忆归口号原文
初无警策骤惊人,亦不媕阿巧进身。每向经筵持正论,愿於国肪奖忠臣。
昔从新政趋严召,今为衰年避要津。
陛下果能行古道,虽闲犹是太平民。
诗词问答
问:忆归口号的作者是谁?答:曹彦约
问:忆归口号写于哪个朝代?答:宋代
问:曹彦约的名句有哪些?答:曹彦约名句大全
参考注释
警策
(1).谓以鞭策马。 三国 魏 曹植 《应诏》诗:“僕夫警策,平路是由。”
(2).引申为督教而使之儆戒振奋。 宋 叶适 《上宁宗皇帝札子》之二:“若今所委付果已得人,尤宜晓夕用心,事事警策,件件理会。” 谢觉哉 《不惑集·学习常谈》:“因而时常要把这些教训来警策自己。”
(3).形容文句精炼扼要而含义深切动人。亦指精炼扼要而含义深切动人的文句。《文选·陆机<文赋>》:“文片言而居要,乃一篇之警策。” 李善 注:“以文喻马,言马因警策而弥骏,以喻文资片言而益明也。驾之法,以策驾乘,今以一言之好,最於众辞,若驱驰,故云‘警策’。”《宋史·隐逸传上·魏野》:“ 野 为诗精苦,有 唐 人风格,多警策句。” 孙犁 《澹定集·读一篇散文》:“ 苏轼 《潮州韩文公庙碑》第一句‘匹夫而为百世师,一言而为天下法’,是有名的警策之句。”
惊人
令人惊奇
他们的经济情况以惊人的速度得到改善
媕阿
见“ 媕娿 ”。
进身
指被录用或提升
进身之阶
经筵
汉 唐 以来帝王为讲论经史而特设的御前讲席。 宋 代始称经筵,置讲官以翰林学士或其他官员充任或兼任。 宋 代以每年二月至端午节、八月至冬至节为讲期,逢单日入侍,轮流讲读。 元 、 明 、 清 三代沿袭此制,而 明 代尤为重视。除皇帝外,太子出阁后,亦有讲筵之设。 清 制,经筵讲官,为大臣兼衔,于仲秋仲春之日进讲。 宋 沉作喆 《寓简》卷二:“ 神宗皇帝 御经筵,时方讲《周官》。”《元史·吴澄传》:“ 泰定 元年,初开经筵,首命 澄 与平章政事 张珪 、国子祭酒 邓文原 为讲官。” 明 焦竑 《焦氏笔乘·经筵面奏》:“我朝经筵日讲,非徒辩析经史,为观美也;谓当旁及时务,以匡不逮。” 清 陈康祺 《燕下乡脞录》卷二:“ 康熙 十年二月,肇举经筵大典於 保和殿 ,以 孝感 熊文端公 为讲官,知经筵事。”
持正
(1).持守公正。《史记·东越列传》:“ 繇王 不能矫其众持正。” 李大钊 《“五一”MayDay运动史》四:“检察官要求死刑,但陪审官很公平持正,判决 鲁非优 无罪。”
(2).操守正派。 唐 独孤及 《代书寄上李广州》诗:“推诚鱼鱉信,持正魑魅怛。”《初刻拍案惊奇》卷二十:“久欲与相公纳一侧室,一来为相公持正,不好妄言;一来未得其人,姑且隐忍。”
忠臣
忠于君主,为君主效忠的官吏
忠臣之分。——《史记·屈原贾生列传》
从新
(1).向新的方面发展。《管子·侈靡》:“天地不可留,故动,化故从新。” 尹知章 注:“化其故,以就其新。” 宋 苏辙 《景灵宫奏告雅饰圣祖罢散道场朱表》:“虽道存不变而体有从新。”
(2).重新。表示从头另行开始。 宋 文天祥 《与赣州属县宰》:“郡家禀使者之命,欲於十县从新整刷一番。” 明 唐顺之 《牌》:“其一册开具各兵年貌、籍贯、每年工食银若干,其一册须要从新简閲。” 鲁迅 《且介亭杂文·关于中国的两三件事》:“我想,人们是的确由事实而从新省悟,而事情又由此发生变化的。”
(3).重新。再一次。《醒世恒言·勘皮靴单证二郎神》:“既是太师府中事体,我只道官官相护,就了其事。却如何从新又要这个人来,却不道是生菜舖中没买他处!” 清 李渔 《慎鸾交·赠妓》:“[小生]我们的盟誓久矣就发下了。[生]那是月下私盟,当不得人前公誓。今日在我面前从新发誓,以后若有变局,待我好兴问罪之师。” 鲁迅 《南腔北调集·又论“第三种人”》:“对于‘第三种人’的讨论,这极有从新提起和展开的必要。”
严召
指君命征召。 宋 陈师道 《除官》诗:“扶老趋严召,徐行及圣时。”
衰年
衰老之年。 唐 杜甫 《泛舟送魏仓曹还京因寄岑参范季明》诗:“若逢 岑 与 范 ,为报各衰年。” 宋 苏轼 《次韵曾子开从驾再和》之一:“衰年壮观空惊目,嶮韵清诗苦鬭新。” 明 屠隆 《綵毫记·禄山谋逆》:“论荒淫主上衰年,狐鼠辈窃弄权。” 清 钱大昕 《十驾斋养新录·石刻诗经残本》:“予访求五十年,不得隻字,昨岁始见《左传》残本仅字,今復见此刻经注万有餘言,真衰年乐事也。”
要津
重要渡口,泛指水陆交通要道。比喻显要的地位
何不策高足,先据要路津。——《古诗十九首》
宾从杂遝实要津。——杜甫《丽人行》
位居要津
陛下
对君主的尊称
愿陛下亲之信之。——诸葛亮《出师表》
不得永奉陛下。——宋· 王谠《唐语林·雅量》
窃为陛下惜之。——汉· 贾谊《论积贮疏》
行古
遵行古道。 唐 白居易 《得甲为邠州刺史正月令人修耒耜廉使责其失农候诉云土地寒判》:“苟土膏之不起,欲速何为?诚宜嘉乃辨方,岂可詰其行古?” 唐 白居易 《得景为县令教人煮木为酪州司责其烦扰辞云以备凶年判》:“必也志切救灾,道敦行古。”
犹是
(1).由此。犹,通“ 由 ”。 汉 刘向 《列女传·王章妻女》:“ 章 上封事言 凤 不可任用……天子不忍退 凤 , 章 犹是为 凤 所陷。” 三国 魏 嵇康 《与吕长悌绝交书》:“足下篤意,遂成大好。犹是许足下以至交。”
(2).还是。 宋 陆游 《老学庵笔记》卷五:“ 蜀 食井盐,如仙井 大寧 犹是大穴。” 明 胡应麟 《诗薮·近体下》:“初 唐 絶句精巧,犹是六朝餘习。”
太平
社会安定
安于太平之乐。——宋· 苏轼《教战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