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张公望苦热韵原文
一榻寻凉昼几移,畏看烟火欲停炊。喜听晚雨鸣荷叶,安得秋风起桂枝。
林静独宜眠绿荫,波寒谁伴钓清漪。
读君妙句真如濯,愿拜敲推一字师。
诗词问答
问:和张公望苦热韵的作者是谁?答:姚勉
问:和张公望苦热韵写于哪个朝代?答:宋代
问:姚勉的名句有哪些?答:姚勉名句大全
姚勉和张公望苦热韵书法欣赏
参考注释
烟火
(1) 火和烟
严禁烟火
满面尘灰烟火色。——唐· 白居易《卖炭翁》
(2) 熟食
不食人间烟火
(3) 烟花
教贲四叫花儿匠来,做几架烟火。——《 * 》
(4) 祭祖时点的香火,借指后嗣
(5) 指烽火
秋风
秋天的风
桂枝
(1).传说月中有桂树,因以“桂枝”指月。 唐 卢照邻 《明月引》:“横桂枝於西第,绕菱花於北堂。” 唐太宗 《辽城望月》诗:“魄满桂枝圆,轮亏镜彩缺。”
(2).“桂林一枝”的省言。喻登科及第。 唐 孟浩然 《送洗然弟进士举》诗:“桂枝如已擢,早逐雁南飞。” 唐 司空曙 《下第日书情寄上叔父》诗:“欲归江海寻山去,愿报何人得桂枝。” 宋 梅尧臣 《送门人欧阳秀才游江西》诗:“无忘桂枝荣,举酒一以送。” 元 杨弘道 《幽怀久不写一首效韩子此日足可惜赠彦深》诗:“明年桂枝春,兄弟双翱翔。”参见“ 桂林一枝 ”。
(3).中药名。即肉桂。可作中药。 明 李时珍 《本草纲目·木一·桂》﹝集解﹞引 陶弘景 曰:“单名桂者,即是牡桂,乃《尔雅》所谓侵木桂也。叶长尺许,花子皆与菌桂同,大小枝皮俱名牡桂,但大枝皮肉理粗。虚如木而肉少味薄,名曰木桂,亦云大桂,不及小嫩枝皮肉多而半卷,中心皱起,其味辛美,一名肉桂,亦名桂枝,一名桂心。出 融州 、 桂州 、 交州 ,甚良。”
(4).古代妇女首饰步摇上的饰物。《后汉书·舆服志下》:“步摇以黄金为山题,贯白珠为桂枝相繆。”
绿荫
有叶树木底下的阴地
夏日绿荫遮阳,是避暑的好去处
清漪
《诗·魏风·伐檀》:“ 河 水清且涟猗。”后以“清漪”谓水清澈而有波纹。 南朝 齐 谢朓 《泛水曲》:“日晚厌遵渚,採菱赠清漪。” 宋 苏轼 《渚宫》诗:“臺中絳帷谁復见,臺下野水浮清漪。” 清 孙枝蔚 《吊迷楼故址和彭骏孙》:“琪树经年开锦绣,珠帘入夏映清漪。” 瞿秋白 《赤都心史》三:“小池一角清漪如画。”
妙句
在戏剧、音乐喜剧、演说、漫画、幽默故事或广告中使人顿时领悟要点的句子或短语
真如
佛教语。梵文Tathatā或Bhūtatathatā的意译。谓永恒存在的实体、实性,亦即宇宙万有的本体。与实相、法界等同义。 南朝 梁 萧统 《谢敕赉制旨大集经讲疏启》:“同真如而无尽,与日月而俱悬。”《成唯识论》卷九:“真谓真实,显非虚妄;如谓如常,表无变易。谓此真实,於一切位,常如其性,故曰真如。” 明 屠隆 《昙花记·西游净土》:“霞幢被,宝座趺,灵光随处现真如。”《红楼梦》第八七回:“屏息垂帘,跏趺坐下,断除妄想,趋向真如。” 范文澜 《唐代佛数·佛教各派》:“事物生灭变化,都不离真如。故真如即万法(事物),万法即真如。真如与万法,无碍融通。”
敲推
犹推敲。谓斟酌字句,反复琢磨。 宋 何薳 《春渚纪闻·何张遗句南金录》:“﹝ 张伯鹏 ﹞尝与余分韵赋诗,继有一诗,督余所作,云‘坐中病竞分明久,驴上敲推兀未裁。’用事精稳,如老作者。” 清 赵翼 《有以明人诗文集来售》诗:“不知曾费几敲推,无限精灵付劫灰。”参见“ 推敲 ”。
一字师
谓订正一字之误读,即可为师。 五代 王定保 《唐摭言·切磋》载 李相 读《春秋》, 叔孙婼 之“婼”应读“敕略切”, 李 误为“敕晷切”,小吏言之,公大惭愧,“命小吏受北面之礼,号曰‘一字师’”。 宋 罗大经 《鹤林玉露补遗》卷十三:“ 杨诚斋 与同舍谈及 于宝 。一吏进曰:‘乃 干宝 ,非 于 也。’问何以知之?吏取韵书以呈,‘干’字 * 云: 晋 有 干宝 。 诚斋 大喜曰:‘汝乃吾一字之师。’”又 清 乾隆 时有某方伯蒞 浙 ,见文牍中有“鳖子亹”三字,一吏谓“亹”见于《大雅·凫鹥》,旧注音门,方伯谓“子即吾一字师”。见 清 梁绍壬 《两般秋雨盦随笔·鳖子亹》。亦指更换诗文中一、二字的老师。 宋 魏庆之 《诗人玉屑·一字师》:“ 郑谷 在 袁州 , 齐己 携诗诣之。有《早梅》诗云:‘前村深雪里,昨夜数枝开。’ 谷 曰:‘数枝,非早也。未若一枝。’ 齐己 不觉下拜。自是士林以 谷 为‘一字师’。” 明 黄溥 《闲中今古录》卷一载 元 萨天锡 送 濬天渊 入朝,有“地湿厌闻 天竺 雨,月明来听 景阳 鐘”之句,“闻者无不膾炙,惟 山东 有一叟鄙之……曰:‘措词固善,但闻字与听字一合耳!’公曰:‘当以何字易之?’叟徐曰:‘看 天竺 雨。’詰其‘看’字,叟曰:‘ 唐 人有林下老僧来看雨。’公俯首拜为‘一字师’。” 宋 曾吉父 《送汪内相赴临川诗》有“白玉堂中曾草詔,水晶宫里近题诗”。 韩子苍 改“中”为“深”,改“里”为“冷”, 吉父 闻之以 子苍 为一字师。见 宋 周紫芝 《竹坡诗话》卷三。又 五代 张迥 《寄远诗》有“蝉鬢凋将尽,虬髥白也无”句, 齐己 改“白也”为“黑在”, 迥 遂拜作一字师。见 宋 阮阅 《诗话总龟·评论二》引《郡阁野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