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庭芳

作者:佚名 朝代:宋代

满庭芳原文

清净家风,如常合道,本来面目休迷。
行住坐卧,何处不相随。
达理头头解脱,明心无作无为。
君还悟,丝毫放过,画饼不充饥。
古今贤达者,仗无情慧剑,斩断昏迷。
把三尸赶退,六贼分离。
云散天心独露,吐红霞、烹炼须弥。
真功至,长生活计,能有几人知。

诗词问答

问:满庭芳的作者是谁?答:佚名
问:满庭芳写于哪个朝代?答:宋代
问:满庭芳是什么体裁?答:词
问:佚名的名句有哪些?答:佚名名句大全

佚名满庭芳书法欣赏

佚名满庭芳书法作品欣赏
满庭芳书法作品

参考注释

清净

(1) 心境洁净,不受外扰

清净守节

(2) 安定,不纷扰

图清净

(3) 清洁纯净

清净的山,清净的水

(4) 简明不繁

清净简易

(5) 佛教语。指远离恶行与烦恼

出家清净

家风

一个家庭或家族的传统风尚;门风

习其家风。——宋· 司马光《训俭示康》

如常

与平常一样,照常

一切如常

合道

谓合于自然或人事的道理。《史记·曹相国世家论》:“ 参 为 汉 相国,清静极言合道。”《三国志·魏志·华歆传》“帝叹息” 裴松之 注引《魏书》:“ 歆 性周密,举动详慎,常以为人臣陈事,务以讽諫合道为贵。” 南唐 李中 《献乔侍郎》诗:“卷舒唯合道,喜愠不劳神。”

本来面目

固有的样子

本来面目还谁识,且向樽前学楚狂。—— 明· 王守仁《王成文公全书》

行住坐卧

指一举一动。《大乘本生心地观经·报恩品》:“行住坐卧,受诸苦恼。”《儿女英雄传》第三七回:“你只看那猴儿,无论行住坐卧,他总把个脑袋扎在胸坎子上,倒把脖儿扛起来。”

何处

哪里,什么地方。《汉书·司马迁传》:“且勇者不必死节,怯夫慕义,何处不勉焉!” 唐 王昌龄 《梁苑》诗:“万乘旌旗何处在?平臺宾客有谁怜?”《宋史·欧阳修传》:“ 脩 论事切直,人视之如仇,帝独奬其敢言,面赐五品服。顾侍臣曰:‘如 欧阳脩 者,何处得来?’” 茅盾 《一个女性》五:“但是何处有爱呢?何处是爱呢?”

相随

(1).亦作“ 相隋 ”。谓互相依存。《老子》:“高下相倾,音声相和,前后之相随。” 马王堆 汉 墓帛书《老子·道经》作“相隋”。

(2).伴随;跟随。《史记·苏秦列传》:“是何庆弔相随之速也?” 南朝 梁 刘勰 《文心雕龙·论说》:“夫説贵抚会,弛张相随。” 马烽 《饲养员赵大叔》:“说完,匆匆忙忙相随那女人走了。”

理头

东汉 末天师道徒头领名称。《后汉书·刘焉传》:“ 鲁 ( 张鲁 )自号‘师君’,其来学者,初名为‘鬼卒’,后号‘祭酒’。祭酒各领部众,众多者名曰‘理头’。”

解脱

(1) 佛教指脱离苦恼,自在无碍

果解脱否。——清· 全祖望《梅花岭记》

(2) 甩掉;脱身

诸事纷扰,使他无以解脱

(3) 开脱

为人解脱罪责

明心

(1).谓使心思清明纯正。 宋 赵与时 《宾退录》卷一:“学必明心,记问辨説皆餘事。” 张通典 《舜水先生祠落成敬赋》诗:“明心致良知,斯文幸未丧。”

(2).表明心迹。 柳青 《狠透铁》:“我在你像前明心,我肚里没草屎渣渣!”

无作

(1).犹不使,不让。《书·武成》:“惟尔有神,尚克相予,以济兆民,无作神羞。” 孔 传:“神庶几助我渡民危害,无为神羞辱。”

(2).不自作,不卖弄。《书·蔡仲之命》:“康济小民,率自中,无作聪明乱旧章。” 孔 传:“无敢为小聪明,作异辩,以变乱旧典文章。”

(3).不发生,不兴起。《庄子·齐物论》:“夫大块噫气,其名为风,是惟无作,作则万窍怒号。”

(4).犹言无为而治。 宋 苏轼 《省试策问》之三:“问:歷观前世,天下初定,民始休息,下既厌乱而思静,上亦虚心而无作,是以公私富溢,刑罚清省。” 宋 苏轼 《神宗皇帝挽词》之二:“典礼从 周 旧,官仪与 汉 隆。谁知本无作,千古自承风。”

(5).佛教语。谓无因缘之造作。《央掘魔罗经》卷二:“如来性是无作。”《百喻经·索无物喻》:“第二人言无物者,即是无相、无愿、无作。” 宋 陈善 《扪虱新话·荆公<字说>多用佛经语》:“无土以为穴,则空无相;无工以穴之,则空无作。无相无作,则空名不立。”

无为

(1) 道家思想,指要依天命,顺其自然,没必要有所作为

(2) 儒家指用德政感化人民,不施行刑罚

(3) 不要,不用

无为在歧路。——唐· 王勃《杜少府之任蜀州》

丝毫

比喻数量极小或很小;一点点

愈为相公官属五年,辱知辱爱,伏念曾无丝毫事为报答效。—— 唐· 韩愈《为河南令上留守郑相知启》

鲁迅是一个彻底的现实主义者,他丝毫也不妥协,他具备坚决的心。——《论鲁迅》

放过

犹放弃。《朱子全书》卷九:“ 曾子 鲁钝难晓,只是他不肯放过,直是捱得到透彻了方住。” 明 高明 《琵琶记·金闺愁配》:“好笑我爹爹定要将奴家招赘 蔡状元 为壻,那状元不肯……谁想爹爹苦不放过。” 巴金 《家》二三:“现在倒是自己把好机会放过了。”

画饼

画出来的饼。指没有或不存在的利益或好处。比喻空想

大家不必担心,白条子不等于画饼

充饥

吃东西解饿

他带了几个烧饼,预备在路上充饥

古今

古代和现代

古今差异

贤达

贤能通达之人;有才德、声望的人

无情

(1) 没有感情

无情无义

(2) 不留情

水火无情

慧剑

佛教语。谓能斩断一切烦恼的智慧。语本《维摩经·菩萨行品》:“以智慧剑,破烦恼贼。” 唐 白居易 《渭村退居寄礼部崔侍郎翰林钱舍人诗一百韵》:“断痴求慧剑,济苦得慈航。”《初刻拍案惊奇》卷三四:“不是三生应判与,直须慧剑断邪思。”《老残游记续集遗稿》第四回:“今 * 命光发露,透出你的智慧,还不趁势利用你本来具足的慧剑,斩断你的邪魔吗?”

斩断

砍断;切断。《荀子·正论》:“捶笞臏脚,斩断枯磔。” 唐 杜甫 《后苦寒行》之二:“天兵斩断 青海 戎,杀气南行动坤轴。” 清 李渔 《奈何天·调美》:“提把絶命刀,斩断情根在这遭。” 华山 《英雄的十月》:“他们以三十一小时的惊人速度攻克 锦州 而轰动中外,把 蒋 家小王朝的‘ 东北 生命线’一举斩断了。”

昏迷

(1) 因大脑功能严重紊乱而长时间失去知觉

昏迷不醒

(2) 昏暗糊涂

昏迷不恭

三尸

道家称在人体内作祟的神有三,叫“三尸”或“三尸神”,每于庚申日向天帝呈奏人的过恶。《汉武帝内传》:“三尸狡乱,玄白失时。” 唐 段成式 《酉阳杂俎·玉格》:“三尸一日三朝:上尸 青姑 ,伐人眼;中尸 白姑 ,伐人五臟;下尸血姑,伐人胃命。”《 * 词话》第七五回:“这 春梅 不听便罢,听了三尸神暴跳,五臟气冲天。” 清 西厓 《谈徵·事部·三尸神》:“修真家言身中有三尸神,常以庚申日将本人罪过奏闻上帝,减其禄命。上尸名 彭倨 ,次名 彭质 ,下名 彭矫 。每遇庚申日,彻夜不卧,守之至晓,则三尸不得上奏。余想此身本空洞洞地,安得有三尸在内?盖彭字之义,字书一训作近,而倨傲之性,质见之性、矫戾之性,人人有之……其所谓守庚申者,正欲人断除此三种性情,方可入道也。”

六贼

(1).谓危害天下的六种恶人。《六韬·上贤》:“ 太公 曰:‘夫六贼者,一曰臣有大作宫室池榭,游观倡乐者,伤王之德;二曰民有不事农桑,任气游侠,犯歷法禁,不从吏教者,伤王之化;三曰臣有结朋党,蔽贤智,障主明者,伤王之权;四曰士有抗志高节,以为气势,外交诸侯,不重其主者,伤王之威;五曰臣有轻爵位,贱有司,羞为上犯难者,伤功臣之劳;六曰强宗侵夺,陵侮贫弱者,伤庶人之业。’” 元 刘壎 《隐居通义·骈俪二》引 车震卿 《启》:“所幸社稷灵长,天王明圣,虽未筑鲸鯢而诛六贼,然已御螭魅而去四凶。”

(2).指 北宋 末之 蔡京 、 朱勔 、 王黼 、 李彦 、 童贯 、 梁师成 六人。他们结党营私,危害国家,被太学生 陈东 等斥为“六贼”。见《宋史·钦宗纪》。

(3).佛教语。即色、声、香、味、触、法六尘。谓此六尘能以眼、耳等六根为媒介,劫掠“法财”,损害善性,故称。见《楞严经》卷四。 唐 白居易 《斋戒》诗:“每因斋戒断荤腥,渐觉尘劳染爱轻。六贼定知无气色,三尸应恨少恩情。” 金 边元鼎 《自叹》诗:“久贫自沃三彭炽,一醉齐休六贼狂。”

(4).指眼,耳、鼻、舌、身、意六根。谓此六根妄逐尘境,如贼劫财。《杂阿含经》卷四三:“内有六贼,随逐伺汝,得便当杀。” 明 刘元卿 《贤奕编·仙释·囚持杯水》:“真如有变易,岂不闻善知识能迴三毒为三昧,浄戒能迴六贼为六神,迴烦恼作菩提,迴无明为大智。”参见“ 六尘 ”。

分离

(1) 从混合物中隔离出来

分离同位素

(2)

(3) 与其他部分或整体、主体分开

恢复他分离纯维生素的研究

(4) 一个分类学单位从同一级别的另一单位分出去

从旧的系统中分离出来

云散

像天空的云那样四处散开。比喻曾经在一起的人分散到各个地方

旧友云散

天心

(1) 天空的中央

太阳升到了天心

(2) 天意

上合天心

(3) 封建时代指君主的意愿

(4) 摆轴

吐红

吐血。 鲁迅 《彷徨·在酒楼上》:“﹝ 阿顺 ﹞直到咽气的前几天,才肯对 长富 说,她早就象她母亲一样,不时的吐红和流夜汗。”

烹炼

(1).冶炼。《朱子语类》卷五九:“且如银坑有鑛,谓鑛非银不可,然必谓之银不可,须用烹炼,然后成银。” 明 徐弘祖 《徐霞客游记·滇游日记六》:“復北行一里餘,市舍復夹道,盖烹炼开炉之处也。”

(2).提炼、锤炼。 清 袁枚 《随园诗话》卷三:“ 东坡 近体诗,少藴酿烹炼之功,故言尽而意亦止。” 清 张祥龄 《<半箧秋词>序录》:“喜疏快者,丽密以为病;主气局者,烹炼以为嗤:求悦于人难矣。”

须弥

(1).见“ 须弥山 ”。

(2).信佛者泛指山。 唐 杨炯 《梓州惠义寺重阁铭》:“俯观大道,仅如枣叶;下望须弥,裁同芥子。”

长生

(1).永久存在或生存;寿命很长。《老子》:“天地所以能长且久者,以其不自生,故能长生。”《庄子·在宥》:“无劳女形,无摇女精,乃可以长生。” 唐 杜甫 《月》诗:“入河蟾不没,擣药兔长生。” 清 龚自珍 《己亥杂诗》之二三三:“且莫空山听雨去,有人花底祝长生。”

(2).指道家求长生的法术。 南朝 宋 鲍照 《代淮南王》诗:“ 淮南王 ,好长生,服食鍊气读仙经。” 宋 苏轼 《过大庾岭》诗:“仙人拊我顶,结髮授长生。”

(3). 唐 宫 长生殿 的省称。 明 无名氏 《解三酲·咏马嵬事》曲:“再不见鬭草龙池春昼暖,再不见私语 长生 秋夜迢。”参见“ 长生殿 ”。

活计

(1) 过去专指手艺或缝纫、刺绣等

针线活计

(2) 现在泛指各种体力劳动

安排活计

(3) 生计,也指维持生活

至亲数口,今后如何活计

能有

反问语。古时多见于诗词。 宋 周邦彦 《苏幕遮·风情》词:“陇云沉,新月小。杨柳梢头,能有春多少?” 宋 辛弃疾 《清平乐·木樨》词:“打来休似年时,小窗能有高低,无顿许多香处,只消三两枝儿。”

公众号
0
纠错

诗词推荐

名句推荐

古诗文大全 词典网
m.CiDianWang.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