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文
三十九年至正壬寅,同在京华,遇其寿日,语及旧作,遂再和前韵四海之间,难弟劣兄,白头二人。记昌期瑞旦,行年在卯,善门余庆,维岳生申。
科第佳名,祠宗优秩,常奉天香降紫宸。
身通贵,只贫安分定,老益书亲。
简编不负辛勤。
羡进德扬名迈等伦。
任家无厚积,融融度日,诗多好句,蔼蔼回春。
明月清风,交梨火枣,竹里行厨脯擘麟。
吾何事,但问花携酒,专竞芳辰。
诗词问答
问:《沁园春 可行弟泰定甲子寿日,赋乐府沁园春》的作者是谁?答:许有壬
问:该诗写于哪个朝代?答:元代
问:该诗是什么体裁?答:词
问:许有壬的名句有哪些?答:许有壬名句大全
参考注释
十九
十分之九。谓绝大多数。《庄子·寓言》:“寓言十九,重言十七,巵言日出,和以天倪。” 唐 韩愈 《平淮西碑文》:“凡 蔡 卒三万五千,其不乐为兵,愿归为农者十九,悉纵之。” 曹靖华 《飞花集·忆当年,穿着细事且莫等闲看!》:“如此‘土气’的穿着,加之满口土腔,甚至问路,十九都遭到白眼。”
至正
(1).最中正之道。《庄子·骈拇》:“此皆多駢旁枝之道,非天下之至正也。” 郭象 注:“至正者不以己正天下,使天下各得其正而已。”《礼记·礼运》:“王前巫而后史,卜筮瞽侑皆在左右。王中,心无为也,以守至正。” 陈澔 集说:“王居其中,此心何所为哉?不过守君道之至正而已。” 唐 元稹 《沂国公魏博德政碑》:“先帝曰:‘兴吾六州善心者, 田兴 也。使 兴 弘吾至正,不亦可乎!’”
(2).最正常。《史记·历书》:“明者孟也,幽者幼也,幽明者雌雄也。雌雄代兴,而顺至正之统也。”
京华
国都
誉满京华
寿日
寿诞,生日。《儒林外史》第十八回:“弟因前日进城,会见 雪 兄,説道三哥今日寿日,所以来奉祝,叙叙阔怀。”《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五回:“莫非是那一位同寅的喜事寿日,大家要送戏?”
前韵
先后作旧体诗二首以上,用韵皆同,第一首对以后各首来说,其所用之韵称“前韵”。常在题中指明。如 宋 苏轼 《赵郎中往莒县逾月而归复以一壶酒遗之仍用前韵》诗即是。 清 蒲松龄 《聊斋志异·香玉》:“揽衣更起,挑灯復踵前韵曰:‘山院黄昏雨,垂帘坐小窗。’”
四海
(1) 指全国各地
四海为家
将军既帝室之胄,信义著于四海。——《三国志·诸葛亮传》
大阉之乱,缙绅而能不易其志者,四海之大,有几人欤?——明· 张溥《五人墓碑记》
(2) 指世界各地
放之四海而皆准
(3) 豪放、豁达
老牛说:“真是大手笔,四海得很”
难弟
犹贤弟。 宋 程俱 《九月七日夜梦王元规诘旦其弟元矩适相访感而作诗一首》:“清晨客在门,乃自 乌衣 来。典刑见难弟,共嘆一息乖。”参见“ 难兄难弟 ”。
劣兄
犹愚兄。自谦之辞。 清 李渔 《蜃中楼·警焰》:“二位贤弟,劣兄老朽无能,竟被凡夫所困,如之奈何?”《儿女英雄传》第十五回:“劣兄今年活了八十七岁,再三年就九十岁的人了。”
白头
(1) 白头发,多指年老
少白头
白头到老
(2) 老年
(3) 不署名的
白头帖子(不署名的字帖儿)
白头材料
昌期
兴隆昌盛时期。《乐府诗集·郊庙歌辞七·周郊祀乐章》:“高明祚德,永致昌期。” 宋 陆游 《天申节贺表》:“敢即昌期,虔申寿祝。” 清 昭槤 《啸亭杂录·朱文正》:“ 翁方纲 等皆学问渊博,实应昌期而生者。”
行年
(1).经历的年岁,指当时年龄。《荀子·君道》:“以为好丽邪?则夫人行年七十有二,齳然而齿堕矣。” 唐 杜甫 《狂歌行赠四兄》:“与兄行年校一岁,贤者是兄愚者弟。” 清 钮琇 《觚賸·巡检附魂》:“戏语之曰:‘贵司行年几何?’则拱而对曰:‘卑职犬马齿五十七矣。’”
(2).指将到的年龄。《南齐书·武帝纪》:“詔曰:‘始终大期,贤圣不免,吾行年六十,亦復何恨……’是日上崩,年五十四。” 清 李调元 《剿说》卷二:“《水经注》:‘ 吕望 行年五十,卖食 棘津 。’行,将也……行年,犹云年将,倒文也。”
(3).流年。旧时星命家所谓某人当年所行的运, 唐 张籍 《赠任道人》诗:“欲得定知身上事,凭君为筭小行年。” 金 元好问 《赠萧汉杰》诗序:“问其日事,则曰:‘止以 唐生 、 季主 之业游时贵间耳。’因与论余之行年,而有契於余心者。”
善门
旧时指同情穷苦人、家风好的人家
世称善门
余庆
(1).指留给子孙后辈的德泽。《易·坤》:“积善之家,必有餘庆。”《南史·齐高帝诸子论》:“ 梁武 革 齐 ,弗取前辙, 子恪 兄弟,并皆録用,虽见 梁武 之弘裕,亦表 文献 之餘庆。” 清 钱谦益 《太仆寺添注卿管京营少卿事毕自严授中大夫祖母王氏仍前赠制》:“偕老难见于百年,餘庆有光于奕世。”
(2).指行善积德,造福子孙。 晋 潘岳 《西征赋》:“惟 泰山 其犹危,祀八百而餘庆。” 唐 卢纶 《纶与吉侍郎中孚等风尘追游向三十载数公俱沉下泉畅博士有五十韵见寄辄有所酬兼寄夏侯侍御审侯仓曹钊》诗:“郎中善餘庆,雅韵与琴清。”
生申
申伯 诞生之日。后为生日之祝辞。语本《诗·大雅·崧高》:“崧高维岳,骏极于天。维崧降神,生 甫 及 申 。” 宋 张元干 《望海潮·为富枢生朝寿》词:“雪度崧高,影横 伊水 庆生申。” 清 陈维崧 《沁园春·郝元公先生生日观剧词以纪事》词:“昨到 梁溪 ,重披絳帐,恰遇生申燕喜觴。”
科第
指科举考试,因科举考试分科录取,每科按成绩排列等第
科第世家:世代应科举中试的人家
佳名
(1).好名声,美名。 南朝 宋 刘义庆 《世说新语·德行》:“ 祖光禄 少孤贫,性至孝,常自为母炊爨作食。 王平北 闻其佳名,以两婢餉之。”
(2).好名字。 唐 陆龟蒙 《华阳巾》诗:“ 莲华峰 下得佳名,云褐相兼上鹤翎。” 明 沉德符 《野获编·科场·廷试》:“ 嘉靖 末年,及今上近科,以大力得路者,改佳名以应廷对。”
优秩
(1).优厚的俸给。《梁书·良吏传·孙谦》:“詔曰:‘光禄大夫 孙谦 ,清慎有闻,白首不怠,高年旧齿,宜加优秩。’”
(2).高贵的职位。 南朝 梁 江淹 《王镇军为中书令右光禄诏》:“优秩崇显,允在旧德。” 唐 王勃 《常州刺史平原郡开国公行状》:“ 韩信 齐坛,屡迁优秩。”
奉天
奉行天命。《书·泰誓中》:“惟天惠民,惟辟奉天。” 汉 董仲舒 《春秋繁露·三代改制质文》:“作宫邑於 下洛 之阳,名相官曰尹。作《濩乐》,制质礼以奉天。”
紫宸
(1).宫殿名,天子所居。 唐 宋 时为接见群臣及外国使者朝见庆贺的内朝正殿,在 大明宫 内。 唐 杜甫 《冬至》诗:“杖藜雪后临丹壑,鸣玉朝来散 紫宸 。”
(2).泛指宫廷。 明 沉鲸 《双珠记·邮亭失珠》:“纔离 紫宸 ,平步莲鞋稳。” 清 孙枝蔚 《北山》诗:“战士从来苦,谁曾达 紫宸 。”参阅《唐六典·尚书工部》、 宋 王应麟 《玉海·宫室·唐紫宸殿》。
(3).借指帝王、帝位。《晋书·后妃传序》:“若乃作配皇极,齐体紫宸,象玉牀之连后星,喻金波之合羲璧。”《梁书·元帝纪》:“紫宸旷位,赤县无主,百灵耸动,万国回皇。”
通贵
通达显贵。《南史·沉庆之传》:“ 庆之 既通贵,乡里老旧素轻 庆之 者,后见皆膝行而前。” 唐 杜甫 《奉寄李十五秘书文嶷》诗之二:“班秩兼通贵,公侯出异人。” 宋 司马光 《闲居》诗:“故人通贵絶相过,门外真堪置雀罗。”
分定
(1).本分所定;命定。《孟子·尽心下》:“君子所性,虽大行不加焉,虽穷居不损焉,分定故也。” 唐 李商隐 《即日》诗:“单栖应分定,辞疾索谁忧。”《初刻拍案惊奇》卷三二:“红颜薄命,自古如此,岂独妾一人!此皆分定之事,敢生嗟怨。” 明 朱权 《荆钗记·误讣》:“休嗟怨,免攧屑,分定恩情中道絶。”
(2).名分确定,指确立帝位。《三国志·魏志·徐宣传》:“臣闻帝王用人,度世授才,争夺之时,以策略为先,分定之后,以忠义为首。”
简编
(1) 内容简略的著作,也指某一著作的简略本(多用做书名)
《中国通史简编》
(2) 泛指书籍
辛勤
勤劳而肯于吃苦
进德
(1).犹言增进道德。《易·乾》:“忠信,所以进德也。” 晋 潘岳 《闲居赋》序:“是以资忠履信以进德,脩辞立诚以居业。” 唐 李山甫 《司天台》诗:“ 景公 进德星曾退, 汉帝 推诚日为迴。” 陈毅 《悼罗炳辉将军》诗:“患难共朝夕,进德君不朽。”
(2).即进德冠。 明 谢肇淛 《五杂俎·物部四》:“进德, 唐太宗 赐贵臣冠也。”参见“ 进德冠 ”。
扬名
(1) 传播名声
(2) 出名
等伦
同辈;同类。亦谓与之同等或同类。《汉书·甘延寿传》:“少以良家子善骑射为羽林,投石拔距絶於等伦。” 唐 黄滔 《祭南海南平王》:“毕云龙之契会,与龟鹤而等伦。” 清 邹容 《革命军》第二章:“令八旗子弟驻防各省,另为内城以处之,若 江寧 ,若 成都 ,若 西安 ,若 福州 ,若 杭州 ,若 镇江 等处,虽閲年二百有奇,而 满 自 满 , 汉 自 汉 ,不相错杂,盖显然有贱族不得等伦於贵族之心。” 郭沫若 《毛主席永在》诗之一:“伟哉领袖万民亲,改地换天絶等伦。”
厚积
(1).丰富的储备。 银雀山 汉 墓竹简《孙膑兵法·篡卒》:“德行者,兵之厚积也。” 宋 陆游 《僧庐》诗:“富商豪吏多厚积,宜其弃金如瓦砾。”
(2).广储。《史记·孟尝君列传》:“僕妾餘粱肉而士不厌糟穅。今君又尚厚积餘藏,欲以遗所不知何人,而忘公家之事日损。” 宋 苏轼 《杂说送张琥》:“博观而约取,厚积而薄发,吾告子止於此矣。”
融融
(1) 形容和乐愉快的样子
四世同堂,一派融融
(2) 暖的或表明是暖的,尤指暖到一种温和舒适的程度
歌台暖响,春光融融。——唐· 杜牧《阿房宫赋》
(3) 明亮的样子
度日
过日子,多指日子过得很艰难
蔼蔼
(1) 形容草木茂盛
丛林蔼蔼
(2) 众多的样子
峨峨高门内,蔼蔼皆王侯。——左思《咏史》
(3) 暗淡或幽暗的样子
望中庭之蔼蔼兮,若季秋之降霜。——司马相如《长门赋》
回春
(1) 冬去春来,草木重生
槛内群芳芽未吐,早已回春。——苏轼《浪淘沙·探春》
(2) 比喻医术高明或药物灵验,能把重病治好
(3)
(4) 以前已均夷到接近基准面的地形或景观重新发育幼年地貌
(5) 河流重新发生侵蚀作用
(6) 壮年河流重新形成幼年活力
明月清风
犹清风明月。比喻超尘脱俗的悠闲生活。 明 沉采 《千金记·遇仙》:“恋功名水上鸥,俏芒鞋尘内走,怎如明月清风随地有,到头来消受。”
交梨火枣
道教所称的仙果。 南朝 梁 陶弘景 《真诰·运象二》:“玉醴金浆,交梨火枣,此则腾飞之药,不比於金丹也。” 唐 罗隐 《第五将军于馀杭天柱宫入道因题寄》诗:“交梨火枣味何如?闻説 苕川 已下车。” 宋 王逵 《蠡海集·鬼神》:“ 老氏 之言交梨火枣者,盖梨乃春花秋熟,外苍内白,虽雪梨亦微苍,故曰交梨,有金木交互之义。枣,味甘而色赤为阳,有阳土生物之义,故曰火枣。”《二刻拍案惊奇》卷二四:“道士袖裡摸出大梨一颗,大枣数枚,与 自实 道:‘你认得这东西么?此交梨火枣也。你吃了下去,不惟免了飢渴,兼可晓得过去之事。’” 清 李渔 《蜃中楼·试术》:“交梨未剪,火枣如拳。”
里行
官名。 唐 置, 宋 因之。有监察御史里行、殿中里行等,皆非正官,也不规定员额。 唐 刘肃 《大唐新语·举贤》:“初, 周 以布衣直门下省, 太宗 就命监察里行,俄拜监察御史。‘里行’之名,自 周 始也。”《新唐书·百官志三》:“ 开元 七年……又置御史里行使、殿中里行使、监察里行使,以未为正官,无员数。” 宋 欧阳修 《再论台官不可限资考札子》:“令举官自京官已上,不问差遣次第,惟材是举。使资浅者为里行,资深者入三院。”参阅 宋 高承 《事物纪原·持宪储闱·里行》。
何事
(1).什么事;哪件事。 南朝 齐 谢朓 《休沐重还道中》诗:“问我劳何事?沾沐仰清徽。” 唐 方干 《经周处士故居》诗:“愁吟与独行,何事不伤情?”《朱子语类》卷八:“阳气发处,金石亦透,精神一到,何事不成?”
(2).为何,何故。 晋 左思 《招隐》诗之一:“何事待啸歌?灌木自悲吟。”《新唐书·沉既济传》:“若广聪明以收淹滞,先补其缺,何事官外置官?” 宋 刘过 《水调歌头》词:“湖上 新亭 好,何事不曾来?” 清 李渔 《奈何天·狡脱》:“不解天公意,教人枉猜谜:何事痴呆汉,到处逢佳丽?”
芳辰
美好的时光。多指春季。 南朝 梁 沉约 《反舌赋》:“对芳辰於此月,属今余之遵暮。” 唐 陈子昂 《三月三日宴王明府山亭》诗:“暮春嘉月,上巳芳辰。” 明 杨慎 《寿叙庵司马弟》诗:“绕膝斑衣当蔗境,何须止酒负芳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