吟红榭原文
霜染横林沓嶂巅,开窗遥对画图悬。
聊欣烂漫峰头缬,莫慢飘零谷口填。
晚照每看霞影乱,晓凉常浥露华鲜。
徘徊欲咏还停笔,两杜先予早着鞭。
诗词问答
问:吟红榭的作者是谁?答:乾隆
问:吟红榭写于哪个朝代?答:清代
问:吟红榭是什么体裁?答:七律
问:乾隆的名句有哪些?答:乾隆名句大全
注释
1. 七言律诗 押先韵 出处:御制诗二集卷七十四
参考注释
沓嶂
见“ 沓障 ”。
画图
图画(多用于比喻)
这些诗篇构成了一幅农村生活的多彩的画图
烂漫
(1) 色彩鲜丽
山花烂漫
(2) 坦荡,无做作
天真烂漫
峰头
1.亦作"峰头"。
2.峰顶。
飘零
(1) (花叶等)凋谢脱落;飘落
黄叶飘零
(2) 比喻漂泊流落
谷口
(1).山谷的出入口。《六韬·分险》:“衢道谷口,以武衝絶之。” 唐 王维 《归辋川作》诗:“谷口疎鐘动,渔樵稍欲稀。” 清 黄景仁 《偕邵元直游吾谷》诗:“此间看山復看枫,谷口敞与平原同。”
(2).古地名。又名 瓠口 。在今 陕西 礼泉 东北。 西汉 于此置 谷口县 , 东汉 废。因位于 九嵕山 东、 仲山 西,当 泾水 出山之处,故谓之 谷口 。古时相传为 黄帝 升仙的地方。也称 寒门 。《汉书·郊祀志上》:“其后 黄帝 接万灵 明庭 。 明庭 者, 甘泉 也。所谓 寒门 者, 谷口 也。” 颜师古 注引 服虔 曰:“ 黄帝 升仙之处也。”又注:“ 谷口 , 仲山 之 谷口 也……以 仲山 之北寒凉,故谓此谷为 寒门 也。”
(3).古地名。在今 陕西 淳化 西北。 秦 时于此置 云阳县 。《战国策·秦策三》:“ 范雎 曰:‘大王之国,北有 甘泉 、 谷口 。’” 鲍彪 注:“在 云阳 。” 西汉 末年,高士 郑朴 (字 子真 )曾隐居于此。 汉 扬雄 《法言·问神》:“ 谷口 郑子真 ,不屈其志,而耕乎巖石之下,名震於京师。” 唐 李白 《赠韦秘书子春》诗:“ 谷口 郑子真 ,躬耕在巖石。” 王琦 注引《雍录》:“ 谷口 在 云阳县 西四十里, 郑子真 隐於此。”后借指隐者所居之处。 元 杨奂 《得邳大用书复寄》诗:“ 谷口 知何似,他年愿卜隣。” 清 钱谦益 《高邮道中简顾所建》诗:“负耒我今归 谷口 ,惊弓君莫问壶头。”
晚照
傍晚的阳光;夕照
霞影
(1).云霞之影。 南朝 梁 何逊 《春夕早泊和刘谘议落日望水》:“草光天际合,霞影水中浮。”
(2).霞光。 唐 王损之 《汗血马赋》:“初疑霡霂,染翰海之霜华;终讶淋漓,变 榆关 之霞影。” 瞿秋白 《赤都心史》一:“然而近晓的天色几微,鱼肚惨色渐转赤黑愁黯的霞影时,反不如就近黄昏的夕阳!”
华鲜
鲜艳;鲜美。 南朝 宋 谢灵运 《山居赋》:“水草则萍藻蕰菼,雚蒲芹蓀……虽备物之偕美,独扶渠之华鲜。” 唐 韦应物 《观早朝》诗:“煌煌列明烛,朝服照华鲜。” 唐 康骈 《剧谈录·洛中豪士》:“ 乾符 中, 洛中 有豪贵子弟,承藉勋荫,物用优足……饮饌华鲜,极口腹之欲。” 宋 刘过 《忆鄂渚》诗:“我离 鄂渚 已十年, 吴 儿 越 女空华鲜。”
徘徊
(1) 在一个地方来回地走
他在街上徘徊
(2) 比喻犹豫不决
三纳之而未克,徘徊容与,追者益近。——明· 马中锡《中山狼传》
(3) 危险常顾
经常在崩溃的边缘徘徊
停笔
(1).停止书写。 南朝 宋 谢灵运 《山居赋》:“权近虑以停笔,抑浅知而絶简。”《新唐书·王维传》:“又遗亲故书数幅,停笔而化。”
(2).指停止写作。 茅盾 《子夜》十三:“那一个也停笔了。”
着鞭
(1).鞭打;用鞭子赶。《三国志·吴志·吴主传》“ 权 乘骏马越 津桥 得去” 裴松之 注引 晋 虞溥 《江表传》:“ 权 乘骏马上 津桥 …… 谷利 在马后,使 权 持鞍缓控, 利 於后著鞭,以助马势,遂得超度。” 清 曹寅 《九月七日蒙阴晓发》诗:“天色微沾雨,林香缓著鞭。”
(2).《晋书·刘琨传》:“与 范阳 祖逖 为友,闻 逖 被用,与亲故书曰:‘吾枕戈待旦,志梟逆虏,常恐 祖生 先吾著鞭。’”犹言着手进行,开始做。后常用以勉人努力进取。 唐 韩翃 《家兄自山南罢归献诗叙事》:“时辈已争先,吾兄未著鞭。” 宋 陆游 《书事》诗之三:“功名在子何殊我,惟恨无人快著鞭。”
(1).鞭打;用鞭子赶。 金 元好问 《榆社硖口村早发》诗:“瘦马长途懒着鞭,客怀牢落五更天。”
(2).犹言着手进行,开始做。 元 耶律楚材 《屏山居士<鸣道集说>序》:“昔予尝见《鸣道集》,甚不平之,欲为书纠其芜谬而未暇,岂意 屏山 先我着鞭,遂为序。”
(3).常用以勉人努力进取。 清 李渔 《奈何天·虑婚》:“这是条 * ,早着鞭,不似那纳粟求官的资格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