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客原文
有客老柴荆,终辞世上名。因贫诸事省,无位一身轻。
水月通禅意,山云寄野情。
草衣兼木食,亦足了余生。
诗词问答
问:有客的作者是谁?答:释文珦
问:有客写于哪个朝代?答:宋代
问:释文珦的名句有哪些?答:释文珦名句大全
参考注释
柴荆
(1).做柴用的小木。 唐 杜甫 《晨雨》诗:“暂起柴荆色,轻霑鸟兽羣。” 仇兆鳌 注:“柴荆,小木。”一本作“ 紫荆 ”。 清 方文 《穷冬六咏·无薪》:“依人斩蒿艾,无处拾柴荆。”
(2).指用柴荆做的简陋门户。 唐 白居易 《秋游原上》诗:“清晨起巾櫛,徐步出柴荆。” 宋 王安石 《送赞善张君西归》诗:“柴荆雀有罗,公子数经过。” 清 白华山人 《<十洲春语>序》:“今晨初霽,予方畚掘拥土,周匝樊槿,啄啄然闻有叩柴荆者。”
(3).借指村舍。 南朝 宋 谢灵运 《初去郡》诗:“恭承古人意,促装反柴荆。” 唐 温庭筠 《秋日旅舍寄义山李侍御》诗:“一水悠悠隔 渭城 , 渭城 风物近柴荆。” 明 高濂 《玉簪记·命试》:“春风桃李遍柴荆,花馆琴书不絶吟。”
世上
世界上;人间
世上无难事,只怕有心人
诸事
对个人产生影响的事物的总和
我希望你诸事顺利
无位
(1).没有界限或位置。 晋 郗超 《奉法要》:“夫罪福之於逆顺,固必应而无差者也。苟昧斯道,则邪正无位,寄心无準矣。” 晋 王谧 《答桓太尉书》:“况佛教喻一生於弹指,期要终於永刼,语灵异之无位,设报应於未兆,取之能信,不亦难乎!”
(2).指没有一定的地位。 明 刘基 《全婴堂序》:“夫济人利物,无位不能焉。”
犹失位。谓在上故贵,但无人君之德,则失其位。《易·繫辞上》:“贵而无位,高而无民。” 尚秉和 注:“在上故贵,失正故无位。”
一身
(1) 全身,浑身
一身正气
(2) 一套(衣服)
一身新衣服
(3) 一个人
孑然一身
水月
(1).水和月。 唐 刘禹锡 《洞庭秋月行》:“山城苍苍夜寂寂,水月逶迤绕城白。” 宋 杨万里 《夜离零陵留二绝简诸友》:“思归日日只空言,一棹今真水月间。”
(2).指明净如水的月亮。 唐 郑谷 《南康郡牧陆肱郎中辟许棠先辈为郡从事有寄赠》诗:“夜清僧伴宿,水月在松梢。”《花月痕》第十回:“小饮偶然邀水月,謫居犹得住 蓬莱 。”
(3).水中月影。常形容明净。 唐太宗 《大唐三藏圣教序》:“松风水月,未足比其清华;仙露明珠,詎能方其朗润!” 唐 李白 《赠宣州灵源寺仲濬公》诗:“观心同水月,解领得明珠。”
禅意
犹禅心。 唐 刘长卿 《寻南溪常山道人隐居》诗:“溪花与禪意,相对亦忘言。” 明 何景明 《吹笙》诗:“幽心与禪意,凄切转关情。”
野情
(1).不受世事人情拘束的闲散心情。 唐 包佶 《送日本国聘贺使晁巨卿东归》诗:“野情偏得礼,木性本含真。” 明 文徵明 《夏意》诗:“白日幽深茅屋静,野情萧散薴袍宽。” 清 黄景仁 《舟中咏怀》:“殊悲生事薄,聊觉野情胜。”
(2).天然情趣。 朱自清 《欧游杂记·巴黎》:“﹝花园﹞又整洁,又玲珑,教人看着赏心悦目;可是没有野情。”
草衣
(1).编草为衣。 南朝 齐 萧子良 《陈时政密启》之二:“民特尤贫,连年失稔,草衣藿食,稍有流亡。”《辽史·营卫志上》:“上古之世,草衣木食,巢居穴处,熙熙于于,不求不争。” 清 昭槤 《啸亭杂录·梁提督》:“公因率众卒,草衣卉服,自丛嵐叠嶂间以刀掘路,士卒各怀一铁钉,踵跡相接,攀钉而上。”
(2).引申为粗劣的衣服。 元 辛文房 《唐才子传·王绩》:“论曰: 唐 兴迨季叶,治日少而乱日多,虽草衣带索,罕得安居。” 明 郑若庸 《玉玦记·投贤》:“官人既无处去,只在老汉家中权住,温习经史。草衣糲饭,不须挂心。”
(3).隐者的衣着。《后汉书·党锢传序》:“至有画半策而綰万金,开一説而锡琛瑞。或起徒步而仕执珪,解草衣以升卿相。”
(4).指一种藻类植物。生长在阴湿的地方,连带一层薄土铲下来可作肥料。《人民日报》1953.12.5:“今年春天,互助起来以后,他光在这垃田里就下了二百担陈壁砖土和一百四十担草衣。”
木食
以山中野树果实充饥。形容隐逸之士远离世事。《山海经·西山经》“名曰櫰木,食之多力” 晋 郭璞 注:“《尸子》曰:‘木食之人,多为仁者。’” 晋 葛洪 《抱朴子·逸民》:“然时移俗异,世务不拘,故木食山栖,外物遗累者,古之清高,今之逋逃也。”《南齐书·高逸传·褚伯玉》:“此子灭景云栖,不事王侯,抗高木食,有年载矣。” 宋 赵与时 《宾退录》卷二三:“ 梅圣俞 如深山道人,草衣木食。王公大人见之,不觉屈膝。” 元 迺贤 《仙居县杜氏二真庙诗》:“脱声窜匿来 孟溪 ,木食涧饮幽巖栖。”
余生
(1) 指人的晚年
(2) 幸存的生命
劫后余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