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烟云集绘册·其四十七·李嵩朝回环佩

作者:乾隆 朝代:清代

原文

绍熙画院昼朝回,佩环左右貂珰陪。

隔月偶从重华返,尔时纪纲真奇哉。

驯致半年不一觐,玉津与后同游进。

父子乃藉人调护,斯言诚弗可为训。

画图要在扶世道,钱塘示戒意真好。

不似戴琬刘益辈,宣和间但工花鸟。

诗词问答

问:《题烟云集绘册·其四十七·李嵩朝回环佩》的作者是谁?答:乾隆
问:该诗写于哪个朝代?答:清代
问:乾隆的名句有哪些?答:乾隆名句大全

注释

1. 出处:御制诗四集卷九十

参考注释

绍熙

继承前业,发扬光大。《文选·卢谌<赠刘琨>诗》:“濬哲惟皇,绍熙有 晋 。” 李善 注:“《尔雅》曰:‘绍,继也。’又曰:‘熙,兴也。’”

画院

旧时为朝廷服务的官方绘画机构。后以画法工整细致、严谨不苟称为画院派

佩环

玉制的环形佩饰物

如鸣佩环。——唐· 柳宗元《至小丘西小石潭记》

左右

(1) ∶左和右两方面

主席台左右,红旗迎风飘扬

(2) 附近;两旁

余立侍左右。——明· 宋濂《送东阳马生序》

(3) 身边

在帝左右

(4) 近臣;随从

太后明谓左右。——《战国策·赵策》

传以示美人及左右。——《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

帅左右登牙城拒战。——《资治通鉴·唐纪》

左右拥至尹前。——宋· 胡仔《苕溪渔隐丛话》

(5) 对人不直称其名,只称左右,以表示尊敬;信札亦常用以称呼对方

是故不敢匿意隐情,先以闻于左右。——《史记》

(6) 反正

我左右闲着没事,就陪你走一趟吧

(7) 用在数量词后面表示概数

在六点或六点左右到的家

断断续续在上海住了三十年左右

(8) 支配;控制

他的行动为她所左右

(9) 身边办事的人,侍从

左右未有所称诵,胜未有所闻。——《史记·平原君虞卿列传》

貂珰

(1).貂尾和金、银璫,古代侍中、常侍的冠饰。 汉 应劭 《汉官仪》卷上:“中当侍, 秦 官也。 汉 兴,或用士人,银璫左貂。 光武 以后,专任宦者,右貂金璫。”《后汉书·朱穆传》:“自 延平 以来,浸益贵盛,假貂璫之饰,处常伯之任。” 李贤 注:“璫以金为之,当冠前,附以金蝉也。”

(2).借指宦官。 宋 梅尧臣 《和谢希深会圣宫》:“龟组恭来诣,貂璫肃奉承。”《明史·彭汝实传》:“弃燕閒於女宠,委腹心於貂璫。” 清 高承勋 《豪谱·儒豪》:“ 张子韶 对策,至晡未毕,貂璫促之。 子韶 曰:‘未也,方谈及公等。’”

重华

(1). 虞舜 的美称。《书·舜典》:“曰若稽古帝 舜 ,曰 重华 ,协于帝。” 孔 传:“华,谓文德。言其光文重合於 尧 ,俱圣明。”《楚辞·九章·涉江》:“驾青虬兮驂白螭,吾与 重华 游兮瑶之圃。”一说, 舜 目重瞳,故名。《史记·五帝本纪》:“ 虞 舜 者,名曰 重华 。” 张守节 正义:“﹝ 舜 ﹞目重瞳子,故曰 重华 。”后亦用以代称帝王。 宋 杨万里 《寄题南城吴子直子常上舍兄弟社仓》诗:“ 有虞 有宋 双重华,两圣一心民一家。”《说郛》卷二九引 宋 无名氏《朝野遗记》:“重华( 孝宗 )闻上( 光宗 )疾,自临大内,抚视时,上噤不知人。”

(2).旧喻帝王功德相继,累世升平。 宋 李攸 《宋朝事实·真宗癸丑赦文》:“良民合归厚之风,嘉穀茂重华之岁。”

(3).岁星的别称。《史记·天官书》:“岁星,一曰摄提,曰重华,曰应星,曰纪星。”

尔时

犹言其时或彼时。《左传·襄公十三年》“使 士匄 将中军,辞曰: 伯游 长,昔臣习於 知伯 ,是以佐之,非能贤也” 晋 杜预 注:“ 罃 代将中军, 士匄 佐之。 匄 今将让,故谓尔时之举,不以己贤。”

纪纲

(1).网罟的纲绳。引申为纲领。《吕氏春秋·用民》:“用民有纪有纲,壹引其纪,万目皆起,壹引其纲,万目皆张。为民纪纲者何也?” 唐 刘知几 《史通·载言》:“夫方述一事,得其纪纲,而隔以大篇,分其次序,遂令披閲之者有所懵然。”

(2).法度。《书·五子之歌》:“惟彼 陶唐 ,有此冀方。今失厥道,乱其纪纲,乃底灭亡。” 汉 崔瑗 《座右铭》:“世誉不足慕,唯仁为纪纲。” 唐 韩愈 《杂说》之二:“善计天下者,不视天下之安危,察其纪纲之理乱而已矣。” 清 昭槤 《啸亭杂录·军机御史》:“有阑入者,即时纠劾,然后人不敢私謁,纪纲始严肃焉。” 吴晗 《“一二一” * 与纪纲》:“政府要保持纪纲,必得先明白是谁在破坏纪纲。”

(3).起纪纲作用之人物。《荀子·尧问》:“其知至明,循道正行,足以为纪纲。” 宋 司马光 《言张田第二状》:“臣窃以吏者,民之纪纲。” 宋 陈亮 《酌古论·李愬》:“夫将者,三军之纪纲也。”

(4).指州郡掾属。 晋 干宝 《搜神记》卷四:“时有一物,大如水牛,灰色,卑脚……郡纪纲上祠,请杀之。”

(5).特指州郡录事参军。 唐 刘长卿 《题元录事开元所居》诗:“幽居萝薜情,高卧纪纲行。” 唐 喻凫 《送越州高录事》诗:“官曹权纪纲,行李半舟航。”

(6).治理;管理。《国语·晋语四》:“此大夫 管仲 之所以纪纲 齐国 ,裨辅先君而成霸者也。”《汉书·武帝纪》:“二千石官长纪纲人伦,将何以佐朕烛幽隐,劝元元,厉蒸庶,崇乡党之训哉?” 唐 韩愈 《送水陆运使韩侍御归所治序》:“侍御 韩君 ,前领三县,纪纲二州,奏课常为天下第一。”

(7).统领仆隶之人。后泛指仆人。《左传·僖公二十四年》:“ 秦伯 送卫於 晋 三千人,实纪纲之僕。” 杜预 注:“诸门户僕隶之事,皆 秦 卒共之,为之纪纲。”《旧五代史·唐书·李存孝传》:“ 梁祖 与 揆 牙兵三千为纪纲。” 清 蒲松龄 《聊斋志异·长清僧》:“又年餘,夫人遣纪纲至,多所餽遗。”

(8).谋略。 元 杨暹 《西游记》第五本第十七出:“胸襟儿纪纲,扶持得帝王。” 元 尚仲贤 《单鞭夺槊》第一折:“俺这里虽然是有纪纲,知兴败,那里讨 尉迟 这般样一个身材。” 元 尚仲贤 《三夺槊》第一折:“若不是 唐 元帅少年有纪纲,义伏了 徐茂公 ,礼设了 褚遂良 ,智降了 苏定方 。”

驯致

亦作“ 驯至 ”。逐渐达到;逐渐招致。《易·坤》:“履霜坚冰,阴始凝也;驯致其道,至坚冰也。” 唐 白居易 《策项一》:“则大平之风,大同之俗,可从容而驯致矣。” 宋 周煇 《清波别志》卷上:“内外相制,无轻重之患,所以能削平僭伪,驯至丕平。”《明史·兵志一》:“驯至末造,尺籍久虚,行伍衰耗。”《明史·李汝华传》:“岁比不登,意常主宽恤,独加赋之议不能力持,驯致万方虚耗,内外交訌。” 郭沫若 《青年哟人类的春天》:“青年人在这种管束之下,有的不自觉地便驯致颓唐。” 沙汀 《困兽记》五:“然而,虽然知道她对于离婚冷淡,而且,似乎是不可能,驯至认为这是她的美中不足,接着他却继续替她打算,离婚以后,她该立刻采取怎样的步骤。”

不一

(1)

不一致,不相同

意见不一

(2)

有差异,质量不同

质量不一

(3)

旧时书信末尾用语,表示不一一详说

玉津

(1).仙药名。《汉武故事》:“ 西王母 曰:‘太上之药有玉津金浆,其次药有五云之浆。’”

(2).地名。《文选·左思<蜀都赋>》:“西踰 金隄 ,东越 玉津 。” 刘逵 注:“ 璧玉津 ,在 犍为 之东北,当 成都 之东也。” 北魏 郦道元 《水经注·江水一》:“江水又东至 南安 ,为 璧玉津 ,故 左思 云:‘东越 玉津 ’也。” 宋 陆游 《舟过玉津》诗:“玻璃江上送残春,叠鼓催帆过 玉津 。”

(3).银河。 明 徐观光 《万事不如杯在手》诗:“最宜对月吞银海,何必乘风上玉津。”

(4).口液。《黄庭内景经·黄庭章》“玄泉幽关高崔巍” 唐 梁丘子 注:“玄泉,口中之液也,一曰玉泉,一名醴泉,一名玉液,一名玉津,一名玉浆。”

同游

见“ 同游 ”。

亦作“ 同游 ”。1.互相交往。《国语·齐语》:“世同居,少同游,故夜战声相闻,足以不乖。”《荀子·法行》:“ 曾子 曰:‘同游而不见爱者,吾必不仁也。’” 梁启超 《新中国未来记》第三回:“这两位先生同里,少同学,长同游,壮同事。”

(2).一同游览。 南朝 宋 刘义庆 《世说新语·捷悟》:“ 王东亭 作 宣武 主簿,尝春月与 石头 兄弟乘马出郊,时彦同游者连鑣俱进。” 朱自清 《桨声灯影里的秦淮河》:“一九二三年八月的一晚,我和 平伯 同游 秦淮河 。”

(3).指同游者;同伴。 唐 许浑 《秋思》诗:“琪树西风枕簟秋, 楚 云 湘 水忆同游。” 清 蒲松龄 《聊斋志异·海公子》:“﹝ 张生 ﹞开尊自酌,恨无同游。”

父子

父亲和儿子,古时也指叔侄

调护

调理保护;调养护理

画图

图画(多用于比喻)

这些诗篇构成了一幅农村生活的多彩的画图

扶世

辅助世道。《汉书·武帝纪》:“古之立教,乡里以齿,朝廷以爵,扶世导民,莫善於德。” 明 李贽 《寄答耿大中丞书》:“此无人无己之学,参赞位育之实,扶世立教之原,盖真有见於善与人同之极故也。” 清 孙鼎臣 《与郭筠仙书》:“然有志於扶世翼教者,当求之崩离放失之餘,不惮委曲反復,表而明之。”

钱塘

(1).见“ 钱塘江 ”。

(2).亦作“ 钱唐 ”。古县名。地在今 浙江省 。古诗文中常指今 杭州市 。《史记·秦始皇本纪》:“过 丹阳 ,至 钱唐 。” 张守节 正义:“ 钱唐 ,今 杭州县 。” 唐 李绅 《真娘墓》诗:“还似 钱塘 苏小小 ,祗应迴首是卿卿。” 宋 施德操 《北窗炙輠》卷下:“当 绍兴 中,国家方创都 钱塘 。” 明 皇甫涍 《雪山歌奉寄彭太保》:“君王垂衣念西土, 钱塘 老子不足数。”

示戒

表示儆戒。《明史·宦官传一·魏彬》:“ 世宗 习见 正德 时宦侍之祸,即位后御近侍甚严,有罪挞之至死,或陈尸示戒。”

宣和

(1).疏通调和。 三国 魏 嵇康 《琴赋》序:“余少好音声,长而翫之,以为物有盛衰,而此无变,滋味有猒,而此不勌,可以导养神气,宣和情志。处穷独而不闷者,莫近於音声也。” 唐 白居易 《为人上宰相书》:“如此,则相公得不匡辅其政,缉熙其令,宣和其风乎?然则,匡辅、缉熙、宣和之道,某虽不敏,尝闻於师焉。”

(2).借称 宋 徽宗 赵佶 。 宣和 为其年号。 金 元好问 《俳体雪香亭杂咏》之五:“御屏零落 宣和 笔,留得 华清 《按乐图》。” 明 吴宽 《大房金源诸陵》诗之一:“却是 宣和 解亡国,穹庐黄屋恐非心。” 清 赵翼 《读史》诗之十九:“ 伯时 擅丹青,神到秋毫颠; 宣和 爱遗笔,幅值数百千。”

花鸟

以花和鸟为主题的一种中国画

花鸟派

公众号
0
纠错

诗词推荐

名句推荐

古诗文大全 词典网
m.CiDianWang.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