挽薛艮斋原文
耆旧襄阳传,风流月旦评。此翁尤间出,当代总销声。
遇事皆迎刃,游谈可伐兵。
孰知死诸葛,英气凛如生。
诗词问答
问:挽薛艮斋的作者是谁?答:陈枢才
问:挽薛艮斋写于哪个朝代?答:宋代
问:陈枢才的名句有哪些?答:陈枢才名句大全
陈枢才挽薛艮斋书法欣赏
参考注释
耆旧
年高望重者。《汉书·萧育传》:“上以 育 耆旧名臣,乃以三公使车,载 育 入殿中受策。” 唐 杜甫 《忆昔》诗之二:“伤心不忍问耆旧,復恐初从乱离説。” 元 虞集 《苏武慢》词:“空自笑 洛下 书生, 襄阳 耆旧,梦底几时曾见。” 清 方苞 《白云先生传》:“当是时, 三楚 、 吴 、 越 耆旧,多立名义,以文术相高。” 郑泽 《壬子秋日作诗奉呈》:“煌煌《邱》与《索》,渊粹惟耆旧。先生守遗经,清风淡儒素。”
风流
(1) 风采特异,业绩突出
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
(2) 才华出众,自成一派,不拘泥于礼教
是真名士自风流
(3) 放荡不羁
如此风流,竟以私奔方式完成一次不同凡响的婚礼
(4) 具有 * 特点或 * 上得到满足
风流小说
(5) 风俗教化
风流笃厚,禁罔疏阔。——《汉书·刑法志》
(6) 遗风,流风余韵
舞榭歌台,风流总被雨打风吹去。——宋· 辛弃疾《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
(7) 风度;仪表
摇落深知宋玉悲,风流儒雅亦吾师。—— 唐· 杜甫《咏怀古迹》
(8) 风韵,多指好仪态
身体面庞虽怯弱不胜,却有一段自然的风流态度,便知他有不足之症。——《红楼梦》
月旦评
谓品评人物。典出《后汉书·许劭传》:“初, 劭 与 靖 俱有高名,好共覈论乡党人物,每月輒更其品题,故 汝南 俗有‘月旦评’焉。” 唐 陆龟蒙 《再抒鄙怀用伸酬谢袭美》诗:“纵有月旦评,未能天下知。” 明 王錂 《春芜记·忤奸》:“心负云霄志,名高月旦评。” 清 和邦额 《夜谭随录·梁生》:“ 梁兄 眼大如豆,乃亦摇唇鼓舌,吹毛求疵,那足为月旦评?”亦省作“ 月评 ”。 宋 杨亿 《受诏修书述怀感事三十韵》:“月评依 许劭 ,文体慕 相如 。”
当代
目前这个时代
销声
(1).隐匿声名;隐姓埋名。《晋书·儒林传论》:“ 文博 之漱流枕石,铲跡销声……通儒之高尚者也。” 唐 王维 《能禅师碑》:“禪师遂怀宝迷邦,销声异域。”
(2).默不作声。 唐 玄奘 《大唐西域记·摩揭陀国上》:“僧徒肃穆,学业清高,外道学人,销声缄口。”一本作“镇声”。
遇事
碰上变化或情况
遇事多想再做
迎刃
迎向刀锋。喻不可阻挡之势。 唐 李华 《河南府参军厅壁记》:“如川决防,如竹迎刃。” 明 瞿式耜 《马进忠大捷疏》:“今冬先克 武冈 ,使我恢 永 取 宝 之兵,皆有迎刃破竹之势。”
游谈
(1).游说。《战国策·赵策二》:“ 秦阳君 妬大王不得任事,是以外宾客游谈之士,无敢尽忠於前者。”《汉书·邹阳传》:“圣王底节修德,则游谈之士归义思名。”
(2).闲谈;清谈。《后汉书·周勰传》:“至 延熹 二年,乃开门延宾,游谈宴乐。” 唐 刘知几 《史通·列传》:“其间则有生无令闻,死无异蹟,用使游谈者靡徵其事,讲习者罕记其名,而虚班史传,妄占篇目。” 宋 叶适 《治势上》:“若夫五胡之乱, 西晋 之倾覆,此其患特起於公卿子弟,里巷书生游谈聚论,沉湎淫佚而已。”
(3).谓言谈浮夸不实。 宋 曾巩 《序越州鉴湖图》:“今谓湖不必復者,曰湖田之入既饶矣,此游谈之士为利於侵耕者言之也。” 宋 王安石 《本朝百年无事札子》:“监司无检察之人,守将非选择之吏,转徙之亟,既难於考绩,而游谈之众,因得以乱真。”
(4).称扬。 宋 葛立方 《韵语阳秋》卷四:“ 唐 朝人士,以诗名者甚众,往往因一篇之善,一句之工,名公先达,为之游谈延誉,遂至声闻四驰。” 明 杨慎 《<四川总志>序》:“自 汉 而下,文章之盛无出於四子矣,然岂徒四海考儁游谈为誉哉!”
(1).犹游说。 唐 刘知几 《史通·疑古》:“凡有游谈专对献策上书者,莫不引为端绪,归其的準。” 明 胡应麟 《少室山房笔丛·史书佔毕三》:“然则叩马之諫, 太史氏 所采据,果何书也……盖 战国 游谈之口,而 迁 信之太果也。” 清 俞正燮 《癸巳类稿·乡兴贤能论》:“ 齐 能用 管敬仲 、 宁戚 , 秦 能用 由余 、 百里奚 , 楚 能用 观丁父 、 彭仲爽 ,善矣。 战国 因之,招延游谈之士夫。”
(2).交游闲谈。 宋 王象之 《<舆地纪胜>序》:“然不过辨古今,析同异……资游谈而夸辩博,则有之矣。” 明 陆深 《燕闲录》:“转徙之亟,既难於考绩,而游谈之众,因得以乱真。” 清 梁绍壬 《两般秋雨盦随笔·蔡木龛》:“又好游谈,一邱壑之胜,必穷其境而后已。”
(3).古代博戏名。 唐 李肇 《唐国史补》卷下:“今之博戏……又有小双陆、围透、大点、小点、游谈、凤翼之名。”
伐兵
谓通过两军对战而取胜。《孙子·谋攻》:“故上兵伐谋,其次伐交,其次伐兵。” 李筌 注:“临敌对陈,兵之下也。” 梅尧臣 注:“以战胜。”
孰知
深刻了解;清楚地知道。《荀子·礼论》:“孰知夫礼义文理之所以养情也!” 唐 杜甫 《垂老别》诗:“老妻卧路啼,岁暮衣裳单。孰知是死别,且復伤其寒。” 唐 韩愈 《复志赋》:“窥前灵之逸迹兮,超孤举而幽寻,既识路又疾驱兮,孰知余力之不任。”
诸葛
——复姓
英气
英武、豪迈的气概
英气勃勃
凛如
犹凛然。令人敬畏;严肃。《新五代史·唐臣传·周德威》:“其状貌雄伟,笑不改容,人见之,凛如也。” 清 蒲松龄 《聊斋志异·侠女》:“秀曼都雅,世罕其匹,见 生 不甚避,而意凛如也。” 清 王韬 《瓮牖馀谈·专重天算》:“近代如 徐君青 、 戴鹤士 两先生,崛兴于 浙 ,卓然成为大家,见危授命,大节凛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