晓起由灵隐登北高峰绝顶

作者:王弘诲 朝代:明代

晓起由灵隐登北高峰绝顶原文

磴道历危盘,层烟锁苍叆。

灵隐与天竺,高峰此焉在。

候晓策篮舆,扪萝蹑魁磊。

行者如沙虫,蹩躠相负戴。

劳苦出盘飧,牵曳佐欸乃。

累级时一息,将辍气愈倍。

杯勺指江湖,微茫望云海。

烟火隔氛埃,平沙灭浮彩。

旷览觉神怡,流光怅容改。

尘网戒徒劳,河清恐难待。

诗词问答

问:晓起由灵隐登北高峰绝顶的作者是谁?答:王弘诲
问:晓起由灵隐登北高峰绝顶写于哪个朝代?答:明代
问:王弘诲的名句有哪些?答:王弘诲名句大全

注释

1. 押词韵第三部

参考注释

磴道

登山的石径。 南朝 宋 颜延之 《七绎》:“巖屋桥构,磴道相临。” 唐 袁郊 《甘泽谣·懒残》:“忽中夜风雷,而一峯頽下,其缘山磴道,为大石所拦。” 元 揭傒斯 《寻舍弟将至东牢宿野店》诗:“入云攀磴道,落日及村墟。”《明史·礼志一》:“臺高三尺有奇,周以石栏,陟降为磴道。” 清 高士奇 《金鳌退食笔记》卷上:“巖洞窈窕,磴道紆折。” 郭沫若 《访泰山杂咏·万松亭遇雨》:“磴道千寻尽, 碧霞 铁瓦红。”

灵隐

(1).山名。在 浙江省 杭州市 西湖 畔,一名 武林 ,又名 灵苑 ,又称 仙居 。《太平寰宇记》谓 许由 、 葛洪 曾隐于此。山最高处曰 北高峰 ,与 南高峰 号“双峰插云”,为 西湖 十景之一。山东南有 飞来峰 ,山麓有 灵隐寺 。

(2).指 灵隐寺 。 宋 苏轼 《游灵隐寺》诗:“溪山处处皆可庐,最爱 灵隐 飞来 孤。” 宋 灌圃耐得翁 《都城纪胜·三教外地》:“凡佛寺自诸大禪刹,如 灵隐 、 光孝 等寺……各不下百数所。”参见“ 灵隐寺 ”。

天竺

我国古代称印度

高峰

最高点或最高部分。比喻事物发展的最高点

珠穆朗玛峰是世界第一高峰

攀登科学高峰

篮舆

古代供人乘坐的交通工具,形制不一,一般以人力抬着行走,类似后世的轿子。《晋书·孝友传·孙晷》:“ 富春 车道既少,动经江川,父难於风波,每行乘篮舆, 晷 躬自扶持。”《宋书·隐逸传·陶潜》:“ 潜 有脚疾,使一门生二儿轝篮舆。” 清 方文 《赠孙子穀》诗:“蹇予脚疾愁归路,直遣篮舆送到家。”

扪萝

攀援葛藤。 南朝 梁 范云 《送沉记室夜别》诗:“捫萝正忆我,折桂方思君。” 唐 宋之问 《灵隐寺》诗:“捫萝登塔远,刳木取泉遥。” 宋 王安石 《九井》诗:“捫萝挽蔦到山趾,仰见吹泻何峥嶸。” 清 俞正燮 《黟县山水记》:“捫萝挽葛,时有至者。”

魁磊

形容高超特出。 宋 陆游 《谢夔路监司列荐启》:“此盖伏遇某官器函魁磊,议极崇谹,虽持秋霜夏日之严,每廓沧海洪河之量。” 宋 叶适 《忠翊郎致仕蔡君墓志铭》:“故封忠翊郎 蔡公 ,讳 待时 ,字 元晦 ,魁磊喜大节。” 明 归有光 《送吴纯甫先生会试序》:“盖世之所谓慷慨魁磊之士,吾必曰先生焉。”《明史·姜士昌传》:“在廷守正不阿,魁磊老成之彦,小有同异,﹝ 沉一贯 ﹞亦巧计罢之。”参见“ 魁垒 ”。

行者

(1) 出行的人

不有行者,无以图将来。——清· 梁启超《谭嗣同传》

(2) (1)∶佛教语。即“头陀”。行脚乞食的苦行僧人;又指方丈的侍者及在寺院服杂役尚未剃发的出家者 (2)∶泛指修行佛道之人 (3)∶《西游记》中孙悟空的别名

沙虫

(1) 任何种居住在沙土内的多毛虫

(2) 蛤虫

(3) 拖拉虫

(4) 筑造管道比沙工虫还小的一种帚毛虫属(Sabellaria)的蠕虫

蹩躠

(1).尽心用力貌。《庄子·马蹄》:“及至圣人,蹩躠为仁,踶跂为义,而天下始疑矣。” 成玄英 疏:“蹩躠,用力之貌。” 章炳麟 《原儒》:“有综九流、齏万物,而不一 孔父 ,不蹩躠为仁义。”

(2).盘旋起舞貌。

(3).跛行貌。

(4).奔走;奔波。 唐 李白 《鸣皋歌送岑徵君》:“若使 巢 由 桎梏於轩冕兮,亦奚异於 夔龙 蹩躠於风尘。”

负戴

(1).以背负物,以头顶物。亦谓劳作。《孟子·梁惠王上》:“谨庠序之教,申之以孝悌之义,颁白者不负戴於道路矣。” 宋 曾巩 《道山亭记》:“负戴者,虽其土人,犹侧足然后能进;非其土人,罕不躓也。” 清 王秀楚 《扬州十日记》:“其往来负戴者,俱焦头烂额,断臂折脛。”

(2). 汉 刘向 《列女传·楚接舆妻》: 接舆 躬耕以为食, 楚王 使使者持金百镒、车二驷往聘迎之。其妻曰:“义士非礼不动,不为贪而易操,不为贱而改行。妾事先生躬耕以为食,亲织以为衣,食饱衣暖,据义而动,其乐亦自足矣。若受人重禄,乘人坚良,食人肥鲜,而将何以待之?不如去之。”于是夫负釜甑,妻戴纴器,变名易姓而远徙,莫知所之。后因以“负戴”指夫妻一起安贫乐道,不慕富贵荣华。 清 钱谦益 《后秋兴》诗之一:“负戴相擕守故林,繙经问织意萧森。” 胡朴安 《生女慰内》诗:“来日祇应同负戴,於今何贵有鬚眉。”

劳苦

勤劳辛苦

劳苦为民

盘飧

盘盛食物的统称。《左传·僖公二十三年》:“乃馈盘飧,寘璧焉。” 唐 杜甫 《客至》诗:“盘飧市远无兼味,樽酒家贫只旧醅。”《红楼梦》第一二○回:“ 雨村 还要再问, 士隐 不答,便命人设具盘飧,邀 雨村 共食。”

牵曳

亦作“ 牵拽 ”。1.牵拉;拖带。《后汉书·申屠刚传》:“尚书近臣,至乃捶扑牵曳於前,羣臣莫敢正言。”《宋书·谢灵运传》:“今虚声为罪,何酷如之……诚復内省不疚,而抱理莫申,是以牵曳疾病,束骸归欵。”《法苑珠林》卷二一:“故遣迎上像,初在举数人可举,今加以壮夫数十,确不移处,后更足以事力輲车牵拽,仅得上船。”《三国演义》第一○二回:“汝便将木牛流马口内舌头扭转,牛马就不能行动……背后 魏 兵赶到,牵拽不动,扛抬不去。”

(2).犹牵制。 宋 陈师道 《后山谈丛》卷一:“令 魏能 ……等渐那向东,傍城寨牵拽,如此则 契丹 必有后顾之忧,未敢轻议悬军深入。”

(3).犹言东拉西扯。 清 王夫之 《薑斋诗话》卷二:“扳今掉古,牵曳不休,令人不耐。”

欸乃

象声词。开船的摇橹声

欸乃一声山水绿。——柳宗元《渔翁》

一息

(1).一呼一吸。比喻极短的时间。 汉 王褒 《圣主得贤臣颂》:“追奔电,逐遗风,周流八极,万里一息。” 晋 陆云 《岁暮赋》:“百年迅於分嘘兮,千岁疾於一息。” 宋 陈亮 《勉强行道大有功》:“盖人心之危,道心之微,出此入彼,间不容髮,是不可一息而但已也。”《老残游记》第十回:“一息工夫,只听迴廊上格登格登,有许多脚步儿响,顷刻已经到了面前。” 方光焘 《疟疾》:“过了一息,她面上露着微笑,跑回房来。”

(2).暂停;稍歇。《穀梁传·昭公四年》:“ 庆封 曰:‘子一息,我亦且一言。’” 南朝 梁 沉约 《丽人赋》:“中步檐而一息,顺长廊而迴归。”

(3).一口气息。《醒世恒言·张廷秀逃生救父》:“打起火来看时,却是十五六岁一个小厮,生得眉清目秀,浑身绑缚,微微止有一息。” 清 钱谦益 《都察院右佥都御史何士晋继母吴氏加赠淑人制》:“出遗孤於刀俎之中,再世而一息。” 巴金 《衷心感谢他》:“他的确是带着年轻人的热情坚持在自己的岗位上,工作到最后一息,战斗到最后一息的。”

(4).一个子嗣。《晋书·良吏传·邓攸传》:“吾弟早亡,唯有一息,理不可絶。”《新唐书·张嘉贞传》:“ 张嘉贞 晚一息 宝符 ,独未官。”

(5).犹一丝。 闻一多 《晴朝》诗:“再没有一息声音--和平布满了大自然。”

杯勺

见“ 杯杓 ”。

微茫

迷漫而模糊

烟涛微茫信难求。——唐· 李白《梦游天姥吟留别》

月色微茫

望云

(1).犹望气。《后汉书·方术传序》:“其流又有风角、遁甲、七政、元气、六日七分、逢占、日者、挺专、须臾、孤虚之术,及望云省气,推处祥妖,时亦有以效於事也。”

(2).仰望白云。谓仰慕君王。语出《史记·五帝本纪》:“ 帝尧 者, 放勋 。其仁如天,其知如神。就之如日,望之如云。” 唐 骆宾王 《夏日游德州赠高四》序:“因仰 长安 而就日,赴帝乡以望云。” 宋 张方平 《乞致仕表》:“精騖紫宸,犹结望云之恋;迹还白社,终怀乐善之心。”

(3).仰望白云。谓思念家乡;思念父母。 唐 杜甫 《客堂》诗之二:“老马终望云,南雁意在北。别家长儿女,欲起惭筋力。” 明 屠隆 《綵毫记·归隐林泉》:“孩儿久离膝下,未展趋庭。今慰望云,当图捧日。” 清 陈裴之 《湘烟小录》:“姬素恋切所生,恒见望云兴叹。”参见“ 望断白云 ”。

(4).谓企求自由。《文选·陶潜<始作镇军参军经曲阿作>诗》:“望云慙高鸟,临水愧游鱼。” 李善 注:“言鱼鸟咸得其所,而己独违其性也。” 梁章鉅 《归田琐记·北东园日记诗》附 清 梁逢辰 和韵:“爱日且增初日学,望云兼慰看云情。”

烟火

(1) 火和烟

严禁烟火

满面尘灰烟火色。——唐· 白居易《卖炭翁》

(2) 熟食

不食人间烟火

(3) 烟花

教贲四叫花儿匠来,做几架烟火。——《 * 》

(4) 祭祖时点的香火,借指后嗣

(5) 指烽火

氛埃

(1).污浊之气;尘埃。《楚辞·远游》:“风伯为余先驱兮,氛埃辟而清凉。” 南朝 梁 沉约 《应王中丞思远咏月》:“月华临静夜,夜静灭氛埃。” 唐 杜甫 《渼陂行》:“主人锦帆相为开,舟子喜甚无氛埃。” 明 宋濂 《抱瓮子传》:“非惟人随流水而逝,异日凌霄之崇搆皆荡为氛埃。”

(2).借指尘世或俗念。 宋 陆游 《严君平卜台》诗:“先生久已蜕氛埃,道上犹传旧卜臺。” 宋 陆游 《夜思》诗:“簿领沉迷无日了,试凭诗思洗氛埃。”

(3).比喻战乱。 北周 庾信 《商调曲》:“君臣一体,可以静氛埃;得人则治,何世无奇才。” 唐 胡曾 《独不见》诗:“ 玉关 一自有氛埃,年少从军竟未回。” 明 汤式 《一枝花·赠人》套曲:“露布飞驰 玉关 外,倒挽银河下九垓,浄洗氛埃。”

平沙

(1).指广阔的沙原。 南朝 梁 何逊 《慈姥矶》诗:“野雁平沙合,连山远雾浮。” 唐 张仲素 《塞下曲》:“朔雪飘飘开 雁门 ,平沙歷乱转蓬根。” 宋 张孝祥 《水调歌头·桂林集句》词:“平沙细浪欲尽,陡起忽千寻。”

(2).含沙量一般的沙地。对“轻沙”、“重沙”而言。《清史稿·食货志一》:“ 河南 沙荒地三万三千餘顷。可垦者分三等:曰轻沙,曰平沙,曰重沙。”

浮彩

亦作“ 浮采 ”。1.犹色彩。《文选·张协<七命>》:“流綺星连,浮彩艳发,光如散电,质如耀雪。” 李周翰 注:“浮彩,谓色也。”

(2).引申为浮华的词藻。 清 李渔 《闲情偶寄·词曲上·词采》:“ 杭 有才人 李孚中 者,所製《綰春园》《息宰河》二剧,不施浮采,纯用白描,大是 元 人后劲。”

神怡

精神安适愉快。 鲁迅 《准风月谈·秋夜纪游》:“我生长农村中,爱听狗子叫,深夜远吠,闻之神怡。”参见“ 心旷神怡 ”。

流光

时光

总把流光误。——《儒林外史》

流光易逝

尘网

人世。把人世看作束缚人的罗网

误落尘网中,一去三十年。——晋· 陶渊明《归园田居》

徒劳

空自劳苦;白费心力

徒劳跋涉

河清

(1).河水变清。多指 黄河 水清。《后汉书·襄楷传》:“案 春秋 以来及古帝王,未有 河 清及学门自坏者也。”《宋史·河渠志四》:“近因野水衝荡沿 汴 堤岸,及河道淤浅,若止役河清,功力不胜,望俟农隙顾夫开修。”《清史稿·河渠志一》:“是月 河 清,起 陕西 府谷 讫 江 南 桃源 。”

(2). 黄河 水浊,少有清时,古人以“河清”为升平祥瑞的象征。《文选·张衡<归田赋>》:“徒临川以羡鱼,俟 河 清乎未期。” 吕延济 注:“ 河 清喻明时。”《三国志·蜀志·黄权传》:“若客有 泰山 之安,则主有累卵之危。可但闭境,以待 河 清。” 清 顾炎武 《五十初度时在昌平》诗:“远路不须愁日暮,老年终自望 河 清。”参见“ 河清三日 ”、“ 河清海晏 ”。

(3).古称 黄河 千年一清,因以“河清”比喻时机难遇。 汉 王粲 《登楼赋》:“惟日月之逾迈兮,俟 河 清其未极。” 唐 张说 《季春下旬诏宴薛王山池序》:“ 河 清难得,人代几何。” 孙中山 《建国方略·不知亦能行》:“若必俟我教育之普及,知识之完备而后始行,则 河 清无日,坐失良机,殊可惜也。”

(4).极言历时之久。 明 朱有燉 《香囊怨》第二折:“凭着我心志诚、身端正,便化作望夫石也,坚等到 河 清。”参见“ 河清难俟 ”。

公众号
0
纠错

诗词推荐

名句推荐

古诗文大全 词典网
m.CiDianWang.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