挽吕东莱二首

作者:陈良佑 朝代:宋代

挽吕东莱二首原文

家学相传久,天资自得高。
读书如夙习,授业更忘劳。
史笔追迁左,诗编继郑毛。
渊源有如此,沾丐及吾曹。

诗词问答

问:挽吕东莱二首的作者是谁?答:陈良佑
问:挽吕东莱二首写于哪个朝代?答:宋代
问:陈良佑的名句有哪些?答:陈良佑名句大全

陈良佑挽吕东莱二首书法欣赏

陈良佑挽吕东莱二首书法作品欣赏
挽吕东莱二首书法作品

参考注释

家学

书香世家中相延续的学问

刘君有家学,三世道益孤。—— 苏轼《刘壮与长官是堂》

相传

(1) 长期以来流传下来的

相传这事发生在北方

(2) 递相传授

天资

天赋;资质

天资聪颖

自得

自觉得意、开心

意气扬扬,甚为自得

悠然自得。——明· 袁宏道《满井游记》

读书

(1) 看着书本出声读或默读

(2) 正式学习一个科目或课程

她读书很用功

夙习

谓积习;素所熟习。《明史·王应熊传》:“近日诸臣之病,非临事不担当之故,乃平时未讲求之过也;亦非因循於夙习之故,实愆忘於旧章之过也。” 清 魏源 《默觚下·治篇一》:“絶世之资,必不如专门之夙习也;独得之见,必不如众议之参同也。”

授业

(1) 传授学业、技艺

授业弟子

(2) 给予产业

计口授业

忘劳

不感觉劳苦;不知疲倦。《礼记·祭义》:“思慈爱忘劳,可谓用力矣。” 郑玄 注:“思父母之慈爱,已而自忘己之劳苦。”《新唐书·儒学传上·徐文远》:“ 文远 説经,徧举先儒异论,分明是非,乃出新意以折衷,听者忘劳。”

史笔

(1).历史记载的代称。指史册。 三国 魏 曹植 《求自试表》:“使名挂史笔,事列朝荣,虽身分 蜀 境,首悬 吴 闕,犹生之年也。” 宋 王禹偁 《郑善果非正人论》:“史臣谓 郑善果 幼事贤母,长为正人。予以 善果 行事验之,见史笔之失。” 清 昭槤 《啸亭续录·古史笔多缘饰》:“古今所谓忠臣孝子,皆未足深信,乃史笔之缘饰,欲为后代美谈耳。”

(2).指修史之笔。《晋书·文苑传·曹毗》:“既登 东观 染史笔,又据太学理儒功。” 明 宋濂 《吴公行状》:“他时执史笔者,尚有考於斯焉。”

(3).指执史笔之人,史官。 唐 韩愈 《石君墓志铭》:“故相国 郑公 餘庆 ,留守 东都 ,上言 洪 可付史笔。”

(4).史家记叙史实的笔法。 唐 岑参 《佐郡思旧游》诗:“史笔众推直,諫书人莫窥。” 明 胡应麟 《少室山房笔丛·史书占毕一》:“余谓 刘 有史学,无史笔。” 孙犁 《澹定集·与友人论传记》:“史笔和文学之笔,应该分别开。”

诗编

诗集。 宋 杨万里 《读诗》诗:“船中活计只诗编,读了 唐 诗读 半山 。”

渊源

源流,本原

测其渊源,览其清浊,未有厉俗独行若宁者也。——《三国志·管宁传》

事物渊源

如此

(1) 这样,那样;像指出的或提出的方式或方法这样或那样

如此则荆吴之势强——《资治通鉴》

理当如此

(2) 达到这个程度或达到这个范围

劳苦而功高如此。——《史记·项羽本纪》

(3) 这样的

两座城市发展的状况是如此相同

沾丐

谓给人以利益。《新唐书·文艺传上·杜甫传赞》:“它人不足, 甫 乃厌餘,残膏賸馥,沾丐后人多矣。” 金 元好问 《中州集·施内翰宜生》:“﹝ 宜生 ﹞初在 颖州 ,日从 赵德麟 游,颇得 苏 门沾丐。” 罗惇曧 《文字源流·总论》:“ 西京 贤哲, 枚 、 贾 、 马 、 扬 ,并资沾丐,衔其山川,拾其香草,犹足俯仰百代,方轨后贤。”

吾曹

犹我辈;我们。《韩非子·外储说右上》:“吾曹何爱不为公。” 南朝 梁 王僧孺 《与何炯书》:“斯大丈夫之志,非吾曹之所能及已。” 宋 杨万里 《次主簿叔乞米韵》:“文字借令真可煮,吾曹从古不应贫。” 清 周亮工 《书影》卷二:“吾曹市语,举大数以为言,五金盖五十金云。” 郭沫若 《在欢送志愿军大会上》诗:“海洋深情逾骨肉,永恒胜利属吾曹。”

公众号
0
纠错

诗词推荐

名句推荐

古诗文大全 词典网
m.CiDianWang.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