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陆墉金沙洞居原文
东溪泉一眼,归卧惬高疏。决水金沙静,梯云石壁虚。
细吟搔短发,深话笑长裾。
莫道遗名品,尝闻入洛初。
诗词问答
问:题陆墉金沙洞居的作者是谁?答:张祜
问:题陆墉金沙洞居写于哪个朝代?答:唐代
问:题陆墉金沙洞居是什么体裁?答:五律
问:张祜的名句有哪些?答:张祜名句大全
全唐诗:卷510-90
参考注释
一眼
(1).一只眼睛。特指独存一眼。《陈书·孝行传·张昭》:“兄弟竝因毁成疾, 昭 失一眼。”《资治通鉴·齐武帝永明二年》:“ 益州 大度 獠 持险骄恣,前刺史不能制。及 陈显达 为刺史,遣使责其租賧。 獠 帅曰:‘两眼刺史尚不敢调我,况一眼乎!’” 清 褚人穫 《坚瓠四集·游客酬缣》:“千金 汉 将,感精魄以神交;一眼胡奴,望英风而胆落。”
(2).表数量。用于井、泉。 唐 顾况 《送李山人还玉溪》诗:“若为种得千竿竹,引取君家一眼泉。” 唐 白居易 《题庐山山下汤泉》诗:“一眼汤泉流向东,浸泥浇草煖无功。” 宋 苏轼 《参寥上人初得智果院分韵赋诗》:“遂名 参寥泉 ,可濯幽人襟。相携横岭上,未觉衰年侵。一眼吞江湖,万象涵古今。”如:打一眼井。
(3).方言。很少的一点。《太平天囯民谣·魂灵出送》:“团勇团勇,一眼无用,一听‘长毛’,魂灵出送。”
归卧
谓辞官还乡。 唐 韩愈 《顺宗实录二》:“﹝ 贾耽 、 郑珣瑜 ﹞二相皆天下重望,相次归卧。” 唐 李山甫 《山中寄梁判官》诗:“归卧东林计偶谐,柴门深向翠微开。”
高疏
亦作“ 高疎 ”。1.高旷貌。 唐 元稹 《见人咏韩舍人新律诗因有戏赠》:“高疏明月下,细腻早春前。”
(2).犹高简。 元 辛文房 《唐才子传·马异》:“赋性高疎,词调怪涩。虽风骨棱棱,不免枯瘠。”参见“ 高简 ”。
决水
(1).谓河堤决口。《管子·度地》:“树以荆棘以固其地,襍以柏杨以备决水。”
(2).谓掘堤或开闸放水。《战国策·赵策一》:“日夜期杀守堤之吏,而决水灌 智伯 军。”《后汉书·光武帝纪上》:“ 赤眉 今在 河东 ,但决水灌之,百万之众,可使为鱼。”《唐律疏议·断狱·拷囚限满不首》:“若被人决水入家,放火烧宅之类,家人及亲属言告者,亦不反拷告人。”
(3).水名。源出 河南省 商城县 之 牛山 ,名 牛山河 。东北流经 固始县 东南,名 史河 。又东至 安徽省 霍丘县 界入 淮 。《汉书·地理志上》:“ 决水 北至 蓼 入 淮 。” 北魏 郦道元 《水经注·决水》:“ 决水 出 庐江 雩娄县 南 大别山 。”
金沙
(1).含有金子的沙砾。《文选·左思<蜀都赋>》:“金沙银砾,符采彪炳,暉丽灼烁。” 刘逵 注:“ 永昌 有水,出金,如糠在沙中。” 唐 杜甫 《陪王使君晦日泛江就黄家亭子》诗之二:“有径金沙软,无人碧草芳。” 清 马建忠 《适可斋记言·富民说》:“盖南、北 天山 金沙最富,淘者甚众,记不絶书。”
(2).井名。 唐 李商隐 《昭郡》诗:“绳烂 金沙井 ,松乾乳洞梯。” 冯浩 笺注:“《方舆胜览》:‘ 金沙井 在 平乐府 治东。’《平乐县志》:‘在 塘背庵 内。 唐 李义山 所咏也。近为僧填,不可復问。’”
(3).泉名。《元史·世祖纪七》:“赐 湖州 长兴县 金沙泉 名为 瑞应泉 。 金沙泉 不常出, 唐 时用此水造紫笋茶进贡。”
(4).借指泉水。 宋 苏轼 《佛日山荣长老方丈》诗之三:“东麓云根露角牙,细泉幽咽走金沙。” 清 许承钦 《由来鹤桥登楼观趵突泉》诗:“槛外金沙玉蕊繁,谁开眼界任澜翻。”
(5).见“ 金沙罗 ”。
(6).见“ 金砂 ”。
(7).见“ 金沙江 ”。
云石
(1).高耸入云的大石。 晋 干宝 《搜神记》卷一:“飘浮勃逢,敖曹云石滋。” 唐 杨敬述 《奉和圣制夏日游石淙山》:“远近风泉俱合杂,高低云石共参差。” 宋 潘阆 《夏日宿西禅院》诗:“夜凉如有雨,院静若无僧。枕润连云石,窗明照佛灯。”
(2).古代神话传说中的大石名。 晋 王嘉 《拾遗记·员峤山》:“东有云石,广五百里,駮骆如锦,扣之片片,则蓊然云出。”
短发
(1).稀少的头发。指老年。 唐 杜甫 《奉送郭中丞兼太仆充陇右节度使三十韵》:“随肩趋刻漏,短髮寄簪缨。” 宋 张孝祥 《念奴娇·过洞庭》词:“短髮萧骚襟袖冷,稳泛沧浪空阔。” 宛新彬 等注:“短髮,稀髮。”
(2).短头发。
(3).断发。剪短头发。 北魏 杨衒之 《洛阳伽蓝记·景宁寺》:“短髮之君,无杼首之貌;文身之民,禀蕞陋之质。” 周祖谟 校释:“短髮者,即断髮也,与文身为对文。”
长裾
(1).指长衣。《孔丛子·儒服》:“ 子高 衣长裾,振襃袖,方屐麤翣,见 平原君 。”
(2).长袖。 三国 魏 曹植 《七启》:“长裾随风,悲歌入云。”一本作“ 长袖 ”。 唐 牛僧孺 《玄怪录·张佐》:“高冠长裾缘緑衣人,宣青纸制。” 宋 曾巩 《寄孙子翰》诗:“不容乃独见磊落,出走并海飘长裾。”参见“ 长袖 ”。
遗名
(1).谓遗弃名位。 三国 魏 曹植 《七启》:“予闻君子不遯俗而遗名,智士不背世而灭勋。”《乐府诗集·相和歌辞十八·满歌行》 宋 郭茂倩 题解:“ 庄周 遗名,名垂千载。” 明 何景明 《赠君采效何逊作》诗之三:“违俗势靡合,遗名跡自超。”
(2).谓留传名声。《三国志·蜀志·吕凯传》:“上以报国家,下不负先人,书功竹帛,遗名千载。”《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六十回回目:“谈官况令尹弃官,乱著书遗名被駡。”
(3).垂留后世之名声。《文选·班固<幽通赋>》:“保身遗名,民之表兮。” 李善 注引 曹大家 曰:“言人生能保其身,死有遗名,民之表也。” 晋 陆机 《日重光行》:“日重光,身殁之后无遗名。” 元 倪瓒 《至正十三年三月四日同章炼师过张先生》诗:“自许才名今独步,身后遗名将谁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