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江劝驾送举人二首原文
黄堂暂虚位,劝驾属守丞。金石方遏密,不敢歌鹿鸣。
吉蠲置觞豆,少洽宾主情。
西风吹桂枝,马首将东行。
春官奏高第,天子开延英。
亲策降清问,健论摅丹诚。
解褐跻朊仕,何止为身荣。
二刘与三孔,至今流芳馨。
诗词问答
问:清江劝驾送举人二首的作者是谁?答:王炎
问:清江劝驾送举人二首写于哪个朝代?答:宋代
问:王炎的名句有哪些?答:王炎名句大全
参考注释
黄堂
(1).古代太守衙中的正堂。《后汉书·郭丹传》:“勑以 丹 事编署黄堂,以为后法。” 李贤 注:“黄堂,太守之厅事。” 宋 范成大 《吴郡志·官宇》:“黄堂,《郡国志》:在鸡陂之侧, 春申君 子 假君 之殿也。后太守居之,以数失火,涂以雌黄,遂名黄堂,即今太守正厅是也。今天下郡治,皆名黄堂,昉此。”《儒林外史》第七回:“ 大江 烟浪杳无踪,两日黄堂坐拥。”
(2).借指太守。 宋 黄朝英 《靖康缃素杂记》卷上:“太守曰黄堂。” 明 徐复祚 《红梨记·初会》:“妾是 王 家子姓,父做黄堂。”《文明小史》第四十回:“男八字更不用説,一身衣食有餘,功名虽是异途,却有四品黄堂之分。”
(3).墓地。 宋 张淏 《云谷杂记·太祖达生知命》:“即更衣服,弧矢登闕臺,望西北鸣弦发矢,指矢委处,谓左右曰:‘即此乃朕之黄堂也。’”
虚位
(1).空的坐位。 唐 韦应物 《出还》诗:“入室掩无光,衔哀写虚位。”《旧唐书·李勉传》:“以名士 李巡 、 张参 为判官,卒於幕,三岁之内,每遇宴饮,必设虚位於筵次,陈膳执酹,辞色悽惻,论者美之。”
(2).空着的职位;有名无实的职位。《汉书·诸侯王表》:“﹝ 周 朝﹞歷载八百餘年,数极德尽,既於王 赧 ,降为庶人,用天年终。号位已絶於天下,尚犹枝叶相持,莫得居其虚位,海内无主,三十餘年。”《南史·茹法亮传》:“ 文度 为外监,专制兵权,领军将军守虚位而已。” 唐 韩愈 《天星送杨凝郎中贺正》诗:“侍从近臣有虚位,公今此去归何时?”
(3).特意空出职位。表示期待贤能。 南朝 梁 任昉 《为萧扬州荐士表》:“养素丘园,台阶虚位;庠序公朝,万夫倾望。” 唐 杜甫 《赠韦左丞丈济》诗:“左辖频虚位,今年得旧儒。”《明史·吴宽传》:“ 弘治 八年,擢吏部右侍郎,丁继母忧,吏部员缺,命虚位待之。”
(4).空名号。 唐 韩愈 《原道》:“仁与义为定名,道与德为虚位。故道有君子小人,而德有凶有吉。” 章炳麟 《陇西有壮士》诗:“虚位不如尘土,何为硜硜独自苦。”
劝驾
劝人任职或做某事
守丞
辅助郡守县令的主要官吏。《史记·陈涉世家》:“攻 陈 , 陈 守令皆不在,独守丞与战譙门中。”《汉书·陈胜传》引此文, 颜师古 注:“守丞,谓郡丞之居守者。一曰郡守之丞,故曰守丞。” 汉 《仓颉庙碑侧》:“ 衙 守丞 临晋 张畴 字 元德 ,五百。” 衙 , 左冯翊 的属县。一说为郡守丞,或守狱官之丞。或郡邸守邸之丞。参阅《汉书·丙吉传》 颜师古 注、 王先谦 补注。
金石
金属和石头,比喻坚固的东西
锲而不舍,金石可镂。——《荀子·劝学》
遏密
(1).指帝王等死后停止举乐。《书·舜典》:“帝乃殂落,百姓如丧考妣,三载,四海遏密八音。” 孔 传:“遏,絶;密,静也。” 孔颖达 疏:“四海之人, 蛮 、 夷 、 戎 、 狄 ,皆絶静八音而不復作乐。” 宋 王安石 《知人》:“ 晋王 广 求为冢嗣,管弦遏密,尘埃被之,陪扆未几,而声色丧邦,以洁济淫者也。” 明 张煌言 《祭监国鲁王表文》:“方期再迴 灵武 之鑾,谁意遽掩 苍梧 之驾。八音遏密,千里震惊。” 清 毛奇龄 《<长生殿院本>序》:“会国恤止乐……言官谓遏密读曲大不敬,赖圣明宽之,第褫其四门之员,而不予以罪。”
(2).为皇帝居丧期间。《北史·魏京兆王子推传》:“今朝廷犹在遏密之中,便议此事,实用未安。” 唐 元稹 《顺宗挽歌词》之一:“不改延洪祚,因成揖让朝。謳歌同戴 启 ,遏密共思 尧 。” 宋 洪迈 《容斋三笔·蹇氏父子》:“其子 序辰 ……居 元符 遏密中,肆音乐自娱。”
(3).指皇帝之死。 清 赵翼 《瓯北诗话·苏东坡诗》:“后 黄州 赦回,值 神宗 升遐之后,途次 扬州 ,作诗题壁,又有‘山寺归来闻好语,野花啼鸟亦欣然’之句,……当遏密之后而有‘花鸟欣然’之语,亦太不检矣。”
不敢
(1)
没有胆量,没有勇气做某事
他不敢拒绝妻子的要求
(2)
不要
有事同众人好好商量嘛,可不敢一说话就瞪眼
(3)
谦词,不敢当
贵姓?不敢当,姓盛。——周立波《山乡巨变》
鹿鸣
(1).鹿鸣叫。《诗·小雅·鹿鸣》:“呦呦鹿鸣,食野之苹。” 毛 传:“呦呦然鸣而相呼,恳诚发乎中,以兴嘉乐宾客,当有恳诚相招呼以成礼也。”
(2).古代宴群臣嘉宾所用的乐歌。源于《诗·小雅·鹿鸣》。据 清 代学者研究,《鹿鸣》的乐曲至两 汉 、 魏 、 晋 间尚存,后即失传。《仪礼·大射》:“小乐正立于西阶东,乃歌《鹿鸣》三终。” 三国 魏 嵇康 《琴赋》:“若次其曲引所宜,则《广陵》、《止息》、《东武》、《太山》、《飞龙》、《鹿鸣》、《鵾鷄》、《游絃》。” 宋 王灼 《碧鸡漫志》卷一:“古曲音辞存者四:曰《鹿鸣》、《騶虞》、《伐檀》、《文王》。”后科举时代,以举人中式为赋鹿鸣。 唐 韩愈 《送杨少尹序》:“ 杨侯 始冠,举於其乡,歌鹿鸣而来也。” 清 姚鼐 《哭孔撝约三十二韵》:“鹿鸣君始赋,骏骨窃先知。”
(3).指鹿鸣宴。 唐 元稹 《桐花》诗:“君若傲贤雋,鹿鸣有食芩。” 宋 张世南 《游宦纪闻》卷六:“忽一日,告从姪 庆辰 云:‘作宵梦 赵 宰拉赴鹿鸣,与公邻坐,已而杳然。’” 清 平步青 《霞外攟屑·斠书·<篷窗随录><篷窗续录>》:“方伯庚午以重赴鹿鸣,加头品顶戴。”
(4).借指科举考试。 明 叶宪祖 《碧莲绣符》第八折:“吾本 章斌 名姓,鹿鸣徼幸居先。” 太平天囯 洪仁玕 《干王洪宝制》:“况我真圣主文武同科,鹿鸣与鹰扬并重。”《平山冷燕》第十八回:“明日鹿鸣得意,上苑看花,天子定当刮目。”
吉蠲
亦作“ 吉圭 ”。1.谓祭祀前选择吉日,斋戒沐浴。《诗·小雅·天保》:“吉蠲为饎,是用孝享。” 毛 传:“吉,善。蠲,絜也。” 郑玄 笺:“谓将祭祀也。” 朱熹 集传:“吉,言諏日择士之善;蠲,言斋戒涤濯之洁。” 陆德明 释文:“蠲,古玄反,旧音圭。”《仪礼·士虞礼》“圭为而哀荐之饗” 汉 郑玄 注:“圭,絜也。《诗》曰:‘吉圭为饎。’” 清 龚自珍 《<说文段注>札记》:“肙,一曰空也。 段 注:甑下孔谓之窐,窐亦作瓹,是其义也。吉蠲即吉圭。”
(2).祭祀,祀典。 唐 李舒 《让皇帝庙乐章·奠币》:“子孙拜后,承兹吉蠲。” 宋 沉遘 《七言致斋》诗:“君王无意学神仙,独为苍生致吉蠲。”《金史·乐志下》:“降升有节,荐是吉蠲。” 清 顾炎武 《十庙》诗:“追惟定鼎初,遣祀明纶将。二百七十年,吉蠲存太常。”
觞豆
(1).觞与豆。古代盛酒肴之具。《大戴礼记·武王践阼》:“觴豆之铭曰:‘食自杖,食自杖,戒之憍,憍则逃。’” 汉 桓宽 《盐铁论·散不足》:“唯瑚璉觴豆而后雕文彤漆。” 章炳麟 《訄书·官统下》:“有位而无权,有阶而无禄,则将军之策命,或厪足以易觴豆。”
(2).“觴酒豆肉”之省。泛指饮食,筵席。《文选·张衡<东京赋>》:“执鑾刀以袒割,奉觴豆於国叟。” 李周翰 注:“言天子亲执刀,肉袒割牲,奉酒及籩豆於三老五更。” 南朝 梁 刘勰 《文心雕龙·时序》:“傲雅觴豆之前,雍容衽席之上。” 周振甫 注:“觴豆,犹酒席。” 宋 陈鹄 《耆旧续闻》卷七:“一夕,吏散,庭空月明, 曹 与女罗觴豆,献酬懽洽。” 清 宋琬 《登西岳庙万寿阁》诗:“槛外河山 三辅 小,嵓前觴豆百灵朝。”
宾主
宾客和主人
宾主共进午餐
西风
(1) 从西方吹来的风
温带的盛行西风
(2)
(3) 指秋风
(4) 比喻腐朽没落的力量或气势
桂枝
(1).传说月中有桂树,因以“桂枝”指月。 唐 卢照邻 《明月引》:“横桂枝於西第,绕菱花於北堂。” 唐太宗 《辽城望月》诗:“魄满桂枝圆,轮亏镜彩缺。”
(2).“桂林一枝”的省言。喻登科及第。 唐 孟浩然 《送洗然弟进士举》诗:“桂枝如已擢,早逐雁南飞。” 唐 司空曙 《下第日书情寄上叔父》诗:“欲归江海寻山去,愿报何人得桂枝。” 宋 梅尧臣 《送门人欧阳秀才游江西》诗:“无忘桂枝荣,举酒一以送。” 元 杨弘道 《幽怀久不写一首效韩子此日足可惜赠彦深》诗:“明年桂枝春,兄弟双翱翔。”参见“ 桂林一枝 ”。
(3).中药名。即肉桂。可作中药。 明 李时珍 《本草纲目·木一·桂》﹝集解﹞引 陶弘景 曰:“单名桂者,即是牡桂,乃《尔雅》所谓侵木桂也。叶长尺许,花子皆与菌桂同,大小枝皮俱名牡桂,但大枝皮肉理粗。虚如木而肉少味薄,名曰木桂,亦云大桂,不及小嫩枝皮肉多而半卷,中心皱起,其味辛美,一名肉桂,亦名桂枝,一名桂心。出 融州 、 桂州 、 交州 ,甚良。”
(4).古代妇女首饰步摇上的饰物。《后汉书·舆服志下》:“步摇以黄金为山题,贯白珠为桂枝相繆。”
马首
(1) 马头
(2) 指作战时主将的马首所向
马首裂。——明· 魏禧《大铁椎传》
瞻余马首。——清· 徐珂《清稗类钞·战事类》
春官
(1).古官名。 颛顼氏 时五官之一,为木正。见 贾公彦 《〈周礼正义〉序》引《左传·昭公十七年》 汉 服虔 注。又为《周礼》六官之一,掌礼法、祭祀。见《周礼·天官·小宰》。 唐 、 宋 、 明 、 清 司天官属有春官正、夏官正等五官。 明太祖 立春夏秋冬官,谓之四辅。见《旧唐书·职官志二》、《宋史·律历志》、《明史·安然传》。
(2). 唐 光宅 年间曾改礼部为春官,后“春官”遂为礼部的别称。 唐 杜甫 《奉留赠集贤院崔于二学士》诗:“天老书题目,春官验讨论。” 唐 皎然 《兵后送姚太祝赴选》诗:“名动春官籍,翩翩才少儔。” 明 归有光 《亡友方思曾墓表》:“既一再试春官不利,则自叱而疑。” 清 孔尚任 《桃花扇·拒媒》:“俺若不去呵,又怕他新錚錚春官匣印,硬选入秋宫院门。” 况周颐 《蕙风词话》卷五:“九上春官不第,键户箸书,足不入城市。”
(3).旧俗在迎春仪式中扮演导牛者的角色。 清 俞樾 《茶香室丛钞·迎春社火》:“次日打春,官给身钱二十七文,赏春官通书十本。” 清 李声振 《百戏竹枝词·春官序》:“﹝春官﹞以秃人扮之,冠带而倒骑牛背,亦笑观也。”
高第
(1).经过考核,成绩优秀,名列前茅。《史记·儒林列传》:“一岁皆輒试,能通一艺以上,补文学掌故缺;其高第可以为郎中者,太常籍奏。”
(2).常指科举中式。 唐 贾岛 《送陈商》诗:“联翩曾数举,昨登高第名。”《初刻拍案惊奇》卷十:“儘有贫苦的书生向富贵人家求婚,便笑他阴沟洞里思量天鹅肉吃。忽然青年高第,然后大家懊悔起来,不怨悵自己没有眼睛,便嗟叹女儿无福消受。”
(3).指科举中式者。 清 龚自珍 《己亥杂诗》之一一四:“如此高材胜高第,头衔追赠薄三 唐 。”
(4).指官吏的考绩优等。《汉书·儒林传·严彭祖》:“ 彭祖 为 宣帝 博士,至 河南 、 东郡 太守。以高第入为左冯翊。” 宋 叶适 《兵部尚书蔡公墓志铭》:“或疑‘天子圣德方日新,公少年论諫,盍顺导婉达’,由是不得高第。”
(5).指学习成绩优异。 汉 赵岐 《<孟子>题辞》:“於是退而论集所与高第弟子 公孙丑 、 万章 之徒难疑答问。”
(6).指高材生。《北齐书·儒林传·李铉》:“ 鉉 以乡里无可师者,遂与州里 杨元懿 、 河间 宗惠振 等结侣诣大儒 徐遵明 受业,居 徐 门下五年,常称高第。”《朱子语类》卷一○一:“看道理不可不子细。 程 门高第如 谢上蔡 、 游定夫 、 杨龟山 辈,下梢皆入禪学去。” 清 俞樾 《群经平议·论语二》“ 赐 不受命而货殖焉”:“故不曰商贾,而曰货殖, 子贡 以圣门高第,亦復为之。”
天子
古以君权为神所授,故称帝王为天子
归来见天子。——《乐府诗集·木兰诗》
天子坐明堂。
延英
见“ 延英殿 ”。
亲策
皇帝亲自主持策问。《剪灯新话·天台访隐录》:“歌罢,復与 逸 话前 宋 旧事,亹亹不厌,乃言 寳祐 丙辰亲策进士。” 严复 《救亡决论》:“经朝廷之宾兴,蒙皇上之亲策,是朝廷固命我为儒也。”
清问
清审详问。《书·吕刑》:“皇帝清问下民,鰥寡有辞于 苗 。” 孔 传:“ 帝尧 详问民患,皆有辞怨於 苗 民。” 孔颖达 疏:“ 帝尧 清审详问下民所患。” 唐 王勃 《九成宫颂》:“虔恭上帝,东朝悬待諫之旌;清问下人,南面听登闻之鼓。”《儒林外史》第三五回:“﹝ 庄徵君 ﹞躬身奏道:‘臣蒙皇上清问,一时不能条奏;容臣细思,再为启奏。’”
丹诚
赤诚的心。《三国志·魏志·陈思王植传》:“承答圣问,拾遗左右,乃臣丹诚之至愿,不离於梦想者也。” 唐 元稹 《莺莺传》:“则当骨化形销,丹诚不泯。” 明 冯梦龙 《山歌·葵花》:“姐儿好像蜀葵能,胸中一片是丹诚。” 清 阮葵生 《茶馀客话》卷一:“ 徐东海 乾学 ,为司寇时,人赠以联云:‘万方玉帛朝 东海 ,一点丹诚向北辰。’”
解褐
谓脱去布衣,担任官职。《晋书·曹毗传》:“ 安期 解褐於秀林,渔父罢鉤於长川。” 唐 陈子昂 《麈尾赋》序:“甲申岁,天子在 洛阳 ,余始解褐,守麟臺正字。” 清 吴伟业 《哭志衍》诗:“解褐未赴官,归来卧林壑。”
何止
不止;岂止
中华大地,英才何止万千
为身
治身,修身。《管子·中匡》:“公曰:‘请问为身?’对曰:‘道血气以求长年长心长德,此为身也。’”《孔子家语·贤君》:“ 颜渊 将西游於 宋 ,问於 孔子 曰:‘何以为身?’ 子 曰:‘恭、敬、忠、信而已矣。’” 宋 曾巩 《答孙都官书》:“凡 巩 之学,盖将以学乎为身,以至於可以为人也。”
二刘
(1).指前、后 汉 开国之君 刘邦 、 刘秀 。《晋书·石勒载记下》:“朕当在二 刘 之间耳, 轩辕 岂所拟乎!”
(2).指 隋 经学家 刘炫 、 刘焯 。《隋书·儒林·刘焯传》:“ 刘炫 聪明博学,名亚於 焯 、故时人称二 刘 焉。” 皮锡瑞 《经学历史》七:“ 隋 之二 刘 ,冠冕一带。 唐 人作疏,《诗》《书》皆本二 刘 。”
(3).指 汉 刘向 、 刘歆 父子。 宋 周必大 《二老堂诗话·陆务观说东坡三诗》:“ 曾吉甫 侍郎藏 子瞻 《和钱穆文》诗真本,所谓‘大笔推君 西汉 手,一言寘我二 刘 间’者,其自注云:‘ 穆文 尝草某答詔,以 歆 向 见喻,故有此句。’”
(4).指 明 刘鈗 、 刘棨 。《明史·刘珝传》:“﹝ 刘鈗 ﹞博学有行谊,与 长洲 刘棨 并淹贯故实,时称‘二 刘 。’”
(5).指 清 刘宝楠 、 刘文淇 。《清史稿·儒林传三·刘宝楠》:“﹝ 宝楠 ﹞为诸生时,与 仪徵 刘文淇 齐名,人称 扬州 二 刘 。”
三孔
(1).三个孔穴。《汉书·司马相如传上》“管籥之音” 唐 颜师古 注:“籥三孔,并以竹为之。”
(2).三个来源。《管子·国蓄》:“利出於一孔者,其国无敌;出二孔者,其兵不詘;出三孔者,不可以举兵;出四孔者,其国必亡。”
(3). 宋 孔文仲 及弟 武仲 、 平仲 并以文名,时号“三 孔 ”。 宋 黄庭坚 《和答子瞻和子由常父忆馆中故事》诗:“二 苏 上连璧,三 孔 立分鼎。”《宋史·孔文仲传》:“初, 文仲 与弟 武仲 、 平仲 皆以文声起 江西 ,时号‘三 孔 ’。”
至今
(1) 直至此刻
至今杳无音信
(2) 直到今天
芳馨
(1).犹芳香。也借指香草。《楚辞·九歌·湘夫人》:“合百草兮实庭,建芳馨兮廡门。”《楚辞·九歌·山鬼》:“被石兰兮带杜衡,折芳馨兮遗所思。” 唐 李复言 《续玄怪录·张老》:“有顷进饌,精美芳馨,不可名状。” 清 龚自珍 《己亥杂诗》之一三八:“今日閒愁为 洞庭 ,茶花凝想吐芳馨。”
(2).喻美好的名声。 清 张大受 《慕庐先生还朝》诗:“出处古来云变化,芳馨谁播史书中。”
(3).指祭品。言其气味芳香。 宋 朱熹 《卧龙庵武侯祠》诗:“寒藻荐芳馨,飞泉奉明酌。”《宋史·乐志九》:“时思致享,肃荐芳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