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源原文
不续曹溪正脉,支分一派朝宗。弘满清凉窟宅,春雷变化鱼龙。
诗词问答
问:别源的作者是谁?答:释绍昙
问:别源写于哪个朝代?答:宋代
问:释绍昙的名句有哪些?答:释绍昙名句大全
释绍昙别源书法欣赏
参考注释
曹溪
(1).水名。在 广东省 曲江县 东南 双峰山 下。 唐 杨炯 《送杨处士反初卜居曲江》诗:“ 萧 寺休为相, 曹溪 便寄家。” 宋 文天祥 《南华山》诗:“笑看 曹溪 水,门前坐松风。”参阅《广东通志·曲江县·山川略四》。
(2).禅宗南宗别号。以六祖 慧能 在 曹溪 宝林寺 演法而得名。 唐 柳宗元 《曹溪大鉴禅师碑》:“凡言禪,皆本 曹溪 。” 唐 善生 《送玉禅师》诗:“洞了 曹溪 旨,寧输俗者机。”
正脉
犹正统,正宗。 宋 戴复古 《题郑宁夫玉轩诗卷》诗:“辨玉先辨石,论诗先论格,诗家体固多,文章有正脉。”《宋史·儒林传四·蔡元定》:“父 发 ,博览羣书,号 牧堂老人 ,以 程氏 《语録》、 邵氏 《经世》、 张氏 《正蒙》授 元定 ,曰:‘此 孔 孟 正脉也。’” 金 元好问 《答潞人李唐佐赠诗》诗:“文章有圣处,正脉要人传。” 明 李贽 《答耿司寇书》:“恐未可遽以在邦必闻,而遂居之不疑,而遂以人儘异学,通非 孔 孟 之正脉笑之也。”参见“ 正统 ”。
支分
(1).分割,分解。《战国策·秦策三》:“ 秦 乌能 齐 县衡 韩 魏 ,支分 方城 膏腴之地以薄 郑 ?” 高诱 注:“支,言细散取之。” 唐 白居易 《花前感怀兼呈崔相公刘郎中》诗:“四时轮转春常少,百刻支分夜苦长。”
(2).古代碎裂犯人肢体的一种酷刑。《后汉书·苏竟传》:“ 王氏 虽乘閒偷簒,而终婴大戮,支分体解,宗氏屠灭。”《魏书·术艺传·刘灵助》:“战败被擒,斩於 定州 ,传首 洛阳 ,支分其体。”《资治通鉴·唐懿宗咸通九年》:“今闻已有密敕下本军,至则支分灭族矣!” 胡三省 注:“支分,谓被支解而支体异处也,即冎刑。”
(3).处置;安排。 唐 白居易 《自咏老身示诸家属》:“支分闲事了,把背向阳眠。” 元 本 高明 《琵琶记·五娘剪发卖发》:“飢荒先自窘,那堪连丧双亲,身独自,怎支分?”《天雨花》第二四回:“ 荣 妻答应厨下去,支分晚膳到来临。”
(4).支使;分派。 元 关汉卿 《调风月》第一折:“等不得水温,一声要面盆;恰递与面盆,一声要手巾;却执与手巾,一声解纽门。使的人无淹润,百般支分!” 明 汤显祖 《南柯记·录摄》:“支分各色人,远远去迎接。”
(5).支付;付给财物。 唐 陆贽 《赐吐蕃将书》:“赞普若须繒帛,朕随要支分,多少之间,岂拘定限。” 宋 周密 《武林旧事·酒楼》:“又有小鬟,不呼自至,歌吟强聒,以求支分。” 明 汤显祖 《牡丹亭·泊淮》:“兼且小生看书之眼,并不认得等子星儿;一路上赚骗无多,逐日里支分有尽。”
(6).分辩。 元 无名氏 《举案齐眉》第二折:“父亲呵,你既然恁般发狠,怎教我不要半语支分?” 元 王仲文 《救孝子》第二折:“若是初检时不曾审问,怕只怕再检日怎支分?”
(7).犹分支。 清 严如熤 《三省边防备览·策略》:“ 南山 在 陕西 西安府 之南…… 镇安 、 洵阳 、 汉阴 、 石泉 、 洋县 各山,皆其支分别派。”
一派
(1) 一条支流;一条水流
一派死水
(2) 一个流派;一个派别
中立的一派
(3) 一片;一阵
一派谎言
朝宗
(1).古代诸侯春、夏朝见天子。后泛称臣下朝见帝王。《周礼·春官·大宗伯》:“春见曰朝,夏见曰宗,秋见曰覲,冬见曰遇。” 唐 李舟 《为崔大夫请入奏表》:“将临元会之期,倍切朝宗之恋。” 宋 陆游 《福建到任谢表》:“咸造在廷,甫遂朝宗之愿。” 明 李攀龙 《上朱大司空》诗:“转餉十年军国壮,朝宗万里帝图雄。”
(2).指下属进见长官。 晋 陶潜 《晋故征西大将军长史孟府君传》:“太傅 河南 褚裒 ,简穆有器识,时为 豫章 太守,出朝宗 亮 ( 庾亮 )。”
(3).比喻小水流注大水。《书·禹贡》:“ 江 汉 朝宗于海。” 孔颖达 疏:“朝宗是人事之名,水无性识,非有此义。以海水大而 江 汉 小,以小就大,似诸侯归於天子,假人事而言之也。” 唐 张九龄 《饯王司马入计同用洲字》诗:“独嘆 湘江 水,朝宗向北流。” 清 李渔 《奈何天·崖略》:“造物从来不好色,磨灭佳人,使尽罡风力。万泪朝宗 江 海溢,天公只当潮和汐。” 黄药眠 《我梦》诗:“我梦作羽薄的白云,飘流光海无踪--但我终是江波一滴,向着大海朝宗!”
清凉
凉而使人清爽的
清凉的夜风吹拂着
窟宅
住人的洞穴,多指神仙的住所或盗贼藏身的地方
春雷
春天打的雷
变化
事物产生新的状况
初渐谓之变,变时新旧两体俱有;变尽旧体而有新体,谓之化。——《礼记·中庸》疏
一争一择,而变化之事出矣。——〔英〕赫胥黎著、 严复译《天演论》
则天道变化,不主故常是正。——〔英〕赫胥黎著、 严复译《天演论》
鱼龙
(1).鱼和龙。泛指鳞介水族。《周礼·地官·大司徒》“鳞物” 汉 郑玄 注:“鱼龙之属。” 北周 庾信 《哀江南赋》:“草木之遇阳春,鱼龙之逢风雨。” 唐 杜甫 《秋兴》诗之四:“鱼龙寂寞秋江冷,故国平居有所思。” 明 李贽 《环阳楼晚眺得碁字》诗:“水底鱼龙醒,花间鸟鹊飢。” 清 吴伟业 《黄河》诗:“白浪日崔嵬,鱼龙亦壮哉。”
(2).指古代百戏杂耍中能变化为鱼和龙的猞猁模型。亦为该项百戏杂耍名。《汉书·西域传赞》:“设酒池肉林以饗四夷之客,作《巴俞》都卢、海中《碭极》、漫衍鱼龙、角抵之戏以观视之。” 颜师古 注:“鱼龙者,为舍利之兽,先戏於庭极,毕乃入殿前激水,化成比目鱼,跳跃潄水,作雾障日,毕,化成黄龙八丈,出水敖戏於庭,炫燿日光。” 唐 杨炯 《奉和上元酺宴应诏》:“百戏骋鱼龙,千门壮宫殿。” 宋 苏轼 《次韵答钱穆父作诗见及》:“鱼龙絶伎来千里,斑白遗民数四朝。” 沉从文 《从文自传·我读一本小书同时又读一本大书》:“我还得经过一家扎冥器出租花轿的铺子,有白面无常鬼、蓝面阎罗王、鱼龙、轿子、金童玉女。”
(3).古爬行动物名。外形像鱼,生于海洋。四肢桨状,适于游泳。眼大。嘴长,牙齿尖锐,肉食。卵胎生。于侏罗纪最繁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