偈颂八首原文
不用不用,千圣不共。如是如是,蝮曷蛇虺。
不是不是,彻骨彻髓。
进前退后绕禅床,制电之机落二三。
诗词问答
问:偈颂八首的作者是谁?答:释宗印
问:偈颂八首写于哪个朝代?答:宋代
问:释宗印的名句有哪些?答:释宗印名句大全
参考注释
不用
用不着,不必
不用你管这事
你留步吧,不用下去了
不共
(1).不恭。共,“ 恭 ”的古字。《左传·僖公二十七年》:“公卑 杞 , 杞 不共也。” 杜预 注:“共音恭,本亦作恭。”《管子·四称》:“不与善人,唯其所事。倨敖不共,不友善士。” 明 刘基 《三月癸酉大雨震电庚辰大雨雪》:“抑小民之失其所,而祭祀之不共歟,何上天降鉴之若是也。”
(2).不具备。《国语·鲁语下》:“具舟除隧,不共有法。” 韦昭 注:“共,具也。”
(1).不与,不和。 金 董解元 《西厢记诸宫调》卷二:“不共你摇嘴掉舌,不共你鬦争鬦合。”
(2).不同。 宋 孙光宪 《上行杯》词:“临极浦,故人相送,去住心情知不共。”
如是
如此这么;像这样
果如是,是羿亦有罪焉。——明· 马中锡《中山狼传》
如是,则终身几无可问之事。——清· 刘开《问说》
蛇虺
亦作“虵虺”。泛指蛇类。亦用以比喻凶残狠毒的人。 北齐 颜之推 《颜氏家训·文章》:“﹝ 陈琳 ﹞在 魏 製檄,则目 绍 ( 袁绍 )为虵虺。” 唐 高适 《东征赋》:“寄腹心於梟獍,任手足於蛇虺。” 明 徐霖 《绣襦记·襦护郎寒》:“覻他人形貌,似蛇虺不成蛟,龙门怎高跳。” 清 纪昀 《阅微草堂笔记·滦阳消夏录三》:“蛇虺虽死,餘毒尚染於草木。”
是不是
动不动,总是。《宣和遗事》前集:“动不动金瓜碎脑,是不是斧鉞临身。” 元 曾瑞 《一枝花·买笑》套曲:“怕你肯不肯回与我句真实话,可休是不是空教人指点咱。” 元 高文秀 《遇上皇》第一折:“动不动要手模,是不是取招状。”《红楼梦》第 * 回:“其实给他看也倒没有甚么,但只我嫌他是不是的写给人看去。”
彻骨
深透入骨,比喻程度极深
寒风彻骨
进前
犹前进,向前。《韩非子·外储说右下》:“彘逸出於竇中,马退而却,策不能进前也。”《敦煌变文集·张义潮变文》:“ 汉 军勇猛而乘势,拽戟衝山直进前。”《红楼梦》第五三回:“ 乌进孝 忙进前两步回道:‘回爷説,今年年成实在不好。’” 许地山 《空山灵雨·荔枝》:“他们嫌从正门进去麻烦,就把篱笆拆开,大摇大摆地进前。”
退后
退下,退去
站在门周围的民兵退后让法官们通过
禅床
坐禅之床。 唐 贾岛 《送天台僧》诗:“寒蔬修浄食,夜浪动禪牀。” 宋 张元干 《喜迁莺令》词:“悬知洗盏径开尝,谁醉伴禪床。” 明 都穆 《都公谭纂》卷上:“老僧者坐禪牀上,曰:‘汝三人能胜吾童子,亦高手也。’”《红楼梦》第八七回:“﹝ 妙玉 ﹞点上香拜了菩萨,命道婆自去歇着,自己的禪床靠背俱已整齐,屏息垂帘,跏趺坐下,断除妄想,趋向真如。”
二三
(1).谓不专一;反复无定。《书·咸有一德》:“德唯一,动罔不吉;德二三,动罔不凶。” 孔 传:“二三,言不一。”《晋书·慕容垂载记》:“虽曰君臣,义深父子,岂可因其小隙,便怀二三。” 宋 文天祥 《罗融斋墓志铭》:“不以利害为二三。其忠信如此。”《醉醒石》第四回:“这事断要死争,二三不得的。”
(2).约数,不定数。表示较少的数目,犹言几。《国语·吴语》:“﹝ 越王 ﹞曰:‘ 勾践 用帅二三之老,亲委重罪,顿顙於边。’” 汉 王褒 《僮约》:“日暮以归,当送乾薪二三束。” 唐 皎然 《咏小瀑布》:“瀑布小更奇,潺湲二三尺。”《水浒传》第五七回:“ 呼延灼 吃了一惊,便叫酒保引路,就田塍上赶了二三里。” 石楠 《张玉良传》:“她一定会兴奋得两颊泛上荷红,上面滴洒着二三点露珠。”
(3).约数,不定数。谓二成或三成。 汉 班固 《西都赋》:“草木涂地,山渊反覆,蹂躪其十二三,乃拗怒而少息。” 清 李渔 《奈何天·逃禅》:“正是不如意事常八九,可与人言无二三。”
(4).约数,不定数。谓第二或第三。 宋 陈亮 《谢张侍御启》:“第其度程,亦在二三之数。”
(5).约数,不定数。犹言再三,多次。《百喻经·妇诈称死喻》:“妇於后时心厌傍夫,便还归家,语其夫言:‘我是汝妻。’夫答之言:‘我妇久死,汝是阿谁?妄言我妇。’乃至二三,犹故不信。”
(6).即六。《文选·何晏<景福殿赋>》:“故载祀二三,而国富刑清。” 张铣 注:“二三,谓 明帝 六年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