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干渔溪原文
不涉惊涛心自稳,柳阴阴处著孤舟。的知世路多机穽,一线閒名付直钩。
诗词问答
问:提干渔溪的作者是谁?答:俞桂
问:提干渔溪写于哪个朝代?答:宋代
问:俞桂的名句有哪些?答:俞桂名句大全
俞桂提干渔溪书法欣赏
参考注释
惊涛
令人惊恐的波涛
惊涛拍岸。——宋· 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
柳阴
亦作“ 柳荫 ”。1.柳下的阴影。诗文中多以柳阴为游憩佳处。 北周 庾信 《忝在司水看治渭桥》诗:“平隄石岸直,高堰柳阴长。” 唐 康骈 《剧谈录·曲江》:“入夏则菰蒲葱翠,柳阴四合,碧波红蕖,湛然可爱。” 宋 苏轼 《三月二十日开园》诗之二:“西园牡籥夜沉沉,尚有游人卧柳阴。”《花月痕》第八回:“﹝ 荷生 ﹞便令 青萍 拂去了身上尘土,将马繫在柳阴中。” 老舍 《老张的哲学》第八:“这个消息成了镇上人们晚饭后柳荫下的夕阳会聚谈的资料。”
(2).指枝叶茂密的柳林。《 * 词话》第二七回:“柳阴中忽噪新蝉,见流萤飞来庭院。” 许杰 《惨雾》上:“柳荫里面喊出了一班人马。”
阴处
犹静居。《史记·扁鹊仓公列传》:“所以溲血者,诊脉法曰‘病养喜阴处者顺死,养喜阳处者逆死。’其人喜自静,不躁,又久安坐,伏几而寐,故血下泄。” 三国 魏 曹植 《卞太后诔》:“仰奉诸姑,降接儔列,阴处阳潜,外明内察。” 赵幼文 校注:“阴处,犹言静居。”
孤舟
孤独的船。 晋 陶潜 《始作镇军参军经曲阿作》诗:“眇眇孤舟游,緜緜归思紆。” 宋 陆游 《戏题江心寺僧房壁》诗:“史君千骑驻霜天,主簿孤舟冷不眠。” 明 高启 《出郭舟行避雨树下》诗:“一片春云雨满川,渔簑欲借苦多缘。多情水庙门前柳,庶我孤舟半日眠。”
的知
确实了解。 唐 刘禹锡 《答裴令公雪中讶白二十二与诸公不相访之什》诗:“玉树琼枝满眼新,的知开閤待诸宾。”《资治通鉴·唐太宗贞观元年》:“臣居草泽,不能的知其人。” 宋 范成大 《照田蚕行》:“儂家今夜火最明,的知新岁田蚕好。”
世路
指人世的经历
世路风波
机穽
(1).设有机关的捕兽陷阱。《后汉书·文苑传下·赵壹》:“有一穷鸟,戢翼原野。罼网加上,机穽在下。” 李贤 注:“机,捕兽机槛也。穽,穿地陷兽。” 晋 葛洪 《抱朴子·博喻》:“逸麟逍遥大荒之表,故无机穽之祸。” 宋 秦观 《盗贼上》:“故捕虎之术,必先设机穽,旁置网罟。”
(2).比喻险境或坑害人的圈套。 宋 苏舜钦 《依韵和王景章见寄》:“世间机穽知难避,往者图书可自箴。” 明 杨珽 《龙膏记·修郄》:“生平笑里藏机穽,么么小辈敢相轻。” 清 纪昀 《阅微草堂笔记·滦阳消夏录五》:“夫人心叵测,险於山川;机穽万端,由斯隐伏。”
一线
见“ 一线 ”。
亦作“ 一綫 ”。1.一根线,亦形容细长如线。 唐 杜甫 《至日遣兴》诗之一:“何人错忆穷愁日,愁日愁随一线长。” 宋 苏轼 《司马温公神道碑》:“稽天之潦,不能终朝,而一线之溜可以潦石者,一与不一故也。” 元 萨都剌 《鹦鹉曲》:“觉来粉汗湿香脸,一线新红枕痕浅。” 明 唐寅 《晓起图》诗:“晓鸦无数盘旋处,緑树枝头一线红。” 毛 * 《菩萨蛮·黄鹤楼》词:“茫茫九派流中国,沉沉一线穿南北。”
(2).比喻相承或相关事物之间的脉络。《东周列国志》第六一回:“ 尹公佗 学射于 庾公差 , 公差 又学射于 公孙丁 ,三人是一线传授。”《续资治通鉴·宋理宗绍定四年》:“毋竝进君子小人以为色荒,毋兼容邪説正论以为皇极,以培养国家一线之脉,以救生民一旦之命。” 清 宋潜虚 《徐节妇传》:“彼公侯将相跨州连郡,曾未有一如 徐 氏妇者,抱三尺之孤,挽一线之绪,而使之復兴,岂不悲哉!” 梁启超 《论中国学术思想变迁之大势》第三章第四节:“其学界为螺线形,虽千变万化,殆皆一线所引也。”
(3).形容极其细微。 金 元好问 《自题写真》诗:“东涂西抹窃时名,一线微官悮半生。” 清 曹寅 《重题晚研跋后兼伤怀南洲》诗之三:“酒边花外打乖人,劫后刚回一线春。” 梁启超 《论中国学术思想变迁之大势》第四章第三节:“若是乎两 汉 之以著述鸣者,惟 江都 龙门 二子,独有心得,为学界放一线光明而已。” 艾芜 《人生哲学的一课》:“这是一线生机,我记好街名厂名就去了。”
(4).第一线。指作战的最前线,亦指从事实际工作的基层。
直钩
亦作“ 直鈎 ”。 1.传说 姜太公 出仕前钓于 渭 滨,所用钓钩是直的且不设饵。后因以“直钩”借指归隐生活。 唐 方干 《早发洞庭》诗:“举目无平地,何心恋直鉤。”
(2).借指 姜太公 。 唐 黄滔 《严陵钓台诗》:“直钩犹逐熊羆起,独是先生真钓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