禅人并化主写真求赞原文
风观痴甚,形骸老生,眉棱阴觉重,鼻息静还清。二仪未兆,一点圆明。
霜洗斗牛湿。
秋晴河汉横。
莫将毫忽痕空性,向道环中长太平。
诗词问答
问:禅人并化主写真求赞的作者是谁?答:释正觉
问:禅人并化主写真求赞写于哪个朝代?答:宋代
问:释正觉的名句有哪些?答:释正觉名句大全
释正觉禅人并化主写真求赞书法欣赏
参考注释
风观
风度举止,风采。《三国志·蜀志·杨戏传》:“ 张表 有威仪风观,始名位与 戏 齐,后至尚书。”
高处的台榭。 北魏 郦道元 《水经注·穀水》:“堂上则石路崎嶇,巖嶂峻险,云臺风观,缨峦带阜。” 宋 田锡 《迭嶂楼赋》:“风观露臺,起高明之逸意。”
形骸
形体(多指人的)
老生
(1) 老书生
(2) 戏剧角色名。生的一种。指扮演老年男子的角色
眉棱
见“ 眉棱 ”。
亦作“ 眉稜 ”。生长眉毛的略微高起的部位。 唐 李贺 《听颖师琴歌》:“ 竺 僧前立当吾门,梵宫真相眉棱尊。” 明 袁宏道 《有所思》诗:“眉稜万斤重,白日沉幽墨。” 清 阮葵生 《茶馀客话》卷一:“笑彼纷纷乳臭,标胜气於眉稜;亦且截截諞言,夸清班於颊舌。” 鲁迅 《彷徨·高老夫子》:“﹝他﹞有一回竟跌下树来磕破了头,又不给好好地医治,至今左边的眉棱上还带着一个永不消灭的尖劈形的瘢痕。”
鼻息
鼻腔呼吸时的气息
袁绍孤客穷军,仰我鼻息。——《后汉书·袁绍传》
仰人鼻息
还清
(1) 全部偿还
还清债务
(2) 付款或以付款来中止
收到钱还清他的大部分债款
二仪
(1).指天地。 三国 魏 曹植 《惟汉行》:“太极定二仪,清浊始以形。”《周书·武帝纪上》:“二仪创闢,玄象著明。” 明 王慎中 《游白鹿洞》诗:“境闲百虑空,意愜二仪广。” 清 钮琇 《觚賸·石言》:“二仪之英,五材之精,在地为石,在天为星。”
(2).指日、月。 南朝 陈 沉炯 《陈武帝哀策文》:“二仪协序,五纬同符。” 明 王鏊 《震泽长语·象纬》:“二仪运而出没,五纬随而起伏。”
未兆
尚未显出迹象。《老子》:“我独泊兮其未兆,如婴儿之未孩。” 三国 魏 嵇康 《养生论》:“纵少觉悟,咸叹恨於所遇之初,而不知慎众险於未兆,是由 桓侯 抱将死之疾,而怒 扁鹊 之先见,以觉痛之日为受病之始也。” 晋 葛洪 《抱朴子·审举》:“人君虽明并日月,神鉴未兆,然万机不可以独统,曲碎不可以亲总,必假目以遐览,借耳以广听。”
一点
(1) 汉字的一种笔画。常指书画中的点画
(2) 表示甚少或不定的数量
做一点事
(3) 一方面,一部分
抓住一点,不及其余
(4) 一小时
下午一点
圆明
(1).指圆镜明亮光洁。 唐 白居易 《以镜赠别》诗:“月破天闇时,圆明独不歇。”
(2).佛教语。谓彻底领悟。 唐 玄奘 《大唐西域记·劫比罗伐窣堵国》:“今产太子,当证三菩提,圆明一切智。” 宋 沉辽 《代人上杭守赵资政生辰》诗:“至诚无隐蔽,妙识造圆明。”
斗牛
挑逗牛与牛或牛与人相斗
晴河
银河。 唐 刘禹锡 《和汴州令狐相公到镇改月偶书所怀》:“花树当朱阁,晴河逼翠帘。” 前蜀 杜光庭 《初月》诗:“定无列宿敢争耀,好伴晴河相映流。”
毫忽
谓极微小的一点点。忽、毫均是微小的度量单位。 宋 苏轼 《上皇帝书》:“差舛毫忽,则邪沴之气干之矣。”《水浒传》第一○三回:“及至过了十日,将簿呈递禀支价银,那里有毫忽儿发出来。” 清 赵翼 《行围即景·跳驼》诗:“翩然驀过驼背来,不著驼毛一毫忽。” 瞿秋白 《<赤都心史>序》:“我心灵的影和响,或者在宇宙间偶然留纤微毫忽的痕迹呵!”
空性
佛教语。即真如。谓悟入空观所显示的真实的本体。 唐 皎然 《答俞校书冬夜》诗:“诗情聊作用,空性惟寂静。”
向道
(1).指引道路。 唐 韩愈 《送齐皞下第序》:“今之君天下者,不亦劳乎?为有司者,不亦难乎?为人嚮道者,不亦勤乎?” 朱熹 考异:“所谓人者,指应举者而言。为之作嚮道者,谓指引其道路所嚮。”
(2).指引路或引路的人。 清 戴名世 《纪红苗事》:“内地奸人诱使为 苗 嚮道,阑入攫取人畜。”《续资治通鉴·元世祖至元二十九年》:“昔 镇南王 不用嚮道,率众深入,不战自溃。”参见“ 嚮导 ”。
谓向慕道义。 宋 苏轼 《策略二》:“今者曾不得岁月之暇,则夫礼乐刑政教化之源,所以使天下回心而嚮道者,何时而议也。” 清 邹容 《革命军》第二章:“﹝八旗子弟等﹞不必读书嚮道,以充其识力,由少爷而老爷、而大老爷、而大人、而中堂,红顶花翎,贯摇头上,尚书侍郎,殆若天职。”
环中
(1).圆环的中心。 庄子 用以比喻无是非之境地。《庄子·齐物论》:“彼是莫得其偶,谓之道枢。枢始得其环中,以应无穷。” 郭象 注:“夫是非反覆,相寻无穷,故谓之环。环中,空矣;今以是非为环而得其中者,无是无非也。无是无非,故能应夫是非。是非无穷,故应亦无穷。”《旧唐书·李德裕传论》:“泯是非於度外,齐彼我於环中。” 续范亭 《 * 》诗:“未竭 长弘 血,且住 比干 心。忘年并忘义,逍遥任环中。”
(2).借喻灵空超脱的境界。 唐 司空图 《二十四诗品·雄浑》:“超以象外,得其环中,持之匪强,来之无穷。”
(3).犹言范围之内,掌握之中。《战国策·赵策一》:“ 秦 与 梁 为上交, 秦 祸案环中 赵 矣。” 鲍彪 注:“此言 秦 视 赵 在其度内,如物在环中。”“环中”,一本作“攘於”。《梁书·武帝纪上》:“公受言本朝,轻兵赴袭,縻以长算,制之环中。”
太平
社会安定
安于太平之乐。——宋· 苏轼《教战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