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原文
两眼欲读天下书,力虽不迨志有余。千载欲追圣人徒,慷慨自信宁免愚?置书不读谈虚无,谁其始为此创疽?古时泽被禽与鱼,博施所以为唐虞。
正使老释信不诬,为我未免近杨朱。
高轩大旆塞路衢,台阁尊显来于于,安得禹皋日陈谟,沾濡四表无焦枯,坐令事业见真儒,老农不恨老耕鉏。
诗词问答
问:读书的作者是谁?答:陆游
问:读书写于哪个朝代?答:宋代
问:陆游的名句有哪些?答:陆游名句大全
参考注释
天下
(1) 四海之内,全中国
鱼鳖鼋鼍为天下富。——《孙子·谋政》
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孟子·公孙丑下》
天下三分。——诸葛亮《出师表》
天下之美。——明· 刘基《郁离子·千里马篇》
(2) 人世间,社会上
天下谁人不识君。——唐· 高适《别董大》
天下物皆然。——清· 袁枚《黄生借书说》
天下事有难易乎。——清· 彭端淑《为学一首示子侄》
(3) 全世界,所有的人
天下缟素。——《战国策·魏策》
天下顺之。——《孟子·公孙丑下》
以天下之所顺。
先天下之忧而忧。——宋· 范仲淹《岳阳楼记》
后天下之乐而乐。
(4) 国家或国家的统治权
传天下不足多。——《韩非子·五蠹》
为天下理财。——宋· 王安石《答司马谏议书》
共争天下。——《资治通鉴》
天下事谁可支柱者。——清· 方苞《左忠毅公逸事》
(5) 自然界,天地间
知天下之寒。——《吕氏春秋·察今》
不迨
不及。《新唐书·李晟传》:“常竭嘉言,以匡不迨,情所亲重,义无间然。” 唐 皇甫枚 《三水小牍·步飞烟》:“妾貌虽不迨桃李,而零落过之。” 金 董解元 《西厢记诸宫调》卷五:“才不迨於郎矣!”
有余
(1) 有剩余
绰绰有余
(2) 有零
五十有余
千载
千年。形容岁月长久。《汉书·王莽传上》:“於是羣臣乃盛陈‘ 莽 功德致 周 成 白雉之瑞,千载同符’。” 唐 韩愈 《歧山下》诗:“自从 公旦 死,千载閟其光。” 清 昭槤 《啸亭杂录·三年丧》:“惟我 纯皇 孝挚性成,力阻浮议,使千载之陋,更於一旦。”
圣人
(1) 德高望重、有大智、已达到人类最高最完美境界的人,有时也专指孔子
古之圣人,其出人也远矣。——唐· 韩愈《师说》
是以圣人不期修古,不法常可。——《韩非子·五蠹》
(2) 封建时代对君主的尊称
待圣人之出而投缳道路,不可谓非五人之力也。——明· 张溥《五人墓碑记》
慷慨
(1) 充满正气,情绪激昂
慷慨就义
(2) 大方;不吝啬
慷慨解囊
自信
(1) 相信自己
他自信能把它做好
(2) 相信自己的
看起来他体格结实,而且自信
谈虚
空谈。《魏书·阳尼传》:“絶谈虚穷微之论,简桑门无用之费。” 宋 程大昌 《<演繁露>自序》:“然有 退之 之学则可,无 退之 之学而遗迹谈虚,恐援据所及,金根金银,或相贸易,益可赧矣。”
为此
因为这个;有鉴于此
我们都为此感到欢欣鼓舞
时泽
犹时雨。 三国 魏 曹植 《节游赋》:“感气运之和顺,乐时泽之有成。” 唐 韦应物 《宴别幼遐与君贶兄弟》诗:“羣水含时泽,野雉鸣朝阳。”《续资治通鉴·宋仁宗天圣五年》:“诚动乎上,惠洽於下,岂有时泽之艰哉。”
博施
普遍施与;多多给予。《礼记·祭义》:“博施备物,可谓不匱矣。”《旧唐书·代宗纪》:“故爱人之礼,先以博施;富国之源,必均节用。” 清 蒲松龄 《聊斋志异·真生》:“蒙君博施,今以功德消罪。”
以为
认为
自以为不失天下之士。——《史记·平原君虞卿列传》
以为旦噬己也。——唐· 柳宗元《三戒》
以为鄙吝。——宋· 司马光《训俭示康》
孤常读书,自以为大有所益。——《资治通鉴》
自以为必死。——《资治通鉴·唐纪》
以为豪。——明· 魏禧《大铁椎传》
以为妙绝。——《虞初新志·秋声诗自序》
唐虞
唐尧 与 虞舜 的并称。亦指 尧 与 舜 的时代,古人以为太平盛世。《论语·泰伯》:“ 唐 虞 之际,於斯为盛。”《史记·汲郑列传》:“陛下内多欲而外施仁义,奈何欲效 唐 虞 之治乎!” 宋 刘过 《沁园春·寿》词:“平章处,看人如 伊 吕 ,世似 唐 虞 。” 郭沫若 《星空·孤竹君之二子》诗:“我好像置身在 唐 虞 时代以前。”
正使
(1).纵使;即使。《东观汉记·光武帝纪》:“正使 成帝 復生,天下不可復得也。”《三国志·魏志·高贵乡公髦传》“ 高贵乡公 卒” 裴松之 注引《汉晋春秋》:“帝乃出怀中版令投地,曰:‘行之决矣。正使死,何所惧?况不必死邪!’” 宋 苏轼 《奏浙西灾伤第一状》:“正使自今雨止,已非丰岁。”
(2).外国派来或派往外国的正式使臣。对副使而言。 清 魏源 《圣武记》卷六:“ 嘉庆 十年,女汗之子嗣立,特遣正使来至边界议礼,不合而返。”
不诬
不妄;不假。《礼记·表记》:“是故君有责於其臣,臣有死於其言,故其受禄不诬。” 孔颖达 疏:“以其言善乃受禄,是受禄不诬罔也。”《后汉书·杜林传论》:“ 杜林 行义,烈士假其命。《易》曰:‘人之所助者信’,有不诬矣。” 明 文徵明 《题李西台千文》:“今观此书,信不诬也。”
为我
战国 时期 杨朱 主张的“损一毫利天下不与,悉天下奉一身不取”的学说。《孟子·尽心上》:“ 杨子 取为我,拔一毛而利天下,不为也。”
未免
(1) 实在是,不能不说是
你的发言未免长了些
(2) 不免
初次见面,未免有些拘束
高轩
(1).堂左右有窗的高敞的长廊。《西京杂记》卷三:“﹝ 思贤苑 ﹞中有堂隍六所,客馆皆广廡高轩。”《文选·左思<蜀都赋>》:“开高轩以临山,列綺窗而瞰江。” 李善 注:“高轩,堂左右长廊之有牎者。” 唐太宗 《元日》诗:“高轩曖春色,邃阁媚朝光。” 清 黄鷟来 《赠陈省斋》诗之六:“众宾集高轩,玉珮纷成行。”
(2).高车。贵显者所乘。亦借指贵显者。 南朝 陈 徐陵 《与杨仆射书》:“高轩继路,飞盖相随。” 金 刘迎 《上施内翰》诗:“正以高轩肯相过,免教书客感秋蓬。” 明 李东阳 《得文敬双塔寺和章招之不至四迭韵奉答》:“淖险真停疋马迎,情深屡枉高轩顾。” 清 李渔 《玉搔头·缔盟》:“风尘贱地,何缘忽驻高轩。”参见“ 高车 ”。
路衢
四通八达的道路。《公羊传·宣公十二年》:“ 庄王 伐 郑 ,胜乎皇门,放乎路衢。” 何休 注:“路衢,郭内衢道,四达谓之衢。” 唐 杜甫 《后出塞》诗之四:“边人不敢议,议者死路衢。” 明 史槃 《梦磊记·月夜遇婢》:“门前觉有裁云树,只恐眼底生疎错路衢。”
台阁
官府。本指尚书台,此指大官府
仕宦于台阁。——《广东军务记》
尊显
(1).尊贵显赫。《管子·明法解》:“赏罚之所立者当,则主尊显而奸不生。” 汉 贾谊 《吊屈原文》:“闒茸尊显兮,谗諛得志。”
(2).指地位尊贵显赫的人。 明 何景明 《内篇》第二五:“ 张子璉 为御史,尝按治当世巨重,举奏当世尊显,下弗厉其法而上不咎其言。”
(3).致人于尊贵显赫的地位。《汉书·高帝纪下》:“贤士大夫有肯从我游者,吾能尊显之。布告天下,使明知朕意。”
于于
(1).自得貌。《庄子·应帝王》:“ 泰氏 其卧徐徐,其觉于于。” 成玄英 疏:“于于,自得之貌。” 唐 白居易 《和朝回与王炼师游南山下》诗:“兴酣头兀兀,睡觉心于于。” 宋 沉辽 《走笔酬亨甫所示二篇次韵和之》之一:“始来 齐山 秋正肃,山间于于太古俗。” 明 何景明 《霍山辞》:“视其体腴然,其度于于然,不异平居也。” 茅盾 《霜叶红似二月花》五:“ 朱行健 老先生的义子 朱竞新 ,白夹翩翩,摇着一把名人书画的七骨大折扇,于于然来了。”
(2).相属貌。 元 蒲道源 《闲居记事》诗之一:“凌晨出求糴,于于如櫛比。”
(3).多难貌,屈曲貌。 汉 扬雄 《太玄·饰》:“白舌于于屈于根。” 范望 注:“于于,多难之貌。” 司马光 集注:“于于,屈皃。”
夸诞貌。一说佞媚貌。《庄子·天地》:“子非夫博学以拟圣,於于以盖众,独弦哀歌,以卖名声於天下者乎?” 陆德明 释文:“於于,并如字。”又引 司马彪 曰:“夸诞貌。” 成玄英 疏:“於于,佞媚之谓也。”
犹于于。自得貌。 清 黄景仁 《闲居感怀》诗:“逢欣稍於於,紆感仍邑邑。” 王闿运 《衡阳程君墓志铭》:“於皇中兴,惟 楚 有材,或公或侯,风起云飞,君乃於於不出里闈,纳駟于庭,英彦员归。”
陈谟
陈献谋画。 明 李东阳 《纳谏》诗:“ 虞 廷屡有陈謨拜, 汉 室频闻下詔求。”
沾濡
浸湿。多指恩泽普及。 汉 司马相如 《封禅文》:“怀生之类,沾濡浸润。” 元 马致远 《陈抟高卧》第三折:“殿廷聚会风云气,华夏沾濡雨露恩。” 姚华 《论文后编》:“《诗》、《书》之教,著於四术, 姬 周 学人,靡不沾濡。”
四表
(1).指四方极远之地,亦泛指天下。《书·尧典》:“光被四表,格于上下。” 孔颖达 疏:“圣德美名,充满被溢於四方之外,又至於上天下地。”《魏书·西域传序》:“ 太祖 初,经营中原,未暇及於四表。” 唐 李德裕 《谢恩不许让官表状》:“况今四表无事,六气斯和,簫勺可致於治平,文轨尽同於元化。”
(2).古代谶纬家谓地与星辰升降运行的终极之处。《礼记·月令》 孔颖达 题解引 汉 郑玄 注《尚书考灵曜》:“天旁行四表之中,冬南、夏北、春西、秋东,皆薄四表而止,地亦升降於天之中……地与星辰俱有四游。”《《续博物志》卷一引《尚书考灵曜》》:“二十八宿之外,上下东西,各有万五千里,是为四游之极,谓之四表。”
焦枯
干燥枯萎
禾苗焦枯
坐令
犹言致使;空使。 唐 韩愈 《赠唐衢》诗:“胡不上书自荐达,坐令四海如 虞 唐 ?” 明 刘基 《结交行》:“寧知嫌隙翻掌成,坐令衽席生戈兵!” 丘逢甲 《汕头海关歌》:“坐令洋货日报关,万巧千奇无不备。”
事业
(1) 人们所从事的,具有一定目标、规模和系统的对社会发展有影响的经常活动
他的毕生的真正使命,就是以这种或那种方式参加推翻资本主义社会及其所建立的国家制度的事业。——《在马克思墓前的讲话》
(2) 特指没有生产收入,由国家经费开支,不进行经济核算的文化、教育、卫生等单位
公用事业
(3) 个人的成就
他立志要做出一番事业来
真儒
真正的儒者。犹大儒。 汉 扬雄 《法言·寡见》:“如用真儒,无敌於天下。” 唐 韩愈 《答殷侍御书》:“每逢学士真儒,叹息踧踖,愧生于中,颜变于外,不復自比于人。”《宋史·道学传一·程颢》:“道不行,百世无善治;学不传,千载无真儒。无真儒,则贸贸焉莫知所之,人欲肆而天理灭矣。” 清 姚莹 《朝议大夫刑部郎中加四品衔从祖惜抱先生行状》:“ 宋 之时,真儒乃得圣人之旨,羣经略有定説。”
老农
年老的农民;从事农业生产长久而经验丰富的农民
耕鉏
耕锄。 唐 包佶 《献尚书宗兄》诗:“上官唯揖让,半禄代耕鉏。”参见“ 耕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