述祖德诗

作者:谢灵运 朝代:南北朝

述祖德诗原文

小序太元中。
王父龛定淮南。
负荷世业。
专主隆人。
逮贤相徂谢。
君子道消。
拂衣蕃岳。
考卜东山。
事同乐生之时。
志期范蠡之举。
达人贵自我。
高情属天云。
兼抱济物性。
而不缨垢氛。
段生藩魏国。
展季救鲁民。
师。
仲连却秦军。
临组乍不绁。
对珪宁肯分。
惠物辞所赏。
励志故绝人。
苕苕历千载。
遥遥播清尘。
清尘竟谁嗣。
明哲垂经纶。
委讲辍道论。
改服康世屯。
屯难既云康。
尊主隆斯民。

诗词问答

问:述祖德诗的作者是谁?答:谢灵运
问:述祖德诗写于哪个朝代?答:南北朝
问:谢灵运的名句有哪些?答:谢灵运名句大全

参考注释

小序

(1).指《毛诗》中冠于各篇之首解释主题的简短序言。《毛诗》有大序、小序,合称《毛诗序》。 唐 陆德明 《经典释文·毛诗音义上》“之德也”下引旧说云:“起此至‘用之邦国焉’,名‘关雎序’,谓之小序;自‘风,风也’迄末为大序。”参见“ 大序 ”。

(2).作者或他人在单篇诗文或集前的序言。 宋 朱熹 《跋黄山谷诗》:“ 杜子美 诗小序有言虎搪突 夔 人藩蘺者, 夔 人正谓 夔州 人耳。” 明 徐师曾 《文体明辩·小序》:“小序者,序其篇章之所由作,对大序而名之也。” 明 汤显祖 《答徐然明书》:“小序媿不文,亦谅其既衰也。”

太元

东晋孝武帝司马曜的年号(公元376—396年)

晋太元中 武陵人。—— 晋· 陶渊明《桃花源记》

王父

(1).祖父。《书·牧誓》:“昬弃厥遗王父母弟不迪。” 孔颖达 疏:“《释亲》云‘父之考为王父’,则王父是祖也。”《汉书·外戚传下·孝元傅昭仪》:“少傅 阎崇 以为《春秋》不以父命废王父命。” 颜师古 注:“王父谓祖也。” 唐 韩愈 《清河郡公房公墓碣铭》:“其大王父 融 ,王父 琯 ,仍父子为宰相。” 清 黄宗羲 《金石要例·子孙为祖父行状例》:“今人为其 父 行状,称父之父为王父。”

(2).对老人的尊称。《国语·晋语七》:“养老幼,恤孤疾,年过七十,公亲见之,称曰王父。” 韦昭 注:“称曰王父,尊而亲之,所以尽其心也。”

(3).神仙名。即 东王父 。 三国 魏 曹植 《平陵东》诗:“灵芝采之可服食,年若 王父 无终极。” 黄节 注引《十洲记》:“ 扶桑 上有 太帝宫 , 太真东王父 所治。”《云笈七籤》卷十八:“东謁 王父 西謁 王母 。”

龛定

谓战胜、平定。龕,通“ 戡 ”。《古诗源·谢灵运<述祖德诗>序》:“ 太元 中,王父龕定 淮 南,负荷世业,尊主隆人。” 沉德潜 注:“王父,谓 玄 也。龕,同戡,胜也。龕定 淮 南,谓败 苻坚 事。”

淮南

(1) 指淮河以南、长江以北的地区,特指安徽的中部

(2) 安徽省的地级市。位于安徽省中部偏北,面积2121平方公里,其中市区面积1091平方公里;人口152万,其中市区人口100万。淮南煤矿是中国主要煤炭生产基地之一

负荷

(1)

(2) 机器或主动机所克服的外界阻力

(3) 对某一系统业务能力所提的要求(如电路交换台,邮政,铁路)

(4) 承受的重量

世业

世代相传的事业

今为君计,莫若遣腹心自结于东,以共济世业。——《资治通鉴》

专主

(1).专一注重。 清 方苞 《书<归震川文集>后》:“抑所学专主於为文,故其文亦至是而止与!”

(2).独断。《水浒后传》第十二回:“但末将不敢专主,乞差一位使臣同去稟知大元帅,若是可行,即来回覆。”《再生缘》第七回:“臣们不敢先专主,请问龙心怎样行?”

贤相

贤明的宰相。《荀子·富国》:“使百姓无冻餧之患,则是圣君贤相之事也。” 南朝 宋 谢灵运 《述祖德》诗之二:“贤相谢世运,远图因事止。” 明 焦竑 《玉堂丛语·文学》:“承上问而不蔽下臣之美,贤相之盛节也。” 鲁迅 《且介亭杂文二集·田军作<八月的乡村>序》:“我们的学者也曾说过:要征服 中国 ,必须征服 中国 民族的心。其实, 中国 民族的心,有些是早给我们的圣君贤相武将帮闲之辈征服了的。”

徂谢

(1).死亡。 南朝 宋 谢灵运 《庐陵王墓下作》诗:“徂谢易永久,松柏森已行。” 唐 张说 《赠丹州刺史先府君碑》:“徂谢永久,丘坟不饰。” 清 顾炎武 《关中杂诗》之四:“徂谢良朋尽,雕伤节士空。”

(2).消逝。 南朝 梁 何逊 《临行公车》诗:“平生多意绪,怀抱皆徂谢。” 唐 韦应物 《西郊燕集》诗:“盛时易徂谢,浩思坐飘颺。” 元 程鉅夫 《和陶》诗:“年运倏徂谢,春秋焉能託。”

君子

(1) 对统治者和贵族男子的通称

彼君子兮。——《诗·魏风·伐檀》

君子不齿。——唐· 韩愈《师说》

君子寡欲。——司马光《训俭示康》

君子多欲。

(2) 古代指地位高的人,后来指人格高尚的人

不亦君子乎。——《论语》

君子有不战。——《孟子·公孙丑下》

君子博学。——《荀子·劝学》

花之君子。——清· 周容《芋老人传》

(3) 对别人的尊称

君子书叙。——唐· 李朝威《柳毅传》

君子登山。——明· 顾炎武《复庵记》

同社诸君子。——明· 张溥《五人墓碑记》

君子之后。——清· 梁启超《谭嗣同传》

道消

(1).某种主张被压抑不得伸张。《易·泰》:“内阳而外阴,内健而外顺,内君子而外小人,君子道长,小人道消也。” 南朝 宋 谢灵运 《庐陵王墓下作》诗:“道消结愤懣,运开申悲凉。”

(2).谓颤危;覆亡。 晋 桓温 《荐谯元彦表》:“于时皇极遘道消之会,羣黎蹈颠沛之艰。” 唐 李尚一 《开业寺碑序》:“自 魏 歷 齐 ,僧徒弥广,德均鶖鷺,数若稻麻。洎乎 周 季道消,芟夷像教,斯虐主之称乱,甚魔王之未降。” 五代 梁太祖 《受禅改元制》:“是以三正互用,五运相生,前朝道消,中原政散,瞻乌莫定,失鹿难追。”

拂衣

(1).提起或撩起衣襟。《左传·襄公二十六年》:“﹝ 叔向 ﹞曰:‘姦以事君者,吾所能御也。’拂衣从之。” 杜预 注:“拂衣,褰裳也。” 晋 葛洪 《抱朴子·疾谬》:“乃有使酒之客,及於难侵之性,不能堪之,拂衣拔棘,而手足相及。”

(2).挥动衣服。形容激动或愤激。 汉 杨恽 《报孙会宗书》:“是日也,拂衣而喜,奋袖低昂,顿足起舞。” 南朝 宋 刘义庆 《世说新语·方正》:“ 孔 慨然曰:‘……今犹俎上腐肉,任人膾截耳。’於是拂衣而去。” 唐 谷神子 《博导志·崔玄微》:“ 醋醋 怒曰:‘诸人即奉求,余不奉求。’拂衣而起。” 清 孔尚任 《桃花扇·听稗》:“那班门客才晓得他是 崔 魏 逆党,不待曲终,拂衣散尽。”

(3).振衣而去。谓归隐。 晋 殷仲文 《解尚书表》:“进不能见危授命,忘身殉国;退不能辞粟 首阳 ,拂衣高谢。” 南朝 宋 谢灵运 《述祖德》诗:“高揖七州外,拂衣五湖里。” 唐 王维 《送张五归山》诗:“几日同携手,一朝先拂衣。” 清 孔尚任 《桃花扇·入道》:“世态纷紜,半生尘里朱颜老;拂衣不早,看罢傀儡闹。”

蕃岳

古代对诸侯王的代称。蕃,通“ 藩 ”。《南齐书·江谧传》:“至於蕃岳入授,列代恆规;勋戚出抚,前王彝则。”《南史·张弘策张缵等传论》:“至如 太清 板荡,亲属离贰, 纘 不能叶和蕃岳,克济 温 陶 之功。”

考卜

古代以龟卜决疑,谓之“考卜”。《诗·大雅·文王有声》:“考卜维王,宅是 镐京 ,维龟正之, 武王 成之。” 郑玄 笺:“考犹稽也……稽疑之法,必契灼龟而卜之。”后亦泛指占问吉凶。《汉书·刘辅传》:“妙选有德之世,考卜窈窕之女。” 前蜀 杜光庭 《张道衡塑造北斗七星真君醮词》:“今考卜吉辰,以天德合直之日,於玉局北帝之殿,塑瑶枢中斗之尊。” 明 张居正 《山陵礼成奉慰疏》:“周视山川形势,结聚环抱;比之前日考卜之时,更觉佳胜。”

东山

(1).《诗·豳风·东山》:“我徂 东山 ,慆慆不归。” 朱熹 集传:“ 东山 ,所征之地也。”后因以代指远征或远行之地。 宋 叶梦得 《石林诗话》卷上:“ 玉汝 有爱妾 刘氏 ,将行,剧饮通夕…… 刘贡父 , 玉汝 姻党,即作小诗寄之以戏云:‘ 嫖姚 不復顾家为,谁谓 东山 久不归。’” 清 龚自珍 《己亥杂诗》之四:“此去 东山 又 北山 ,镜中强半尚红颜。”

(2).《孟子·尽心上》:“ 孔子 登 东山 而小 鲁 。” 赵岐 注:“ 东山 ,盖 鲁 城东之高山。”后因以代指 鲁 地。 宋 李清照 《上枢密韩肖胄诗》:“嫠家父祖生 齐 鲁 ,位下名高人比数……欲将血泪寄山河,去洒 东山 一抔土。”

(3).据《晋书·谢安传》载, 谢安 早年曾辞官隐居 会稽 之 东山 ,经朝廷屡次征聘,方从 东山 复出,官至司徒要职,成为 东晋 重臣。又, 临安 、 金陵 亦有 东山 ,也曾是 谢安 的游憩之地。后因以“东山”为典。指隐居或游憩之地。 唐 王维 《戏赠张五弟諲》诗之一:“吾弟 东山 时,心尚一何远!” 宋 沉遘 《吴正肃公挽歌辞》之一:“暂作 东山 去,还期 宣室 来。” 清 赵翼 《秋帆制府挽诗》:“南国烽烟悲远道, 东山 丝竹渺前尘。”

(4).代指 谢安 。 唐 李白 《登金陵冶城西北谢安墩》诗:“想象 东山 姿,缅怀 右军 言。” 清 顾炎武 《上吴侍郎旸》诗:“ 征虏 投壶暇, 东山 赌墅优。”

(5).泛指名高望重的人。 清 赵翼 《唐荆川先生读书处》诗之一:“并世文章无北地,当年声望此 东山 。” 赵朴初 《何满子·东山》词:“悄悄非关多病,三年不见 东山 。花事绸繆风又雨,更兼蜂妒鶯谗。”按,《人民文学》1977年第一期发表时附注云:“时见 * 爪牙讲话,矛头指向 周总理 ,赋此书愤。”

(6).泛指东面的山。 宋 苏轼 《赤壁赋》:“少焉,月出於东山之上。” 清 郑燮 《道情》之一:“一霎时波摇金影,驀抬头月上东山。” 杨朔 《雪浪花》:“那外国人想雇我的驴去逛东山。”

(7). 春秋 时少数民族 赤狄 别种 东山 皋落氏 的省称。《国语·晋语一》:“﹝ 晋献公 ﹞是故使 申生 伐 东山 ,衣之偏裻之衣,佩之以金玦。” 韦昭 注:“ 东山 , 皋落氏 。”

(8). 南朝 梁 何胤 的别称。《南史·何胤传》:“初, 胤 二兄 求 点 并栖遁, 求 先卒,至是 胤 又隐。世号 点 为‘大山’, 胤 为‘小山’,亦曰‘东山’。”

乐生

(1).古代祭祀典礼中奏乐歌舞的人员。 明 、 清 两代设乐生、舞生分司其事,合称乐舞生。《隶释·汉济阴太守孟郁修尧庙碑》:“以甲子日与西宫乐生俱诣大圣,陈上古之礼,舞先王之乐。”参见“ 乐舞生 ”。

(2).指 战国 燕 将 乐毅 。《后汉书·邓禹传》:“悲哉! 騭悝 兄弟,委远时柄,忠劳王室,而终莫之免,斯 乐生 所以泣而辞 燕 也。” 明 高启 《咏荆轲》:“先王礼 乐生 ,破 齐 震诸侯。”

谓以生为乐。《列子·杨朱》:“可在乐生,可在逸身,故善乐生者不窶。”《汉书·董仲舒传》:“穷急愁苦而上不救, * 不乐生;民不乐生,尚不避死,安能避罪。” 宋 曾巩 《叙盗》:“方且结草苇以自託於坏隄毁垾之上,士有飢饿之迫,无乐生之情,其屡发而为盗,亦情状之可哀者也。” 巴金 《生》:“他们并非对于生已感到厌倦,相反的,他们倒是乐生的人。”

范蠡

春秋末年政治家、军事家。字少伯,楚国宛(今河南南阳)人。出身微贱。仕越为大夫,擢上将军。他与文种协助勾践着手重建国家。经过长期准备,逐步为灭吴作好准备。前484年,吴王已杀谋臣伍子胥,勾践欲发兵攻吴,为他劝止。次年,吴王夫差率国精锐北上黄池(今河南封丘西南)与晋国争霸,只留老弱残兵与太子在国看守,他认为是进攻吴国良机,便与勾践率师伐吴,大获全胜。后游齐国。至陶,改名陶朱公,经商致富。晚年放情太湖山水,爱好养鱼。著《计然篇》、《养鱼经》。其言论还见于《国语·越语下》和《史记·货殖列传》等

达人

乐观豁达的人,行事不为世俗所拘束的人;显达的人

孟僖子知其后必有达人。—— 宋· 司马光《训俭示康》

自我

(1) 自己

自我吹嘘

(2) 与现实有关的个性的意识部分

高情

(1)

(2) 盛情

高情雅意

(3) 崇高的情意;深厚的情谊

天云

(1).天空之云。《后汉书·独行传·谅辅》:“未及日中时,而天云晦合。”

(2).常以之喻高远。 三国 魏 曹植 《七启》:“独驰思於天云之际,无物象而能倾。” 南朝 宋 谢灵运 《述祖德诗》之一:“达人贵自我,高情属天云。”

物性

事物的本性。 宋 张世南 《游宦纪闻》卷九:“呜呼!地土风气之能移物性如是耶?” 清 沉复 《浮生六记·闺房记乐》:“鹤善舞而不能耕,牛善耕而不能舞,物性然也。” 梁启超 《中国学术思想变迁之大势》第三章第四节:“惟有阴阳五行之僻论,跋扈于学界,语及物性,则缘附以为辞,怪诞支离,不可穷詰。”

垢氛

污浊的气氛。 南朝 宋 谢灵运 《述祖德诗》:“兼抱济物性,而不缨垢氛。” 唐 元稹 《大云寺》诗:“地胜宜臺殿,山晴离垢氛。” 明 李贽 《史阁款语》:“岂非谓其遗世自立,而世之垢氛有不得而緇之耶!” 马骏声 《醉题酒家壁》诗:“回首河山尽垢氛,空餘壮语凌风云。”

展季

指 柳下惠 。《文选·张衡<西京赋>》:“ 展季 桑门,谁能不惑?” 薛综 注引 韦昭 曰:“ 柳下 , 展禽 之邑; 季 ,字也。”《文选·谢灵运<述祖德诗>之一》:“ 段生 蕃 魏国 , 展季 救 鲁 人。” 李善 注:“ 展季 , 柳下惠 也。”

仲连

战国 时 齐 人 鲁仲连 。喜为人排难解纷,高蹈不仕。 三国 魏 曹植 《与杨德祖书》:“ 刘生 之辩,未若 田氏 ,今之 仲连 ,求之不难。”《文选·谢灵运<述祖德诗>之一》:“ 弘高 犒 晋 师, 仲连 却 秦 军。” 李善 注引《史记》:“ 鲁仲连 , 齐 人也。 赵 孝成王 时, 秦 使 白起 围 赵 , 魏王 使将军 新垣衍 説 赵 ,尊 秦昭王 为帝, 仲连 责而归之。 新垣衍 起,再拜请出, 秦 将闻之,为却十五里。” 南朝 宋 王僧达 《答颜延年》诗:“ 长卿 冠 华阳 , 仲连 擅海阴。”

临组

谓受命为官。组,指印绶。

肯分

恰恰;凑巧。 元 无名氏 《渔樵记》第二折:“谁想 朱买臣 得了官,肯分的除授在俺这 会稽郡 做太守。” 元 郑廷玉 《忍字记》第一折:“可怎生便无一画儿错,两箇字肯分的都一般大小。” 元 马致远 《寿阳曲·洞庭秋月》曲:“金莲肯分迭半折,瘦厌厌柳腰一捻。” 明 陈大声 《北石榴花·冬闺怨别》套曲:“猛然间拈起香罗帕,肯分的绣一朶并头花。”

励志

奋志,集中心思致力于某种事业。 汉 班固 《 * 通·谏诤》:“励志忘生,为君不避丧生。”《旧唐书·李渤传》:“ 渤 耻其家污,坚苦不仕,励志於文学,隐於 嵩山 ,以读书业文为事。” 陈春生 《戊申熊成基安庆起义记》:“﹝ 成基 ﹞遂渡 江 至 安庆 ,入 年徽 武备练军学堂,励志学习,屏絶嗜好。”

苕苕

(1).高貌。《文选·张衡<西京赋>》:“干云雾而上达,状亭亭以苕苕。” 李善 注:“亭亭、苕苕,高貌也。” 北魏 郦道元 《水经注·渐江水》:“山有三岭,枕带 长江 ,苕苕孤危,望之若倾。” 王闿运 《上征赋》:“匪峭峻而夐崇,羌浑浑而苕苕。”

(2).远貌。《文选·谢灵运<述祖德诗>之一》:“苕苕歷千载,遥遥播清尘。” 刘良 注:“苕苕、遥遥皆远也。” 五代 冯延巳 《酒泉子》词:“苕苕何处寄相思。” 王闿运 《上征赋》:“歷千年之苕苕,空靡曼以文饰。”

千载

千年。形容岁月长久。《汉书·王莽传上》:“於是羣臣乃盛陈‘ 莽 功德致 周 成 白雉之瑞,千载同符’。” 唐 韩愈 《歧山下》诗:“自从 公旦 死,千载閟其光。” 清 昭槤 《啸亭杂录·三年丧》:“惟我 纯皇 孝挚性成,力阻浮议,使千载之陋,更於一旦。”

遥遥

(1) 距离很远

遥遥百有余里。——《广东军务记》

(2) 时间久远

遥遥无期

(3) 漂遥流动的样子

舟遥遥以轻飏。——晋· 陶渊明《归去来兮辞》

清尘

(1).拂除尘埃。 汉 班固 《东都赋》:“雨师泛洒,风伯清尘。”

(2).车后扬起的尘埃。亦用作对尊贵者的敬称。清,敬词。《汉书·司马相如传下》:“犯属车之清尘。” 颜师古 注:“尘,谓行而起尘也。言清者,尊贵之意也。” 三国 魏 繁钦 《定情》诗:“我出东门游,邂逅承清尘。” 南唐 陈陶 《寄兵部任畹郎中》诗:“常思 剑浦 别清尘,荳蔻花红十二春。” 王闿运 《丁文诚诔》:“侍清尘於 华阳 ,忝邦政之必闻。”

(3).清轻的尘埃。 晋 左思 《魏都赋》:“增搆峩峩,清尘彯彯。” 唐 杜甫 《八哀诗·赠太子太师汝阳郡王琎》:“忽思格猛兽,苑囿腾清尘。” 清 曹寅 《五月十一日夜集西堂限韵》之四:“清尘隐高树,万瓦光鳞鳞。”

(4).比喻清静无为的境界;清高的遗风;高尚的品质。《楚辞·远游》:“闻 赤松 之清尘兮,愿承风乎遗则。” 姜亮夫 校注:“清尘,《章句》训徽美。 寅 按即指上之虚静、恬愉、无为自得之境界也。” 南朝 宋 谢灵运 《述祖德诗》之二:“苕苕歷千载,遥遥播清尘。”《梁书·任昉传》:“想 惠 庄 之清尘,庶 羊 左 之徽烈。”《北齐书·文苑传·颜之推》:“ 尧 舜 不能荣其素朴, 桀 紂 无以污其清尘。” 唐 杜牧 《西江怀古》诗:“ 范蠡 清尘何寂寞,好风唯属往来商。”

明哲

明智、通达事理

知之曰明哲。——《书·说明上》

而况于明哲乎。——唐· 魏征《谏太宗十思疏》

经纶

(1) 整理过的蚕丝

(2) 比喻筹划治理国家大事

经纶世务者,窥谷忘反。——《艺文类聚·吴均·与朱元思书》

大展经纶

满腹经纶

(3) 借指抱负与才干

道论

道家的理论。《史记·太史公自序》:“ 太史公 学天官於 唐都 ,受《易》於 杨何 ,习道论於 黄子 。” 南朝 宋 谢灵运 《述祖德诗》之一:“委讲輟道论,改服康世屯。” 唐 李白 《赠别王山人归布山》诗:“ 王子 析道论,微言破秋毫。” 张舜徽 《<周秦道论发微>叙录》:“‘道论’二字,可说是‘道家理论’的简称。它的具体内容,便是‘人君南面之术’。”

改服

更换衣服。《礼记·曾子问》:“ 曾子 问曰:‘父母之丧既引,及涂,闻君薨,如之何?’ 孔子 曰:‘遂既封,改服而往。’”《宋书·羊欣传》:“ 欣 尝诣领军将军 谢混 , 混 拂席改服,然后见之。” 清 钮琇 《觚賸·秦将礼客》:“﹝ 赵勇略 ﹞平 滇 后家居,身被宽袖直领之衣,首冠黑羢帽,以帕围额,虽王公至,不为改服。”

康世

治理天下。 南朝 齐 王俭 《高帝哀策文》:“康世以德,拨乱资武。”《北齐书·蔡儁传》:“君有康世之才,终不徒然也,请以子孙为托。” 宋 苏舜钦 《又答范资政书》:“处此至静,益宜思念康世尊本之术。”

屯难

(1).艰难。语本《易·屯》:“彖曰:屯,刚柔始交而难生。” 南朝 宋 谢灵运 《撰征赋》:“民志应而愿税,国屯难而思抚。” 唐 张说 《赠户部尚书河东公杨君神道碑》:“时逢屯难,勋业成焉。”

(2).指祸乱。《新唐书·戴叔伦传》:“ 叔伦 劝以屯难未靖,安之者莫先於兵。” 康有为 《大同书》乙部第一章:“故屯难之生即继於乾坤既定之后,吁嗟危哉!”

斯民

指老百姓。《孟子·万章上》:“予将以斯道觉斯民也。”《管子·侈靡》:“天之所覆,地之所载,斯民之良也。” 晋 陆机 《答贾长渊》诗:“乃眷三哲,俾乂斯民。” 宋 曾巩 《福州上执政书》:“寇旱之餘,曾未朞岁,既安且富,至於如此, 巩 与斯民与蒙其幸!” 鲁迅 《悼杨铨》诗:“何期泪洒 江 南雨,又为斯民哭健儿。”

公众号
0
纠错

诗词推荐

名句推荐

古诗文大全 词典网
m.CiDianWang.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