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月二日奉诏赴西园曲宴席上赋呈致政开府太

作者:苏颂 朝代:宋代

原文

邦人钦伫见仪刑,诏使相望对宠灵。
位冠三公师尚父,躬全五福寿康宁。
久留行色春过半,乍别天颜涕欲零。
谁识上心优老意,从行仍许鲤趋庭。

诗词问答

问:《三月二日奉诏赴西园曲宴席上赋呈致政开府太》的作者是谁?答:苏颂
问:该诗写于哪个朝代?答:宋代
问:苏颂的名句有哪些?答:苏颂名句大全

书法欣赏

苏颂三月二日奉诏赴西园曲宴席上赋呈致政开府太书法作品欣赏
三月二日奉诏赴西园曲宴席上赋呈致政开府太书法作品

参考注释

邦人

(1).国人;百姓。《书·金縢》:“二公命邦人,凡大木所偃,尽起而筑之。”按,《史记·鲁世家》作“国人”。 宋 沉辽 《和颖叔西园春宴》:“太守乐邦人,纵观迨时豊。” 清 方文 《东湖行》:“郡县有司既草草,邦人好事者亦少。”

(2).诸侯。《诗·小雅·沔水》:“嗟我兄弟,邦人诸友。” 毛 传:“邦人诸友,谓诸侯也。”

(3).乡里之人;同乡。《韩诗外传》卷十:“臣 麦丘 之邦人。” 宋 梅尧臣 《南阳谢紫微挽词》之三:“里社当存祀,邦人定立碑。” 明 高启 《死亭湾》诗:“邸吏惊赤綬,邦人候朱轮。” 清 吴廷华 《沉孝子行》:“我友哭子几丧明,邦人请旌留孝名。”

钦伫

敬仰想望。《隋书·炀帝纪上》:“ 周 称多士, 汉 号得人,常想前风,载怀钦佇。”

仪刑

(1) 效法;法式

仪刑文王,万邦作孚。——《诗·大雅·文王》

(2) 朱熹集传:“仪,象;刑,法。”

(3) 典范,典型

诏使

皇帝派出的特使。《晋书·刘暾传》:“敢因 刘舆 拒扞詔使,私欲大府兴长狱讼。”《新唐书·崔戎传》:“时詔使尚在,民泣诣使,请白天子丐 戎 还,使许诺。” 元 黄溍 《嗣天师祷雪有应诸公咸为作诗邀予同赋》:“万人举首望 蓬莱 ,詔使函香出上台。” 清 黄六鸿 《福惠全书·典礼·救护日月》:“故处通衢,于詔使往来之际,除明探之外,尤宜另拨潜探,庶无失悮。”

相望

互相对望

雕栏相望焉。——《虞初新志·魏学洢·核舟记》

邻国相望。——《史记·货殖列传》

死者相望。——《资治通鉴·唐纪》

东西相望。——宋· 陆游《过小孤山大孤山》

宠灵

恩宠光耀;使得到恩宠福泽。《左传·昭公七年》:“今君若步玉趾,辱见寡君,宠灵 楚国 ,以信 蜀 之役,致君之嘉惠,是寡君既受貺矣,何 蜀 之敢望!” 孔颖达 疏:“言开其恩宠赐以威灵以及 楚国 。” 南朝 梁 江淹 《建平王之南徐州刺史辞阙表》:“臣过承宠灵,閔默假日,徒抱皇慈,无充横草。” 宋 王安石 《贺致政文太师启》:“ 萧何 汉 之宗臣, 方叔 周 之元老,宠灵莫二。” 明 唐顺之 《与严介溪相公书》:“ 顺之 此行,荷国宠灵,并承门下指教,深惧不能称任。” 清 龚自珍 《尊史三》:“要知古之人所以宠灵史氏,镇抚王室,以增天府之重,则可知也。”

三公

(1).古代中央三种最高官衔的合称。 周 以太师、太傅、太保为三公。《书·周官》:“立太师、太傅、太保,兹惟三公,论道经邦,燮理阴阳。”一说以司马、司徒、司空为三公。见《汉书·百官公卿表序》。

(2).古代中央三种最高官衔的合称。 西汉 以丞相(大司徒)、太尉(大司马)、御史大夫(大司空)为三公, 东汉 以太尉、司徒、司空为三公,见《通典·职官一》。

(3).古代中央三种最高官衔的合称。 唐 宋 沿 东汉 之制,以太尉、司徒、司空为三公,但已非实职。

(4).古代中央三种最高官衔的合称。 明 清 沿 周 制,以太师、太傅、太保为三公,惟只用作大臣的最高荣衔。见《明史·职官志一》、《清史稿·职官志一》。

(5).星名。《史记·天官书》:“中宫天极星,其一明者,太一常居也;旁三星三公,或曰子属。” 张守节 正义:“三公三星在北斗杓东,又三公三星在北斗魁西,并为太尉、司徒、司空之象。主变出阴阳,主佐机务。”《晋书·天文志上》:“杓南三星及魁第一星西三星皆曰三公,主宣德化,调七政,和阴阳之官也。”

师尚父

齐太公 吕望 的尊称。《诗·大雅·文王》:“维师尚父,时维鹰扬。” 毛 传:“师,大师也。尚父,可尚可父。” 郑玄 笺:“ 尚父 , 吕望 也,尊称焉。” 宋 陆游 《跋鲁直书大戴践阼篇》:“此三十二字,与丹书三十九字,一传于 箕子 ,一传于 师尚父 。” 清 陈梦雷 《李葆甫传》:“昔 师尚父 八十始秉鉞建旄。”

福寿康宁

祝颂语。谓幸福、长寿、健康、安宁诸福齐备。 宋 陈亮 《喻夏卿墓志》:“福寿康寧,子孙彬彬然,皆有可观者,天於 夏卿 亦何所负哉!” 明 无心子 《金雀记·探春》:“独奉椿庭,晨昏供敬,惟愿取福寿康寧。” 郭沫若 《高渐离》第二幕:“是的,皇上会永远福寿康宁了。”

留行

(1).挽留,使不离去。《孟子·公孙丑下》:“ 孟子 去 齐 ,宿於 昼 ,有欲为王留行者。” 赵岐 注:“欲为王留 孟子 行。”

(2).停止行进。《韩非子·存韩》:“ 秦 发兵不留行,而 韩 之社稷忧矣。”《汉书·李广利传》:“ 贰师 欲攻 郁成城 ,恐留行而令 宛 益生诈,乃先至 宛 。” 颜师古 注:“留行,谓留止军,废其行。”

(3).指阻挡,阻碍。《汉书·韩安国传》:“今以中国之盛,万倍之资,遣百分之一以攻 匈奴 ,譬犹以强弩射且溃之癕也,必不留行矣。” 颜师古 注:“留,止也。言无所碍也。” 宋 苏轼 《水调歌头》词:“忽变轩昂勇士,一鼓填然作气,千里不留行。”

(4).停止与前进。《隋书·天文志中》:“此五星合见、迟速、逆顺、留行之大经也。”

过半

超过总数的一半以上

行程过半

天颜

天子的容颜。 汉 赵晔 《吴越春秋·勾践归国外传》:“羣臣拜舞天颜舒,我王何忧能不移。” 唐 杜甫 《紫宸殿退朝口号》:“昼漏稀闻高阁报,天颜有喜近臣知。” 清 沉复 《浮生六记·浪游记快》:“恭办南斗圩行宫,得第二次瞻仰天颜。”

上心

〈方〉∶用心;留意

这事你要上心打听

优老

(1).德行高尚的长者。 宋 范仲淹 《皇储资圣颂》:“夫与股肱优老,羽翼令人,讲帝皇之风,参天人之理。”

(2).优待老人。 宋 陆游 《拜敕口号》:“恭惟优老政,千古照青编。” 明 彭时 《彭文宪公笔记》:“但行优老之政为宜。若朝官父母年七十者与誥勅,百姓年八十与冠带,是即‘老吾老以及人之老’意思。”

从行

(1).随行。《汉书·司马迁传》:“今天子接千岁之统,封 泰山 ,而予不得从行,是命也夫!” 清 赵翼 《瓯北诗话·李青莲诗》:“则其妻又留居 豫章 ,而未尝从行。”

(2).仿效其行为。《后汉书·马廖传》:“臣案前世詔令,以百姓不足,起於世尚奢靡,故 元帝 罢服官, 成帝 御浣衣, 哀帝 去乐府。然而侈费不息,至於衰乱者,百姓从行不从言也。”

趋庭

亦作“趍庭”。《论语·季氏》:“﹝ 孔子 ﹞尝独立, 鲤 趋而过庭。曰:‘学诗乎?’对曰:‘未也。’‘不学诗,无以言。’ 鲤 退而学诗。他日,又独立, 鲤 趋而过庭。曰:‘学礼乎?’对曰:‘未也。’‘不学礼,无以立。’ 鲤 退而学礼。” 鲤 , 孔子 之子 伯鱼 。后因以“趋庭”谓子承父教。 唐 王勃 《滕王阁序》:“他日趋庭,叨陪 鲤 对;今晨捧袂,喜託龙门。” 宋 王禹偁 《恩赐宰臣一子可尚书水部员外郎制》:“惟尔严父,为予大臣。嘉其调鼎之功,命及趋庭之子,俾升华省,仍列清曹。” 清 顾炎武 《与李霖瞻书》:“趍庭变学,既已引置 庄 岳 之间;挟策读书,亦都从游舞雩之下。”

诗文赏析


【原题】:
三月二日奉诏赴西园曲宴席上赋呈致政开府太师三首
公众号
0
纠错

诗词推荐

名句推荐

古诗文大全 词典网
m.CiDianWang.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