插田歌

作者:刘禹锡 朝代:唐代

插田歌原文

冈头花草齐,燕子东西飞。
田塍望如线,白水光参差。
农妇白纻裙,农父绿蓑衣。
齐唱郢中歌,嘤伫如竹枝。
但闻怨响音,不辨俚语词。
时时一大笑,此必相嘲嗤。
水平苗漠漠,烟火生墟落。
黄犬往复还,赤鸡鸣且啄。
路旁谁家郎,乌帽衫袖长。
自言上计吏,年幼离帝乡。
田夫语计吏,君家侬定谙。
一来长安道,眼大不相参。
计吏笑致辞,长安真大处。
省门高轲峨,侬入无度数。
昨来补卫士,唯用筒竹布。
君看二三年,我作官人去。

诗词问答

问:插田歌的作者是谁?答:刘禹锡
问:插田歌写于哪个朝代?答:唐代
问:插田歌是什么体裁?答:五古
问:刘禹锡的名句有哪些?答:刘禹锡名句大全

全唐诗:卷354-6

参考注释

花草

可供观赏的花和草

燕子

家燕和雨燕的通称

东西

(1) 泛指各种具体或抽象的事物

吃东西

写东西

(2) 特指人或动物(常含喜爱或厌恶的情感)

这小东西真可爱

妈,别理这东西,小心吃了他们的亏。——曹禺《雷雨》

田塍

见“ 田畻 ”。

水光

水面映现出的光色。 南朝 梁 江淹 《悼室人》诗之七:“阶前水光裂,树上雪花团。” 宋 苏轼 《前赤壁赋》:“白露横江,水光接天。”《孽海花》第六回:“﹝ 雯青 ﹞把船窗推开,只见白茫茫一片水光。” 许地山 《缀网劳蛛·黄昏后》:“从秋的夕阳渲染出来等等的美丽已经布满前路:霞色、水光、潮音、谷响、草香等等。”

参差

(1) 不齐

参差荇菜。——《诗·周南·关睢》

青树翠蔓,蒙络摇缀,参差披拂。——唐· 柳宗元《至小丘西小石潭记》

瓦缝参差,多于周身之帛缕。——唐· 杜牧《阿房宫赋》

(2) 早晚相差

参差了三两年

(3) 差池;失误

没半点儿参差

译意参差

(4) 马虎

不敢参差

(5) 关系不融洽

人人不睦,个个参差

白纻

亦作“ 白苧 ”。1.白色的苧麻。 宋 袁文 《瓮牖闲评》卷四:“ 晁无咎 诗云:‘上山割白紵,山高叶摵摵,持归当户绩,为君为絺綌。’” 明 李时珍 《本草纲目·草四·苧麻》:“白苧叶面青,其背皆白。”

(2).指白紵所织的夏布。 唐 张籍 《白紵歌》:“皎皎白紵白且鲜,将作春衣称少年。” 宋 范成大 《晚春》诗之一:“轻颸宜白紵,时节近清微。” 元 郭翼 《阳春曲》:“宫中裁白苧,犹怯剪刀寒。” 清 龚自珍 《莺啼序》词:“凌波袜懒,绣线裙鬆,换 吴 棉白苧。” 刘成禺 《洪宪纪事诗》之一七八:“白紵轻衫紫玉歌,府中狎客妙年多。”

(3).白衣。古代士人未得功名时所穿衣服。 宋 王禹偁 《寄砀山主簿朱九龄》诗:“利市襴衫抛白紵,风流名纸写红牋。” 宋 陆游 《贫病》诗:“行年七十尚携锄,贫悴还如白紵初。” 清 蒲松龄 《聊斋志异·叶生》:“且士得一知己,可无憾,何必抛却白紵,乃谓之利市哉。” 清 蒲松龄 《聊斋志异·僧术》:“谓君腾达已久,今尚白紵耶?”

(4).乐府 吴 舞曲名。 南朝 宋 鲍照 《白紵歌》之五:“古称《渌水》今《白紵》,催弦急管为君舞。”《新唐书·礼乐志下》:“清乐三十二曲中有《白紵》, 吴 舞也。” 宋 张先 《天仙子·公择将行》词:“瑶席主,杯休数,清夜为君歌《白苧》。” 明 陈汝元 《金莲记·就逮》:“黄帽雨中游,《白苧》閒时听。” 吴梅 《检点》诗之一:“《白紵》三千才谱曲,碧城十二未开门。”

农父

1.古官名。司徒的尊称。 2.农夫。

蓑衣

用棕榈皮编成的雨衣

青箬笠,绿蓑衣,斜风细雨不须归。——唐· 张志和《渔歌子》

齐唱

齐声而唱

郢中歌

(1).指《阳春白雪》和《下里巴人》。喻贤、不肖。《文选·张协<杂诗>之五》:“昔我资章甫,聊以适诸 越 ……瓴甋夸璵璠,鱼目笑明月。不见 郢中 歌,能否居然别?” 李周翰 注:“ 郢中 之歌有《阳春》、《巴人》二曲,《阳春》高曲,和者甚少,《巴人》下曲,和者数千人,故知能否斯别,亦犹章甫与断髮之异,而贤者与小人不同。”

(2).指高雅的诗歌创作。 宋 贺铸 《答杜仲观登丛台见寄》诗:“一听 郢中 歌,阳春回草木。” 清 姚鼐 《往与长沙郭昆甫游历城》诗:“孤吟詎比 郢中 歌,语人真若 辽东 贡。”

竹枝

(1).竹子的小枝。 唐 杜甫 《示从孙济》诗:“萱草秋已死,竹枝霜不蕃。” 唐 刘沧 《题古寺》诗:“古寺萧条偶宿期,更深霜压竹枝低。”

(2).乐府《近代曲》之一。本为 巴渝 (今 四川 东部)一带民歌, 唐 诗人 刘禹锡 据以改作新词,歌咏 三峡 风光和男女恋情,盛行于世。后人所作也多咏当地风土或儿女柔情。其形式为七言绝句,语言通俗,音调轻快。 唐 刘禹锡 《洞庭秋月》诗:“盪桨 巴 童歌《竹枝》,连檣估客吹 羌 笛。” 宋 范成大 《夔门即事》诗:“《竹枝》旧曲元无调,麴米新篘但有闻。” 清 王士禛 《池北偶谈·谈艺一·纪映淮》:“ 金陵 纪青 ……女名 映淮 ,字 阿男 ,尝有《秦淮竹枝》云:‘栖鸦流水点秋光,爱此萧疎树几行。不与行人綰离别,赋成 谢 女雪飞香。’” 朱自清 《中国歌谣》三:“《词律》云:‘《竹枝》之音,起于 巴 蜀 唐 人所作,皆言 蜀 中风景。后人因效其体,于各地为之。’这时《竹枝》已成了一种叙述风土的诗体了。”

(3). 唐 教坊曲名,后用为词牌。单调十四字,分平韵、仄韵两体。

响音

语音学上指元音(如a,e,o)和乐音成分占优势的辅音(如m,n,l),有时专指乐音成分占优势的辅音

俚语

粗俗的口语。常带有方言性

时时

常常。《史记·袁盎晁错列传》:“ 袁盎 虽家居, 景帝 时时使人问筹策。” 唐 李咸用 《题刘处士居》诗:“溪鸟时时窥户牖,山云往往宿庭除。” 杨朔 《潼关之夜》:“河水在暗夜里闪动着黑亮的波光,时时还有一点两点潮湿的渔火浮动在水面上。”

大笑

笑的动作或情况

那惹人爱的容颜变成了微笑,而微笑又变成了大笑

嘲嗤

(1).调笑;讥笑。 唐 刘禹锡 《插田歌》:“但闻怨响音,不辨俚语词。时时一大笑,此必相嘲嗤。”

(2).指可讥笑的人。 宋 范成大 《上元纪吴中节物俳谐体三十二韵》:“钳赭装牢户,嘲嗤绘乐棚。”原注:“山棚多画一时可嘲誚之人。”

水平

(1) 平行于水平面的

水平距离

水平梯田

(2) 在某一专业方面所达到的高度

业务水平

文学水平

水平甚低

漠漠

(1) 寂静无声

漠漠门长掩

(2) 密布;布满

云漠漠,风瑟瑟

(3) 迷蒙

天漠漠

雨漠漠

秋天漠漠向昏黑。——唐· 杜甫《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雁荡经行云漠漠。——宋· 沈括《梦溪笔谈》

(4) 广阔

荒原漠漠

(5) 冷淡,不关心

何乃视之漠漠

(6) 茂盛、浓郁

漠漠芳馨

烟火

(1) 火和烟

严禁烟火

满面尘灰烟火色。——唐· 白居易《卖炭翁》

(2) 熟食

不食人间烟火

(3) 烟花

教贲四叫花儿匠来,做几架烟火。——《 * 》

(4) 祭祖时点的香火,借指后嗣

(5) 指烽火

墟落

(1).犹墟墓。 晋 夏侯湛 《张平子碑》:“於是乃剪其墟落,宠其宗人,使奉其四时,献其粢盛。”

(2).村落。 南朝 梁 范云 《赠张徐州稷》诗:“轩盖照墟落,传瑞生光辉。” 唐 王维 《渭川田家》诗:“斜光照墟落,穷巷牛羊归。” 宋 王安石 《示张秘校》诗:“月出映沟坻,烟升隐墟落。” 清 纪昀 《阅微草堂笔记·如是我闻一》:“鐘声散墟落,灯火见人家。”

黄犬

(1).猎犬。《史记·李斯列传》:“ 二世 二年七月,具 斯 五刑,论腰斩 咸阳 市。 斯 出狱,与其中子俱执,顾谓其中子曰:‘吾欲与若復牵黄犬俱出 上蔡 东门逐狡兔,岂可得乎!’遂父子相哭,而夷三族。” 晋 向秀 《思旧赋》:“昔 李斯 之受罪兮,叹黄犬而长吟。” 唐 李白 《襄阳歌》:“ 咸阳 市上叹黄犬,何如月下倾金罍。” 明 杨珽 《龙膏记·脱难》:“且向那势利塲中弄滑,把英雄来叱咤。到头来燃脐有样,黄犬堪嗟。”

(2).指 晋 陆机 的黄耳犬。 机 有犬曰黄耳,曾为 机 长途传递书信。事见 晋 祖冲之 《述异记》。后遂以“黄犬”为信使的代称。 宋 秦观 《别程公闢给事》诗:“裘敝黑貂霜正急,书传黄犬岁将穷。” 元 王实甫 《西厢记》第四本第一折:“越越的青鸞信杳,黄犬音乖。” 明 单本 《蕉帕记·备聘》:“佳兆托红鸳,好信凭黄犬。”

往复

(1) 来回;反复

循环往复

(2) 往来

通信往复

鸡鸣

(1).鸡叫。常指天明之前。《诗·郑风·风雨》:“风雨凄凄,鸡鸣喈喈。” 南朝 宋 鲍照 《行药至城东桥》诗:“鸡鸣关吏起,伐鼓早通晨。” 清 顾炎武 《燕中赠钱编修秉镫》诗:“ 燕 市鸡鸣动客轮,九门驰道足黄尘。” 鲁迅 《秋夜有感》诗:“中夜鸡鸣风雨集,起然烟卷觉新凉。”

(2).《世说新语·赏誉》“ 刘琨 称 祖车骑 为朗诣” 刘孝标 注引 晋 孙盛 《晋阳秋》:“ 逖 ( 祖逖 )与司空 刘琨 俱以雄豪著名。年二十四,与 琨 同辟 司州 主簿,情好绸繆,共被而寝。中夜闻鸡鸣,俱起,曰:‘此非恶声也。’每语世事,则中宵起坐,相谓曰:‘若四海鼎沸,豪杰共起,吾与足下相避中原耳。’”事又见《晋书·祖逖传》。后以“鸡鸣”为身逢乱世当及时奋起之典。 唐 李白 《宣城送刘副使入秦》诗:“虎啸俟腾跃,鸡鸣遭乱离。”

路旁

(1) 指位于公路两旁

(2) 花坛的围边;小道、大路或铁路线边缘一条有植物的狭长地带

路旁的青草也失去了超过路面的应有高度

谁家

(1).何家,哪一家。《乐府诗集·相和歌辞二·蒿里》:“蒿里谁家地,聚歛魂魄无贤愚。”《水浒传》第二八回:“ 武松 忍耐不住,按定盒子,问那人道:‘你是谁家伴当?怎地只顾将酒食来请我?’”《儒林外史》第二回:“ 王举人 道:‘去年在谁家作馆?’”

(2).谁,何人。 唐 张鷟 《游仙窟》:“ 十娘 咏曰:‘眼心俱忆念,心眼共追寻;谁家解事眼,副着可怜心?’” 元 无名氏 《鸳鸯被》第二折:“他题的名姓儿别,语话儿差,空着我担个没来由牵掛,这不识羞的汉子你是谁家?” 孙犁 《澹定集·致铁凝信(三)》:“ 鲁迅 在《中国小说史略》中,曾列有对照表(即真人与书中人),也没有听说有谁家向作者提出抗议,或是起诉。”

(3).何处。 唐 李白 《春夜洛城闻笛》诗:“谁家玉笛暗飞声,散入春风满 洛 城。” 宋 张元干 《石州慢》词:“谁家疏柳低迷,几点流萤明灭。” 元 张寿卿 《红梨花》第一折:“贪和你书生打话,畅好是兜兜搭搭,因此上不知明月落谁家。”

(4).怎样。 唐 王建 《寄刘蕡问疾》诗:“年少病多应为酒,谁家将息过今春。” 宋 张炎 《数花风·别义兴诸友》词:“好游人老,秋鬢芦花共色。征衣犹恋去年客。古道依然黄叶,谁家萧瑟!”

(5).怎能。 唐 韩愈 《杏园送张彻侍御归使》诗:“归来身已病,相见眼还明。更遣将诗酒,谁家逐后生。” 宋 吴文英 《瑞龙吟·送梅津》词:“ 西湖 到日,重见梅鈿皱。谁家听琵琶未了,朝驄嘶漏。”

(6).为什么。 宋 苏轼 《秋兴》诗之一:“野鸟游鱼信往还,此身同寄水云间。谁家晚吹残红叶,一夜归心满旧山。” 宋 苏轼 《谢人见和前篇》之二:“得酒强欢愁底事,闭门高卧定谁家。” 元 张可久 《折桂令·湖上道院》曲:“ 双井 先春採茶, 孤山 带月锄花,童子谁家,贪看 西湖 ,懒诵《南华》。”

(7).甚么。 宋 无名氏 《张协状元》戏文第二出:“生:适来听得一派乐声,不知谁家调弄?众:《烛影摇红》。” 钱南扬 校注:“谁家调弄,犹云‘甚么曲调’。” 宋 张炎 《台城路·抵吴书寄旧友》词:“雁拂沙黄,天垂海白,野艇谁家分晓?” 明 汤显祖 《牡丹亭·惊梦》:“良辰美景奈何天,赏心乐事谁家院!”

(8).甚么东西。 唐 杜甫 《少年行》:“马上谁家白面郎,临阶下马坐人牀。不通姓字粗豪甚,指点银瓶索酒尝。” 元 杨暹 《西游记》第三本第十二出:“[鬼母云]谁家一个黄口孺子,焉敢駡我?”参见 张相 《诗词曲语词汇释·谁家》。

乌帽

黑帽。唐时贵族戴乌纱帽,后来上下通用。乌纱帽后来成为闲居的常服。简称乌纱

忠烈青衣乌帽。—— 清· 全祖望《梅花岭记》

衫袖

衫的袖子。亦泛指衣袖。 北周 庾信 《春赋》:“鏤薄窄衫袖,穿珠帖领巾。” 唐 李端 《送客东归》诗:“把君衫袖望垂杨,两行泪下思故乡。” 宋 苏轼 《次韵苏伯固主簿重九》:“墨翻衫袖吾方醉,纸落云烟子患多。” 金 董解元 《西厢记诸宫调》卷六:“衫袖上盈盈,揾泪不絶。”

计吏

(1).古代州郡掌簿籍并负责上计的官员。《汉书·循吏传·文翁》:“减省少府用度,买刀布 蜀 物,齎计吏以遗博士。” 唐 李咸用 《宿隐者居》诗:“曙鸟枕前起,寒泉梦里闻;又须随计吏,鷄鹤逈然分。” 清 袁昶 《北游诗五章》之一:“昨登贾胡舶,浪逐计吏箯。” 吴晗 《先元璋传》第七章二:“按照规定,每年各布政使司和府、州、县都得派计吏到户部,报告地方财政收支帐目。”

(2).考成的官员。 汉 王充 《论衡·须颂》:“得詔书到,计吏至,乃闻圣政。”

(3).指考察官吏。 明 赵南星 《送郡伯二翁南公入朝序》:“夫入朝以计吏也,计吏以安民也,然郡国之人曰,百姓率三年而大创。” 清 魏象枢 《吏科奏疏》:“窃惟三年计吏,名曰考绩,盖考察政绩之成与不成,以行朝廷黜陟之 * 也。”

帝乡

传说中天帝住的地方

帝乡不可期。——晋· 陶渊明《归去来兮辞》

田夫

农夫。《礼记·郊特牲》:“黄衣黄冠而祭,息田夫也。” 唐 王驾 《夏雨》诗:“又作丰年望,田夫笑向人。” 苏曼殊 《与高天梅论文学书》:“旧病新瘥,於田亩间尽日与田夫閒话。”

君家

(1).敬词。犹贵府,您家。《玉台新咏·古诗<为焦仲卿妻作>》:“非为织作迟,君家妇难为。”《南史·颜延之传》:“﹝ 颜延之 ﹞答曰:‘身非三公之公,又非田舍之公,又非君家阿公,何以见呼为公?’” 唐 韩愈 《醉赠张秘书》诗:“今日到君家,呼酒持劝君。”

(2).敬称对方。犹您。《续资治通鉴·宋宁宗嘉泰三年》:“我与君家是白翎雀,他人鸿雁耳!” 明 高明 《琵琶记·官媒议婚》:“秦楼此日招凤侣,遣妾每特来执伐,望君家殷勤肯首,早谐结髮。” 清 吴骞 《扶风传信录》:“都道君家一可人,亦随儕侣问来因。”

一来

(1).来一趟。《左传·襄公二十六年》:“ 晋 楚 将平,诸侯将和, 楚王 是故昧於一来。” 唐 白居易 《赠昙禅师》诗:“五年不入 慈恩寺 ,今日寻师始一来。”《宋史·卓行传·巢谷》:“ 苏軾 责 黄州 ,与 谷 同乡,幼而识之,因与之游。及 軾 与弟 辙 在朝, 谷 浮沉里中,未尝一来相见。”

(2).常与“二来”、“三来”等连用,列举理由或目的。 元 关汉卿 《五侯宴》第四折:“一来庆贺功劳,二来犒赏孩儿。”《二刻拍案惊奇》卷九:“ 龙香 一来晓得姐姐的心事,二来见 凤生 靦覥,心里也有些喜欢,要在里头撮合。”《儿女英雄传》第三回:“咱一来是为行好,二来也怕脏了我的店。” 朱自清 《给亡妇》:“你常生病,却总不开口,挣扎着起来;一来怕扰我,二来怕没人做你那分儿事。”

(3).谓某种动作或情况的出现。 鲁迅 《故事新编·序言》:“不记得怎么一来,中途停了笔,去看日报了。” 巴金 《家》七:“他自己把心关着,唯恐别人看见他的秘密,你想,这样一来别人怎好跟他接近?” 老舍 《正红旗下》十:“到端午、中秋、重阳,大家若是都作些诗,喝点黄酒,有多好呢!哼,那么一来,天下准保太平无事了!”

(4).蒙语ire的音译。“来了”之意。《华夷译语》等作“亦列”。 明 黄元吉 《流星马》第二折:“通事见正旦云:‘也七阿妈萨一来四。’”参阅 方龄贵 《元明戏曲中的蒙古语》。

长安道

汉 乐府《横吹曲》名。内容多写 长安 道上的景象和客子的感受,故名。 南朝 陈后主 、 徐陵 和 唐 代 韦应物 、 白居易 等均写有此曲。句式长短错落不一。参阅 唐 吴兢 《乐府古题要解》。

眼大

形容眼高,看不起人。 元 尚仲贤 《柳毅传书》第四折:“[ 柳毅 云]:‘我与小娘子素不相知,有甚么忆旧来?’[正旦做微笑科,云]:‘ 柳官人 ,你好眼大也!’”

相参

亦作“ 相叅 ”。1.相互参证。《墨子·号令》:“遣他候,奉资之如前候,反,相参审信,厚赐之。” 汉 严遵 《道德指归论·以正治国》:“兵德相保,法在中央,法数相叅,故能大通。”

(2).参加。 汉 董仲舒 《春秋繁露·官制象天》:“每一选有三人,三四十二,十二臣相参,而事治行矣。”《后汉书·胡广传》:“明詔既许,復令臣等得与相参。”

亦作“ 相叅 ”。1.相互参错;间隔。 南朝 梁 刘勰 《文心雕龙·定势》:“虽復契会相参,节文互杂,譬五色之锦,各以本采为地矣。”《资治通鉴·周赧王三十二年》:“﹝ 卫嗣君 ﹞又爱 泄姬 ,重 如耳 ,而恐其因爱重以壅己也,乃贵 薄疑 以敌 如耳 ,尊 魏妃 以偶 泄姬 ,曰:‘以是相参也。’”《续资治通鉴·宋太宗雍熙二年》:“自今诸科并令量定人数,相参引试,分科隔坐,命官巡察监门,谨视出入。”

(2).相近似。《二刻拍案惊奇》卷二:“到得 辽 人,一般称‘帝’称‘宗’;以至官员职名大半与中国相参。”

致辞

在仪式上讲表示勉励、感谢、祝贺、哀悼等的话

长安

长安地名始于秦朝,西汉、隋、唐等朝的都城,在今陕西西安一带

大处

(1).大地方。 唐 刘禹锡 《插田歌》:“计吏前致辞, 长安 真大处。”

(2).大的方面。如:大处着眼,小处着手。

省门

(1).宫门;禁门。《资治通鉴·汉安帝延光四年》:“时 江京 、 刘安 及 李闰 、 陈达 等俱坐省门下, 程 ( 孙程 )与 王康 共就斩 京 、 安 、 达 。”《资治通鉴·汉献帝兴平二年》:“ 酈 出,诣省门,白‘ 傕 不肯奉詔,辞语不顺。’” 胡三省 注:“天子所居曰禁中,亦曰省中。省门,即禁门也。” 宋 郑文宝 《南唐近事》:“ 员 梦中惊喜,理服驰马诣省门。”

(2).指礼部衙门。亦指礼部试进士的场所。礼部隶尚书省,故称。 唐 刘禹锡 《插田歌》:“省门高軻峨,儂入无度数。” 宋 叶适 《孙永叔墓志铭》:“君负其能,踏省门五六,然终不得第名於进士。”

(3).指省治。 清 龙启瑞 《何雨人家传》:“君闻变,先以老弱藏乡僻善处,而与族弟 进贤 急走省门求援。”

轲峨

高耸貌。 唐 刘禹锡 《插田歌》:“省门高軻峨,儂入无度数。” 宋 陆游 《估客乐》诗:“軻峨大艑望如豆,骇视未定已至前。”

度数

用度来表示的数目

昨来

近来。 唐 岑参 《河西春暮忆秦中》诗:“别后乡梦数,昨来家信稀。” 金 董解元 《西厢记诸宫调》卷三:“想昨来枉了身心,初间唤做得为夫妇;谁知今日,唤俺做哥哥。”《续资治通鉴·宋神宗元丰四年》:“臣闻昨来西师出界,中缀而还,将下师徒,颇有飢冻溃散。”

卫士

卫兵

卫士欲止。——《史记·项羽本纪》

卫士仆地。

筒竹布

古代一种名贵细布名。 唐 刘禹锡 《插田歌》:“昨来补卫士,唯用筒竹布。”参见“ 筒中布 ”。

二三

(1).谓不专一;反复无定。《书·咸有一德》:“德唯一,动罔不吉;德二三,动罔不凶。” 孔 传:“二三,言不一。”《晋书·慕容垂载记》:“虽曰君臣,义深父子,岂可因其小隙,便怀二三。” 宋 文天祥 《罗融斋墓志铭》:“不以利害为二三。其忠信如此。”《醉醒石》第四回:“这事断要死争,二三不得的。”

(2).约数,不定数。表示较少的数目,犹言几。《国语·吴语》:“﹝ 越王 ﹞曰:‘ 勾践 用帅二三之老,亲委重罪,顿顙於边。’” 汉 王褒 《僮约》:“日暮以归,当送乾薪二三束。” 唐 皎然 《咏小瀑布》:“瀑布小更奇,潺湲二三尺。”《水浒传》第五七回:“ 呼延灼 吃了一惊,便叫酒保引路,就田塍上赶了二三里。” 石楠 《张玉良传》:“她一定会兴奋得两颊泛上荷红,上面滴洒着二三点露珠。”

(3).约数,不定数。谓二成或三成。 汉 班固 《西都赋》:“草木涂地,山渊反覆,蹂躪其十二三,乃拗怒而少息。” 清 李渔 《奈何天·逃禅》:“正是不如意事常八九,可与人言无二三。”

(4).约数,不定数。谓第二或第三。 宋 陈亮 《谢张侍御启》:“第其度程,亦在二三之数。”

(5).约数,不定数。犹言再三,多次。《百喻经·妇诈称死喻》:“妇於后时心厌傍夫,便还归家,语其夫言:‘我是汝妻。’夫答之言:‘我妇久死,汝是阿谁?妄言我妇。’乃至二三,犹故不信。”

(6).即六。《文选·何晏<景福殿赋>》:“故载祀二三,而国富刑清。” 张铣 注:“二三,谓 明帝 六年也。”

官人

(1) 唐朝称当官的人,宋以后对有一定地位的男子的敬称

剑外官人冷, 关中驿使疎。—— 唐· 杜甫《逢唐兴与刘主簿弟》

女使锦儿叫道:“官人寻得我苦,却在这里!”——《水浒》七回

(2) 妻子称呼丈夫(多见于早期白话)

夜坐书院中研墨吮笔,凭纸长吟,中妻不眠,(妻)向氏呼曰:“官人夜深何不睡去?”——《续传灯录·张商英》

诗文赏析


原序:连州城下,俯接村墟。偶登郡楼,适有所感。遂书其事为俚歌,以俟采诗者。
  这首乐府体诗歌写于刘禹锡贬为连州(今广东连县)刺史期间。诗以俚歌形式记叙了农民插秧的场面以及农夫与计吏的一场对话。序文说希望中央派官吏来采集歌谣,明确表示他作诗的目的是讽谕朝政、匡正时阙。中唐新乐府诗虽然大都有意仿效乐府民歌通俗浅显的风格,但象《插田歌》这样富于民歌天然神韵的作品也并不多见。这首诗将乐府长于叙事和对话的特点与山歌俚曲流畅清新的风格相结合,融进诗人善于谐谑的幽默感,创造出别具一格的诗歌意境。
  首六句用清淡的色彩和简洁的线条勾勒出插秧时节连州郊外的大好风光,在工整的构图上穿插进活泼的动态:冈头花草崭齐,燕子穿梭飞舞,田埂笔直如线,清水粼粼闪光。农妇穿着白麻布做的衣裙,农夫披着绿草编的蓑衣,白裙绿衣与绿苗白水的鲜明色彩分外调和。这几句笔墨虽淡,却渲染出南方水乡浓郁的春天气息。
  “齐唱郢中歌”以下六句进一步通过听觉来描写农民劳动的情绪。在农夫们一片整齐的哼唱中时时穿插进一阵阵嘲嗤的大笑,忧郁的情调与活跃的气氛奇妙地融合在一起,因而歌声虽然哀怨,但并无沉闷之感。“但闻”、“不辨”、“此必”扣住诗人从郡楼下望的角度描写,虽然楼上人听不真歌词和嘲嗤的内容,却传神地表现了农民们朴野而又乐天的性格特征,绘出了富有特色的民风乡俗。“怨响音”是农民们在繁重劳动和艰难生活的重压下自然流出的痛苦呻吟,而“时时一大笑”则爆发出他们热爱生活、富于幽默感的旺盛活力。时怨时嘲的情绪变换,暗示了农民对现实的不满,这就与下文农夫对计吏的嘲讽取得了照应。
  尤其高明的是,诗人没有描写劳动时间的推移过程,而仅用“水平苗漠漠”一句景物描写点明插秧已毕,使场景自然地从水田转移到村路。炊烟袅袅、鸡犬奔啄的四句景色点缀承上启下,展现了农民劳动归来时村落里宁静和平而微带骚动的气氛,同时引出计吏的登场,将全诗前后两部分对比的内容天衣无缝地接合成一个完整的场面。计吏乌帽长衫的打扮出现在这青田白水的背景上,在农妇田夫白裙绿衣的衬托下,不但显示出计吏与农夫身份地位的差别,而且使人联想到它好象一个小小的黑点玷污了这美好的田野,正如他的庸俗污染了田间辛勤劳动的纯朴气氛一样。计吏的自我介绍引出田夫与他的对话,着一“自”字,巧妙地表现了计吏急于自炫身份的心理。
  田夫对计吏的应酬颇含深意。“君家侬定谙”,说明田夫知道计吏本来也是出身于附近乡村的。“一来长安道,眼大不相参”,讽刺计吏一旦当上官差,去过一趟长安,便与乡邻不是一路人了。话虽是对“这一个”计吏而发,却也概括了封建社会世态炎凉的普遍现象,揭示了官贵民贱的社会关系的本质。计吏没有听出田夫话里的讽刺意味,反而“笑”着致辞,借机大肆吹牛。这一“笑”正显出他的愚蠢。“长安真大处,省门高轲峨,侬入无度数”,活画出尚未脱掉土气的计吏鄙俗可笑的神情和虚荣浅薄的性格。“昨来补卫士,唯用筒竹布”是全诗讽刺的重点。既然计吏的姓名补入朝廷禁军的缺额,只须拿出些筒竹布便贿赂得来,那么官职当然也可随意买卖了。“君看二三年,我作官人去”,这种推测既是计吏的自夸,也道出了诗人的忧虑。但让这话出自一个小小的计吏之口,则收到比诗人直接议论更强烈的效果。连计吏都觉得官价便宜,更可见出皇家卫士名额之贱,朝廷卖官鬻爵之滥。全诗写到计吏得意忘形地预卜自己将会高升的前途时便戛然而止。听了这一席话田夫的反应如何,则让读者自己去想象,这就留下了无穷的余味。这一段对话全用口语,寥寥数言,朴素无华,却传神地表现出农夫与计吏这两个不同身份的人物不同的心理状态和性格特征,体现了诗人通俗活泼而又具有高度概括力的语言特色。
  这首诗继承汉乐府缘事而发的优秀传统,以俚歌民谣揭露重大的社会问题,在诙谐嘲嗤中寄寓严肃的政治意义,以平凡真实的生活显示深刻的主题思想,从艺术结构、叙事方式、细节描写到人物对话都深得汉乐府民歌的真髓,但又表现出诗人明快简洁幽默的独特风格,因而以高度的思想艺术价值为中唐新乐府运动增添了光彩。
  (葛晓音)
公众号
0
纠错

诗词推荐

名句推荐

古诗文大全 词典网
m.CiDianWang.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