颂古十二首原文
好手呈机不露锋,惯将双剑定雌雄。忽雷迸出惊天地,华岳三峰倒卓空。
诗词问答
问:颂古十二首的作者是谁?答:释智深
问:颂古十二首写于哪个朝代?答:宋代
问:释智深的名句有哪些?答:释智深名句大全
释智深颂古十二首书法欣赏
参考注释
好手
技艺精良的人;能力高强的人
露锋
露锋: 又称“出锋”。指点画开头或结尾处笔的尖锋显露于外。
清冯班<<钝吟书要>>称:“出锋者,末锐不收”。
如起笔时不逆锋,笔尖顺点画方向落纸然后顺向而行,叫起笔出锋;有些撇,捺,钩的收笔处笔锋顺势向终点送出并提锋离纸,叫收笔出锋。出锋可以体现点画间和字与字间的呼应,承接关系,能产生“精神外露,风采焕发有神”(清蒋和《笔法精解》) 的效果。
雌雄
(1) 雌和雄
双兔傍地走,安能辨我是雄雌?——北朝乐府《木兰诗》
(2) 比喻胜败、高下
忽雷
(1).响雷。 阮章竞 《赤叶河》:“今晚来个大诉苦,明天给 吕 家个大忽雷。”
(2).不怕雷。喻勇暴过人者。《太平广记》卷三九三引 唐 戴孚 《广异记·欧阳忽雷》:“ 绍 ( 欧阳绍 )率其徒二十餘人,持弓矢排鏘,与雷师战。衣并焦卷,形体伤腐,亦不之止。自辰至酉,雷电飞散……南人因呼 绍 为‘忽雷’。”
(3).琵琶名。 唐 段安节 《乐府杂录·琵琶》:“ 文宗 朝有内人 郑中丞 善胡琴。内库有二琵琶,号‘大小忽雷’。 郑 尝弹小忽雷。” 清 赵翼 《屏迹》诗:“茶瀹大团月,琴弹小忽雷。”
(4).鳄鱼的别名。《太平广记》卷四 * 引 唐 郑常 《洽闻记》:“鰐鱼别号忽雷……一名骨雷。”
出惊
犹吃惊。 鲁迅 《呐喊·故乡》:“我看时,不由的非常出惊,慌忙站起身,迎着走去。” 茅盾 《子夜》八:“她不懂得父亲为什么那样慌张出惊。” 楼适夷 《战地的一日》:“我这样地感慨着,也如他们出惊地看我的一样,出惊地看着他们。”
天地
(1) 天和地。指自然界和社会
天地山川。——宋· 王安石《游褒禅山记》
天地之闻。——清· 黄宗羲《原君》
天地之大
震动天地。——明· 张溥《五人墓碑记》
(2) 比喻人们活动的范围
(3) 指天地之间,自然界
天地之精也。——《吕氏春秋·慎行论》
天地百法乎。——清· 洪亮吉《治平篇》又
天地调剂之法也。
天地不能生人。
天地之所以养人也。
华岳
同“ 华岳 ”。 北魏 郦道元 《水经注·河水四》:“ 华岳 本一山当 河 , 河 水过而曲行, 河 神巨灵,手盪脚蹋,开而为两,今掌足之跡仍存。”参见“ 华岳 ”。
高大的山。《礼记·中庸》:“今夫地一撮土之多,及其广厚,载华岳而不重,振河海而不洩,万物载焉。” 陆德明 释文:“华岳,户化、户瓜二反。本亦作‘山岳’。” 朱熹 集注:“华、藏,并去声。”
指西岳 华山 。 晋 郭璞 《山海经图赞·华山》:“ 华岳 灵峻,削成四方,爰有神女,是挹玉浆。”
三峰
(1).三山峰。指 华山 之 莲花 、 毛女 、 松桧 三山峰。 唐 陶翰 《望太华赠卢司仓》诗:“行吏到 西华 ,乃观三峰壮。” 元 王实甫 《西厢记》第四本第三折:“泪添九曲 黄河 溢,恨压三峰 华岳 低。”
(2).三山峰。指 江苏 三茅山 之 大茅 、 中茅 、 小茅 三山峰。 唐 陆龟蒙 《寄茅山何威仪》诗之二:“大小三峰次 九华 ,灵踪今尽属 何 家。”
(3). 华州 之代称。《敦煌曲子词·菩萨蛮》:“鑾驾在三峰,天同地不同。” 前蜀 韦庄 《秦妇吟》:“明朝晓至三峰路,百万人家无一户。”
倒卓
犹倒立、倒竖。 宋 王禹偁 《酬安秘丞歌诗集》诗:“又似赤晴乾撒一阵雹,打折琼林枝倒卓。”《宋史·苏绅传》:“ 绅 与 梁适 同在两禁,人以为险詖,故语曰‘草头木脚,陷人倒卓’。”《水浒传》第八三回:“可怜 耶律国珍 ,金冠倒卓,两脚蹬空,落於马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