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文
淮海接风尘,胡乃似铁壁。卧护有天人,十载藉福力。
重来人未老,愁绝事如昔。
苦战孤城危,痛哭天柱拆。
梦游三山上,人伦浮海出。
突围志南征,吾欲重建极。
天弗鉴臣忠,冥冥堕丛棘。
先轸面如生,苌弘血化碧。
臣死谁复知,臣忠终不易。
一将更大事,嚼舌死骂敌。
诗词问答
问:《补史十忠诗淮东制置使知杨州李公庭芝》的作者是谁?答:刘壎
问:该诗写于哪个朝代?答:宋代
问:刘壎的名句有哪些?答:刘壎名句大全
参考注释
淮海
指以徐州为中心的淮河以北及海州(现在的连云港市西南)一带的地区
接风
宴请远来的亲友
设宴接风
胡乃
何乃。 唐 李白 《古风》之二三:“人生鸟过目,胡乃自结束。” 金 王若虚 《滹南诗话》卷下:“意到即用,初不必校,古律皆然,胡乃妄为云云也。但律诗比古稍严,必亲邻之韵乃可耳。”
铁壁
(1).坚黑如铁的石崖。 元 杨维桢 《游虎丘追和东坡留题石壁诗韵》:“花凝铁壁坚,木根山骨冷。”
(2).比喻坚不可摧的事物。 宋 徐积 《和倪敦复》:“金城不可破,铁壁不可夺。”《花月痕》第四八回:“原来这阵要先破左右两翼,左翼是个铜墙,右翼是个铁壁。” 陈毅 《过太行山书怀》诗:“一九四二年,苦战破铁壁。”
(3).比喻难以逾越的障碍。 鲁迅 《热风·随感录五九》:“我们只要留心译本上的序跋,以及各样对于外国事情的批评议论,便能发见我们和别人的思想中间,的确还隔着几重铁壁。”
卧护
犹卧治。谓在卧病中监军。《史记·留侯世家》:“上虽病,卧而护之,诸将不敢不尽力。”《晋书·纪瞻传》:“帝使谓 瞻 曰:‘卿虽病,但为朕卧护六军,所益多矣。’”《新唐书·裴度传》:“ 度 牢辞老疾,帝命吏部郎中 卢弘 宣諭意曰:‘为朕卧护北门可也。’” 宋 苏轼 《抚问知大名府冯京口宣》:“卿以元老,卧护北门。”
天人
(1) 天和人;天象和人事
天人之际
天人合一
(2) 仙人;神人;才能或容貌出众的人
(3) 特指天子
福力
(1).神明赐予的福祐之力。 汉 焦赣 《易林·观之坎》:“黍稷醇酿,敬奉山宗,神嗜饮食,甘雨嘉降,独蒙福力,时灾不至。” 汉 应劭 《风俗通·怪神·石贤士神》:“客聊调之:‘石人能治病,愈者来谢之。’转语头痛者摩石人头,腹痛者摩其腹,亦还自摩,他处放此。凡人病自愈者,因言得其福力,号曰贤士。”
(2).修福的功力。《初刻拍案惊奇》卷三五:“吾等体上帝好生之德,权且看有别家无碍的福力,借与他些。” 清 龚自珍 《<妙法莲华经>四十二问》:“众生因缘、根性、福力,各各不同,合而读之,用证三昧,分而读之,用证三昧,无不可者。”
重来
(1).再来;复来。 晋 陶潜 《杂诗》之一:“盛年不重来,一日难再晨。” 宋 秦观 《望海潮·洛阳怀古》词:“兰苑未空,行人渐老,重来事事堪嗟。” 刘大白 《丁宁·春雪》:“让寒飙卷将冻雨,重来称霸。”
(2). 汉 乐曲名。《宋书·乐志一》:“ 章帝 元和 二年,宗庙乐……加宗庙食举《重来》、《上陵》二曲,合八典为上陵食举。”《宋书·乐志一》:“ 汉 太乐食举十三曲:一曰《鹿鸣》,二曰《重来》。”
愁绝
极端忧愁。 唐 杜甫 《自京赴奉先县咏怀五百字》:“沉饮聊自遣,放歌颇愁絶。” 唐 戴叔伦 《转应词》:“明月,明月,胡笳一声愁絶。” 宋 王沂孙 《庆宫春·水仙》词:“国香到此谁怜?烟冷沙昏,顿成愁絶。”
苦战
艰苦地战斗或斗争
孤城
(1).孤立无援的城。 汉 王符 《潜夫论·救边》:“然 即墨 大夫以孤城独守,六年不下。” 晋 潘岳 《马汧督诔》:“ 敦 固守孤城,独当羣寇,以少御众,载离寒暑。”《旧唐书·忠义传下·张巡》:“城将陷,西向再拜曰:‘臣智勇俱竭,不能式遏强寇,保守孤城。臣虽为鬼,誓与贼为厉,以答明恩。’” 明 汤显祖 《牡丹亭·折寇》:“嘆孤城此日,危如卵纍。” 茅盾 《子夜》十四:“打仗的事神妙不可测;有时一道防线,一个孤城能支持半年六个月。”
(2).边远的孤立城寨或城镇。 唐 王昌龄 《从军行》之四:“ 青海 长云暗雪山,孤城遥望 玉门关 。” 唐 王之涣 《凉州词》之一:“ 黄河 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 宋 陆游 《过广陵吊张才叔谏议》诗:“春风疋马过孤城,欲弔先贤泪已倾。” 毛 * 《临江仙》词:“壁上红旗飘落照,西风漫卷孤城。”
痛哭
尽情地哭
天柱
(1).古代神话中的支天之柱。《淮南子·墬形训》:“昔者 共工 与 顓頊 争为帝,怒而触 不周之山 ,天柱折,地维絶。”《神异经·中荒经》:“ 崑崙 之山有铜柱焉,其高入天,所谓天柱也,围三千里周圆如削。” 唐 王勃 《秋日登洪府滕王阁饯别序》:“地势极而南溟深,天柱高而北辰远。” 郭沫若 《女神·女神之再生》诗:“党徒们呀,快把你们的头颅借给我来!快把这北方的天柱碰坏!碰坏!”
(2).比喻负重任者。 田汉 《关汉卿》第五场:“可是自从读了 文丞相 的《正气歌》,才知道现在也还有这样不愧前人的地维、天柱,这就大大增加了我的勇气了。”
(3).耳的别名。《太平御览》卷三六六引《长沙耆旧传》:“太尉 刘寿 少遇相师,相师曰:‘耳为天柱,今君耳城郭,必典家邦。’”
(4).山名。在 山东 平度县 北。 清 顾祖禹 《读史方舆纪要·山东七·莱州府》:“ 天柱山 ,州( 平度州 )北五十里,絶顶巉巖,耸立如柱。”
(5).山名。又名 霍山 。在今 安徽 。 西汉 元封 五年(公元前106年) 武帝 南巡,登其山,号为南岳,即此。《史记·孝武本纪》:“上巡 南郡 ,至 江陵 而东,登礼 潜 之 天柱山 。” 裴駰 集解引 应劭 曰:“ 潜县 属 庐江 , 南岳 霍山 也。”
(6).山名。在 浙江省 余杭县 北。 清 顾祖禹 《读史方舆纪要·浙江二·杭州府》:“﹝ 大涤山 ﹞其右为 天柱山 ,高六百六十丈……为第五十七福地。”
(7).山名。 陕西 岐山 的别名。 清 顾祖禹 《读史方舆纪要·陕西四·凤翔府》:“ 岐山 亦曰 天柱山 。”
(8).星名。属于东方七宿中的角宿。《晋书·天文志上》:“三台六星,两两而居,起文昌,列抵太微。一曰天柱,三公之位也。”《星经》卷上:“天柱五星在紫微宫内,近东垣,主建教等二十四气也。”
梦游
睡眠中无意识地走动
三山
(1).传说中的海上三神山。 晋 王嘉 《拾遗记·高辛》:“ 三壶 ,则海中三山也。一曰 方壶 ,则 方丈 也;二曰 蓬壶 ,则 蓬莱 也;三曰 瀛壶 ,则 瀛洲 也。” 唐 骆宾王 《代女道士王灵妃赠道士李荣》诗:“玄都五府风尘絶,碧海三山波浪深。” 宋 苏轼 《奉和陈贤良》诗:“三山旧是神仙地,引手东来一钓鼇。” 清 黄遵宪 《和沉子培同年》诗:“縹緲三山信 徐巿 ,横纵六里听 张仪 。”
(2). 福州 的别称。 福州 城中西有 闽山 ,东有 九仙山 ,北有 越王山 ,故 福州 又称 三山 。见 宋 曾巩 《道山亭记》。 元 萨都剌 《入闽过平望驿》诗:“ 广陵 城里别匆匆,一去 三山 隔万重。”
(3).冠名。 唐 李群玉 《寄友人鹿胎冠子》诗:“数点疏星紫锦斑,仙家新样剪三山。” 元 郭珏 《送友人从军》诗:“七星战袍衬金甲,三山尖帽飘猩红。” 明 费信 《星槎胜览·占城国》:“其酋长头戴三山金花冠,身披锦花手巾,臂腿四腕,俱以金鐲。”
(4).指三山骨。 唐 元稹 《望云骓马歌》:“蹄悬四跼脑颗方,胯耸三山尾株直。” 宋 黄庭坚 《次韵宋楙宗僦居甘泉坊书怀》:“家徒四壁书侵坐,马耸三山叶拥门。”详“ 三山骨 ”。
(5).喻封建主义、官僚资本主义、帝国主义三重压迫。 郭沫若 《颂党庆》诗之一:“三山白雪化,九域红旗鲜。” 萧华 《井冈山颂》诗:“推翻三山惊寰宇,社会主义日日新。”
人伦
(1) 封建社会中人与人礼教所规定的君臣、父子、夫妇、兄弟、朋友及各种尊卑长幼关系
使契为司徒,教以人伦:父子有亲,君臣有义,夫妇有别,长幼有叙,朋友有信。——《孟子·滕文公上》
(2) 各类人
人伦并处。——《荀子·富国》
突围
突破包围
南征
(1).南行。《易·升》:“元亨。用见大人,勿恤,南征,吉。”《楚辞·离骚》:“济 沅 湘 以南征兮,就 重华 而陈词。” 王逸 注:“征,行也。” 唐 杜甫 《陪裴使君登岳阳楼》诗:“敢违渔父问,从此更南征。” 清 宋琬 《舟次清源赠彼岸禅师》诗:“风尘冉冉南征客,暂繫扁舟到讲堂。”
(2).征伐南方。《书·仲虺之诰》:“东征西夷怨,南征北狄怨。” 唐 韩愈 《送区弘南归》诗:“ 穆 昔南征军不归,虫沙猿鹤伏以飞。” 清 宋琬 《寄杨犹龙方伯》诗之二:“南征诸将繫戈船, 司马 文章《喻蜀》传。”
建极
(1).建立中正之道。语本《书·洪范》“皇建其有极”。 孔颖达 疏:“皇,大也。极,中也。施政教,治下民,当使大得其中,无有邪僻。”一说谓建立法度、准则。 蔡沉 集传:“建,立也。极,犹北极之极。至极之义,标準之名,中立而四方之所取正焉者也。”《续资治通鉴·宋宁宗庆元八年》:“自 胡紘 、 刘德秀 去位, 侂胄 亦厌前事,故 鏜 等令言者以‘建极’之説投之。 侂胄 用其言,学禁渐弛。”
(2).指帝王即位。 唐 崔融 《为朝集使于思言等请封中岳表》:“陛下宝命絪緼,元期肸蠁,包混元而建极,宅造化而开阶,剖灵符於天,合至德於地。”
冥冥
(1) 不明亮
天色冥冥
杳以冥 冥。——《楚辞·屈原·涉江》
薄暮冥冥。——宋· 范仲淹《岳阳楼记》
(2) 指人不明事理
(3) 形容高远;深远
鸿飞冥冥
(4) 迷信的人指有鬼神暗中起作用的境界
丛棘
(1).古时囚禁犯人的地方,四周用荆棘堵塞,以防犯人逃跑,故称。《易·坎》:“係用徽纆,寘于丛棘。” 孔颖达 疏:“谓囚执之处,以棘丛而禁之也。” 唐 陈子昂 《祭韦府君文》:“昔君梦奠之时,值余寘在丛棘,狱户咫尺,邈若山河。” 明 沉鲸 《双珠记·狱中冤恨》:“智者比为福堂,《羲经》谓之丛棘。笞杖徒流绞斩,皆吾掌握之中。”
(2).丛生的荆棘。 清 刘大櫆 《金氏节母传》:“又尝日暮自园中归,失足坠道左丛棘中。”
苌弘
(1).亦作“ 萇宏 ”。人名。字 叔 ,又称 萇叔 。 周景王 、 敬王 的大臣 刘文公 所属大夫。 刘氏 与 晋 范氏 世为婚姻,在 晋 卿内讧中,由于帮助了 范氏 , 晋 卿 赵鞅 为此声讨, 萇弘 被 周 人杀死。传说死后三年,其血化为碧玉。事见《左传·哀公三年》。《庄子·外物》:“人主莫不欲其臣之忠,而忠未必信,故 伍员 流於 江 , 萇弘 死於 蜀 ,藏其血三年,而化为碧。”后亦用以借指屈死者的形象。 汉 张衡 《东京赋》:“ 萇弘 、 魏舒 ,是廓是极。” 晋 左思 《蜀都赋》:“碧出 萇弘 之血,鸟生 杜宇 之魄。” 元 关汉卿 《窦娥冤》第三折:“不是我 竇娥 罚下这等无头愿,委实的寃情不浅……这就是咱 萇弘 化碧, 望帝 啼鹃。” 周伟仁 《痛哭周烈士实丹》诗:“千古奇冤同 武穆 ,三年化碧慟 萇弘 。”
(2).兵书名。《汉书·艺文志》:“《萇弘》十五篇。”
化碧
鲜血化作碧玉。多用以称颂忠臣志士。语本《庄子·外物》:“ 萇弘 死于 蜀 ,藏其血,三年而化为碧。” 清 陈梦雷 《丁巳秋道山募建普度疏》:“捐躯裹革,壮士化碧形销;矢节投繯,红粉伤心泪尽。” 清 孟亮揆 《于忠肃墓》诗:“寃血九原应化碧,阴燐千载自沉红。”
不易
(1).艰难,不容易。《诗·大雅·文王》:“宜鉴于 殷 ,骏命不易。” 朱熹 集传:“不易,言其难也。”《论语·子路》:“为君难,为臣不易。” 清 李渔 《闲情偶寄·词曲》:“要知此种文字,作之可怜,出之不易。” 毛 * 《<中国农村的社会主义高潮>的序言二》:“对于一些不易看懂的名词,作了一些注解。”
(2).不改变;不更换。《易·乾》:“不易乎世,不成乎名。” 王弼 注:“不为世俗所移易。”《汉书·哀帝纪》:“制节谨度以防奢淫,为政所先,百王不易之道也。” 颜师古 注:“言为常法,不可改易。” 宋 苏轼 《仇池笔记·记张憨子》:“冬夏布褐,三十年不易,然近之不觉有垢秽气。”
大事
(1) 重大的事件;重要的事情
* 是日常事件中的一件大事
将挟兵力以行大事。——清· 梁启超《谭嗣同传》
(2) 总的形势
大事不好
(3) 大力从事;大规模从事
大事渲染
嚼舌
(1) 瞎说;没有事实根据地议论
乱嚼舌
(2) 作无谓的争辩。也说“嚼舌根”、“嚼舌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