凤凰阁原文
遍园林绿暗,浑如翠幄。下无一片是花萼。
可恨狂风横雨,忒煞情薄。
尽底把、韶华送却。
杨花无奈,是处穿帘透幕。
岂知人意正萧索。
春去也,这般愁、没处安著。
怎奈向、黄昏院落。
诗词问答
问:凤凰阁的作者是谁?答:佚名
问:凤凰阁写于哪个朝代?答:宋代
问:凤凰阁是什么体裁?答:词
问:佚名的名句有哪些?答:佚名名句大全
佚名凤凰阁书法欣赏
参考注释
园林
专供人游玩休息的种植了花草树木的地方
园林艺术
浑如
非常像;酷似
翠幄
翠色的帐幔。 晋 左思 《吴都赋》:“蔼蔼翠幄,嫋嫋 * 。”《晋书·刘琨传》:“臣等祖考以来,世受殊遇,入侍翠幄,出簪彤管。” 唐 元稹 《宛转行》:“华屋重翠幄,綺席雕象牀。” 宋 晁补之 《摸鱼儿·东皋寓居》词:“任翠幄张天,柔茵藉地,酒尽未能去。”
一片
(1).数量词。用于平而薄的东西。 汉 荀悦 《汉纪·武帝纪五》:“﹝ 李陵 ﹞令军士人持三升糒、一片冰。”《后汉书·周燮等传序》:“﹝ 閔仲叔 ﹞老病家贫,不能得肉,日买猪肝一片。” 元 张养浩 《游香山》诗:“宝刹千间穷土木,残碑一片失 辽 金 。”
(2).数量词。用于地面、水面。 宋 王安石 《出郊》诗:“川原一片緑交加,深树冥冥不见花。”《荡寇志》第八六回:“只见 永清 的后面一层人霍地分开,前面乃是一片白地。” 毛 * 《浪淘沙·北戴河》词:“ 秦皇岛 外打鱼船。一片汪洋都不见,知向谁边?” 杨朔 《中国人民的心》:“岭脚下有一片大水塘,叫 龙潭池 。”
(3).数量词。用于呈片状或连接成片的景物。 北周 庾信 《至仁山铭》:“瑞雪一片,仙童两人。” 唐 王之涣 《凉州词》之一:“ 黄河 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 宋 陆游 《春日游镜湖乡人请赋山阴风物遂作四绝句》之二:“东风忽送笙歌近,一片楼臺泛水来。”
(4).数量词。用于弥漫散布的景色、气象。 北周 庾信 《游山》诗:“涧底百重花,山根一片雨。” 唐 李白 《子夜吴歌》之三:“ 长安 一片月,万户擣衣声。” 宋 方岳 《山居》诗:“我爱山居好,林梢一片晴。” 周而复 《上海的早晨》第一部三:“远方的天边有一片红光在昏暗的夜色中跳动,那是 南京路 一带霓虹灯光的照耀。”
(5).数量词。用于集聚在一起的声音。 宋 朱淑贞 《元夜》诗之一:“一片笑声连鼓吹,六街灯火丽昇平。”《水浒传》第三三回:“ 花荣 一片声叫道:‘我得何罪?’”《儿女英雄传》第三一回:“慌慌张张爬到墙上,踹的那瓦一片山响。” 刘宾雁 《在桥梁工地上》:“水下, * 加快了凿岩速度,响声连成一片。”
(6).数量词。用于人的心情、心地、心意。 宋 潘希白 《大有·九日》词:“一片 宋玉 情怀,十分 卫郎 清瘦。” 元 马致远 《岳阳楼》第一折:“则你那浮生空自忙。他一片黑心肠,在这功名之上。”《西游记》第八五回:“但要一片志诚, 雷音 只在眼下。” 顾笑言 《你现在想什么》十三:“老伴还真没有辜负了 乌长青 的一片心愿。”
(7).数量词。用于文字、语言。 明 王守仁 《传习录》卷下:“然亦多是推衍文义,自做一片文字。”《儿女英雄传》第十九回:“ 十三妹 听了 邓九公 要拉那先生幚着劝解,又不知惹出他那一片什么谈吐来。” 马烽 西戎 《吕梁英雄传》第二回:“ 桦林霸 随手研墨蘸笔,铺开一张大纸,写了一片字交给 康顺风 。”
(8).整片;整体。《陆象山语录》卷上:“又下工夫十年,方浑然一片。” 明 王守仁 《传习录》卷下:“静坐用功,颇觉此心收敛,遇事又断了,旋起箇念头去事上省察,事过又寻旧功,还觉有内外,打不作一片。” 毛 * 《坚持艰苦奋斗,密切联系群众》:“在战时,要密切联系群众,要官兵打成一片,军民打成一片。”
花萼
花叶的外层,构成花的外部,并由分离或连合的萼片组成,通常绿色和叶状,但常像花冠一样有颜色的
可恨
(1) 使人遗憾
(2) 令人愤恨
这个可恨的老恶婆子,她的每一句话都十分刻毒
狂风
(1) 气象术语中指速度为每小时88到108公里的风
(2) 猛烈的风。比喻破坏性的力量或影响
战争的狂风摧毁了他的家
忒煞
亦作“ 忒杀 ”。太,过分。《朱子语类》卷二三:“ 陈少南 要废《鲁颂》,忒煞轻率。” 元 无名氏 《硃砂担》第四折:“我痴心想望贞洁,你做事忒杀非为。”《醒世恒言·灌园叟晚逢仙女》:“这老官儿真个忒煞古怪,所以有这样事。” 清 纳兰性德 《点绛唇·咏风兰》词:“忒煞萧疎,争耐秋如许,还留取冷香半缕,第一 湘江 雨。”
尽底
全部;彻底。 宋 范仲淹 《奏重定职田顷亩》:“其本官职田上,见收子利,尽底纳官。” 宋 曾巩 《英宗实录院申请》:“自 嘉祐 八年四月至 治平 四年正月已前,应有臣僚进献文字,曾送史馆,或留在中书,剗刷名件,及下吏馆,尽底检寻,降付本院。” 明 徐野君 《春波影》:“专要把这贱人平日做的诗词歌赋,怕有嘲訕我的所在,尽底拿来与我看。”
韶华
韶光
迎得韶华入中禁,和风次第遍神州。——韩维《太后阁》
杨花
指柳絮。 北周 庾信 《春赋》:“新年鸟声千种囀,二月杨花满路飞。” 唐 李白 《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诗:“杨花落尽子规啼,闻道 龙标 过 五溪 。” 宋 陈偕 《满庭芳·送春》词:“榆荚抛钱,桃英胎子,杨花已送春归。”《西湖佳话·六桥才迹》:“杨花若不沾泥去,尚可随花落绣裀。” 曹禺 《王昭君》第一幕:“你看,柳絮!杨花!多么轻的杨花呀!”
无奈
(1) 没有别的办法
无奈反对意见太多,只得取消会议
(2) 表示“惋惜”的转折
是处
(1).到处;处处。《南齐书·虞玩之传》:“填街溢巷,是处皆然。” 宋 柳永 《八声甘州》词:“是处红衰翠减,苒苒物华休。” 陈毅 《六国之行》诗:“风雷驱大地,是处有亲朋。”
(2).犹言紧要关头。《水浒传》第十三回:“将臺上忽的一声锣响, 杨志 和 索超 斗到是处,各自要争功,那里肯回马。”
知人
(1).谓能鉴察人的品行、才能。《书·皋陶谟》:“知人则哲,能官人。”《史记·宋微子世家》:“ 宋宣公 可谓知人矣,立其弟以成义,然卒其子復享之。” 宋 曾巩 《赠黎安二生序》:“二生固可谓魁奇特起之士,而 苏君 固可谓善知人者也。” 清 钱谦益 《兵部职方清吏司主事徐日久授承德郎制》:“择将如择医,以知人为能事。”
(2).谓懂人事。《史记·赵世家》:“ 赵简子 疾,五日不知人,大夫皆惧。”
(3).谓懂得人事变化之道。《礼记·中庸》:“质诸鬼神而无疑,知天也;百世以俟圣人而不惑,知人也。” 郑玄 注:“知天、知人,谓知其道也。”
有智慧的人。《左传·襄公二十四年》:“且夫既登,而求降阶者,知人也。” 林尧叟 注:“明智之人,乃能思降。知,音智。” 唐 韩愈 《赠太傅董公行状》:“公之将薨也,命其子三日歛。既歛而行,於行之四日, 汴州 乱。故君子以公为知人。”
萧索
衰败;冷落
苍茫的天底下远近横着几个萧索的村落
这般
(1) 如此,这样
这般仔细的一个人
(2) 像这个样子
怎奈向
犹奈何,无奈。 宋 周邦彦 《拜星月慢》词:“怎奈向一缕相思,隔溪山不断。” 宋 蒋捷 《祝英台近》词:“几回传语东风,将愁吹去,怎奈向,东风不管。”
黄昏
(1) 日落以后至天还没有完全黑的这段时间
奄奄黄昏后。——《玉台新咏·古诗为焦仲卿妻作》
渐黄昏清角吹寒。——宋· 姜夔《扬州慢》
(2) 见“傍晚”
院落
庭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