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罗季能赴江陵幕原文
留台雄峙渚宫边,江汉中间别一天。号令半皆归后务,规模几不减中权。
况从席上分邹湛,细向楼头访仲宣。
为报荆人好相庆,幕中无事帅垣贤。
诗词问答
问:送罗季能赴江陵幕的作者是谁?答:李曾伯
问:送罗季能赴江陵幕写于哪个朝代?答:宋代
问:李曾伯的名句有哪些?答:李曾伯名句大全
李曾伯送罗季能赴江陵幕书法欣赏
参考注释
留台
(1).指古代帝王因故离京,奉命留守京师之官及其机构。古称禁城为台城,故名。 唐 宋 时在陪都、行在所设留守之官,亦称“ 留臺 ”。《晋书·惠帝纪》:“﹝ 张方 ﹞劫帝幸 长安 ……僕射 荀藩 、司隶 刘暾 、太常 郑球 、 河南 尹 周馥 与其遗官在 洛阳 ,为留臺,承制行事,号为东西臺焉。”《晋书·安帝纪》:“辛亥,帝蒙尘于 潯阳 。庚申, 刘裕 置留臺,具百官。”《宣和遗事》后集:“是时朝廷所用 汪伯彦 、 黄潜善 初无远略, 东京 委之御史, 南京 委之留臺……所报皆道听涂説之言。”
(2).特指王朝迁都后,留置于旧都之官署。相当于留都。《魏书·于烈传》:“及迁 洛阳 ,人情恋本,多有异议。 高祖 问 烈 曰:‘卿意如何?’ 烈 曰……‘乐迁之与恋旧,唯中半耳。’ 高祖 曰:‘卿既不唱异,即是同,深感不言之益。宜且还旧都,以镇 代邑 。’敕留臺庶政,一相参委。” 清 夏燮 《中西纪事·海疆殉难记》:“留臺多烽燧之虞,列堠少藩篱之固。”参见“ 留守 ”、“ 留都 ”。
(3).指御史台。 清 钱谦益 《送詹叶二御史赴南台》诗:“本朝风纪出留臺,况復临轩御遣来。”
雄峙
昂然屹立。 清 方东树 《答叶溥求论古文书》:“然后乃以雄峙特立于千载之表,故其业独尊。” 周而复 《白求恩大夫》十一:“ 摩天岭 的东面,雄峙在 拒马河 上 紫荆关 的左侧是 王安镇 。”
渚宫
(1). 春秋 楚国 的宫名。故址在今 湖北省 江陵县 。《左传·文公十年》:“﹝ 子西 ﹞沿 汉 泝 江 ,将入 郢 。王在 渚宫 ,下,见之。” 唐 李商隐 《宋玉》诗:“落日 渚宫 供观阁,开年 云梦 送烟花。” 宋 张孝祥 《鹊桥仙·平国弟生日》词:“ 渚宫 风月,边城鼓角,更好亲庭一醉。” 清 赵翼 《荆州咏古》:“抛尽山河剩 渚宫 , 选楼 遗泽未应终。”
(2).代指 江陵 。 唐 刘禹锡 《元和癸巳岁仲秋诏发江陵凯旋之辰卒尔成咏寄荆南严司空》:“蛮水阻朝宗,兵符下 渚宫 。”
江汉
(1). 长江 和 汉水 。《书·禹贡》:“ 江 汉 朝宗於海。”《诗·小雅·四月》:“滔滔 江 汉 ,南国之纪。” 朱熹 集传:“ 江 汉 ,二水名。” 北周 庾信 《周柱国大将军纥干弘神道碑》:“ 江 汉 之间,不惊鸡犬; 樊 襄 之下,更多冠盖。” 清 黄景仁 《黄鹤楼用崔韵》:“欲把登临倚长笛,滔滔 江 汉 不胜愁。”
(2).指 长江 与 汉水 之间及其附近的一些地区。古 荆楚 之地,在今 湖北省 境内。 晋 陆机 《演连珠》之四十:“ 江 汉 之君,悲其坠屨, 少原 之妇,哭其亡簪。”《后汉书·荀彧传》:“ 绍 既新败,众惧人扰,今不因而定之,而欲远兵 江 汉 ,若 绍 收离纠散,乘虚以出,则公之事去矣。”《文选·江淹<望荆山>诗》:“奉义至 江 汉 ,始知 楚 塞长。” 李善 注:“ 江 汉 , 荆 楚 之境也。”
(3).指 长江 与 汉水 之间及其附近的一些地区。古 巴 蜀 之地。今 四川省 的东部地区。 唐 杜甫 《枯棕》诗:“嗟我 江 汉 人,生成復何有?” 仇兆鳌 注:“ 江 汉 ,指 巴 蜀 。”
(4).指 长江 与 汉水 之间及其附近的一些地区。今 湖北省 及其附近地区。 陈毅 《吟 * 形势》:“ 江 汉 飞传 刘 邓捷,中原重见 李 郑 回。”
中间
(1) 中心
中间突破
(2) 在事物两端之间或两个事物之间
中间驰至九天。——唐· 李朝威《柳毅传》
坐在他们两个中间
(3) 在里面
生活在人民群众中间。
一天
(1) 一昼夜
(2) 二十四小时
一天二十四小时都有人值班
(3) 有一天,有朝一日
一天,老李谈起他参加红军的经过
(4) 〈方〉∶一个白天
忙碌了一天
(5) 〈方〉∶一天到晚
号令
(1) 指挥部队军事行动的命令和指示的统称
以出号令。——《史记·屈原贾生列传》
愬军号令。——《资治通鉴·唐纪》
传号令以诛奸贼。——清· 梁启超《谭嗣同传》
发布号令
(2) 传呼命令。古代以传叫之法发布命令,故称号令
号令召三老。——《史记·陈涉世家》
号令明肃。——清· 邵长蘅《青门剩稿》
号令三军
规模
事业、工程、运动、机构等所包含的范围
故宫建筑群规模宏大
不减
不次于,不少于
其英雄本色不减当年
中权
(1).谓中军制定谋略。《左传·宣公十二年》:“前茅虑无,中权,后劲。” 杜预 注:“中军制谋,后以精兵为殿。”
(2).指中军。 南朝 宋 谢庄 《从驾顿上》诗:“中权临 楚 路,前茅望 吴 云。” 清 王韬 《淞滨琐话·徐麟士》:“於是登坛视师,简壮士至千五百人为前驱,千五百人为后劲,精选甲士二千人为中权,亲自率之。”
(3).指主将。 北周 庾信 《周车骑大将军贺娄公神道碑》:“以君智略,入佐中权。” 唐 司空图 《复安南碑》:“中权令峻,按虎节以风生;上将策奇,指龙编而天落。”《宋史·刘廷让传》:“万旅所集,实制於中权。”
(4).指主将的权势。 唐 元稹 《加陈楚检校左仆射制》:“欲将激其壮心,夫何吝於好爵。加之左揆,以盛中权。”
(5).中枢;司令部。《梁书·武帝纪上》:“拥 荆南 之众,督四方之师,宣讚中权,奉卫舆輦。” 清 姚锡光 《东方兵事纪略·辽东篇》:“距 倭 兵约二里许,以 长虎臺 为中权。”
(6).喻中等。 南朝 梁 庾肩吾 《书品论》:“视其雕文非特刻鵠,人人下笔,寧止追嚮,遗跡见珍,餘芳可析。诚以驱驰并驾,不逮前锋,而中权、后殿,各尽其美,允为下以下。”
合乎时宜或情势。《论语·微子》:“身中清,废中权。” 何晏 集解引 马融 曰:“遭乱世,身废弃以免患,合於权也。” 汉 董仲舒 《春秋繁露·竹林》:“故凡人之有为也,前枉而后义者,谓之中权。虽不能成,《春秋》善之, 鲁隐公 郑祭仲 是也。”《后汉书·隗嚣传》:“将军以至德尊贤,广其谋虑,动有功,发中权。”
席上
(1).筵席之上首。《礼记·燕义》:“诸侯燕礼之义,君立阼阶之东南……君独升,立席上,西面特立。”
(2).指筵席上。 唐 方干 《江南闻新曲》诗:“席上新声花下杯,一声声被拍声催。”《西游补》第五回:“ 行者 恐怕席上久了,有误路程,便详醉欲呕。”参见“ 席下 ”。
(3).指儒学。《后汉书·王充王符等传论》:“贵清静者,以席上为腐议;束名实者,以柱下为诞辞。” 李贤 注:“清静,谓道家也;席上,谓儒也。”《南史·隐逸传下·马枢》:“束名实则芻芥柱下之言,翫清虚则糠粃席上之説。” 宋 俞琰 有《席上腐谈》一书。详“ 席珍 ”。
楼头
(1).楼上。 唐 王昌龄 《青楼曲》之一:“楼头小妇鸣筝坐,遥见飞尘入 建章 。” 宋 辛弃疾 《水龙吟·登建康赏心亭》词:“落日楼头,断鸿声里, 江 南游子。” 郭沫若 《前茅·暴虎辞》:“猛虎在圈中,成羣相聚处……楼头观者人如堵。”
(2). 宋 时对欺诈者的鄙称。 明 田汝成 《西湖游览志馀·委巷丛谈五》:“言人虚伪不检者曰楼头。盖 宋 时 何 家楼下多亡赖,以滥恶物欺人,其时有‘ 何 楼’之号。楼头者,盖 何 楼之恶魁也。”
仲宣
汉 末文学家 王粲 的字,为“建安七子”之一。博学多识,文思敏捷,善诗赋,尤以《登楼赋》著称。 三国 魏 曹植 《与杨德祖书》:“ 仲宣 独步於 汉 南, 孔璋 鹰扬於 河 朔。” 南朝 梁 刘勰 《文心雕龙·明诗》:“兼善则 子建 仲宣 ,偏美则 太冲 公干 。” 唐 高适 《信安王幕府诗》:“作赋同 元淑 ,能诗匪 仲宣 。” 清 袁于令 《西楼记·虚讣》:“可惜那 于叔夜 国士才,祗为相思鬱未解,怎把他肺腑调和,怎奈他心病难猜,欠些 仲宣 登楼债。”
荆人
(1). 楚 人,南人。《春秋·庄公二十三年》:“公至自 齐 , 荆 人来聘。”《韩非子·初见秦》:“ 秦 与 荆 人战,大破 荆 。” 三国 魏 曹植 《魏德论》:“ 荆 人风靡, 交 益 景从。”
(2).对人称己妻的谦词。 清 蒲松龄 《聊斋志异·局诈》:“区区拙技,负此良琴,若得荆人一奏,当有一两声可听者。”《颜氏家藏尺牍》卷二引 清 王士祜 书:“弟去岁以荆人抱病,屏跡半载。”
好相
(1).迷信者认为主好运的一种相貌。《晋书·羊祜传》:“﹝ 祜 ﹞遇父老谓之曰:‘孺子有好相,年未六十,必建大功於天下。’”
(2).佛教语。指佛陀所具有的三十二种“相”(不同凡俗的显著特征)和八十种“好”(不同凡俗的细微特征)。 明 汤显祖 《牡丹亭·玩真》:“诸般好相能停妥。他真身在 补陀 ,咱 海南 人遇他。” 清 黄遵宪 《锡兰岛卧佛》诗:“就中白毫光,普照世大千,八十种好相,一一功德圆。”参见“ 三十二相 ”、“ 八十种好 ”。
无事
(1).没有变故。多指没有战事、灾异等。《礼记·王制》:“天子无事,与诸侯相见,曰朝。” 郑玄 注:“事谓征伐。”《史记·平準书》:“ 汉 兴七十餘年之间,国家无事。” 宋 曾巩 《本朝政要策·契丹》:“自此边境去矢石之忧,天下无事,百姓和乐。” 明 陈子龙 《议财用》:“若云多事,则自古亦无无事之国也。”
(2).指无为。道家主张顺乎自然,无为而治。《老子》:“取天下常以无事,及其有事,不足以取天下。”《史记·苏秦列传》:“窃为君计者,莫若安民无事,且无庸有事於民也。” 金 元好问 《李道人崧阳归隐图》诗:“道人本无事,何苦尘中为?”
(3).无所事事。《孟子·滕文公下》:“士无事而食,不可也。”《史记·张仪列传》:“ 陈軫 曰:‘公何好饮?’ 犀首 曰:‘无事也。’” 唐 韩愈 《秋怀诗》之三:“学堂日无事,驱马适所愿。” 宋 辛弃疾 《丑奴儿近·博山道中》词:“只消山水光中,无事过这一夏。”
(4).无须;没有必要。《后汉书·臧洪传》:“ 洪 於大义,不得不死;念诸君无事空与此祸,可先城未破,将妻子出。” 明 刘基 《题枯木图》诗:“白髮死枕席,无事伤其躬。” 清 纳兰性德 《梦江南》词:“ 江 南好,何处异京华?香散翠帘多在水,緑残红叶胜於花,无事避风沙。”
(5).无端;没有缘故。《北齐书·神武帝纪下》:“今若无事背王,规相攻讨,则使身及子孙,还如王誓。” 北周 庾信 《杨柳歌》:“定是 怀王 作计悮,无事翻覆用 张仪 。” 宋 范成大 《江安道中》诗:“威名功业吾何有?无事飘飘犯百蛮。”
帅垣
犹言镇抚一方。 宋 叶适 《除知建康到任谢表》:“内参从橐之华,外付帅垣之重,盖人以为宠,而臣之所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