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蘋洲碧衣女子吟原文
碧水色堪染,白莲香正浓。分飞俱有恨,此别几时逢。
藕隐玲珑玉,花藏缥缈容。何当假双翼,声影暂相从。
诗词问答
问:白蘋洲碧衣女子吟的作者是谁?答:佚名
问:白蘋洲碧衣女子吟写于哪个朝代?答:唐代
问:佚名的名句有哪些?答:佚名名句大全
佚名白蘋洲碧衣女子吟书法欣赏
参考注释
水色
(1).水面呈现的色泽。 南朝 梁简文帝 《饯别》诗:“窗阴随影度,水色带风移。” 唐 元稹 《和乐天早春见寄》:“湖添水色消残雪,江送潮头涌漫波。” 茅盾 《子夜》十七:“四面一望无际,是苍凉的月光和水色。” 碧野 《月亮湖》:“斜日照着湖面,水色变化无穷,闪光的地方像银鳞,深苍的地方像绿缎。”
(2).淡青色,接近白色。 陈澄之 《慈禧西幸记·沐猴而冠》:“珍珠也带到了,奶奶要的是一百零八颗,现在一式一样大小,滴溜滚圆的,一般水色的带来了一百二十一颗。”
(3).方言。指人的白里透红的面色。如:那个姑娘脸上一点水色也没有。
(4).指有水色。《新华月报》1980年第6期:“这几次回家来,妈也直说她胖了,白了,更水色、喜人咧。”
(5).古代阴阳家以五行配五色,水色为黑色。《左传·昭公二十五年》“发为五色” 唐 孔颖达 疏:“五色,五行之色也。木色青,火色赤,土色黄,金色白,水色黑也。”
白莲
(1).白色的莲花。 唐 白居易 《与元微之书》:“红榴白莲,罗生池砌。” 明 沉德符 《野获编·禨祥·白鹿》:“ 嘉靖 十二年, 河南 巡抚 吴山 献白鹿,为大臣諂媚之始……此后则 万历 甲戌,白莲、白燕见於翰林院, 江陵 张居正 大喜,进之。” 清 潘荣陛 《帝京岁时纪胜·六月·时品》:“河藕亦种二:御河者为果藕,外河者多菜藕。总以白莲为上,不但果菜皆宜,晒粉尤为佳品也。”
(2).指白色的莲花灯。 五代 王定保 《唐摭言·杂记》:“ 韦承貽 咸光 中策试,夜潜纪长句於都堂西隅曰:‘……白莲千朵照廊明,一片昇平雅颂声。’”
分飞
语本《艺文类聚》卷四三《古东飞伯劳歌》:“东飞伯劳西飞燕, 黄姑 、 织女 时相见。”后因称离别为分飞。 晋 干宝 《搜神记》卷十六:“君是生人,我鬼也……既已分飞,将何表信于郎?” 宋 徐铉 《送萧尚书致仕归庐陵》诗:“江海分飞二十春,重论前事不堪闻。”《剪灯馀话·江庙泥神记》:“徒使鸞凤分飞,燕鸿交避,悠悠长恨,耿耿遐思。” 清 汪懋麟 《怀石林》诗之二:“忆昔分飞九月中,霜风摇落菊花丛。”《蔡廷锴自传·复入军籍》:“与相处十月的同事暂时告别,以为十天后可以再相见,怎知从此东西分飞,永不再面。”
几时
什么时候,哪一天
你几时来
玲珑
(1) 精巧细微
小巧玲珑
(2) 灵活敏捷
娇小玲珑
(3) 形容玉相撞击的声音
缥缈
隐隐约约,若有若无
何当
(1).犹何日,何时。《玉台新咏·古绝句一》:“何当大刀头,破镜飞上天。” 晋 干宝 《搜神记》卷十六:“故见鄙姿,逢君辉光。身远心近,何当暂忘。” 唐 李商隐 《夜雨寄北》诗:“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 巴山 夜雨时。” 郁达夫 《奉怀》诗:“何当剪烛 江 南墅,重试清谈到夜分。”
(2).犹何妨;何如。 唐 武元衡 《长安叙怀寄崔十五》诗:“闻説 唐生 子孙在,何当一为问穷通?” 宋 苏轼 《龟山辩才师》诗:“何当来世结香火,永与名山供井磑。”
(3).犹安得,怎能。 唐 岑参 《阻戎泸间群盗》诗:“帝乡北近日, 瀘口 南连蛮。何当遇 长房 ,缩地到京关。” 宋 王安石 《次韵答陈正叔》之二:“何当水石他年住,更把韦编静处开。” 清 钱谦益 《玉堂双燕行送刘晋卿赵景之两太史谪官》诗:“何当鸣梧比丹凤,且愿衔花效黄雀。”
(4).犹何况。 唐 王昌龄 《江上闻笛》诗:“不知谁家子,復奏 邯郸 音,水客皆拥棹,空霜遂盈襟。羸马望北走,迁人悲 越 吟。何当边草白,旌节 陇 城阴。” 宋 苏轼 《无题》诗:“年光与时景,顷刻互衰变。何当血肉身,安得常强健!” 明 陈所闻 《金落索·闺怨》套曲:“ 姮娥 尚悔偷灵药,风雨何当忆故人?”
(5).犹合当,应当。 唐 杜甫 《画鹰》诗:“絛鏇光堪摘,轩楹势可呼。何当击凡鸟,毛血洒平芜。” 宋 王安石 《送潘景纯》诗:“明时正欲精蒐选,荣路何当力荐延。”京剧《雁门关》第一场:“决胜千里辨输赢,单注着 黄巢 今日何当败。”
(6).犹何尝。 晋 傅玄 《秦女休行》:“百男何当益,不如一女良。”
声影
语本 汉 王符 《潜夫论·贤难》:“谚曰:‘一犬吠形,百犬吠声。’”后以“吠形吠声”比喻不察真伪,随声附和。形,或作“影”。故以“声影”谓没有根据的谣传。 清 纳兰性德 《金缕曲·简梁汾》词:“仕宦何妨断梗,只那将声影供羣吠。”
相从
(1).跟随,在一起。《史记·日者列传》:“ 宋中 为中大夫, 贾谊 为博士,同日俱出洗沐,相从论议。”《汉书·食货志上》:“冬,民既入,妇人同巷,相从夜绩,女工一月得四十五日。” 宋 苏轼 《送千乘千能两侄还乡》诗:“相从结茆舍,曝背谈金鑾。” 清 葆光子 《物妖志·兽类·狸》:“弟与之相从半年,且赖渠拯恤,义均伉儷,难诬以鬼也。”
(2).相交往;相合并。 宋 苏轼 《岐亭》诗序:“凡余在 黄 四年,三往见 季常 ,而 季常 七来见余,盖相从百餘日也。”《元朝秘史》卷一:“大凡女孩儿生了,老在家里的理无,我将女儿与你儿子,你儿子留在这里做女婿,两家相从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