贺师垣赐御书一德格天之阁牌并镀金器皿青罗

作者:张嵲 朝代:宋代

原文

炎精光复论元功,事业伊周信比踪。
许国一心明贯日,存孤高节凜经冬。
甲区地势罗千雉,奎画天门跳六龙。
自古至诚参化育,济时行道本中庸。

诗词问答

问:《贺师垣赐御书一德格天之阁牌并镀金器皿青罗》的作者是谁?答:张嵲
问:该诗写于哪个朝代?答:宋代
问:张嵲的名句有哪些?答:张嵲名句大全

参考注释

炎精

(1).指火德;火的本性。《文选·王延寿<鲁灵光殿赋>》:“殷五代之纯熙,绍 伊唐 之炎精。” 李善 注:“言 汉 盛於五代纯熙之道,而绍 帝尧 火德之运。” 北周 庾信 《周五帝歌》之五:“纯阳之月乐炎精,赤雀丹书飞送迎。”《宋史·乐志七》:“象分离位,德配炎精。景风协律,化神含生。”

(2).指太阳。《宋书·武帝纪下》:“近炎精亢序,苗稼多伤。” 唐 萧颖士 《游马耳山》诗:“我来疑初伏,幽路无炎精。”

(3).指应火运而兴的王朝。《东观汉记·冯衍传》:“继 高祖 之休烈,修 文武 之絶业,社稷復存,炎精更辉。” 三国 蜀 诸葛亮 《为后帝伐魏诏》:“今贼效尤,天人所怨,奉时宜速,庶凭炎精祖宗威灵相助之福,所向必克。” 唐 吴筠 《建业怀古》诗:“炎精既失御,宇内为三分。” 宋 袁陟 《过金陵谒吴大帝庙》诗:“炎精竟灰烬,紫盖出艨艟。”此指 汉 朝。 清 顾炎武 《恭谒孝陵》诗:“寳祚方中缺,炎精且下沦。”此指 明 祚。参见“ 炎祚 ”。

光复

恢复原有的领土、统治或事业

知欲躬率三军,荡涤氛秽,廓清中畿,光复旧京。——《晋书·桓温传》

元功

(1).大功;首功。《史记·太史公自序》:“维 高祖 元功,辅臣股肱,剖符而爵,泽流苗裔,忘其昭穆,或杀身陨国。”《后汉书·冯衍传上》:“将定国家之大业,成天地之元功也。” 南朝 梁 任昉 《宣德皇后令》:“元功茂勋,若斯之盛。”《南史·荀伯子传》:“ 汉 以 萧何 元功,故絶世輒绍。”

(2).功臣。《汉书·景武昭宣元成功臣表序》:“辑而序之,续元功次云。” 颜师古 注:“元功,谓佐兴其帝业者也。”《三国志·魏志·齐王芳传》:“夫显爵所以褒元功,重赏所以宠烈士。” 唐 韩愈 《晋公破贼回重拜台司》诗:“南伐旋师 太华 东,天书夜到册元功。”

事业

(1) 人们所从事的,具有一定目标、规模和系统的对社会发展有影响的经常活动

他的毕生的真正使命,就是以这种或那种方式参加推翻资本主义社会及其所建立的国家制度的事业。——《在马克思墓前的讲话》

(2) 特指没有生产收入,由国家经费开支,不进行经济核算的文化、教育、卫生等单位

公用事业

(3) 个人的成就

他立志要做出一番事业来

伊周

商 伊尹 和 西周 周公旦 。两人都曾摄政,后常并称。亦指执掌朝政的大臣。《汉书·张陈王周传赞》:“ 周勃 为布衣时,鄙朴庸人,至登辅佐,匡国家难,诛诸 吕 ,立 孝文 ,为 汉 伊 周 。” 颜师古 注:“处 伊尹 、 周公 之任。” 唐 赵元一 《奉天录》卷四:“ 李公 一清宫掖,德比 伊 周 ,再殄兇渠,功超 卫 霍 。” 宋 刘炎 《迩言》:“功盖天地,忠贯日月,进则毅然身任天下之重,退则怡然了无愠戚之容,求之於古,其 伊 周 之亚与?” 明 许潮 《同甲会》:“坐掌台衡时已久,论功名堪并 伊 周 。” 清 李渔 《慎鸾交·造端》:“小生才凌 董贾 ,志并 伊 周 。虽生富贵之家,不染奢靡之习。”

比踪

比迹。 三国 魏 曹植 《责躬诗》:“超 商 越 周 ,与 唐 比踪。”《南史·王筠传》:“ 筠 曰:‘ 陆平原 东南之秀, 王文度 独步 江 东,吾得比踪昔人,何所多恨!’”《说郛》卷六二引 宋 桑世昌 《兰亭博议·临摹》:“ 宋 兴百餘年间,雄文硕学之士相继不絶,文章之盛遂追三代,独学书之法寂寞不振,未能比踪 唐 室。” 清 蒲松龄 《聊斋志异·庚娘》:“谁谓女子,遂不可比踪 彦云 也?”参见“ 比跡 ”。

许国

谓将一身奉献给国家,报效国家。《晋书·陆玩传》:“诚以身许国,义忘曲让。” 唐 柳宗元 《冉溪》诗:“少时陈力希公侯,许国不復为身谋。” 蔡锷 《致潘惠英书》:“余素抱以身许国之心,此次尤为决心,万一为敌贼暗算,或战死疆场,决无所悔。”

一心

(1) 全心全意地;专心;一心一意

一心为革命

(2) 齐心;同心

万众一心

贯日

(1).积日;累日。《荀子·王霸》:“若夫贯日而治详,一日而曲列之。” 杨倞 注:“贯日,积日也。” 王先谦 集解引 王念孙 曰:“ 王逸 注《离骚》云:‘贯,累也。’言以累日之治而辨之於一日也。”

(2).遮蔽太阳;干犯太阳。古人常以之为君王蒙难或精诚感天的天象。《战国策·魏策四》:“夫 专诸 之刺 王僚 也,彗星袭月; 聂政 之刺 韩傀 也,白虹贯日。”《史记·鲁仲连邹阳列传》:“昔者 荆軻 慕 燕丹 之义,白虹贯日,太子畏之。” 裴駰 集解:“ 应劭 曰:精诚感天,白虹为之贯日也。 如淳 曰:白虹,兵象。日为君。” 前蜀 杜光庭 《贺黄云表》:“蒙轮挟輈之士,壮气凌空;拔山扛鼎之夫,雄心贯日。” 元 王恽 《经史总帅战处》诗:“千年带礪河山誓,输与 汾阳 贯日诚。” 柳亚子 《哭龚铁铮烈士》诗:“成败空天问,精诚贯日明。”

存孤

恤养孤儿。《礼记·月令》:“﹝仲春之月﹞是月也,安萌芽,养幼少,存诸孤。”《史记·商君列传》:“君之危若朝露,尚将欲延年益寿乎?则何不归十五都,灌园於鄙,劝 秦王 显巖穴之士,养老存孤,敬父兄,序有功,尊有德,可以少安。”《北齐书·文襄帝纪》:“无主之国,在礼未闻,动而不法,将何以训。窃以分财养幼,事归令终;舍宅存孤,谁云隙末?”

高节

(1).高其节操,坚守高尚的节操。《庄子·让王》:“若 伯夷 、 叔齐 者,其於富贵也,苟可得已,则必不赖,高节戾行,独乐其志,不事於世,此二士之节也。”《吕氏春秋·离俗》:“高节厉行,独乐其意,而物莫之害。”《宋书·宗悫传》:“时天下无事,士人并以文义为业, 炳 ( 宗炳 )素高节,诸子羣从皆好学。”

(2).高尚的节操。《史记·鲁仲连邹阳列传》:“ 鲁仲连 者, 齐 人也。好奇伟俶儻之画策,而不肯仕宦任职,好持高节。” 唐 顾况 《哭从兄萇》诗:“立身有高节,满卷多好诗。” 清 周亮工 《寄潍县杨再蘧蔡漫夫于鸣岐》诗之二:“ 箕山 高节推 徐干 , 北海 雄姿重 孔融 。”

(3).高耸的竹竿。竹有节,故称。 唐 方干 《方著作画竹》诗:“叠叶与高节,俱从毫末生。”

(4).指使臣所持的旄节。其长八尺,故称。 唐 贾岛 《颂德上贾长侍》诗:“高节羽书期独传,分符 絳郡 滞长材。”

地势

地面高低起伏的形势

此地势高下之不同也。——宋· 沈括《梦溪笔谈》

罗千

道教谓面部七神中齿神 崿锋 之字。《黄庭内景经·至道》:“髮神 苍华 字 太元 ,脑神 精根 字 泥丸 ,眼神 明上 字 英玄 ,鼻神 玉垄 字 灵坚 ,耳神 空闲 字 幽田 ,舌神 通命 字 正纶 ,齿神 崿锋 字 罗千 。” 梁丘子 注:“牙齿坚利如劒崿刀锋,摧罗万物而食之也。”

奎画

指帝王的墨迹。 宋 张淏 《云谷杂记》卷三:“ 光宗 因大书‘神泉’二字遗之,云:‘持归,随意凿一泉。’……奎画今刻之泉上。” 元 李冶 《敬斋古今黈拾遗》卷一:“世以祕监为奎府,御书为奎画,谓奎宿主文章也,故 宋 有奎文阁、宝奎楼之称。” 清 厉鹗 《开浚西湖碑记》:“天章奎画,照映湖山。”

天门

(1) 神话传说中天宫的门

(2) 帝王宫殿大门

(3) 指人额头的中间

(4) 人的心(道士用语)

六龙

(1).谓《易》乾卦的六爻。《易·乾》:“大明终始,六位时成,时乘六龙以御天。” 孔颖达 疏:“乾元乃统天之义,言乾之为德,以依时乘驾六爻之阳气,以控御於天体。六龙即六位之龙也;以所居上下言之,谓之六位也。”

(2).指太阳。神话传说日神乘车,驾以六龙, 羲和 为御者。 汉 刘向 《九叹·远游》:“贯澒濛以东朅兮,维六龙於扶桑。” 晋 郭璞 《游仙诗》:“六龙安可顿,运流有代谢。时变感人思,已秋復愿夏。” 宋 王安石 《休假大佛寺》诗:“六龙高徘徊,光景在我裳。” 明 薛蕙 《效阮公咏怀》:“六龙匿西山,蒙汜扬頽波。”

(3).古代天子的车驾为六马,马八尺称龙,因以为天子车驾的代称。 汉 刘歆 《述初赋》:“揔六龙於駟房兮,奉华盖於帝侧。” 唐 李白 《上皇西巡南京歌》之四:“谁道君王行路难,六龙西幸万人欢。” 明 陶宗仪 《辍耕录·金鳌山》:“少焉,千乘万骑毕集,始知为六龙临幸。” 吴梅 《步北城狮子山访阅江楼遗址不得》诗:“六龙曾此驻云车,何处重寻帝子家。”

(4).六兄弟的美称。 晋 常璩 《华阳国志·后贤志》:“ 宓 六子,皆英挺逸秀,号曰六龙。”《晋书·温羡传》:“父 恭 , 济南 太守,兄弟六人并知名於世,号曰六龙。”《晋书·卞壸传》:“父 粹 ,以清辩鉴察称。兄弟六人并登宰府,世称 卞氏 六龙。”

自古

(1).从古以来。《诗·小雅·甫田》:“我取其陈,食我农人,自古有年。”《论语·颜渊》:“自古皆有死,民无信不立。” 三国 魏 曹丕 《典论·论文》:“文人相轻,自古而然。” 宋 欧阳修 《定风波》词:“任是好花须落去,自古。”

(2).泛指从前。 清 刘大櫆 《送张福清序》:“昔在自古, 闽 粤 不齿於上国。”

至诚

极为诚恳;诚心诚意

至诚待人

其言多痛切,发于至诚。——《汉书·楚元王传》

化育

(1).化生长育。《礼记·中庸》:“能尽物之性则可以赞天地之化育,可以赞天地之化育则可以与天地参矣。”《孔子家语·本命解》:“羣生闭藏乎阴而为化育始,故圣人因时以合偶。” 宋 苏轼 《御试重巽申命论》:“天地之化育,有可以指而言者,有不可以求而得之者。” 清 郑燮 《潍县署中与舍弟墨第二书》:“夫天地生物,化育劬劳,一蚁一虫,皆本阴阳五行之气絪緼而出。” 郁达夫 《沉沦》四:“草木虫鱼都化育起来。他的从始祖结束的苦闷也一日一日的增长起来。”

(2).教化培育。 唐 欧阳詹 《二公亭记》:“ 席公 今日之化育,吾徒是以寧。” 宋 叶适 《谢皇太子笺》:“猥以凋残,蒙兹化育。” 明 宋濂 《琅琊山游记》:“非惟 濂 等获沾化育之恩,而山中一泉一石亦免震惊之患。” 陈毅 《哭叶军长希夷同志》诗:“我只望你的遗风长存,化育无数后继之英材。”

济时

犹济世,救时。《国语·周语中》:“宽,所以保本也;肃,所以济时也。”《旧唐书·隐逸传序》:“退无肥遁之贞,进乏济时之具。” 明 高明 《琵琶记·高堂称寿》:“经世手,济时英, 玉堂 金马 岂难登。” 周咏 《感怀》诗之三:“举目 新亭 挥掬泪,刦餘谁是济时才?”

道本

(1).立身行道、经世致用的根本。《周礼·地官·师氏》:“以三德教国子。一曰至德以为道本,二曰敏德以为行本,三曰孝德以知逆恶。” 贾公彦 疏:“至德以为道本者,至德为至极之德,以为行道之本也。”《三国志·魏志·明帝纪》:“其郎吏学通一经,才任牧民,博士课试,擢其高第者,亟用;其浮华不务道本者,皆罢退之。”

(2).儒家思想与主张的根本。《汉书·艺文志》:“ 唐 虞 之隆, 殷 周 之盛, 仲尼 之业,已试之效者也。然惑者既失精微,而辟者又随时抑扬,违离道本。” 唐 柳宗元 《道州文宣王庙碑》:“惟公探夫子之志,考有国之制,光施彝典,革正道本。”

(3).道家思想与主张的根本。 南朝 齐 张融 《门论》:“昔有鸿飞天道,积远难亮, 越 人以为鳬, 楚 人以为乙。人自 楚 越 耳,鸿常一鸿乎?澄本虽一,吾自俱宗其本,鸿迹既分,吾已翔其所集,汝可专尊於佛迹而无侮於道本。” 南朝 齐 周颙 《难张长史<门论>》:“ 周 之问曰:‘足下专尊佛跡,无侮道本,吾则心持释训,业爱儒言,未知足下雅意,佛儒安在为当?’” 吴越 钱鏐 《天柱观记》:“洎大 唐 创业,以 玄元皇帝 为祖宗,崇尚玄风,恢张道本。”

(4).真性;本来面目。 元 杨暹 《刘行首》第一折:“我着你托化在雨云乡,还宿债在鶯花阵,休迷却前生道本。”

中庸

(1) 儒家的道德标准,待人接物不偏不倚,调和折中

中庸之为德也,甚至矣乎!——《论语·雍也》

(2) 见“四书”

(3) 德才平常;中材

材能不及中庸。——汉· 贾谊《过秦论》

诗文赏析


【原题】:
贺师垣赐御书一德格天之阁牌并镀金器皿青罗凉繖从人紫罗衫镀金腰带仪物等四首
公众号
0
纠错

诗词推荐

名句推荐

古诗文大全 词典网
m.CiDianWang.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