排遍第三

作者:曾布 朝代:宋代

排遍第三原文

说良人滑将张婴。从来嗜酒、还家镇长酩酊狂酲。屋上鸣鸠空斗,梁间客燕相惊。谁与花为主,兰房从此,朝云夕雨两牵萦。似游丝飘荡,随风无定。奈何岁华荏苒,欢计苦难凭。唯见新恩缱绻,连枝并翼,香闺日日为郎,谁知松萝托蔓,一比一毫轻。

诗词问答

问:排遍第三的作者是谁?答:曾布
问:排遍第三写于哪个朝代?答:宋代
问:曾布的名句有哪些?答:曾布名句大全

参考注释

良人

(1) 古时夫妻互称为良人,后多用于妻子称丈夫

(2) 古代指非奴婢的平民百姓(区别于奴、婢)

(3) 清白人家的妇女

清平世界,是何道理,把良人调戏。——《水浒传》

从来

向来,一向——用在动词或形容词前面,表示动作、行为或情况从过去到现在一直是那样

从来如此

还家

(1).回家。《后汉书·臧洪传》:“ 中平 末,弃官还家,太守 张超 请为功曹。” 唐 韩愈 《送进士刘师服东归》诗:“还家虽闕短,指日亲晨飱。”《二刻拍案惊奇》卷十一:“﹝ 满生 ﹞行至 汴梁 中牟 地方,有个族人在那里做主簿,打点去与他寻些盘费还家。”

(2).归还农家。 陈残云 《南大门风光·河畔飘起红旗》:“土改的锣鼓声,和贫苦农民‘土改还家’的欢笑声,震荡了 深圳 南岸劳苦者的心声,有些人回到家乡,分到了土地,安居乐业搞生产。” 周立波 《暴风骤雨》第二部六:“咱们挖地主财宝是要咱们的血汗帐,是财宝还家。”

(3).指把农作物收获回来。 刘澍德 《拔旗》:“附带还有一条:注意不要抛撒,保证颗粒还家。”

镇长

经常;常。 唐 韩愈 《杏花》诗:“浮花浪蘂镇长有,纔开还落瘴雾中。” 宋 蜀 中妓《市桥柳》词:“后会不知何日又?是男儿休要镇长相守。” 清 顾炎武 《黄侍中祠》诗:“莫道河山今便改,国於天地镇长存。”

酩酊

形容醉得很厉害

日夕倒载归,酩酊无所知。——《晋书》

狂酲

大醉。《庄子·人间世》:“ 南伯子綦 游乎 商 之丘,见大木焉……嗅之则使人狂酲,三日而不已。” 王先谦 集解引 李颐 曰:“狂如酲也,病酒曰酲。” 宋 陆游 《书房杂书》诗:“狂酲醒始悔,穷独老方知。” 鲁迅 《坟·文化偏至论》:“衝决嚣叫,状犹狂酲。”

鸣鸠

即斑鸠。《诗·小雅·小宛》:“宛彼鸣鳩,翰飞戾天。”《吕氏春秋·季春》:“鸣鳩拂其羽,戴任降于桑。” 高诱 注:“鸣鳩,班鳩也。” 三国 魏 阮籍 《咏怀》之四八:“鸣鳩嬉庭树,焦明游浮云。” 明 刘基 《春日杂兴》诗之二:“鸣鳩语燕声相应,又是人间一度春。”参见“ 斑鳩 ”。

为主

放在首要位置

以自力更生为主

房从

犹房族。《新唐书·艺文志二》谱牒类有《李氏房从谱》一卷。 清 陈康祺 《郎潜纪闻》卷十一:“按 边氏 聚族 河间 已数百载。 阮 宗南北, 裴 眷东西,其行辈几不可復辨。己卯同捷六君,亦不皆期功房从之亲。”

朝云

(1). 巫山 神女名。 战国 时 楚怀王 游 高唐 ,昼梦幸 巫山 之女。后好事者为立庙,号曰“朝云”。 唐 元稹 《白衣裳》诗:“閒倚幈风笑 周昉 ,枉抛心力画 朝云 。”参见“ 朝云暮雨 ”。

(2).人名。 北魏 河间王 元琛 之婢。 唐 朱揆 《钗小志·善吹箎》:“ 河间王 侍儿 朝云 ,善吹箎,诸 羌 叛,王令 朝云 假为老嫗吹箎, 羌 皆流涕復降,语曰:‘快马健儿,不如老嫗吹箎。’”

(3).人名。 宋 苏轼 之妾。本为 钱塘 妓,姓 王 , 苏轼 官 钱塘 时纳为妾。初不识字,后从 轼 学书,并略通佛理。 轼 贬官 惠州 ,数妾散去,独 朝云 相随。 清 陈维崧 《浣溪沙·逮下为阎牛叟赋》词:“每遣 白公 留 阿素 ,却教 坡老 买 朝云 。”参阅 宋 苏轼 《朝云墓志铭》、《<悼朝云诗>引》。

(4).早晨之云。 三国 魏 曹植 《赠丁仪》诗:“朝云不归山,霖雨成川泽。”

牵萦

(1). * 。 宋 周邦彦 《庆 * 》词:“尘埃憔悴,生怕黄昏离思牵縈。” 明 无名氏 《鸣凤记·邹林会试》:“二位相公,行装虽整,情意牵縈,少缓半日何如?”

(2).纠缠;牵挂。《西游记》第五回:“﹝ 齐天大圣 ﹞只知日食三餐,夜眠一宿,无事牵縈,自由自在。” 夏丏尊 叶圣陶 《文心》十九:“ 枚叔夫人 应接了一句,也不去细辨 枚叔 的话有没有道理,一心仍牵萦在儿子的身上。”

游丝

(1) 漂浮在空中的蛛丝

(2) 调节计时器摆轮运动的细小弹簧。比喻飘动的淡淡烟气

飘荡

(1) 在水上浮动

从流飘荡。——吴均《与朱元思书》

渔船在湖中飘荡

(2) 在空中飘浮,飘摆或飞升

漂亮的头发在她的肩上飘荡

(3) 漂泊

随风

(1).卦象名。《易·巽》:“《象》曰:随风,《巽》。君子以申命行事。” 孔颖达 疏:“随风《巽》者,两风相随,故曰‘随风’。风既相随,物无不顺。” 高亨 注:“本卦是两《巽》相重,《巽》为风,然则本卦卦象是风与风相随而吹也。按《象传》又以风比君上之教命,随风乃比教命重申。”

(2).任凭风吹而不由自主。《列子·黄帝》:“心凝形释,骨肉都融,不觉形之所倚,足之所履,随风东西,犹木叶干壳。”《文选·司马相如<上林赋>》:“汎淫泛滥,随风澹淡。与波摇荡,奄薄水渚。” 郭璞 注:“皆鸟任风波自纵漂貌也。” 清 蒲松龄 《<聊斋志异>自志》:“盖有漏根因,未结人天之果;而随风荡堕,竟成藩溷之花。”

(3).比喻随俗从众。《文选·杨恽<报孙会宗书>》:“虽雅知 惲 者,犹随风而靡,尚何称誉之有!” 吕向 注:“言 会宗 犹復随口如风之靡草,亦何求称善之誉也。” 清 魏源 《默觚下·治篇十四》:“自非不待 文王 之豪杰,有不随风草偃哉!风之既成,贤君相三纪挽之不足;风之将变,一狂士败之有餘。”

奈何

(1) 怎么办

无可奈何

(2) 如何

奈何不礼

不予我城奈何。——《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

为之奈何。——《史记·项羽本纪》

(3) 又

且为之奈何。

奈何取之尽锱铢。(锱铢(zīzhū ),古代重量单位,一铢等于二十四分之一两,六铢为一锱,喻微小。)—— 唐· 杜牧《阿房宫赋》

奈何饮于酒肆。——宋· 司马光《训俭示康》

(4) 惩治;对付

等我慢慢的奈何他

岁华

(1).时光,年华。 南朝 梁 沉约 《却东西门行》:“岁华委徂貌,年霜移暮髮。” 后蜀 毛熙震 《何满子》词:“寂寞芳菲暗度,岁华如箭堪惊。” 宋 梅尧臣 《次韵任屯田感予飞内翰旧诗》:“岁华荏苒都如昨,世事升沉亦苦多。” 郭沫若 《井冈山巡礼·登赣州城内八境台》诗:“三江日夜流,八境岁华遒。”

(2).犹岁时。 南朝 齐 谢朓 《休沐重还道中》诗:“岁华春有酒,初服偃郊扉。” 唐 白居易 《答尉迟少监水阁重宴》诗:“人情依旧岁华新,今日重招往日宾。” 宋 范成大 《立秋》诗:“岁华过半休惆悵,且对西风贺立秋。”参见“ 岁时 ”。

(3).泛指草木。因其一年一枯荣,故谓。 唐 陈子昂 《感遇》诗之二:“岁华尽摇落,芳意竟何成!” 宋 王安石 《绝句》之六:“不是春风巧,何缘有岁华。”

荏苒

(1) 时间在不知不觉中渐渐过去

荏苒冬春谢,寒暑忽流易。——潘岳《悼亡诗》

光阴荏苒,转瞬又是一年

(2) 草叶柔弱的样子

苦难

痛苦和灾难

这场洪水使几百无家可归的人陷入苦难

见新

〈方〉∶修理装饰旧房屋、器物,使之像新的一样

把门面油漆见新

缱绻

(1) 牢结;不离散

缱,缱绻,不相离也。——《说文新附》

无纵诡随,以谨缱绻。——《诗·大雅》

(2) 情意深厚

少尽缱绻。——唐· 李朝威《柳毅传》

以后对饮对唱, * 缱绻。——《红楼梦》

连枝

(1).两树的枝条连生一起。喻同胞兄弟姐妹。 南朝 梁 周兴嗣 《千字文》:“孔怀兄弟,同气连枝。” 清 孙枝蔚 《寄五兄大宗》诗:“南游不为爱江光,欲省连枝道路长。” 清 洪昇 《长生殿·献发》:“秋风团扇原吾分,多谢连枝特过存,总有万语千言,只在心上忖。”

(2).比喻恩爱夫妇。 明 沉璟 《义侠记·悼亡》:“谁想生擦擦连枝锯开,哀嚦嚦双雁惊分阵。” 清 李孚青 《枣巷行》:“在天为比翼,在地为连枝。”

并翼

比翼。 南朝 宋 鲍照 《舞鹤赋》:“长扬缓騖,并翼连声。” 唐 刘叉 《怨诗》:“鸟有并翼飞,兽有比肩行。” 明 皇甫冲 《于岩石上眺东西两湖》诗:“檣乌有离声,磯鸥无并翼。”

香闺

(1).指青年女子的内室。 唐 陶翰 《柳陌听早莺》诗:“乍使香闺静,偏伤远客情。” 前蜀 韦庄 《赠姬人》诗:“请看 京 与 洛 ,谁在旧香闺。” 宋 柳永 《临江仙引》词:“香闺别来无信息,云愁雨恨难忘。” 清 李渔 《风筝误·闺哄》:“小生蒙 詹 家二小姐多情眷恋,约我一更之后,潜入香闺。”

(2).指青年女子;闺女。 唐 司空图 《冯燕歌》:“传道 张婴 偏嗜酒,从此香闺为我有。” 郭沫若 《<离骚>今译》:“趁着这琼枝上的瑶花还未飘零,我要到下方去送给可爱的香闺。”

日日

(1) 天天

又恐汝日日为吾担忧。——清· 林觉民《与妻书》

(2) 一天一天地

淫侈之俗日日以长。——贾谊《论积贮疏》

松萝

亦作“ 松罗 ”。1.即女萝。地衣门植物。体呈丝状,直立或悬垂,灰白或灰绿色,基部多附着在松树或别的树的树皮上,少数生于石上。可入药,有祛寒退热的作用。《诗·小雅·頍弁》“蔦与女萝,施於松上” 毛 传:“女萝、兔丝,松萝也。” 唐 黄滔 《敷水卢校书》诗:“宅带松萝僻,日唯猿鸟亲。” 明 李时珍 《本草纲目·木四·松萝》:“松萝能平肝邪、去寒热,同瓜蒂诸药则能吐痰。”

(2).借指山林。 唐 王维 《别辋川别业》诗:“依迟动车马,惆悵出松罗。” 唐 孟郊 《擢第后东归书怀》诗:“松萝虽可居,青紫终当拾。” 宋 苏轼 《杜处士传》:“古人有三聘而起松萝者,迫实用也。”

(3).茶名。因产于 安徽省 歙县 松萝山 ,故名。 明 许次纾 《茶疏·产茶》:“若 歙 之松罗, 吴 之虎邱, 钱唐 之龙井,香气穰郁,并可雁行。”

一比

(1). 周 代地方的基层组织,五家为一比。《周礼·夏官·序官》“五人为伍” 汉 郑玄 注:“伍一比……家所出一人”。

(2).封建时代的刑名,指一次拷打追比。《醒世姻缘传》第六三回:“这 素姐 又甚是恶毒,一日一比,也就打得身无完肤。”《儒林外史》第八回:“三日五日一比。用的是头号板子,把两根板子拿到内衙上秤,较了一轻一重,都写了暗号在上面。”

一毫

一根毫毛。比喻极小或很少。《列子·杨朱》:“古之人损一毫利天下不与也,悉天下奉一身不取也。人人不损一毫,人人不利天下,天下治矣。” 宋 苏轼 《前赤壁赋》:“且夫天地之间,物各有主,苟非吾之所有,虽一毫而莫取。”《初刻拍案惊奇》卷十:“如今 韩生 吉帖婚书,并无一毫虚谬。”《镜花缘》第九五回:“向日在家屡要学剑,奈教师此道不精,不过敷衍教了两个势子,却是一毫无用。” 叶圣陶 《潘先生在难中》:“他更从利害远近种种方面着想,觉得回去终于是天经地义。便把恼恨搁在一旁,脸上也不露一毫形色。”

公众号
0
纠错

诗词推荐

名句推荐

古诗文大全 词典网
m.CiDianWang.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