触目

作者:曾丰 朝代:宋代

触目原文

笔头纸上两无功,拥被开篷眼自空。
石脉直寻江脉去,山光元与水光同。
春随草木高低到,气并乾坤里外通。
反顾有吾即无物,卓然独立太虚中。

诗词问答

问:触目的作者是谁?答:曾丰
问:触目写于哪个朝代?答:宋代
问:曾丰的名句有哪些?答:曾丰名句大全

曾丰触目书法欣赏

曾丰触目书法作品欣赏
触目书法作品

参考注释

笔头

(1).笔上用以书写的部分。 唐 杜牧 《池州清溪》诗:“何物赖君千遍洗,笔头尘土渐无痕。” 宋 杨万里 《新路店道中》诗:“染得笔头生五色,急将描取入诗筒。”《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七五回:“顺手拿起一枝笔……拔去笔套一看,却又是没有笔头的。”

(2).谓写作。 唐 陆馀庆 子《嘲父》诗:“ 陆餘庆 ,笔头无力觜头硬,一朝受辞讼,十日判不竟。” 宋 朱淑真 《读史》诗:“笔头去取万千端,后世遭它恣意瞒。”

(3).指书面。 王西彦 《病人》:“我们在笔头上和口头上,不是总爱高呼文化下乡吗?”

无功

没有功劳

拥被

谓半卧以被裹护 * 。 宋 范成大 《十一月十二日枕上晓作》诗:“日高犹拥被,蓐食媿邻家。” 宋 戴复古 《冬日移舟入峡避风》诗:“同舟有佳士,拥被共论文。”

石脉

亦作“ 石脉 ”。1.山石的脉络纹理。 唐 韦应物 《龙门游眺》诗:“花树发烟华,淙流散石脉。” 唐 章孝标 《方山寺松下泉》诗:“石脉绽寒光,松根喷晓霜。” 宋 范成大 《桂海金石志》:“余游洞亲访之,仰视石脉涌起处,即有乳牀如玉雪,石液融结所为也。” 清 吴伟业 《张南垣传》:“其石脉之所奔注,伏而起,突而怒,为狮蹲,为兽攫。”

(2).石隙。 唐 于鹄 《山中访道者》诗:“把藤借行势,侧足凭石脉。” 唐 李贺 《南山田中行》:“石脉水流泉滴沙,鬼灯如漆点松花。”

(3).石中所生之丝状物。性坚韧,可为布。亦称“ 石麻 ”。《洞冥记》:“石脉出 晡东国 ,细如丝,可縋万斤,生石里,破石而后得。此脉縈绪如麻紵也,亦名石麻。”

见“ 石脉 ”。

山光

山的景色。 南朝 梁 沉约 《泛永康江》诗:“山光浮水至,春色犯寒来。” 唐 岑参 《郡斋平望江山》诗:“山光围一郡,江月照千家。”

水光

水面映现出的光色。 南朝 梁 江淹 《悼室人》诗之七:“阶前水光裂,树上雪花团。” 宋 苏轼 《前赤壁赋》:“白露横江,水光接天。”《孽海花》第六回:“﹝ 雯青 ﹞把船窗推开,只见白茫茫一片水光。” 许地山 《缀网劳蛛·黄昏后》:“从秋的夕阳渲染出来等等的美丽已经布满前路:霞色、水光、潮音、谷响、草香等等。”

草木

(1).指草本植物和木本植物。《易·坤》:“天地变化,草木蕃。” 唐 韩愈 《送李愿归盘谷序》:“ 太行 之阳有 盘谷 , 盘谷 之閒,泉甘而土肥,草木藂茂,居民鲜少。” 明 刘基 《<悦茂堂诗>序》:“故人不得其性则痛,鸟兽不得其性则瘏,草木不得其性则萎以枯。”

(2).指荒野。《韩非子·说疑》:“此十二人者,或伏死於窟穴,或槁死於草木,或飢饿於山谷,或沉溺於水泉。”

(3).比喻卑贱。多用作自谦之词。 唐 陈子昂 《谏刑书》:“臣草木微品,天恩降休,伏刻肌骨,不敢忘捨。” 宋 苏轼 《笏记》之一:“徒倾艸木之心,莫报乾坤之施。”

高低

(1) 无论如何

嘴都说破了,老王高低不答应

通讯员却高低不肯,挟了被子就走。——《百合花》

(2) 终究,到底

高低找到了这本书

这本书高低叫他弄丢了

乾坤

(1) 天地

扭转乾坤

(2) 男女

里外

(1) 内里和外表

营房里外都种了树

(2) 左右,大概

不用看秤,里外差不了二两

反顾

回头看,比喻反悔

义无反顾

乘鄂渚而反顾兮,欸秋冬之绪风。——《楚辞·屈原·涉江》

无物

不存在东西;空洞

卓然

卓越;突出

独立

(1) 单独的站立

独立寒秋。——毛 * 《沁园春·长沙》

(2) 不依靠他人

独立生活

(3) 一个国家或一个政权不受别的国家或政权的控制而自主地存在

少年独立(不依靠他人)国独立(自主)。——清· 梁启超《饮冰室全集·文集》

(4) 军队在编制上不隶属于上一级单位,直接隶属于更高一级单位

独立营(不隶属于团而直接隶属于师的营)

(5) 孤立无依

茕茕独立

太虚

(1) 天,天空

(2) 古代哲学概念,指宇宙的原始的实体气

公众号
0
纠错

诗词推荐

名句推荐

古诗文大全 词典网
m.CiDianWang.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