鸡雏吟

作者:方逢辰 朝代:宋代

鸡雏吟原文

我闻先儒云,鸡雏可观仁。
须臾一舍母,是即孝弟根。
不待教而知,不待习而成。
于斯为良知,于斯为良能。
人从此充拓,四海皆闵曾。
异哉鸡伏鹜,出壳忘其恩。
子向水中去,母从岸呼呜。
子往母亦往,子疏母愈亲。
鹰隼飞在天,母亦与子惊。
或遇狸与狌,爱雏忘其身,不顾力小大,直与争死生。
天于微物上,感人恻隐真。
人观鸡护雏,铁石为动情。
子呱方卧冰,安得卵覆人。
勿看鸡伏鹜同时收行理仁。

诗词问答

问:鸡雏吟的作者是谁?答:方逢辰
问:鸡雏吟写于哪个朝代?答:宋代
问:方逢辰的名句有哪些?答:方逢辰名句大全

参考注释

先儒

先世儒者;已去世的儒者。 晋 杜预 《春秋经传集解序》:“先儒所传,皆不其然。” 北齐 颜之推 《颜氏家训·书证》:“先儒解释皆云:水草,圆叶细茎,随水浅深。” 元 黄溍 《日损斋笔记·辨经》:“先儒所见,适与前人暗合,而非有所祖述。”《儒林外史》第二十回:“ 匡超人 道:‘……此五省读书的人,家家隆重的是小弟;都在书案上,香火蜡烛,供着“先儒 匡子 之神位”。’ 牛布衣 笑道:‘先生,你此言误矣!所谓“先儒”者,乃已经去世之儒者;今先生尚在,何得如此称呼?’”

鸡雏

小鸡;雏鸡

可观

(1) 值得看;可以看

凡物皆可观

(2) 指达到比较高的水平、程度

可观的收入

(3) 优美好看

这孩子仪容可观,说话伶俐

须臾

(1) 片刻

须臾不可离

(2) 一会儿

须臾,蛇不见了。——《三国演义》

一舍

(1).古以三十里为一舍。《左传·僖公二十五年》:“ 晋侯 围 原 ,命三日之粮。 原 不降,命去之。退一舍而 原 降。”《左传·僖公二十八年》“退三舍辟之” 晋 杜预 注:“一舍三十里。” 宋 杨万里 《阻风泊钟家村离英州已三日才行二十里》诗之二:“惭愧风师教款曲,为分一舍作三程。”

(2).泛指较远的距离。 元 关汉卿 《望江亭》第三折:“则你那金牌虎符旁边列,见官人远离一舍。”

(3).指日月星辰运行中所处的一个位置。《史记·天官书》:“五星皆从而聚于一舍,其下国可以礼致天下。” 汉 王充 《论衡·虚变》:“且言星徙三舍者何谓也,星三徙於一舍乎?一徙歷於三舍也。”

是即

犹是则,虽则。 宋 晁端礼 《少年游》词:“是即自古常言道,色须是艰难。”

孝弟

亦作“ 孝悌 ”。1.孝顺父母,敬爱兄长。《论语·学而》:“其为人也孝弟,而好犯上者鲜矣。” 朱熹 集注:“善事父母为孝,善事兄长为弟。”《孟子·梁惠王上》:“谨庠序之教,申之以孝悌之义。” 汉 桓宽 《盐铁论·诏圣》:“闻礼义行而刑罚中,未闻刑罚行而孝悌兴也。”《新唐书·孝友传赞》:“圣人治天下有道,曰‘要在孝弟而已’。” 宋 陈亮 《祭林圣材文》:“孝悌称於宗族乡党,慈爱隆於父子弟昆。”《醒世恒言·三孝廉让产立高名》:“ 汉 朝取士之法……惟以孝廉为重。孝者,孝弟;廉者,廉洁。孝则忠君,廉则爱民。”《二刻拍案惊奇》卷二一:“ 王禄 道:小弟远游,父母兄长跟前,有失孝悌,专为着几分微利,以致如此。”《红楼梦》第六三回:“礼部见当今隆敦孝弟,不敢自专,具本请旨。”

(2).指孝弟者。《汉书·董仲舒传》:“今朕亲耕藉田以为农先,劝孝弟,崇有德,使者冠盖相望,问勤劳,恤孤独,尽思极神,功烈休德,未始云获也。”

(3). 汉 代乡官名。《史记·司马相如列传》:“故遣信使晓喻百姓以发卒之事,因数之以不忠死亡之罪,让三老孝弟以不教诲之过。”《汉书·韩延寿传》:“幸得备位,为郡表率,不能宣明教化,至令民有骨肉争讼,既伤风化,重使长吏、嗇夫、三老、孝弟受其耻。”《后汉书·明帝纪》:“其赐天下男子爵,人二级;三老、孝悌、力田,人 * 。” 李贤 注:“三老、孝悌、力田,三者皆乡官之名。三老, 高帝 置,孝悌、力田, 高后 置,所以劝导乡里,助成风化也。” 宋 苏轼 《策问》之二:“古者有劝农之官、力田之科,与孝弟同。而自 汉 以来,率用户口登耗、黜陟守宰。”

亦作“ 孝悌 ”。弟承兄位为帝者,享祀宗庙时称“孝弟”。《续资治通鉴·宋仁宗嘉祐八年》:“故 太祖 之室, 太宗 称孝弟, 真宗 称孝子,大行皇帝称孝孙。” 清 钱大昕 《十驾斋养新录·孝弟》:“古人惟子孙称孝,《诗》‘绥予孝子’、‘孝孙徂位’,皆庙中之称,后代以弟承兄,则有称孝弟者。”

待教

(1).需要教育。《荀子·王制》:“元恶不待教而诛。” 唐 韩愈 《孟东野失子》诗:“上圣不待教,贤闻语而迁。”

(2).要使,且让。 金 董解元 《西厢记诸宫调》卷二:“我第一待教兵卒吃顿饭食;第二知 崔相夫人 家眷在此,来取 鶯鶯 。”一本作“ 待交 ”。

不待

不必,不用;不等

不待你来,他就走了

于斯

同“ 於此 ”。《楚辞·渔父》:“ 屈原 既放,游於江潭……渔父见而问之曰:‘子非三閭大夫歟?何故至於斯。’” 三国 魏 李康 《运命论》:“‘既明且哲,以保其身’、‘詒厥孙谋以燕翼子’者,昔吾先友,尝从事於斯矣。” 晋 袁宏 《三国名臣序赞》:“时值龙颜,则当年控三杰。 汉 之得材,於斯为贵。” 南朝 梁 任昉 《为齐明帝让宣城郡公第一表》:“家国之事,一至於斯,非臣之尤,谁任其咎。”

良知

(1) 天赋的道德观念

所不虑而知也,良知也。——《孟子·尽学》

(2) 好友;知己

我志谁与亮,赏心惟良知。——谢灵运《游南亭》

良能

(1).天赋之能。《孟子·尽心上》:“人之所不学而能者,其良能也。” 太平天囯 洪仁玕 《军次实录》:“诚以此良知良能本由天授。” 孙中山 《大总统告海陆军士文》:“﹝我军人﹞岂诚甘心为异族效命哉?势劫于积威,则本心之良能无由发见也。”参见“ 良知 ”。

(2).贤能。指贤良而有才能之人。《后汉书·循吏传序》:“又 王涣 、 任峻 之为 洛阳 令,明发姦伏,吏端禁止……亦一时之良能也。”

(3).指贤良而有才能。 唐 元稹 《赠裴行立左散骑常侍制》:“累更事任,益见良能。” 唐 白居易 《除裴向同州刺史制》:“久试吏治,颇著良能。”

人从

从人,随从的人

如今再去要他这园,不肯时,多叫些人从将花木尽打个稀烂,方出这气。——明· 冯梦龙《醒世恒言》

充拓

扩充开拓。 明 王守仁 《传习录》卷上:“孩提之童,无不知爱其亲,无不知敬其兄,只是这箇灵能不为私欲遮隔,充拓得尽,便完完是他本体。” 明 唐顺之 《与项瓯东郡守书》:“兄得之资禀者,持守有餘而充拓未至。”

四海

(1) 指全国各地

四海为家

将军既帝室之胄,信义著于四海。——《三国志·诸葛亮传》

大阉之乱,缙绅而能不易其志者,四海之大,有几人欤?——明· 张溥《五人墓碑记》

(2) 指世界各地

放之四海而皆准

(3) 豪放、豁达

老牛说:“真是大手笔,四海得很”

出壳

鸟或虫类的胚胎在卵内发育完成后破壳而出。 唐 段成式 《酉阳杂俎·肉攫部》:“凡鷙鸟,雏生而有惠,出壳之后,即於窠外放巢。”

忘其

同“ 亡2其 ”。同“ 妄2其 ”。选择连词。犹抑。《战国策·赵策二》:“不识三国之憎 秦 而爱 怀 邪,忘其憎 怀 而爱 秦 邪?” 褚祖耿 集注引 王引之 曰:“忘与亡同。亡其,转语词也。”

鹰隼

两种猛禽;泛指凶猛的鸟。比喻天性凶狠而令人畏惧的人或勇猛的人

鹰隼试翼。——清· 梁启超《谭嗣同传》

不顾

(1).不回头看。《史记·刺客列传》:“於是 荆軻 就车而去,终已不顾。” 晋 袁宏 《后汉纪·灵帝纪》:“ 林宗 异而问之:‘甑破可惜,何以不顾?’ 叔达 曰:‘甑已破,视之无益。’”

(2).不顾念;不照顾。 汉 司马相如 《上林赋》:“务在独乐,不顾众庶。”《楚辞·刘向<九叹·离世>》:“不顾身之卑贱兮,惜皇舆之不兴。” 王逸 注:“不敢顾念身之贫贱。”

(3).不理会。《楚辞·九章·涉江》:“被明月兮珮宝珞,世溷浊而莫余知兮,吾方高驰而不顾。” 明 陈继儒 《珍珠船》卷四:“ 马周 初入京,至 灞上 逆旅,数公子饮酒,不顾 周 , 周 市斗酒濯足,众异之。” 周而复 《上海的早晨》第一部五:“ 朱暮堂 不顾 汤富海 的意见,不满地说:‘非筛不行! 苏账房 !’”

(4).不考虑;不顾忌。《韩非子·十过》:“耽於女乐,不顾国政,则亡之祸也。”《后汉书·列女传·太原王霸妻》:“君少修清节,不顾荣禄。” 明 郎瑛 《七修类稿·奇谑二·帝王 * 》:“人有恣其淫性而不顾五伦,真禽兽也。” 魏巍 《东方》第三部第十章:“战士们不顾一切地在钢架上爬行。”

小大

(1).小的和大的。有时犹云一切、所有。《书·顾命》:“柔远能邇,安劝小大庶邦。”《左传·庄公十年》:“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北史·乐运传》:“大尊比来小大之事,多独断之。” 清 黄鷟来 《咏史》之一:“旷观宇宙内,小大何相蒙?”

(2).引申指长的和幼的、轻的和重的等。《荀子·非相》:“故长短小大善恶形相,非吉凶也。”《诗·小雅·楚茨》:“既醉既饱,小大稽首。” 郑玄 笺:“小大,犹长幼也。”《礼记·王制》:“疑狱,氾与众共之。众疑赦之,必察小大之比以成之。” 郑玄 注:“小大,犹轻重也。”《礼记·乐记》:“律小大之称,比终始之序,以象事行。” 郑玄 注:“小大,谓高声正声之类也。”

(3).特指小孩和大人。意谓全家。 晋 王羲之 《十七帖》:“瞻近无缘,省告,但有悲叹。足下小大悉平安也。” 晋 王羲之 《十七帖》:“ 武 妹小大佳也。”

(4).指儿子。《三国志·魏志·公孙度传》“ 渊 亦恐 权 远不可恃,且贪货物,诱至其使,悉斩送 弥 晏 ” 裴松之 注引 三国 魏 鱼豢 《魏略》:“ 宿舒 、 孙综 前到 吴 ,贼 权 问臣家内小大, 舒 、综对臣有三息。” 宋 张齐贤 《洛阳搢绅旧闻记·安中令大度》:“唤小大取鐁锣将篦照来。中令自就地取幞头,用公服袖揩拭。”

争死

(1).争抵死罪。《后汉书·孔融传》:“一门争死,郡县疑不能决,乃上讞之。”

(2).临死挣扎。 宋 陆游 《大雪歌》:“千年老虎猎不得,一箭横穿雪皆赤;拏空争死作雷吼,震动山林裂崖石。”

微物

(1).细小的东西;小的生物。《韩非子·外储说左上》:“臣为削者也,诸微物必以削削之,而所削必大於削。” 南朝 梁 陆倕 《新刻漏铭》:“昔嘉量微物,盘盂小器,犹其昭德记功,载在铭典。” 明 韩洽 《雪下红》诗:“天道存微物,韶华惜岁阑。” 清 黄鷟来 《甲戌晤张蔚生喜而有赋》诗之二:“微物知报德,径寸传 隋 珠。”

(2).喻指卑下者。《南史·周朗传》:“ 朗 悖礼利口,宜合翦戮,微物不足乱典刑,特锁付边郡。”

(3).作自称之谦词。 南朝 宋 颜延之 《应诏宴曲水作诗》:“仰閲丰施,降惟微物。” 李善 注:“微物,自谓也。”

(4).菲薄的礼物。用作谦词。 明 杨珽 《龙膏记·旤媒》:“这些微物,聊充涂中之费。” 鲁迅 《书信集·致宋琳》:“极欲略备微物,聊申祝意,而南北道远,邮寄不便。”

感人

(1) 令人感动

生动感人

(2) 激起感情的

感人的艺术

恻隐

见人遭遇不幸而心有所不忍。即同情

恻隐之心,人皆有之。——《孟子·告子上》

铁石

(1).铁矿石。 汉 王充 《论衡·率性》:“夫铁石天然,尚为锻鍊者变易故质。”《后汉书·循吏传·卫飒》:“ 耒阳县 出铁石,佗郡民庶常依因聚会,私为冶铸。”

(2).铁和石。比喻坚定不移。《三国志·魏志·武帝纪》“烧丞相长史 王必 营” 裴松之 注引 晋 阴澹 《魏武故事》:“领长史 王必 ,是吾披荆斩棘时吏也。忠能勤事,心如铁石,国之良吏也。”《晋书·忠义传序》:“捐躯若得其所,烈士不爱其存。故能守铁石之深衷,厉松筠之雅操。” 金 周昂 《孙资深岁寒堂》诗:“此心铁石无人会,唯有庭前柏树知。” 明 何景明 《送刘养和侍御谪金坛》诗:“风霜华杪留颜色,铁石人间识肺腑。”

动情

(1) 对人或事物产生爱慕的感情

浪迹天涯去,南荒必动情

(2) 情绪激动

他轻声而动情地介绍了他母亲的一生

卧冰

见“ 卧冰求鲤 ”。

同时

(1) 同时代;同一时候

同时发生

同时发火。——《资治通鉴》

(2) 并且

任务艰巨,同时时间又很紧迫

行理

(1).使人。即受命出使者。《左传·昭公十三年》:“行理之命,无月不至。” 杜预 注:“行理,使人通聘问者。”《国语·周语中》:“敌国宾至,关尹以告,行理以节逆之。” 韦昭 注:“行理,小行人也。” 章炳麟 《官制索隐》:“行人之官,某名曰使,亦或借理为之,《周语》云:‘行理以节逆之’是也。亦或借李为之,《左氏》云:‘行李之往来’是也。”参见“ 行李 ”。

(2).行道践理。《管子·正第》:“能服信政,此谓正纪。能服日新,此谓行理。”《四游记·猴王得仙赐姓》:“猴王道:‘你是行理君子,但望你指教我神仙去处。却好去拜访。’”

公众号
0
纠错

诗词推荐

名句推荐

古诗文大全 词典网
m.CiDianWang.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