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龙吟

作者:刘辰翁 朝代:宋代

水龙吟原文

征衫春雨纵横,可曾湿得飞花透。
知君念我,溪南徙倚,谁家红袖。
藉草成眠,簪花倚醉,狂歌扶手。
叹故人何处,闻鹃堕泪,春去也、到家否。
说与东风情事,怕东风、似人眉皱。
乱山华屋,残邻废里,不堪回首。
寒食江村,牛羊丘陇,茅檐酤酒。
笑周秦来往,与谁同梦,说开元旧。

诗词问答

问:水龙吟的作者是谁?答:刘辰翁
问:水龙吟写于哪个朝代?答:宋代
问:水龙吟是什么体裁?答:词
问:刘辰翁的名句有哪些?答:刘辰翁名句大全

参考注释

征衫

(1).旅人之衣。 宋 楼钥 《水涨乘小舟》诗:“一番冻雨洗郊丘,冷逼征衫四月秋。”《水浒传》第十二回:“ 林冲 打一看时,只见那汉子头戴一顶 范阳 毡笠……穿一领白缎子征衫。” 郁达夫 《重过杭州登楼望月怅然有怀》诗:“走马重来 浙水 滨,征衫未涤去年尘。”

(2).借指远行之人。 宋 张元干 《忆秦娥》词:“征衫辜负深闺约,禁烟时候春罗薄。”

春雨

(1).春天的雨。《庄子·外物》:“春雨日时,草木怒生。” 唐 方干 《水墨松石》诗:“垂地寒云吞大漠,过 江 春雨入全 吴 。” 明 刘基 《春雨》诗:“春雨和风细细来,园林取次发枯荄。”

(2).用以比喻恩泽。 明 无名氏 《鸣凤记·林遇夏舟》:“幸天恩同沾春雨,最堪悲,又分襟云山两处暌违。”

(3).曲名。 苏曼殊 《本事诗》:“《春雨》楼头尺八簫,何时归看 浙江 潮。”自注:“《春雨》,曲名。”

纵横

(1) 竖和横互相交错

众壑纵横。——《徐霞客游记·游黄山记》

犹有曲挺纵横者。

刀戟纵横。——《广东军务记》

(2) 奔放自如

笔意纵横

(3) 奔驰无阻

纵横四海

(4) 放肆;无所顾忌

(5) 指合纵连横

可曾

同“ 可憎 ”。《敦煌变文集·丑女缘起变文》:“ 王郎 见妻端正,指(拍)手喜欢,道数声可曾。”

(1).曾否;是否。 元 无名氏 《看钱奴》第四折:“满口假悲慈,可曾有半文儿布施。” 贺敬之 《放歌集·西去列车的窗口》诗:“你可曾想见:那些年轻人火热的胸口,在渴念人生路上第一个战斗。”

(2).已经。 清 李渔 《奈何天·崖略》:“花灯彩轿,可曾备下了么?”

飞花

(1).落花飘飞。 唐 韩翃 《寒食》诗:“春城无处不飞花,寒食东风御柳斜。”

(2).飘飞的落花。 明 顾大典 《青衫记·茶客娶兴》:“你掩泪含羞辞别去,似飞花逐水悠悠,萧萧孤影向谁投。”

(3).比喻飘飞的雪花。 宋 苏辙 《上元前雪三绝句》之一:“不管上元灯火夜,飞花处处作春寒。”

(4).纺织时飞散的棉花纤维。

徙倚

徘徊;流连不去

独徒倚以仿徉。——《楚辞·哀时命》

徙倚久之。——宋· 陆游《过小孤山大孤山》

谁家

(1).何家,哪一家。《乐府诗集·相和歌辞二·蒿里》:“蒿里谁家地,聚歛魂魄无贤愚。”《水浒传》第二八回:“ 武松 忍耐不住,按定盒子,问那人道:‘你是谁家伴当?怎地只顾将酒食来请我?’”《儒林外史》第二回:“ 王举人 道:‘去年在谁家作馆?’”

(2).谁,何人。 唐 张鷟 《游仙窟》:“ 十娘 咏曰:‘眼心俱忆念,心眼共追寻;谁家解事眼,副着可怜心?’” 元 无名氏 《鸳鸯被》第二折:“他题的名姓儿别,语话儿差,空着我担个没来由牵掛,这不识羞的汉子你是谁家?” 孙犁 《澹定集·致铁凝信(三)》:“ 鲁迅 在《中国小说史略》中,曾列有对照表(即真人与书中人),也没有听说有谁家向作者提出抗议,或是起诉。”

(3).何处。 唐 李白 《春夜洛城闻笛》诗:“谁家玉笛暗飞声,散入春风满 洛 城。” 宋 张元干 《石州慢》词:“谁家疏柳低迷,几点流萤明灭。” 元 张寿卿 《红梨花》第一折:“贪和你书生打话,畅好是兜兜搭搭,因此上不知明月落谁家。”

(4).怎样。 唐 王建 《寄刘蕡问疾》诗:“年少病多应为酒,谁家将息过今春。” 宋 张炎 《数花风·别义兴诸友》词:“好游人老,秋鬢芦花共色。征衣犹恋去年客。古道依然黄叶,谁家萧瑟!”

(5).怎能。 唐 韩愈 《杏园送张彻侍御归使》诗:“归来身已病,相见眼还明。更遣将诗酒,谁家逐后生。” 宋 吴文英 《瑞龙吟·送梅津》词:“ 西湖 到日,重见梅鈿皱。谁家听琵琶未了,朝驄嘶漏。”

(6).为什么。 宋 苏轼 《秋兴》诗之一:“野鸟游鱼信往还,此身同寄水云间。谁家晚吹残红叶,一夜归心满旧山。” 宋 苏轼 《谢人见和前篇》之二:“得酒强欢愁底事,闭门高卧定谁家。” 元 张可久 《折桂令·湖上道院》曲:“ 双井 先春採茶, 孤山 带月锄花,童子谁家,贪看 西湖 ,懒诵《南华》。”

(7).甚么。 宋 无名氏 《张协状元》戏文第二出:“生:适来听得一派乐声,不知谁家调弄?众:《烛影摇红》。” 钱南扬 校注:“谁家调弄,犹云‘甚么曲调’。” 宋 张炎 《台城路·抵吴书寄旧友》词:“雁拂沙黄,天垂海白,野艇谁家分晓?” 明 汤显祖 《牡丹亭·惊梦》:“良辰美景奈何天,赏心乐事谁家院!”

(8).甚么东西。 唐 杜甫 《少年行》:“马上谁家白面郎,临阶下马坐人牀。不通姓字粗豪甚,指点银瓶索酒尝。” 元 杨暹 《西游记》第三本第十二出:“[鬼母云]谁家一个黄口孺子,焉敢駡我?”参见 张相 《诗词曲语词汇释·谁家》。

红袖

(1).女子的红色衣袖。 南朝 齐 王俭 《白紵辞》之二:“情发金石媚笙簧,罗袿徐转红袖扬。” 唐 杜牧 《书情》诗:“摘莲红袖湿,窥渌翠蛾频。” 后蜀 欧阳炯 《南乡子》词:“红袖女郎相引去,游南浦,笑倚春风相对语。”

(2).指美女。 唐 元稹 《遭风》诗:“唤上驛亭还酩酊,两行红袖拂尊罍。” 元 关汉卿 《金线池》楔子:“华省芳筵不待终,忙携红袖去匆匆。” 清 孙枝蔚 《记梦》诗:“头上黄金双得胜,眼前红袖百慇懃。” 鲁迅 《且介亭杂文·忆刘半农君》:“几乎有一年多,他没有消失掉从 上海 带来的才子必有‘红袖添香夜读书’的艳福的思想,好容易才给我们骂掉了。”

成眠

入睡,睡着

簪花

(1).谓插花于冠。《宋史·礼志十五》:“礼毕,从驾官、应奉官、禁卫等并簪花从驾还内。” 清 陈康祺 《郎潜纪闻》卷三:“新进士释褐於国子监,祭酒、司业皆坐彝伦堂,行拜謁簪花礼。”

(2).犹戴花。 清 赵翼 《陔馀丛考·簪花》:“今俗惟妇女簪花,古人则无有不簪花者。”

(3).古代书体的一种。 明 王彦泓 《有女郎手写余诗数十首笔迹柔媚纸光洁滑玩而味之》诗之二:“ 江令 诗才犹剩锦, 卫娘 书格是簪花。” 清 钱谦益 《观美人手迹戏题绝句》之四:“芳树风情在,簪花体格新。”参见“ 簪花格 ”。

倚醉

仗着醉意。 唐 李贺 《少年乐》:“ 陆郎 倚醉牵罗袂,夺得宝釵金翡翠。”

狂歌

纵情歌咏。 汉 徐干 《中论·夭寿》:“或披髮而狂歌,或三黜而不去。” 唐 杜甫 《赠李白》诗:“痛饮狂歌空度日,飞扬跋扈为谁雄?” 宋 辛弃疾 《水调歌头·汤朝美司谏见和用韵为谢》词:“説剑论诗餘事,醉舞狂歌欲倒,老子颇堪哀。” 陈去病 《昼寝杂感》诗:“客难解嘲俱未洽,狂歌哀哭更何徒。”

扶手

(1) 用来保持身体平衡或支撑身体的横木或把手(如在船上的)

(2) 把手(如椅上的)。扶把

故人

(1) 旧交,老朋友

足下待故人如此,便告退。——《三国演义》

(2) 古称前妻或前夫

怅然遥相望,知是故人(指前夫)来。——《玉台新咏·古诗为焦仲卿妻作》

(3) 又

新人从门入,故人(指前妻)从阁去。

(4) 已死的人

昔年在南昌蒙尊公骨肉之谊,今不想已作故人。——《儒林外史》

(5) 对门生故吏既亲切又客气的谦称

震曰:“故人知君,君不知故人,何也?”——《后汉书·杨震传》

何处

哪里,什么地方。《汉书·司马迁传》:“且勇者不必死节,怯夫慕义,何处不勉焉!” 唐 王昌龄 《梁苑》诗:“万乘旌旗何处在?平臺宾客有谁怜?”《宋史·欧阳修传》:“ 脩 论事切直,人视之如仇,帝独奬其敢言,面赐五品服。顾侍臣曰:‘如 欧阳脩 者,何处得来?’” 茅盾 《一个女性》五:“但是何处有爱呢?何处是爱呢?”

堕泪

指堕泪碑。借喻死者德高望重,百姓望其碑而落泪。 南朝 陈 徐陵 《司空章昭远墓志》:“ 长安 传坐,恩礼盛於 西京 ; 襄阳 堕泪,悲慟喧於南北。” 唐 苗神客 《乙速孤神庆碑》:“庶使波溢 渤澥 ,识堕泪於千龄。” 宋 张齐贤 《洛阳縉绅旧闻记·齐王张令公外传》:“知 齐王 於 唐 末有大功, 洛 民受赐者四十年,比夫甘棠堕泪,宜昭祀典。”

到家

(1) 完备;周详

(2) 在学识和工作上有相当造诣

他的表演还不到家

(3) 回到家中

东风

(1) 从东方吹来的风

小楼昨夜又东风。——南唐· 李煜《虞美人》

(2) 春天的风

(3) 比喻革命的巨大力量或高涨的革命气势

东风吹向天地外,荡尽人间群魔妖。——《天安门诗八首》

情事

(1).事实,情况。《庄子·天地》:“毕见其情事,而行其所为。” 唐 封演 《封氏闻见记·解纷》:“夜深屏人与语,告以情事,欲令逃匿。” 明 胡应麟 《少室山房笔丛·史书占毕四》:“ 杜工部 云:‘伯仲之间见 伊 吕 。’盖千载论 孔明 者,至是始定。孰谓文人笔端迂远情事,亡足重轻哉?” 清 梅曾亮 《陆母林孺人像赞》:“乃録其德行焯焯者数十事,示年家子 梅曾亮 ,命为之赞,且敍其不可已之情事。” 蒋光慈 《一个从红军退伍归农的兵士》诗:“终日里在枪林弹雨之中过生活,几几乎把家园的情事全忘完。”

(2).情意。《宋书·武帝纪中》:“今当奉辞西斾,有事 关 河 ,弱嗣叨蒙,復忝今授,情事 * ,可谓深矣。” 宋 孙光宪 《浣溪沙》词:“醉后爱称娇姐姐,夜来留得好哥哥,不知情事久长么?”

华屋

华美的屋宇,指朝会、议事的地方

歃血于华屋之下。——《史记·平原君虞卿列传》

不堪回首

不忍回头再想过去的事。形容境遇和思想发生了巨大变化后对往昔的感慨

寒食

(1).节日名。在清明前一日或二日。相传 春秋 时 晋文公 负其功臣 介之推 。 介 愤而隐于 绵山 。 文公 悔悟,烧山逼令出仕, 之推 抱树焚死。人民同情 介之推 的遭遇,相约于其忌日禁火冷食,以为悼念。以后相沿成俗,谓之寒食。按,《周礼·秋官·司烜氏》“中春以木鐸修火禁於国中”,则禁火为 周 的旧制。 汉 刘向 《别录》有“寒食蹋蹴”的记述,与 介之推 死事无关; 晋 陆翽 《邺中记》、《后汉书·周举传》等始附会为 介之推 事。寒食日有在春、在冬、在夏诸说,惟在春之说为后世所沿袭。 南朝 梁 宗懔 《荆楚岁时记》:“去冬节一百五日,即有疾风甚雨,谓之寒食。禁火三日,造餳大麦粥。” 唐 韩翃 《寒食》诗:“春城无处不飞花,寒食东风御柳斜。” 元 仙村人 《春日田园杂兴》诗:“村村寒食近,插柳遍檐牙。” 清 吴兰修 《黄竹子传》:“临行,﹝ 竹子 ﹞执生手曰:‘此归又罹虎口!若得了儂业债,则寒食梨花,求麦饭一盂、纸钱一束,上 真孃 墓一弔;薄命人死无恨耳!’”又,有的地区亦称清明为寒食。 明 张煌言 《舟次清明拈得青字》诗:“欲隐尚违惭 介子 ,年年寒食卧江汀。” 清 富察敦崇 《燕京岁时记·清明》:“清明即寒食,又曰禁烟节。古人最重之,今人不为节,但儿童戴柳祭扫坟塋而已。” 郁达夫 《钓台的春昼》:“绕了一个大弯,赶到故乡,却正好还在清明寒食的节前。”参阅《太平御览》卷三十、 宋 洪迈 《容斋三笔·介推寒食》、 清 袁枚 ,《随园随笔·寒食不必清明》。

(2).吃冷的食物。《后汉书·周举传》:“ 太原 一郡,旧俗以 介子推 焚骸,有龙忌之禁。至其亡月,咸言神灵不乐举火,由是士民每冬中輒一月寒食,莫敢烟爨,老小不堪,岁多死者。” 晋 陆翽 《邺中记》:“寒食三日,作醴酪,又煑粳米及麦为酪,杏仁煮作粥。”《北堂书钞》卷一四三引 晋 孙楚 《祭介子推文》:“ 太原 咸奉 介君 之灵,至三月清明,断火寒食,甚若先后一月。”

(3).犹冷食。指寒食节吃的冷的食物。《岁时广记·寒食上·冻薑豉》引 宋 吕原明 《岁时杂记》:“寒食:煑豚肉并汁露顿,候其冻取之,谓之薑豉,以荐饼而食之。或剜以匕,或裁以刀,调以薑豉,故名焉。”《岁时广记·寒食上·冻薑豉》引 宋 吕原明 《岁时杂记》:“寒食以糯米合采蒻叶裹以蒸之。或加以鱼鹅肉鸭卵等。又有置艾一叶于其下者。” 清 潘荣陛 《帝京岁时纪胜·时品》:“香椿芽拌麪筋,嫩柳叶拌豆腐,乃寒食之佳品。”

丘陇

亦作“ 丘垄 ”。 1.坟墓。《礼记·月令》:“﹝孟冬之月﹞塋丘垄之大小高卑厚薄之度,贵贱之等级。” 孙希旦 集解:“墓域曰塋,其封土而高者曰丘垄。”《墨子·节葬下》:“有丧者曰:棺椁必重……丘陇必巨。”《汉书·楚元王传》:“ 黄帝 葬于 桥山 , 尧 葬 济阴 ,丘壠皆小,葬具甚微。” 南朝 梁 江淹 《恨赋》:“綺罗毕兮池馆尽,琴瑟灭兮丘垄平。” 明 王世贞 《鸣凤记·拜谒忠灵》:“丘陇頽,桑田变,天涯和鹤空悲咽。”

(2).垄亩;田园。 南朝 宋 鲍照 《代边居行》:“不覩车马迹,但见麋鹿场。长松何落落,丘陇无復行。”《旧唐书·萧至忠传》:“憸利之辈,冒进而莫识廉隅;方雅之流,知难而敛分丘陇。” 清 唐甄 《潜书·两权》:“豪杰失望,思归丘陇,人心解蔽,不可復振。”

茅檐

茅,指盖屋的草;檐,本是房檐。茅檐指茅屋

茅檐低小,溪上青青草。——宋· 辛弃疾《清平乐·村居》

酤酒

(1).买酒。《墨子·非儒下》:“号人衣以酤酒, 孔某 不问酒之所由来而饮。”《淮南子·说林训》:“酤酒而酸,买肉而臭。” 宋 王安石 《集句歌曲·胡笳十八拍》:“一见郎来双眼明,劝我酤酒花前倾。” 清 王又旦 《送家叔季鸿先生游脽上谒后土祠》诗:“旧事於今无可问,市楼酤酒是生涯。”

(2).卖酒。《晏子春秋·问上九》:“有酤酒者,为器甚洁,置表甚长。”《汉书·景帝纪》:“夏旱,禁酤酒。”《资治通鉴·后汉隐帝乾祐二年》:“先遣人出酤酒於村墅,或貰与,不责其直。”

周秦

(1). 周 秦 两代的并称。《汉书·元帝纪》:“壬人在位,而吉士雍蔽。重以 周 秦 之弊,民渐薄俗,去礼义,触刑法,岂不哀哉。” 郭沫若 《奴隶制时代·中国古代史的分期问题》:“这儿的‘周秦’一个词,就是指 周 秦 之际。”

(2). 北宋 词家 周邦彦 与 秦观 的并称。两个均受 柳永 的影响,同为婉约派词人的代表。 清 陈廷焯 《白雨斋词话》卷六:“ 周 秦 词以理法胜, 姜 张 词以骨韵胜, 碧山 词以意境胜。” 清 陈廷焯 《白雨斋词话》卷八:“总之,谓 白石 拔帜於 周 秦 之外,与之各有千古则可,谓 南宋 名家以迄 仲举 ,皆取法於 白石 ,则吾不谓然也。”

来往

(1) 来和去

街上来往的人很多

(2) 通行

翻修路面,禁止车辆来往

(3) 联系、交往或接触——用于人

他仅与那些百万富翁们来往

(4) 左右;上下

总不过二尺来往水

同梦

(1).《诗·齐风·鸡鸣》:“虫飞薨薨,甘与子同梦。” 毛 传:“古之夫人配其君子,亦不忘其敬。” 郑玄 笺:“虫飞薨薨,东方且明之时,我犹乐与子卧而同梦,言亲爱之无已。”后以为夫妻情深之典。 柳亚子 《席上赋赠蔡贤初将军罗西欧夫人伉俪》诗:“革命应关同梦计,双栖喜在首都逢。”

(2).喻指知己,密友。 宋 曾几 《次镇江守曾宏甫见寄韵》:“夜雨思同梦,秋风辱寄音。”

说开

(1).说明白;说穿。《京本通俗小说·西山一窟鬼》:“这隻词,名唤做《念奴娇》……原来皆是集古人词章之句。如何见得?从头与各位説开。” 元 无名氏 《抱妆盒》第三折:“我领去朝见皇兄,只待问起时节,因而説开就里,使他母子团圆。”《儿女英雄传》第二九回:“那么着,咱们説开了。”《清平山堂话本·合同文字记》:“我有箇女孩儿, 刘二哥 求做媳妇,就今日説开。”

(2).劝解,调停。《水浒传》第二二回:“县里有那一等和 宋江 好的相交之人,都替 宋江 去 张三 处説开。”

(3).(某一词语)普遍流行起来。如:这个词儿已经说开了,大家也都懂得了。

公众号
0
纠错

诗词推荐

名句推荐

古诗文大全 词典网
m.CiDianWang.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