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文
小谏升中谏,三年侍玉除。且言无所补,浩叹欲何如。
宫阙飞灰烬,嫔嫱落里闾。
蓝峰秋更碧,沾洒望銮舆。
诗词问答
问:《顺动后蓝田偶作(时丙辰初夏日)》的作者是谁?答:郑谷
问:该诗写于哪个朝代?答:唐代
问:郑谷的名句有哪些?答:郑谷名句大全
书法欣赏
全唐诗:卷674-38
参考注释
小谏
唐 代谏官拾遗的别称。 宋 代称监察御史。 宋 洪迈 《容斋四笔·官称别名》:“拾遗为小諫,又曰遗公。” 宋 张师正 《括异志·孙副枢》:“ 寳元 中,副枢 孙 公 沔 ,自小諫以言事左迁监 永州 市征。”
升中
古帝王祭天上告成功。 唐 武则天 《昇仙太子碑》序:“西鶼东鰈,已告太平之符; 鄗 黍 江 茅,屡荐昇中之应。”
(1).古帝王祭天上告成功。《礼记·礼器》:“是故因天事天,因地事地,因名山升中於天。” 郑玄 注:“升,上也。中,犹成也。谓巡守至於方狱,燔柴,祭天,告以诸侯之成功也。”后以“升中”指祭天。 南朝 梁 陆倕 《石阙铭》:“类帝禋宗,光有神器。升中以祀羣望,摄袂而朝诸夏。”《旧唐书·孝友传·裴守真》:“况升中大事,华夷毕集,九服仰垂拱之安,百蛮怀率舞之庆。” 清 王士禛 《滇南凯旋歌》之三:“升中大礼视圜丘,黄幄天清宿雾收。”
(2).指祭天。
玉除
(1).玉阶,用玉石砌成或装饰的台阶。亦用作石阶的美称。《文选·曹植<赠丁仪>诗》:“凝霜依玉除,清风飘飞阁。” 李善 注:“玉除,阶也。” 南朝 梁简文帝 《看摘蔷薇》诗:“倡女倦春闺,迎风戏玉除。” 清 纳兰性德 《西苑杂咏和荪友韵》:“香引轻颸散玉除,下帘声彻退朝初。”
(2).借指朝廷。 唐 白居易 《答马侍御见赠》诗:“谬入金门侍玉除,烦君问我意何如?” 宋 杨亿 《受诏修书述怀感事三十韵》:“紬绎资金匱,规模出玉除。”
无所
(1).没有地方;没有处所。 汉 枚乘 《七发》:“今夫贵人之子,必宫居而闺处,内有保母,外有傅父,欲交无所。” 唐 韩愈 《祭张给事文》:“上不负汝,为此不祥,将死无所。” 清 蒲松龄 《聊斋志异·细柳》:“积数月,乞食无所,憔悴自归。”
(2).表示否定不必明言或不可明言的人或事物。《周礼·考工记·轮人》:“无所取之,取诸圜也。” 郑玄 注:“非有他也,圜使之然也。”《后汉书·杜乔传》:“先是 李固 见废,内外丧气,羣臣侧足而立,唯 乔 正色无所回橈。”《通典·食货九》:“ 后魏 初至 太和 钱货无所用也。” 明 陈文烛 《<少室山房笔丛>序》:“大哉 孔子 !博学无所成名。” 瞿秋白 《文艺的自由和文学家的不自由》:“漂亮是美,‘艺术的价值’也是美--抽象的美,无所附丽的美。”
浩叹
见“ 浩叹 ”。
亦作“ 浩嘆 ”。长叹,大声叹息。 唐 王勃 《益州夫子庙碑》:“命归 齐 去 鲁 ,发浩叹於衰 周 。” 宋 陆游 《不寐》诗:“欲明闻漉稻,浩叹閔黎元。”《儿女英雄传》第十八回:“只见他闷坐了半日,忽然浩叹了一声道:‘原来如此!’” 鲁迅 《书信集·致章廷谦》:“人心不古,诚堪浩叹。”
何如
(1) 如何,怎么样
今日之事何如。——《史记·项羽本纪》
诚好恶何如。——唐· 柳宗元《柳河东集》
则何如。——唐· 柳宗元《捕蛇者说》
(2) 用反问的语气表示胜过或不如
与其强攻,何如智取
宫阙
古时帝王所居住的宫殿。因宫门外有双阙,故称宫阙
太行、碣石之间,宫阙小陵之所在。——明· 顾炎武《复庵记》
飞灰
(1).律管中飞动的葭灰,古代以此候测节气。 唐 阴行先 《和张燕公湘中九日登高》:“重阳初启节,无射正飞灰。”
(2).飞扬的灰烬。 明 刘基 《巫山高》诗:“猛风吹雨洗不尽,假手 秦 炬歊飞灰。” 鲁迅 《南腔北调集·火》:“一场大火,几十里路的延烧过去,稻禾、树木、房舍--尤其是草棚--一会儿都变成飞灰了。”
嫔嫱
宫中女官,天子诸侯姬妾。《左传·昭公三年》:“君若不弃敝邑,而辱使董振择之,以备嬪嬙,寡人之望也。” 杜预 注:“嬪、嬙,妇官。” 杨伯峻 注:“嬪、嬙皆天子诸侯姬妾。” 唐 白居易 《策林》一:“虑人之有愁苦也,则念损嬪嬙之数。”《旧唐书·德宗纪下》:“出永巷之嬪嬙,放 文单 之驯象。” 清 侯方域 《西施亡吴辩》:“ 西施 一嬪嬙耳,何能为?”
里闾
(1).里巷;乡里。《古诗十九首·去者日以疏》:“思还故里閭,欲归道无因。” 南朝 梁武帝 《东飞伯劳歌》:“谁家女儿对门居,开颜发艷照里閭。” 叶圣陶 《穷愁·倚闾之思》:“厥后道出 齐 鲁 ,瞻拜 泰岱 、 孔 林,迄於前日始返里閭。”
(2).指乡里友人。 唐 李绅 《忆登栖霞寺峰》诗:“却数共游者,凋落非里閭。”《元典章新集·刑部·诸盗》:“里閭相劝,族党相规。”
(3).泛指民间。 唐 韩愈 《钱重物轻状》:“所贵緡货通行,里閭宽息。” 宋 苏轼 《谢贾朝奉启》:“首隆学校之师儒,次访里閭之耆旧。” 清 龚自珍 《语录》:“小篆相传,沿譌日久,大抵由 汉 时里閭书师所见隶书,传授其徒。”
沾洒
水珠洒落浸湿。多指流泪。 唐昭宗 《菩萨蛮》词:“飘飘且在三峯下,秋风往往堪沾洒。” 宋 柳永 《洞仙歌》词:“每祗向、洞房深处,痛怜极宠,似觉些子轻孤,早恁背人沾洒。” 明 陆采 《明珠记·送愁》:“空交人泪珠沾洒。伊知么,伊还知道泪还加。” 清 陈维崧 《贺新郎》词:“粉壁练裙沾洒徧,墨汁酒痕都有。”
霑灑:1.谓水珠或泪珠等洒落并使沾着物濡湿。《北齐书·窦泰传》:“电光夺目,驶雨霑洒。” 唐 杜甫 《伤春》诗之四:“岂无 嵇绍 血,霑洒属车尘。” 元 辛文房 《唐才子传·李季兰》:“率以明白之操,徽美之诚,欲见於悠远,寓文以宣情,含毫而见志,岂泛滥之故,使人击节霑洒,弹指追念,良有谓焉。” 清 顾炎武 《三月十九日有事于欑宫时闻缅国之报》诗:“年年霑洒频寒食,咫尺龙髯近帝旁。”
(2).使人受惠。《敦煌曲子词·菩萨蛮》:“常慙血怨居臣下,明君巡幸恩霑洒。”
銮舆
皇帝的车驾。也叫銮驾
迎銮舆到许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