杂言·其十九原文
贝锦进轻翾,家邦逢酖毒。
触龙诚成佞,桀恶弥以沃。
伤哉龙逄死,松社走麋鹿。
殷鉴谅匪遥,举行一何酷。
廉来煽凶祸,大圣遭僇辱。
玉马忽朝周,谁云罄忠告。
尚忆都俞音,天风𦕈鸣玉。
诗词问答
问:杂言·其十九的作者是谁?答:张达
问:杂言·其十九写于哪个朝代?答:元代
问:张达的名句有哪些?答:张达名句大全
注释
1. 押词韵第十五部 出处:元音遗响卷九
参考注释
贝锦
(1).指像贝的文采一样美丽的织锦。《文选·左思<蜀都赋>》:“贝锦斐成,濯色江波。” 刘逵 注:“贝锦,锦文也。 譙周 《益州志》云:‘ 成都 织锦既成,濯於江水,其文分明,胜於初成,他水濯之,不如江水也。’” 唐 李德裕 《斑竹管赋》:“始裁截以成管,因天资而具美;疑贝锦之濯波,似餘霞之散綺。” 清 顾汧 《桃源赋》:“若贝锦之澄鲜,而濯色於江渚。”
(2).喻诬陷他人、罗织成罪的谗言。《诗·小雅·巷伯》:“萋兮斐兮,成是贝锦。” 朱熹 集传:“言因萋斐之形,而文致之以成贝锦,以比谗人者因人之小过而饰成大罪也。”《周书·宇文测传》:“ 太祖 怒曰:‘ 测 为我安边,吾知其无贰志,何为间我骨肉,生此贝锦!’乃命斩之。” 明 李开先 《事定公评后序》:“贝锦百端,谗舌千丈,始之者一线,而引之者滔天。” 康有为 《敬谢天恩并统筹全局折》:“交章飞文,变乱黑白,诬攻新政,贝锦如织。”
轻翾
指飞禽。 南朝 梁 沉约 《梁三朝雅乐歌·需雅四》:“碧鳞朱尾献嘉鲜,红毛緑翼坠轻翾。”
家邦
本指家与国,亦泛指国家。《诗·大雅·思齐》:“刑于寡妻,至于兄弟,以御于家邦。” 南朝 梁 任昉 《为萧扬州荐士表》:“臣位任隆重,义兼家邦,实欲使名实不违,徼倖路絶。” 宋 苏辙 《门下侍郎孙固乞致仕不许不允批答》之一:“吾不出帷幄临御家邦,实赖股肱之良,以持纲纪之要,於其进退顾可轻听之哉!”《三国演义》第三一回:“昨朝 沮授 军中失,今日 田丰 狱内亡。 河 北栋梁皆折断, 本初 焉不丧家邦!” 续范亭 《胡公祠落成过郑一吊》诗:“将军浩气贯天日,继起何人振家邦。”
酖毒
(1).毒酒。《左传·闵公元年》:“宴安酖毒,不可怀也。” 孔颖达 疏:“宴安自逸,若酖毒之药,不可怀恋也。”《旧唐书·后妃传上·太宗贤妃徐氏》:“夫珍玩伎巧,乃丧国之斧斤;珠玉锦绣,实迷心之酖毒。”《上海小刀会起义史料汇编·上海小刀会起事本末》:“甘于宴安,以饮酖毒,吾知其无能为役矣。” 黄人 《<小说林>发刊词》:“昔之於小説也,博弈视之,俳优视之,甚且酖毒视之,妖孽视之。”
(2).引申指 * 之人。 清 和邦额 《夜谭随录·王侃》:“尝闻以德报怨,不闻以怨报德,况内人贤淑,必非酖毒,虽云异类,何忍弃之?”
(3).毒害。《韩非子·八经》:“脱易不自神曰弹威,其患贼夫酖毒之乱起。”《三国志·魏志·高贵乡公髦传》:“此儿具闻,自知罪重,便图为弑逆,赂遗吾左右人,令因吾服药,密因酖毒,重相设计。”《宋书·徐羡之传》:“播迁之始,谋肆酖毒,至止未几,显行怨杀。”
(4).狠毒;毒辣。 清 和邦额 《夜谭随录·碧碧》:“女勃然怒曰:‘何物老嫗,酖毒若此!’”
桀恶
凶恶。《晋书·江统传》:“ 并州 之胡,本实 匈奴 桀恶之寇也。”
龙逄
见“ 龙逢 ”。
松社
古代立社种树,为社的标志。以松树作社树的,称为“松社”。《周礼·地官·大司徒》“以其野之所木,遂以名其社” 清 孙诒让 正义:“若以松为社者,则名松社。”
麋鹿
亦称“四不像”。中国著名的特产动物,但野生的早已灭绝,现存者都是北京南苑皇家猎苑的孑遗,特征是尾特别长,眉杈特别发达,形成主杈模样
麋鹿满之。——《墨子·公输》
取其麇鹿。——《左传·僖公三十三年》
鉴谅
体察实情,给以谅解
接待不周,务乞鉴谅
举行
(1) 进行
大学生队今天下午举行比赛
(2) 正式地做或依据规定的仪式做
举行结婚仪式
(3)
(4) 主持办理
每周举行茶会
(5) 演出
这管弦乐队每季举行十次演奏会
一何
何其,多么
使君一何愚。——《乐府诗集·陌上桑》
一何怒。——唐·杜甫《石壕吏》
妇啼一何苦。
凶祸
犹灾祸。 汉 王充 《论衡·命义》:“随命者,戮力操行而吉福至,纵情施欲而凶祸到。”《后汉书·独行传·谯玄》:“太守乃自齎璽书至 玄 庐,曰:‘君高节已著,朝廷垂意,诚不宜復辞,自招凶祸。’”《宋书·谢晦传》:“鉴凶祸之无端,察贞亮之有本。” 北齐 颜之推 《颜氏家训·文章》:“凡代人为文,皆作彼语,理宜然矣。至於哀伤凶祸之辞,不可輒代。”
大圣
(1).古谓道德最完善、智能最超绝、通晓万物之道的人。《荀子·哀公》:“ 孔子 曰:‘人有五仪:有庸人,有士,有君子,有贤人,有大圣……所谓大圣者,知通乎大道,应变而不穷,辨乎万物之情性者也。’” 汉 扬雄 《法言·吾子》:“委大圣而好乎诸子者,恶覩其识道也。” 明 李贽 《题孔子像于芝佛院》:“人皆以 孔子 为大圣,吾亦以为大圣。”
(2).称帝王。《吕氏春秋·君守》:“大圣无事,而千官尽能。”《史记·秦始皇本纪》:“大圣作治,建定法度,显著纲纪。” 宋 彭乘 《墨客挥犀》卷一:“帝曰:‘忠鯁之言固苦口而逆耳,盖有所益也。设或无益亦无所害,又何必拒而责之?’大圣之度,慈厚若此。”
(3).佛教称佛、菩萨。《法华经·方便品》:“今慧日大圣尊久乃説是法。”《无量寿经》卷上:“一切大圣,神通已达。”
(4).谓极有神通。 晋 干宝 《搜神记》卷十六:“我女大圣,死经二十三年,犹能与生人交往。”
(5).指小说《西游记》中的 孙悟空 。 清 蒲松龄 《聊斋志异·齐天大圣》:“客言大圣灵著,将祷诸祠……入殿瞻仰,神猴首人身,盖 齐天大圣 孙悟空 云。”
僇辱
(1).戮辱,刑辱。僇,通“ 戮 ”。《韩非子·八经》:“僇辱之人近习曰狎贼,其患发忿疑辱之心生。”
(2).侮辱。《史记·范雎蔡泽列传》:“宾客饮者醉,更溺 雎 ,故僇辱以惩后,令无妄言者。” 唐 元稹 《纪怀赠李六户曹五十韵》:“僇辱徒相困,苍黄性不能。” 元 揭傒斯 《与萧维斗书》:“且言之而中,则吾之归未可期;言而不中,则僇辱所归。” 李大钊 《列宁不死》:“可见,说出真理者之遭世僇辱,自古已然。”
玉马
(1).玉雕的马。 晋 葛洪 《抱朴子·用刑》:“譬犹 干将 不可以缝线,巨象不可使捕鼠,金舟不能凌 阳侯 之波,玉马不任骋千里之迹也。” 北齐 樊逊 《求才审官对》:“臣闻雕兽画龙,徒有风云之势;金舟玉马,终无水陆之功。” 清 纪昀 《阅微草堂笔记·济阳消夏录二》:“﹝ 高荣祉 ﹞有一旧玉马,质理不甚白洁。”
(2).美马。 三国 魏 曹植 《大魏篇》:“玉马充乘舆,芝盖树九华。” 南唐 成彦雄 《柳枝辞》之一:“轻笼小径近谁家,玉马追风翠影斜。” 宋 刘克庄 《菩萨蛮·戏林推》词:“玉鞭鞭玉马,戏走章臺下。”
(3).喻贤臣。《论语比考谶》:“ 殷 惑女 妲己 ,玉马走。” 宋均 注:“女 妲己 有美色。玉马,喻贤臣;奔,去也。”《文选·任昉<百辟劝进今上笺>》:“是以玉马骏奔,表 微子 之去;金版出地,告 龙逄 之怨。” 张铣 注:“玉马,喻贤人也。以喻 东昏 无道,贤人归於 高祖 矣。” 清 唐孙华 《读<顾亭林集>二十四韵》:“玉马新朝去,铜驼故国怜。”
(4).古代屋檐头悬挂的玉片,能于风中撞击发声,用以惊鸟雀。又称玉马儿。 元 白朴 《梧桐雨》第四折:“惊我的又不是楼头过雁,砌下寒蛩,簷前玉马,架上金鸡。” 元 白朴 《梧桐雨》第四折:“吉丁当玉马儿向檐间闹。” 元 刘庭信 《一枝花·秋景怨别》套曲:“画簷间玎玎璫璫追魂的玉马,戍楼上点点滴滴索命铜壶。”
(5).乐器上马子的美称。《群音类选·醉花阴·佳遇》:“十指纤纤似藉芽,拨银筝。那玉马,不由我心儿里爱他。”
(6).玉质的筹码。 清 余怀 《板桥杂记·雅游》:“蒲桃架下,戏掷金钱;芍药栏边,閒抛玉马。”
(7).比喻奔涌的水浪。 元 汤式 《一枝花·题崇明顾彦昇洲上居》套曲:“潮生玉马来,沙涌金鰲动。水天涵上下,浦溆控西东。”
忠告
(1) 诚恳地劝告
忠告他们避免鲁莽行动
(2) 也指忠告的话
不听忠告
都俞
见“ 都俞吁咈 ”。
天风
风。风行天空,故称。 汉 蔡邕 《饮马长城窟行》:“枯桑知天风,海水知天寒。” 唐 韩愈 《辛卯年雪》诗:“波涛何飘扬,天风吹旛旂。” 明 郑若庸 《玉玦记·赏春》:“好趁天风,直上青霄。” 郭沫若 《哀时古调》九:“天风吹,海浪流。满怀悲愤事,聊以寄箜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