留题闻氏林亭小山原文
簷前状奇险,咫尺见清幽。鸟下疑灵鹫,僧过认沃洲。
危遮虚槛月,冷夺远峰秋。
始信红尘里,豪家有胜游。
诗词问答
问:留题闻氏林亭小山的作者是谁?答:释智圆
问:留题闻氏林亭小山写于哪个朝代?答:宋代
问:释智圆的名句有哪些?答:释智圆名句大全
参考注释
奇险
(1).奇特险怪。《宋史·文苑传六·米芾》:“ 芾 为文奇险,不蹈袭前人轨辙。” 金 王若虚 《文辨》:“凡为文章须是典实过於浮华;平易多於奇险,始为知本。”
(2).非常险要。 清 昭槤 《啸亭杂录·宋总兵》:“两 金川 地势奇险,碉卡柴立,兵将未言色沮。”
咫尺
(1) 比喻相距很近
天威不违颜咫尺。——《左传·僖公九年》
咫尺之遥
(2) 比喻微小
无咫尺之功
清幽
清静幽深
泉石清幽
灵鹫
(1).山名。在古 印度 摩揭陀国 王舍城 之东北,梵名 耆闍崛 。山中多鹫,故名。或云山形像鹫头而得名。 如来 曾在此讲《法华》等经,故佛教以为圣地。又简称 灵山 或 鹫峰 。《古诗类苑》卷一○二引 晋 庐山 诸道人《游石门》诗序:“ 灵鷲 邈矣,荒途日隔。” 南朝 宋 谢灵运 《山居赋》:“钦鹿野之华苑,羡 灵鷲 之名山。”自注:“ 灵鷲山 ,説《般若法华》处。” 唐 刘禹锡 《送义舟师却还黔南》诗:“常説 摩围 似 灵鷲 ,却将山屐上丹梯。” 清 谭嗣同 《怪石歌》:“不然 天竺 亡 灵鷲 ,月黑深林歗猨狖。”
(2).山名。即 浙江 杭州 西湖 的 飞来峰 。传说由 印度 飞来。 宋 苏轼 《祭柳子玉文》:“顷在 钱塘 ,惠然我覯,相从半岁,日饮醇酎,朝游 南屏 ,莫宿 灵鷲 。” 金 元好问 《云峡》诗:“飞堕不嫌 灵鷲 小,奇探已觉 太湖 空。” 清 厉鹗 《西林过满月精舍》诗:“秋蟾圆几夕, 灵鷲 约同登。”
(3).山名。在 广东 曲江 北。 北魏 郦道元 《水经注·溱水》:“ 瀧水 又南歷 灵鷲山 。山本名 虎羣山 ,亦曰 虎市山 ,以虎多暴故也。 晋 义熙 中沙门释僧 律 葺宇巖阿,猛虎远跡,盖 律 仁感所致,因改曰 灵鷲山 。”
(4).山名。在 江西 上饶 东南。一名 灵山 。 清 顾祖禹 《读史方舆纪要·江西三·广信府》:“ 灵山 ,府西北六十里,一名 灵鷲山 。道书第三十三福地,实郡之镇山也。”
(5).峰名。在 山西 五台山 中台 之东南,亦称 菩萨顶 。峰有 真容院 ,黄教喇嘛 札萨克 居此。 清 陈梦雷 《拟游五台山不果》诗:“势控 太行 蟠巨镇,派分 灵鷲 落曇花。”
沃洲
亦作“ 沃州 ”。山名。在 浙江省 新昌县 东。上有 放鹤亭 、 养马坡 ,相传为 晋 支遁 放鹤养马处。 唐 皇甫冉 《题昭上人房》诗:“ 沃州 传教后,百衲老空林。” 唐 白居易 《沃洲山禅院记》:“东南山水, 越 为首, 剡 为面, 沃洲 、 天姥 为眉目。” 清 金农 《<冬心先生集>自序》:“江( 钱塘 )之外又山无穷,若 沃洲 、 天姥 、 云门 、 洛思 诸峯岭。”
虚槛
栏杆。 三国 魏 吴质 《答东阿王书》:“伏虚槛於前殿,临曲池而行觴。” 晋 陆云 《登台赋》:“凭虚槛而远想兮,审歷命于斯堂。” 宋 王谠 《唐语林·补遗三》:“ 平泉庄 在 洛城 三十里,卉木臺榭甚佳。有虚槛,引泉水,縈迴穿凿,像 巴峡 、 洞庭 十二峯九派。”
红尘
(1) 闹市的飞尘,借指繁华的社会
红尘百戏
(2) 佛教指人世间
看破红尘
豪家
地位高、权势大的人家
胜游
(1).快意的游览。 唐 刘禹锡 《奉和裴侍中将赴汉南留别座上诸公》:“管弦席上留高韵,山水途中入胜游。” 金 元好问 《探花词》:“美酒清歌结胜游,红衣先为渚莲愁。” 明 杨慎 《自香松堡至金龙哨》诗:“云隈月渚两风流,并马探春亦胜游。” 阿英 《盐乡杂信》十一:“觉得今日的胜游,其结果,不过是增加来日的悲痛而已。”
(2).指胜游之地。 唐 韩愈 《秋字》诗:“莫以 宜春 远,江山多胜游。” 宋 张淏 《云谷杂记·艮岳》:“ 徽宗 艮岳 为胜游六七,曰 跃龙涧 、 漾春坡 、 桃花闸 、 雁池 、 迷真洞 ,其餘胜跡不可殫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