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刘秀才归桑水宁觐原文
归和初喜戢戈矛,乍捧乡书感去留。雁序分飞离汉口,鴒原骞翥在鳌头。
家邻紫塞仍千里,路过黄河更几州。
应到高堂问安后,却携文入帝京游。
诗词问答
问:送刘秀才归桑水宁觐的作者是谁?答:齐己
问:送刘秀才归桑水宁觐写于哪个朝代?答:唐代
问:送刘秀才归桑水宁觐是什么体裁?答:七律
问:齐己的名句有哪些?答:齐己名句大全
全唐诗:卷844-49
参考注释
戢戈
息兵。 唐 钱起 《送王使君赴太原行营》诗:“太白明无象,皇威未戢戈。” 宋 欧阳修 《下直呈同行三公》诗:“戢戈清四海,论道属三公。”
乡书
(1).家信。 唐 王湾 《次北固山下》诗:“乡书何处达,归雁 洛阳 边。” 元 揭傒斯 《吴子高悼亡归岳阳》诗:“客心闲转切,乡书近却稀。” 清 孙道乾 《小螺庵病榻忆语题词·哭舍妹》:“乡书甫启读未终,涕泗狼藉縑素中。”
(2). 周 制,乡学三年大比,乡老与乡大夫荐乡中贤能之书于王,谓之“乡书”或“乡老书”。见《周礼·地官·乡大夫》。后世科举因以“乡书”代指乡试中式。 宋 叶绍翁 《四朝闻见录·翁中丞》:“ 孟燁 补上庠生……次 孟桂 登辛丑第,又次 孟寅 尝首 临安 乡书。”《宋史·张孝祥传》:“年十六,领乡书,再举冠里选。”
去留
离开或留下
去留自己选择
序分
佛教经论,分序、正、流通三分。初为序分,述其经发生因由,即缘起部分。 清 龚自珍 《正译第七·总正历代所译一切经》:“由是各经流通分,各各自名经中之王,序分各各造法会,各各名无量会,此文又三十倍其正文。”
汉口
地名。湖北省武汉市,长江与汉水交汇处北岸的京广铁路线上,古称夏口。原属江夏县,地处水路交通枢纽,1949年与武昌、汉阳合并为武汉市
骞翥
(1).飞举貌。騫,通“ 鶱 ”。
(2).比喻地位上升。 南朝 宋 范泰 《赠袁湛谢混》诗:“亦有后出隽,离群尽騫翥。” 唐 沉千运 《赠史修文》诗:“曩昔尽騫翥,与君仍布衣。”
鳌头
指皇宫大殿前石阶上刻的鳌的头,考上状元的人可以踏上。后来用“独占鳌头”比喻占首位或取得第一名
紫塞
北方边塞。 晋 崔豹 《古今注·都邑》:“ 秦 筑 长城 ,土色皆紫, 汉 塞亦然,故称紫塞焉。” 南朝 宋 鲍照 《芜城赋》:“南驰 苍梧 涨海 ,北走紫塞 雁门 。” 唐 罗邺 《边将》诗:“若无紫塞烟尘事,谁识青楼歌舞人。” 清 孔尚任 《桃花扇·赚将》:“一声叱退 黄河 浪,两手推开紫塞烟。”
千里
指千里马
先王之千里。——《吕氏春秋·察今》
路过
途中经过
他每次路过总要来看望他的老战友
从天津到上海,路过济南
黄河
中国第二长河,发源于青海,流入渤海,全长5464公里,流域面积75.24万平方公里。流经黄土高原、夹带大量泥沙,每年达16亿吨,除12亿吨入海外,有4亿多吨沉积在下游河床上,有些地段河底竟高出地面5—10米,成为有名的“地上河”
高堂
(1) 高大的厅堂
开户内光,坐高堂之上。——《论衡·别通》
观其坐高堂。——明· 刘基《卖柑者言》
(2) 指父母
委别高堂爱,窥觎明主恩。——唐· 陈子昂《宿空舲峡青树村浦》
抢剑辞高堂。——李白《送秀才从军》
问安
向尊长询问安好
帝京
帝都;京都。《汉武故事》:“上幸 河东 ,欣言中流,与群臣饮宴,顾视帝京,乃自作《秋风辞》。” 唐 白居易 《琵琶行》:“我从去年辞帝京,謫居卧病 潯阳 城。” 明 边贡 《重赠吴国宾》诗:“休把客衣轻浣濯,此中犹有帝京尘。” 清 黄景仁 《都门秋思》诗:“帝京欲赋惭才思,自掩萧斋著恼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