留花门原文
北门天骄子,饱肉气勇决。高秋马肥健,挟矢射汉月。
自古以为患,诗人厌薄伐。
修德使其来,羁縻固不绝。
胡为倾国至,出入暗金阙。
中原有驱除,隐忍用此物。
公主歌黄鹄,君王指白日。
连云屯左辅,百里见积雪。
长戟鸟休飞,哀笳曙幽咽。
田家最恐惧,麦倒桑枝折。
沙苑临清渭,泉香草丰洁。
渡河不用船,千骑常撇烈。
胡尘逾太行,杂1*1种抵京室。
花门既须留,原野转萧瑟。
诗词问答
问:留花门的作者是谁?答:杜甫
问:留花门写于哪个朝代?答:唐代
问:杜甫的名句有哪些?答:杜甫名句大全
全唐诗:卷217_22
参考注释
北门
(1).北向的门。《诗·邶风·北门》:“出自北门,忧心殷殷。终窶且贫,莫知我艰。” 唐 刘餗 《隋唐嘉话》卷下:“阿师当向北门出入,南衙宰相往来,勿犯也。” 杜鹏程 《保卫延安》第一章:“ 延安 北门外, 王家坪 村边,站着许多威严的哨兵。”
(2).喻指北部边防要地。《隋书·贺娄子干传》:“自公守北门,风尘不警。 突厥 所献,还以赐公。” 唐 翁绶 《雨雪曲》:“一自塞垣无 李 蔡 ,何人为解北门忧。” 明 何景明 《点兵行》:“边头城堑谁营屯,遂使犬羊窥北门。”
(3). 唐 宋 学士院在禁中北门,因以为学士院的代称。 宋 苏轼 《上清储祥宫碑》:“臣以书命,待罪北门。记事之成,职也,然臣愚,不知宫之所以废兴,与凡材用之所从出,敢昧死请。” 宋 岳珂 《桯史·叶少蕴内制》:“ 石林 叶少藴 在北门,微闻当遂使为相,惧当视草,不能自免,出语沮之。”
(4).指翰林学士。 明 陈皋谟 《环县城远眺》诗:“经略久寒 西夏 胆,安危深仗北门才。”参见“ 北门学士 ”。
(5).指 唐 代禁军的北衙。《新唐书·兵志》:“及 贞观 初, 太宗 择善射者百人,为二番於北门长上,曰‘百骑’,以从田猎。”“北门”之名由此。《资治通鉴·唐中宗神龙元年》:“今天诱其衷,北门、南牙,同心协力,以诛凶竖,復 李氏 社稷,愿殿下蹔至 玄武门 以副众望。” 胡三省 注:“南牙谓宰相,北门谓羽林诸将。”
(6).《诗·邶风》篇名。序谓“《北门》,刺士不得志也”。后因用以喻士之不遇。 南朝 宋 刘义庆 《世说新语·言语》:“ 李弘度 常叹不被遇……曰:‘《北门》之叹,久已上闻。穷猿奔林,岂暇择木!’” 唐 李白 《宣城送刘副使入秦》诗:“斗酒满四筵,歌啸 宛溪 湄。君携 东山 妓,我咏《北门》诗。” 明 陈宗之 《汉道》诗:“寧无《北门》嘆,要自秉固穷。”
(7).复姓。《左传》有 北门驷 ,《尸子》有 北门子 ,《庄子》有 北门成 。见《通志·氏族三》。
骄子
(1) 受宠爱的孩子
(2) 比喻在某方面杰出的人
时代的骄子
勇决
勇敢而果断
高秋
秋高气爽的时节
高秋夜方静,神居肃且深。——南朝齐· 谢脁《谢宣城集·奉和隋王殿下》
肥健
肥硕健壮。《东观汉记·倪萌传》:“﹝ 倪萌 ﹞诣贼叩头言,兄年老羸瘠,不如 萌 肥健,愿代兄。” 宋 苏轼 《东坡志林·冢中弃儿吸蟾气》:“岁定归乡,过此冢,欲收其骨,则儿尚活,肥健愈於未弃时,见父母,匍匐来就。” 元 王祯 《农书》卷八:“﹝蔓菁,﹞菜中之最有益者,常食通中益气,令人肥健。”
汉月
(1). 汉 家或 汉 时的明月。 南朝 陈 张正见 《明君词》:“寒树暗胡尘,霜栖明 汉 月。” 唐 李贺 《金铜仙人辞汉歌》:“空将 汉 月出宫门,忆君清泪如铅水。”
(2).借指祖国或故乡。 唐 杜甫 《前出塞》诗之七:“已去 汉 月远,何时筑城还?” 唐 范摅 《云溪友议》卷九:“万里隔关山,一心思 汉 月。”
自古
(1).从古以来。《诗·小雅·甫田》:“我取其陈,食我农人,自古有年。”《论语·颜渊》:“自古皆有死,民无信不立。” 三国 魏 曹丕 《典论·论文》:“文人相轻,自古而然。” 宋 欧阳修 《定风波》词:“任是好花须落去,自古。”
(2).泛指从前。 清 刘大櫆 《送张福清序》:“昔在自古, 闽 粤 不齿於上国。”
以为
认为
自以为不失天下之士。——《史记·平原君虞卿列传》
以为旦噬己也。——唐· 柳宗元《三戒》
以为鄙吝。——宋· 司马光《训俭示康》
孤常读书,自以为大有所益。——《资治通鉴》
自以为必死。——《资治通鉴·唐纪》
以为豪。——明· 魏禧《大铁椎传》
以为妙绝。——《虞初新志·秋声诗自序》
诗人
作诗的名人
生来就是一个诗人,不是造就出来的
厌薄
厌恶,鄙视
厌薄名利
修德
(1).修养德行。《左传·庄公八年》:“《夏书》曰:‘ 皋陶 迈种德,德,乃降。’姑务修德,以待时乎!” 北齐 颜之推 《颜氏家训·归心》:“僕妾臣民,与身竟何亲也,而为勤苦修德乎?亦是 尧 、 舜 、 周 、 孔 虚失愉乐耳。” 明 叶盛 《水东日记·杨文贞公遗嘱》:“盖要利达,须力学修德,不在风水也。”
(2).行善积德。《京本通俗小说·菩萨蛮》:“説好劝人归善道,算来修德积阴功。”
羁縻
亦作“ 羈靡 ”。亦作“羇縻”。1.系联。《汉书·郊祀志下》:“方士之候神入海求 蓬莱 者终无验……天子犹羈縻不絶,几遇其真。” 颜师古 注:“羈縻,繫联之意。马络头曰羈也。牛靷曰縻。”
(2).笼络;怀柔。 汉 司马相如 《难蜀父老》:“盖闻天子之牧夷狄也,其义羈縻勿絶而已。”《汉书·匈奴传下》:“其慕义而贡献,则接之以礼让,羈靡不絶。”《旧唐书·徐坚传》:“ 坚 以蛮夷生梗,可以羈縻属之,未得同华夏之制,劳师远涉。” 清 陈康祺 《郎潜纪闻》卷一:“喇嘛效顺最早,而其术盛行东土,又夙为 蒙古 诸部落所崇信,故优礼彼教政,以羈縻外藩。” 清 龚自珍 《对策》:“臣考 三代 之于荒服,羇縻之而已。”
(3).束缚;控制。 三国 蜀 诸葛亮 《答法正书》:“文法羈縻,互相承奉。” 唐 高适 《奉和鹘赋》:“嗟日月之云迈,犹羈縻而见婴。” 清 恽敬 《三代因革论二》:“古者洪荒之世……政刑未备。羈縻所及,大者百里而已。”
(4).拘禁。 宋 文天祥 《<指南录>后序》:“予羈縻不得还,国事遂不可收拾。” 清 李渔 《蜃中楼·授诀》:“朕见他是个有用之才,不忍加之屠戮,羈縻在 洞庭 东海 之间。”
(5).指羁縻州。 唐 皮日休 《忧赋》:“是以先王谓之荒服,后嗣谓之羈縻。” 宋 欧阳修 《<五代职方考>序》:“ 唐 之封疆远矣,前史备载,而羈縻寄治虚名之州在其间。”参见“ 羈縻州 ”。
胡为
何为,为什么。《诗·邶风·式微》:“微君之故,胡为乎中露?”《礼记·檀弓上》:“夫古之人,胡为而死其亲乎?”《汉书·黥布传》:“胡为废上计而出下计?” 颜师古 注:“胡,何也。” 唐 李白 《蜀道难》诗:“嗟尔远道之人,胡为乎来哉!” 宋 苏轼 《郑州别后马上寄子由》诗:“不饮胡为醉兀兀,此心已逐归鞍发。” 明 高启 《赠金华隐者》诗:“嗟我胡为在尘网,远望高峰若天壤。” 何其芳 《画梦录·扇上的烟云》:“你这些话又胡为而来?我一点儿也不能追踪你思想的道路。”
胡作非为;任意乱来。《京本通俗小说·拗相公》:“如今説先朝一个宰相,他在下位之时,也着实有名有誉的,后来大权到手,任性胡为,做错了事,惹得万口唾駡,饮恨而终。” 元 吴昌龄 《东坡梦》第二折:“由他閒戏,任你胡为。”《红楼梦》第一一一回:“ 寳釵 听着这话,好不自在,便説道:‘我原不该给他行礼,但只老太太去世,咱们都有未了之事,不敢胡为。’” 鲁迅 《书信集·致郑振铎》:“盖 中国 艺术家,一向喜欢介绍 欧洲 十九世纪末之怪画,一怪,即便于胡为,于是畸形怪相,遂弥漫于画苑。”
倾国
(1).倾覆邦国。《晏子春秋·谏上十》:“此离树别党,倾国之道也, 婴 不敢受命。”《史记·项羽本纪》:“此天下辩士也,所居倾国。” 唐 李商隐 《马嵬》诗之二:“君王若道能倾国,玉輦何由过 马嵬 !” 宋 黄庭坚 《次韵宋楙宗僦居甘泉坊雪后书怀》:“燕頷封侯空有相,蛾眉倾国自难昏。”
(2).谓耗尽国力。 汉 荀悦 《汉纪·哀帝纪下》:“故未服之时,劳师远攻,倾国殫货,伏尸流血,披坚败敌如此之难也。”
(3).举国,全国。极言人多。 唐 杜甫 《留花门》诗:“胡为倾国至,出入暗金闕?” 元 刘壎 《隐居通议·拾遗》:“方 符坚 倾国而来,朝野大震。” 清 蒲松龄 《聊斋志异·金和尚》:“当是时,倾国瞻仰,男女喘汗属於道。”
(4).形容女子极其美丽。 唐玄宗 《好时光》词:“莫倚倾国貌,嫁取箇、有情郎。”《二刻拍案惊奇》卷九:“眼角偷传倾国貌,心苗曾倩多情种。” 清 唐孙华 《维扬舟中作》诗:“空谷未闻倾国貌,褰帷都作倚门妆。”参见“ 倾国倾城 ”。
(5).指美女。 南朝 梁 何思澄 《南苑逢美人》诗:“倾城今始见,倾国昔曾闻。” 唐 李白 《清平调词》之三:“名花倾国两相欢,长得君王带笑看。” 齐贤 注:“倾国指妃子。” 明 梁辰鱼 《浣纱记·泛湖》:“载去 西施 岂无意,恐留倾国更迷君。”
出入
不符之处,差距
有出入
金阙
(1).道家谓天上有黄金阙,为仙人或天帝所居。《神异经·西北荒经》:“西北荒中有两金闕,高百丈。” 唐 杨炯 《盂兰盆赋》:“晃兮瑶臺之帝室,赩兮金闕之仙家。” 清 孔尚任 《桃花扇·馀韵》:“金闕远,紫宸高,苍天梦梦。”
(2).指天子所居的宫阙。 北齐 颜之推 《观我生赋》:“指金闕以长鎩,向王路而蹶张。” 明 沉鲸 《双珠记·廷对及第》:“青云随步朝金闕,各要把此衷竭。” 清 赵翼 《己卯元日早朝》诗:“糺縵五云金闕朗,太平中外一家春。”
驱除
驱逐;排除
驱除杂念
隐忍
将事情藏在内心,强力克制忍耐,不作表示
隐忍不发
隐忍以行。——宋· 文天祥《指南录·后序》
公主
帝王、诸侯之女的称号(周称王姬,战国始称公主)
公叔为相,尚(娶)魏公主。——《史记·吴起列传》
昔人愿世世无生帝王家,而毅宗之语公主,亦曰:“若何为生我家?”痛哉斯言!——清· 黄宗羲《原君》
黄鹄
(1).鸟名。《商君书·画策》:“黄鵠之飞,一举千里。” 唐 杜甫 《秋兴》诗之六:“珠帘绣柱围黄鵠,锦缆牙檣起白鸥。” 明 陈汝元 《金莲记·媒合》:“一个将青蛾来燎火,且过眼前;一个见黄鵠而关弓,不知背后。”
(2).比喻高才贤士。《文选·屈原<卜居>》:“寧与黄鵠比翼乎?将与鸡鶩争食乎?” 刘良 注:“黄鵠,喻逸士也。” 唐 韩愈 《南山有高树行赠李宗闵》:“黄鵠据其高,众鸟接其卑。” 钱仲联 集释引 陈沆 曰:“黄鵠谓 元稹 、 李绅 也。” 清 曹寅 《赴淮舟行杂诗》之六:“失藪哀鸿叫,摶空黄鵠劳。”
(3).指 汉高祖 刘邦 所作《鸿鹄歌》。 晋 葛洪 《抱朴子·逸民》:“﹝ 汉高帝 ﹞虽飢渴四皓而不逼也,及太子卑辞致之,以为羽翼,便敬德矫情,惜其大者,发《黄鵠》之悲歌,杜婉妾之覦覬,其珍贤贵隐,如此之至也。” 清 王端履 《重论文斋笔录》卷一:“愿歌《黄鵠》三千岁,移得金茎五百年。” 金一 《文学上之美术观》:“加以《大风》、《黄鵠》、《落叶哀蝉》,或步燕歌,或循骚旨,无詔伶人,自成絶调。”
(4). 汉 江都王 建 女 细君 所作之歌。《汉书·西域传下·乌孙国》:“昆莫年老,语言不通,公主( 江都王 建 女 细君 )悲愁,自为作歌曰:‘……居常土思兮心内伤,愿为黄鵠兮归故乡。’” 唐 李德裕 《讨回鹘制》:“ 太和公主 居处不同,情义久絶,懐土多畏,亟闻《黄鵠》之歌,失位自伤,寧免緑衣之叹,念其羈苦,常軫朕心。” 唐 杜甫 《留花门》诗:“公主歌《黄鵠》,君王指白日。”后以“黄鵠”指离乡的游子。 明 高启 《甪里村》诗:“紫芝日已老,黄鵠何时还?”
(5).据 汉 刘向 《列女传》载: 鲁 陶婴 少寡, 鲁 人闻其义,将求焉。 婴 闻之,乃作歌明己之不更二也。其歌曰:“悲黄鵠之早寡兮七年不双。”后指妇女的守节不嫁和空闺寂寞。 明 汪廷讷 《种玉记·互醋》:“我流落边关,若不回时只恐你终啣黄鵠哀。泪空垂,冷落鸳幃日易西。” 清 陈维崧 《麦秀两岐·为周贞女题词》词:“既许驱金犊,便合歌《黄鵠》。” 清 纪昀 《阅微草堂笔记·姑妄听之二》:“早岁吟《黄鵠》,颠连四十春,怀贞心比铁,完节鬢如银。”
(6).山名。参见“ 黄鵠山 ”。
君王
古称天子或诸侯
君王为人不忍。——《史记·项羽本纪》
君王与沛公饭。
白日
(1) 白天
(2) 太阳
白日依山尽。——唐· 王之涣《登鹳雀楼》
(3) 泛指时光
浪费白日
连云
与天空之云相连。形容高远,众多。《文选·潘岳<秋兴赋>》:“高阁连云,阳景罕曜。” 张铣 注:“阁高故称连云。” 唐 白居易 《李白墓》诗:“ 採石 江边 李白 坟,遶田无限草连云。” 元 周霆震 《宿州歌》:“万骑连云发 蜀 都, 宿州 一掷拟摴蒲。”
左辅
汉 三辅之一 左冯翊 的别称。因在 京兆尹 之左(东)得名。后世亦称京东之地为“左辅”。 唐 杜甫 《沙苑行》:“君不见, 左辅 白沙如白水,繚以周墙百餘里。” 仇兆鳌 注:“ 梦弼 曰:《汉书》:‘ 京兆尹 、 左冯翊 、 右扶风 ,谓之三辅。’ 同州 、 汉 属 冯翊郡 ,故曰 左辅 。” 唐 杜甫 《留花门》诗:“连云屯 左辅 ,百里见积雪。”
百里
(1).一百里。谓距离甚远。《易·震》:“震惊百里,不丧匕鬯。”《诗·大雅·桑柔》:“维此圣人,瞻言百里。”《史记·孙子吴起列传》:“兵法,百里而趣利者蹶上将。” 宋 苏轼 《明君可与为忠言赋》:“心苟无邪,既坐瞻於百里;人思其效,将或锡之十朋。” 清 纪昀 《阅微草堂笔记·如是我闻二》:“乃知天下事,但知其一,不知其二,多有收目前之效而貽后日之忧者,始服 永公 ‘熟虑其后’一言,真‘瞻言百里’也。”
(2).古时诸侯封地范围。《孟子·万章下》:“天子之制,地方千里,公侯皆方百里。”后用以称诸侯国。参见“ 百里之命 ”。
(3).亦谓地小。《孟子·公孙丑上》:“然而 文王 ( 周文王 )犹方百里起,是以难也。”《荀子·仲尼》:“故善用之,则百里之国足以独立矣。”
(4).古时一县所辖之地。因以为县的代称。《汉书·百官公卿表上》:“县大率方百里。” 汉 蔡邕 《太尉陈公赞》:“公在百里,有西产之惠,赐命方伯,分 陕 餘庆。” 晋 陶潜 《酬丁柴桑》诗:“秉直司聪,惠于百里。” 唐 王勃 《上明员外启》:“三冬文史,先兆跡於青衿;百里絃歌,即驰芳於墨綬。”
(5).借指县令。《后汉书·循吏传·仇览》:“ 涣 ( 王涣 )谢遣曰:‘枳棘非鸞凤所栖,百里岂大贤之路。’” 李贤 注:“时 涣 为县令,故自称百里也。”《南齐书·文学传·崔慰祖》:“帝( 明帝 )欲试以百里, 慰祖 辞不就。” 宋 王禹偁 《畬田词》序:“苟择良二千石暨贤百里,使化天下之民如斯民之义,庶乎污莱尽闢矣。”
(6).宝剑名。 晋 崔豹 《古今注·舆服》:“ 吴大帝 有寳刀三,寳剑六。寳剑六:一曰白虹……六曰百里。”
(7).复姓。 春秋 秦 有 百里奚 。见《孟子·万章上》。
积雪
(1).堆积如雪;堆积起来的雪。《楚辞·九歌·湘君》:“桂櫂兮兰枻,斲冰兮积雪。” 王逸 注:“言己乘船,遭天盛寒,举其櫂楫,斲斫冰冻,纷然如积雪。” 晋 陶潜 《咏贫士》之五:“ 袁安 困积雪,邈然不可干。” 唐 皇甫冉 《送令狐明府》诗:“荒林藏积雪,乱石起惊湍。” 宋 徐铉 《木兰赋》:“伊庭中之奇树,有木兰之可悦。外烂烂以凝紫,内英英而积雪。” 巴金 《答井上靖先生》:“在那个寒冷的夜晚,您的庭院中积雪未化。”
(2).积久下雪。《晋书·陶侃传》:“时造船,木屑及竹头悉令举掌之,咸不解所以。后正会积雪始晴,厅事前餘雪犹湿,於是以屑布地。”
长戟
(1).古兵器名。长柄的戟。《吴子·图国》:“为长戟二丈四尺,短戟一丈二尺。” 汉 贾谊 《过秦论下》:“ 秦 人阻险不守,关梁不闭,长戟不刺,强弩不射。”
(2).借指兵卒。 汉 陈琳 《为袁绍檄豫州》:“长戟百万,胡骑千羣。”
哀笳
悲凉的胡笳声。 北周 庾信 《奉报赵王出师在道赐诗》:“哀笳关塞曲,嘶马别离声。” 明 顾有孝 《感兴》诗:“哀笳不与魂俱断,清漏偏将恨此长。”
幽咽
(1) 微弱的哭泣
闻泣幽咽。——唐· 杜甫《石壕吏》
幽咽的哭泣
(2) 形容低微的流水声
泉水幽咽
幽咽泉流冰下难。——唐· 白居易《琵琶行(并序)》
田家
(1) 农家
邀我到田家。——唐· 孟浩然《过故人庄》
(2) 农夫
恐惧
畏惧,害怕
大水漫漫,心甚恐惧
沙苑
地名。在 陕西 大荔县 南,临 渭水 ,东西八十里,南北三十里,其处宜于牧畜。 西魏 大统 三年, 宇文泰 大败 高欢 于此。 唐 于此置 沙苑 监。 唐 杜甫 《留花门》诗:“ 沙苑 临清 渭 ,泉香草丰洁。”
香草
栽培用于烹调的一种芳香草本植物
丰洁
亦作“ 丰絜 ”。1.谓俎豆饮食丰盛洁净。《左传·僖公五年》:“公曰:‘吾享祀丰絜,神必据我。’”《汉书·淮南厉王刘长传》:“养牺牲,丰洁粢盛,奉祭祀,以无忘先帝之功德。” 唐 李翱 《唐故右仆射杨公墓志》序:“吏息奸欺,官收羡钱,公食丰絜,廨宇以修。”《宋史·乐志七》:“豆登丰洁,荐德馨香。” 元 袁桷 《翰林学士赵公行状》:“岁时奠荐,虽甚匱嗇,犹丰絜尽力如旧礼。” 清 曾国藩 《彭母曾孺人墓志铭》:“葢余所见贤母,无如王姑勤者,早岁物产殷饶,内奉菲薄,外图丰洁,比年以来,稍稍歉絀矣。”
(2).谓使丰盛洁净。 唐 裴铏 《传奇·崔炜》:“后将及中元日,遂丰洁香饌甘醴,留 蒲涧寺 僧室。”
渡河
通过江河
不用
用不着,不必
不用你管这事
你留步吧,不用下去了
千骑
(1).形容人马很多。一人一马称为一骑。 南朝 梁简文帝 《採菊篇》诗:“东方千骑从驪驹,更不下山逢故夫。” 宋 王安石 《西帅》诗:“一丸岂虑封 函谷 ,千骑无由饮 渭桥 。” 清 嬴宗季女 《六月霜·蓉谪》:“儘自詡东方千骑,夫壻与人殊。”
(2). 唐 武官名。《新唐书·兵志》:“及 贞观 初, 太宗 择善射者百人,为二番於北门长上,曰百骑,以从田猎…… 武后 改百骑曰千骑, 睿宗 又改千骑曰万骑。”参阅《通典·职官十》。
撇烈
亦作“ 撇捩 ”。亦作“ 撇挒 ”。迅疾貌。 唐 杜甫 《留花门》诗:“渡河不用船,千骑常撇烈。” 唐 杜甫 《荆南赵公大食刀歌》:“鬼物撇捩辞坑壕, 苍水 使者捫赤絛。” 明 刘基 《钧天乐》诗:“飊轮撇捩三岛过,海水尽是青玻璃。” 明 吴昜 《定襄侯郭忠武公登》诗:“撇烈天网翻,槎枒地龙绕。” 清 黄鷟来 《题毛闇斋采芝图》诗:“撇挒若秋鹰,清风渺难攀。”
胡尘
(1).胡地的尘沙。 北周 庾信 《王昭君》诗:“朝辞 汉 闕去,夕见 胡 尘飞。” 明 梁辰鱼 《拟出塞》曲:“有崎嶇北污胡尘,哀笳倚拍,家山何处。”
(2).胡人兵马扬起的沙尘。喻胡兵的凶焰。 南朝 梁 任昉 《宣德皇后令》:“拥旄司部, 代 马不敢南牧;推轂 樊邓 ,胡尘罕尝夕起。” 唐 白居易 《法曲》:“以乱干和 天寳 末,明年胡尘犯宫闕。” 宋 辛弃疾 《木兰花慢·席上送张仲固帅兴元》词:“落日胡尘未断,西风塞马空肥。” 明 屠隆 《綵毫记·访道仙翁》:“万户伤心泣野燐,衣冠无处避胡尘。” 太平天囯 洪仁玕 《诛妖檄文》:“用 夏 变夷,斩邪留正,誓扫胡尘。” 柳亚子 《题<张苍水集>》诗:“北望中原涕泪多,胡尘惨淡 汉 山河。”
京室
谓王室。《诗·大雅·思齐》:“思媚 周 姜 ,京室之妇。” 毛 传:“京室,王室也。” 三国 魏 曹植 《王仲宣诔》:“皇家不造,京室陨颠。” 唐 杜甫 《留花门》诗:“胡尘踰 太行 , * 抵京室。”
花门
(1).山名。在 居延海 北三百里。 唐 初在该处设立堡垒,以抵御北方外族。 天宝 时为 回纥 占领。后因以“花门”为 回纥 的代称。 唐 杜甫 《哀王孙》诗:“ 花门 剺面请雪耻,慎勿出口他人狙。” 宋 张戒 《岁寒堂诗话·哀王孙》:“言圣德北服南单于,又言 花门 助顺,所以慰王孙也。” 清 顾炎武 《书女娲庙》诗:“ 花门 、 吐蕃 日侵軼,天子数出 长安 逃。” 章炳麟 《中华民国解》:“ 回部 诸酋,以其恨于 满洲 者刺骨,而修怨及于 汉 人……以復 突厥 、 花门 之迹,犹当降心以听。”
(2).饰有花纹之门。 南朝 梁 何逊 《南苑》诗:“花门闢千扇,苑户开万扉。”
(3).借指豪门。 明 屈大均 《大同感叹》诗:“花门多暴虐,人命如牛羊。”
(4).指 * 。 明 康海 《王兰卿》第一折:“做一个三从四德好人妻,不强如朝云暮雨花门妇。”《中国歌谣资料·太平军快到苏州城·昏无能》:“昏无能,宦承恩…… * 又吃酒,还有闯花门。”参见“ 花门柳户 ”。
须留
停留;留待。《后汉书·清河孝王庆传》:“选懦之恩,知非国典,且復须留。” 李贤 注:“《东观记》‘须留’作‘宿留’。” 唐 杜甫 《留花门》诗:“ 花门 既须留,原野转萧瑟。”
原野
旷野;没有树林、建筑物或巨大岩石的大片土地
萧瑟
(1) 草木被秋风吹袭的声音
秋风萧瑟。——《乐府诗集·曹操·步出夏门行》
(2) 寂寞凄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