塞上曲原文
惯习干戈事鞍马,初从少小在边城。身微久属千夫长,家远多亲五郡兵。
懒说疆场曾大获,且悲年鬓老长征。
塞鸿过尽残阳里,楼上凄凄暮角声。
诗词问答
问:塞上曲的作者是谁?答:耿湋
问:塞上曲写于哪个朝代?答:唐代
问:塞上曲是什么体裁?答:七律
问:耿湋的名句有哪些?答:耿湋名句大全
全唐诗:卷269_25
参考注释
惯习
习惯
惯习难改
干戈
干与戈,古代常用兵器。比喻战争
能执干戈以卫社稷。——《礼记·檀弓》
辛苦遭逢起一经,干戈寥落四周星。——宋· 文天祥《过零丁洋》
化干戈为玉帛。
邦分崩离析而不能守也,而谋动干戈于邦内,吾恐季孙之忧,不在 颛臾,而在萧墙之内也。
鞍马
(1) 泛指马和马具
愿为市鞍马,从此替爷征。——《木兰诗》
(2) 指人骑的马
而操舍鞍马,仗舟楫,与 吴越争衡。—— 司马光《资治通鉴》
(3) 骑马的人
门前冷落鞍马稀。——白居易《琵琶行》
(4) 一种体育器材,形状略像马,背部有两个半圆环,可以调整高度,用来做体操
少小
年幼;年青
少小离家老大回,乡音无改鬓毛衰。——唐· 贺知章《回乡偶书》
边城
临近边界的城市
千夫长
(1).古武官名。《书·牧誓》:“千夫长,百夫长。” 孔 传:“师帅,卒帅。” 孔颖达 疏:“《周礼》二千五百人为师,师帅皆中大夫…… 孔 以师虽二千五百人,举全数,亦得为千夫长。长与帅其义同,是千夫长亦可以称帅,故以千夫长为师帅。” 蔡沉 集传:“千夫长,统千人之帅。” 明 姚士麟 《见只编》卷上:“於是制府有招安之议,特以千夫长二人往。”
(2).辛亥革命时起义军队的官职名。 陶成章 《浙案纪略》卷中:“五哨为营,有营官,号曰千夫长。”
郡兵
地方武装力量。 汉 沿 秦 制置材官于郡国,郡有都尉,佐太守典武职甲卒。中央有南、北军。 汉武帝 时更置八校,隶属于北军。国家有事,则调发郡国之兵。 唐 代府兵,基本上沿袭 秦 汉 郡兵旧制。参阅《文献通考·兵考》。
疆场
战场
喋血疆场
长征
(1) 旅行;远行
秦时明月 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 唐· 王昌龄《出塞》
(2) 长途出征,特指中国工农红军1934—1935年由江西转移到陕北的二万五千里长征
塞鸿
(1).塞外的鸿雁。塞鸿秋季南来,春季北去,故古人常以之作比,表示对远离家乡的亲人的怀念。 南朝 宋 鲍照 《代陈思王京洛篇》:“春吹回白日,霜歌落塞鸿。” 唐 白居易 《赠江客》诗:“江柳影寒新雨地,塞鸿声急欲霜天。” 宋 苏轼 《次韵马元宾》:“塞鸿正欲摩天去,垂老追攀岂可期。”
(2).相传 汉 苏武 被拘于 匈奴 ,曾借鸿雁传书;后又有 唐 王仙客 苍头 塞鸿 传情的故事,因常以“塞鸿”指代信使。 宋 张元干 《兰陵王》词:“羞衾凤空展,塞鸿难託,谁问潜宽旧带眼。念人似天远。” 明 张景 《飞丸记·公馆言情》:“他那里迢递登山托採蝱,我这里冷落悲秋盼塞鸿。” 清 蒲松龄 《聊斋志异·巩仙》:“道士笑曰:‘我世外人,不能为君塞鸿。’”
残阳
将落的太阳
残阳如血
楼上
房屋中在底层之上的部分
凄凄
(1) 形容寒凉
风雨凄凄。——唐· 杜牧《阿房宫赋》
(2) 形容悲伤凄凉
凄凄不似向前声。——唐· 白居易《琵琶行(并序)》诗
角声
画角之声。古代军中吹角以为昏明之节。《晋书·王羲之传》:“ 述 ( 王述 )每闻角声,谓 羲之 当候己,輒洒扫而待之。” 唐 李贺 《雁门太守行》:“角声满天秋色里,塞上燕脂凝夜紫。” 姚雪垠 《李自成》第二卷第十一章:“庙门外一通角声吹动,全体用饭;二通角声吹动,我亲到寨上察看。”
五声之一。《管子·幼官》:“君服青色,味酸味,听角声。”《宋书·乐志一》:“宫声正方而好义,角声坚齐而率礼。” 清 钱谦益 《<施愚山诗集>序》:“兵兴以来,海内之诗弥盛,要皆角声多宫声寡,阴律多阳律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