实形拳曲,花在实外,味甘如餳蜜也,一名树蜜,一名木实,一名白石。”
苍苔
青色苔藓。 晋 潘岳 《河阳庭前安石榴赋》:“壁衣苍苔,瓦被驳鲜,处悴而荣,在幽弥显。” 唐 杜甫 《醉时歌》:“先生早赋《归去来》,石田茅屋荒苍苔。” 清 孙枝蔚 《醉题田家翁壁上》诗:“醉墨淋漓留在壁,莫教风雨生苍苔。”
依旧
依然像从前一样
书房的陈设依旧未变
宛转
(1) 圆场;圆成
店主八折了五两银子,没处取讨,索性做个宛转。——明· 冯梦龙《警世通言》
(2) 辗转
路宛转石间。——《徐霞客游记·游黄山记》
宛转而不卧
(3) 婉转
辘轳
(1)
(2) 安在井上绞起汲水斗的器具
(3) 机械上的绞盘
境界
(1) 边界,疆界
(2) 事物所达到的程度或呈现出的情况
思想境界高
(3) 处境
境界危恶。——宋· 文天祥《 指南录后序》
心净
谓内心清净,安宁。《红楼梦》第八十回:“﹝ 迎春 ﹞从小儿没有娘,幸而过婶娘这边来,过了几年心净日子。” 老舍 《蜕》:“连 老冯 那样一个木匠,他也宁可扔些金钱,而图个心净。”
泉源
(1) 泉水的源头
(2) 河流上游处的水源
(3) 比喻力量、知识、感情等的来源或产生原因
我们的学院是…人文学和科学的取之不尽的泉源
见底
(1).形容水流清澈。 南朝 梁 江淹 《丽色赋》:“水炤景而见底,烟寻风而无极。” 唐 白居易 《题浔阳楼》诗:“大 江 寒见底, 匡山 青倚天。”
(2).比喻人胸无杂念。 唐 吴融 《赴阙次留献荆南成相公三十韵》:“骨格凌秋耸,心源见底空,神清餐沆瀣,气逸饮洪濛。”
(3).谓事情的结局。《宋书·始宋王休仁传》:“我去不知朝夕见底,若一旦死去作鬼,亦不取汝,取汝正足乱人耳。”
灌顶
梵语的意译。原为古 印度 帝王即位的仪式。佛教密宗效此法,凡弟子入门或继承阿闍梨位时,必须先经本师以水或醍醐灌洒头顶。灌谓灌持,表示诸佛的护念、慈悲;顶谓头顶,代表佛行的崇高。 唐 法崇 《佛顶尊胜陀罗尼经疏》:“所谓灌顶者,若初修道者,入真言门先访师主大阿闍梨,建立道塲,求灌顶法,入修三密,愿证瑜伽,犹如世间轮王太子,欲绍王位,以承国祚,用七宝瓶,盛四大海水,灌顶方承王位,故号佛子。” 唐 顾况 《行路难》诗之三:“岂知灌顶有醍醐,能使清凉头不热。”《蒙古源流》卷八:“至 蒙古国 ,与汗灌顶,病立愈,遂兴禪教。”
闲安
亦作“闲安”。幽闲安乐。《文选·王屮<头陀寺碑文>》:“金姿寳相,永籍闲安。” 吕延济 注:“此处可以长籍幽闲安乐之事。” 唐 李颀 《长寿寺粲公院新甃井》诗:“鐘鸣时灌顶,对此日閒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