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宣王及其弟子赞原文
温温子里,入闻至圣。揽道之华,秉德之柄。
深造阃域,不乖言行。
全齐之封,竹素为盛。
诗词问答
问:文宣王及其弟子赞的作者是谁?答:宋高宗
问:文宣王及其弟子赞写于哪个朝代?答:宋代
问:宋高宗的名句有哪些?答:宋高宗名句大全
参考注释
温温
(1).柔和貌;谦和貌。《诗·小雅·宾之初筵》:“宾之初筵,温温其恭。” 郑玄 笺:“温温,柔和也。” 唐 杜甫 《赠郑十八贲》诗:“温温士君子,令我怀抱尽。” 清 姚鼐 《赠武义大夫何君墓志铭》:“頎与 何君 ,眉目清美,揖让温温,以与余友。” 孙中山 《祭伍秩庸博士文》:“落落其神,温温其貌,铁石肺肝,强不可挠。”
(2).润泽貌。《荀子·修身》:“依乎法而又深其类,然后温温然。” 杨倞 注:“温温,有润泽之貌。” 五代 王仁裕 《开元天宝遗事·游仙枕》:“ 龟兹国 进奉枕一枚,其色如玛瑙,温温如玉,其製作甚朴素。”
(3).和暖;不冷不热。 汉 王粲 《初征赋》:“薰风温温以增热,体燁燁其若焚。” 唐 皎然 《答豆卢次方》诗:“贤士胜朝暉,温温无冬春。” 清 褚人穫 《坚瓠八集·咏炭》:“曾似茅斋风雪夜,地炉榾柮暖温温。” 叶圣陶 《未厌集·抗争》:“从玻璃窗射进来的斜方柱形的阳光,历乱地印在他们头上身上腿足上,大家感得温温地有点春意了。”
至圣
(1).指道德智能最高的人。《礼记·中庸》:“唯天下至圣,为能聪明睿知,足以有临也。”《墨子·辞过》:“天壤之情,阴阳之和,莫不有也,虽至圣不能更也。” 清 侯方域 《豫省试策一》:“夫 大舜 生於东, 文王 生於西,其实天下至圣,非东西可得而限也。”
(2).旧时亦以专指 孔子 。《史记·孔子世家论》:“自天子王侯,中国言六艺者折中於夫子,可谓至圣矣!” 宋 王应麟 《困学纪闻·考史六》:“ 宋 祥符 元年,幸 曲阜 ,謁 文宣王 庙,諡 玄圣文宣王 ;五年,改諡 至圣 。” 翁元圻 注引 明世宗 时礼部议曰:“人以圣人为至,圣人以 孔子 为至。 宋真宗 称 孔子 为 至圣 ,其意已备。”参见“ 至圣先师 ”。
(3).谓极圣明;超脱凡俗。 汉 扬雄 《剧秦美新》:“陛下以至圣之德,龙兴登庸,钦明尚古,作民父母,为天下主。” 晋 潘岳 《闲居赋》:“顾常以为士之生也,非至圣无轨,微妙玄通者,则必立功立事,効当年之用。”
秉德
保持美德。《书·君奭》:“百姓王人,罔不秉德明慎。”《楚辞·九章·橘颂》:“秉德无私,参天地兮。”《汉书·文帝纪》:“皆秉德以陪朕。”《三国志·蜀志·许靖传》:“秉德无怠,称朕意焉。” 明 陈子龙 《讨山寇至平昌憩项中丞双溪园》诗:“孚鱼在秉德,革梟来好音。”
深造
进一步学习和钻研,使达到精深的程度
送他到体育学院深造
阃域
(1).境地;境界。《敦煌变文集·八相变》:“出生死之尘劳,践菩提之閫域。” 明 徐弘祖 《徐霞客游记·游恒山日记》:“ 龙山 之名,旧著于 山西 ,而不知与 恒岳 比肩,至是既西涉其閫域,又北览其面目。” 清 魏源 《<董子春秋发微>序》:“今以本书为主,而以 刘氏 释例之通论大义近乎 董生 附诸后,为《公羊春秋》别开閫域。”
(2).内宅范围。 明 李贽 《答以女人学道为见短书》:“夫妇人不出閫域,而男子则桑弧蓬矢以射四方,见有长短,不待言也。”
言行
一个人的语言和行动
言行一致,表里如一
竹素
犹竹帛。多指史册、书籍。《三国志·吴志·陆凯传》:“明王圣主取士以贤,不拘卑贱,故其功德洋溢,名流竹素。” 唐 柳宗元 《读书》诗:“竟夕谁与言?但与竹素俱。” 宋 梅尧臣 《送逐客王胜之不及遂至屠儿原》诗:“始闻云木深,忽逢 朱亥 墓,金鎚一报恩,义烈垂竹素。” 清 姚鼐 《题坳堂所藏诸城刘文正公手迹》诗:“竹素苍茫千载事,邱山零落百年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