寄题镇江宝墨堂

作者:晁说之 朝代:宋代

寄题镇江宝墨堂原文

常润特令赐吴楚,从此钱氏政相宜。
江山阅世无今古,金石何年有合离。
小谏纵歌文史外,侍郎决策甲兵期。
只寻旧墨题新榜,念尔邦人肯扰之。

诗词问答

问:寄题镇江宝墨堂的作者是谁?答:晁说之
问:寄题镇江宝墨堂写于哪个朝代?答:宋代
问:晁说之的名句有哪些?答:晁说之名句大全

晁说之寄题镇江宝墨堂书法欣赏

晁说之寄题镇江宝墨堂书法作品欣赏
寄题镇江宝墨堂书法作品

参考注释

吴楚

(1). 春秋 吴国 与 楚国 。 三国 魏 曹冏 《六代论》:“ 吴 楚 凭 江 ,负固 方城 。”

(2).泛指 春秋 吴 楚 之故地。即今 长江 中、下游一带。 南朝 宋 刘义庆 《世说新语·言语》:“君 吴 楚 之士,亡国之餘,有何异才,而应斯举?” 唐 杜甫 《登岳阳楼》诗:“ 吴 楚 东南坼,乾坤日夜浮。” 明 许宗鲁 《登齐山楼》诗:“ 淮 淝 山色尊前出, 吴 楚 江流画里看。” 陈毅 《咏三峡》诗:“总嫌太狭窄, 吴 楚 天地宽。”

(3).指 吴 地和 楚 地。比喻不同区域。 唐 李复言 《续玄怪录·定婚店》:“虽讎敌之家,贵贱悬隔,天涯从宦, 吴 楚 异乡,此绳一繫,终不可逭。”

(4).指 汉高祖 分封的 吴 楚 诸侯国。《史记·袁盎晁错列传》:“ 吴 楚 反,闻。” 三国 魏 曹冏 《六代论》:“然 高祖 封建,地过古制,大者跨州兼域,小者连城数十,上下无别,权侔京室,故有 吴 楚 七国之患。” 清 姚鼐 《贾生明申商论》:“﹝ 景帝 ﹞其资如此,而 鼂错 又以 申 商 进之,何怪有 吴 楚 之难。”

从此

(1) 从那个时候起

王大伯从此负担更重了

(2) 从那个地方起或从那个时候起

相宜

合适,符合

在那个场合你说这样的话是不相宜的

江山

江河和山岭,指国家的疆土或政权

江山如此多娇

江山险固。——《资治通鉴》

江山如画。——宋· 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

千古江山。——宋· 辛弃疾《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

阅世

经历时世。 唐 刘禹锡 《宿诚禅师山房题赠》诗之二:“视身如传舍,閲世甚东流。” 宋 苏轼 《楼观》诗:“门前古碣卧斜阳,閲世如流事可伤。” 清 钮琇 《觚賸·石言》:“﹝ 端溪 石砚﹞端凝静默,有励俗之守焉;厚重不毁,有閲世之寿焉。” 季羡林 《西谛先生》:“我们当时差不多都才二十岁左右,阅世未深,尚无世故,正是天不怕,地不怕的时候。”

今古

(1).现时与往昔。 唐 韩愈 《柳子厚墓志铭》:“议论证据今古,出入经史百子。” 宋 苏轼 《夜直秘阁呈王敏甫》诗:“共谁交臂论今古,只有闲心对此君。”

(2).谓古往今来,从古到今。

(3).过去、往昔。亦借指消逝的人事、时间。《北史·薛辩传》:“汝既未来,便成今古,缅然永别,为恨何言!” 唐 王昌龄 《同从弟销南斋玩月》诗:“冉冉几盈虚,澄澄变今古。” 元 赵孟頫 《闻捣衣》诗:“人间俯仰成今古,何待他时始惘然。” 清 纳兰性德 《蝶恋花》词:“不恨天涯行役苦,只恨西风,吹梦成今古。”

金石

金属和石头,比喻坚固的东西

锲而不舍,金石可镂。——《荀子·劝学》

合离

(1).聚合与分离。《管子·侈靡》:“夫运谋者,天地之虚满也,合离也,春秋冬夏之胜也。” 尹知章 注:“若天地之有满虚合离,乃理之不可已者也。” 三国 魏 李康 《运命论》:“然则 张良 之言一也,不识其所以合离。合离之由,神明之道也。” 宋 王安中 《一落索》词:“玉帐同时英俊,合离无定。路逢新雁北飞来,寄一字、 燕山 问。” 清 黄景仁 《大雨宿青山僧寺》诗:“风雨为合离,阴晴判藏泄。”

(2).即合离草。 唐 段成式 《酉阳杂俎·广动植四》:“合离,根如芋魁,有游子十二环之,相须而生,而实不连,以气相属,一名独摇,一名离母,若土人所食者,合呼为赤箭。”参见“ 合离草 ”。

小谏

唐 代谏官拾遗的别称。 宋 代称监察御史。 宋 洪迈 《容斋四笔·官称别名》:“拾遗为小諫,又曰遗公。” 宋 张师正 《括异志·孙副枢》:“ 寳元 中,副枢 孙 公 沔 ,自小諫以言事左迁监 永州 市征。”

文史

(1).文书记事。《汉书·司马迁传》:“僕之先人非有剖符丹书之功,文史星历近乎卜祝之间,固主上所戏弄,倡优畜之,流俗之所轻也。”《汉书·东方朔传》:“年十三学书,三冬文史足用。”

(2).指文学、史学的著作或知识。 南朝 梁 刘勰 《文心雕龙·时序》:“其文史则有 袁 殷 之曹, 孙 干 之辈。”《北史·山伟传》:“ 伟 涉猎文史, 孝明 初, 元匡 为御史中尉,以 伟 兼侍御史。” 唐 杜甫 《送李校书二十六韵》:“十五富文史,十八足宾客。” 清 孙枝蔚 《送王金铉归里》诗:“ 晋 世擅风流, 汉 贤足文史。”

(3).指诗话、文评之类的书。《新唐书·艺文志四》“丁部集录总集类”有“文史类”一目。凡所以讥评文人之得失者,如《文心雕龙》、《诗品》等,均列入该类。

侍郎

中国古代官名,明清时代是政府各部的副部长,地位次于尚书

兵部侍郎

决策

定出计策、办法

甲兵

(1) 铠甲和兵器

王于兴师,修我甲兵,与子偕行。——《诗·秦风·无衣》

甲兵顿弊。——宋· 苏轼《教战守》

(2) 兵士或军队

抑王兴甲。——《孟子·梁惠王上》

邦人

(1).国人;百姓。《书·金縢》:“二公命邦人,凡大木所偃,尽起而筑之。”按,《史记·鲁世家》作“国人”。 宋 沉辽 《和颖叔西园春宴》:“太守乐邦人,纵观迨时豊。” 清 方文 《东湖行》:“郡县有司既草草,邦人好事者亦少。”

(2).诸侯。《诗·小雅·沔水》:“嗟我兄弟,邦人诸友。” 毛 传:“邦人诸友,谓诸侯也。”

(3).乡里之人;同乡。《韩诗外传》卷十:“臣 麦丘 之邦人。” 宋 梅尧臣 《南阳谢紫微挽词》之三:“里社当存祀,邦人定立碑。” 明 高启 《死亭湾》诗:“邸吏惊赤綬,邦人候朱轮。” 清 吴廷华 《沉孝子行》:“我友哭子几丧明,邦人请旌留孝名。”

公众号
0
纠错

诗词推荐

名句推荐

古诗文大全 词典网
m.CiDianWang.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