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鉴纪事本末题辞·其一原文
资治开宗司马传,分门纪事尚书沿。
沈袁题要胪从古,冯谷研精辑续编。
监夏监殷吁凛若,亦文亦质洵彬然。
百王后是谁承者,师保如临切惕乾。
诗词问答
问:通鉴纪事本末题辞·其一的作者是谁?答:乾隆
问:通鉴纪事本末题辞·其一写于哪个朝代?答:清代
问:通鉴纪事本末题辞·其一是什么体裁?答:七律
问:乾隆的名句有哪些?答:乾隆名句大全
注释
1. 七言律诗 押先韵 出处:御制诗二集卷六十三
参考注释
资治
(1).致治。《新唐书·陆贽传》:“治或生乱者,恃治而不脩也。乱或资治者,遭乱而能治也。”《元典章·户部四·嫁娶》:“志在敦厚风俗,急於资治,人臣之心,昭然可见。”
(2).资助修治。 宋 曾巩 《江州景德寺新戒坛记》:“ 智暹 食淡衣粗,所居屋坏不自治,所得於人,惟资治其寺。”
开宗
(1).开始建立一支父系家族。《逸周书·文政》:“ 管 蔡 开宗循王。” 孔晁 注:“二叔开其宗族,循 镐京 之政,言从化也。”
(2).开创某一教派或学派。 南朝 梁 沉约 《佛记序》:“开宗阐教,致之有渐。”
(3).指创立某一教派或学派的人。 胡蕴玉 《<中国文学史>序》:“ 方耕 、 申受 为此派之开宗; 定庵 、 默深 为此派之巨子。”
(4).犹开头。 清 俞樾 《古文疑义举例·寓名例》:“且辞义血脉,文连旨环,而开宗题其端绪,餘章广而成之,非一问一答之势也。” 闻一多 《文学的历史动向》:“ 中国 ,和其馀那三个民族一样,在他开宗第一声歌里,便预告了他以后数千年间文学发展的路线。”
司马
(1) 古代官名,古代中央政府中掌管军政和军赋的长官。汉大将军、将军、校尉之属官都有司马,专掌兵事。隋唐州府佐吏有司马一人,位在别驾、长史之下,掌兵事,或位置贬谪及闲散官员
座中泣下谁最多,江州司马青衫湿。——唐· 白居易《琵琶行(并序)》
(2) 姓
纪事
记载事实
《西行纪事》
尚书
(1) 中国古代官名。执掌文书奏章。作为官名,始置于战国时,或称“掌书”。秦为少府属官,汉武帝提高皇权,因尚书在皇帝左右办事,地位逐渐重要。后各朝均有设置,清代相沿不改
侍中、尚书、长史、参军,此悉贞良死节之臣,愿陛下亲之信之。——三国蜀· 诸葛亮《出师表》
上书乞骸骨,征拜尚书。——《后汉书·张衡传》
(2) 明清两代是政府各部的最高长官
兵部尚书
题要
概要。 鲁迅 《华盖集续编·为半农题记<何典>后作》:“还是两三年前,偶然在 光绪 五年(1879)印的《申报馆书目续集》上看见《何典》题要。”参见“ 提要 ”。
研精
(1).尽心;专心。 三国 魏 曹操 《请爵荀彧表》:“ 彧 左右机近,忠恪祗顺,如履薄冰,研精极鋭,以抚庶事。” 晋 夏侯湛 《东方朔画赞》:“乃研精而究其理,不习而尽其功。”
(2).穷究精义。《后汉书·卢植传》:“少与 郑玄 俱事 马融 ,能通古今学,好研精而不守章句。” 晋 张华 《励志》诗:“末伎之妙,动物应心。研精躭道,安有幽深。” 唐 杨炯 《从弟去盈墓志铭》:“ 朱穆 好学,中食忘飱; 譙周 研精,欣然独笑。”
(3).犹精研。《后汉书·曹褒传》:“﹝ 褒 ﹞常感朝廷制度未备,慕 叔孙通 为 汉 礼仪,昼夜研精,沉吟专思,寝则怀抱笔札,行则诵习文书,当其念至,忘所之适。” 南朝 梁 刘勰 《文心雕龙·论说》:“论也者,弥纶羣言而研精一理者也。” 宋 范仲淹 《进故朱寀所撰<春秋文字>及乞推恩与弟寘状》:“﹝ 寀 ﹞幼有俊材,服膺儒术,研精道训,务究本源。” 梁启超 《中国学术思想变迁之大势》第三章第一节:“士之欲得志於时者,莫不研精学问,标新领异,以自取重。”
续编
(1)
(2) 以前已发表的文学作品的后续部分
主人公在续编中完成了更令人惊奇的业绩
(3) 不时发表的几个部分中的后部分(如一个出版物的)
(4) 分期刊登一部小说的后续部分(如在杂志中)
王后
(1) 君王
(2)
(3) 国王的正妻
(4) 地位显要的女人,有权力的女人,相貌可爱的女人
电影王后
师保
(1).古时任辅弼帝王和教导王室子弟的官,有师有保,统称“师保”。《易·繫辞下》:“无有师保,如临父母。”《书·太甲中》:“既往背师保之训,弗克于厥初,尚赖匡救之德,图惟厥终。”《宋史·彭龟年传论》:“ 彭龟年 、 黄裳 、 罗点 以青宫师保之旧,尽言无隐。”
(2).泛指老师。 清 蒲松龄 《聊斋志异·凤仙》:“自此验之:每有事荒废,则其容戚;数日攻苦,则其容笑。於是朝夕悬之,如对师保。” 清 龚自珍 《抱小》:“小学者,子弟之学。学之以侍父兄师保之侧,以待父兄师保之顾问者也。”
(3).犹教养。《书·君陈》:“昔 周公 师保万民,民怀其德。”《左传·襄公十四年》:“昔伯舅 大公 ,右我先王,股肱 周 室,师保万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