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文
呈醉经,一谢彦博待ㄅ撑暮境,道比旧、不争多。奈白日难留,丹心易感,绿发全皤。
行乐外,浑一梦,忆黄公垆下几回过。
振策千峰绝顶,濯缨万里长河。
红尘世事费磋磨。
人海驾洪波。
怅学古无成,于今何补,谩尔磋跎。
闲揽镜,还独笑,甚苍颜一皱不曾酡。
忽报鸣鞭送酒,开轩自洗空螺。
诗词问答
问:《木兰花慢 适得醉经乐章,读未竟而彦博尚书》的作者是谁?答:刘敏中
问:该诗写于哪个朝代?答:元代
问:该诗是什么体裁?答:词
问:刘敏中的名句有哪些?答:刘敏中名句大全
参考注释
醉经
隋 王通 《中说·事君》:“子游 河间 之渚,河上丈人曰:‘何居乎斯人也?心若醉六经,目若营四海。’”后以“醉经”指潜心经学。 宋 胡錡 《耕禄藳·拟米秫除祭酒诰》:“盖桥门冠带之地,必资醉经鉅贤而为之长。”
暮境
晚年的境况。 宋 陆游 《小憩前平院戏书触目》诗:“上车欲去復回首,那将暮境供浮名。”
不争多
同“不多争”。 宋 辛弃疾 《江神子·博山道中书王氏壁》词:“比著桃源溪上路,风景好,不争多。”《二刻拍案惊奇》卷二十:“金鼓看来都一样,官人与贼不争多。” 明 汤显祖 《牡丹亭·惊梦》:“不争多费尽神情,坐起谁忺?”
白日
(1) 白天
(2) 太阳
白日依山尽。——唐· 王之涣《登鹳雀楼》
(3) 泛指时光
浪费白日
丹心
(1) 忠诚之心
一片丹心
(2) 又叫“丹寸”、“丹魄”、“丹襟”、“丹诚”、“丹慊”、“丹恳”、“丹愚”、“丹款”、“丹悃”、“丹抱”、“丹府”、“丹衷”、“丹局”
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宋· 文天祥《过零丁洋》
行乐
一般以为是“寻欢作乐”、“享乐”的同义词,只是感 * 彩略有不同
老年人常多忧虑。少年人常好行乐(把“行乐”讲成“持乐观态度”比较更接近作者原意)。——清· 梁启超《饮冰室合集·文集》
世间行乐亦如此。——唐· 李白《梦游天姥吟留别》
浑一
亦作“ 浑壹 ”。统一;同一。 汉 史岑 《出师颂》:“素旄一麾,浑一区宇。”《晋书·庾敳传》:“至理归於浑一兮,荣辱固亦同贯。”《资治通鉴·晋海西公太和三年》:“传檄三辅,示以祸福,明立购赏,彼必望风响应,浑壹之期,於此乎在矣!” 闻一多 《谨防汉奸合法化》:“而目前的敌伪,早已在所谓‘共荣圈’中,变成了一个浑一的共同体。”
黄公垆
亦作“黄公罏”。 “黄公酒庐”的略称。 唐 李颀 《别梁鍠》诗:“朝朝饮酒 黄公 壚,脱帽露顶争叫呼。” 宋 苏轼 《庆源宣义王丈求红带》诗:“不学 山 王 乘駟马,回头空指 黄公 壚。” 清 赵翼 《扬州哭秋园之讣》诗:“都成 黄公 罏,并负素车约。” 李光 《集诗杂感》诗:“剩得行间心血在, 黄公 壚下感山河。”
振策
扬鞭走马。 晋 陆机 《赴洛道中作》诗之二:“振策陟崇丘,案轡遵平莽。” 南朝 梁 沉约 《齐故安陆昭王碑文》:“方欲振策 燕 赵 ,席卷 秦代 。” 明 刘基 《自衢州至兰溪》诗:“振策率广路,逍遥散烦襟。” 清 谭嗣同 《报贝元徵书》:“以足下遂当西迈,振策在涂,故不以时报。”
绝顶
(1) 超群的;卓越的;极端的;异常的
聪明绝顶
(2) 最高级的;最高程度的
如此绝顶的漂亮
濯缨
洗濯冠缨。语本《孟子·离娄上》:“沧浪之水清兮,可以濯我缨。”后以“濯缨”比喻超脱世俗,操守高洁。 南朝 宋 殷景仁 《文殊师利赞》:“体絶尘俗,故濯缨者高其跡。” 唐 白居易 《题喷玉泉》诗:“何时此巖下,来作濯缨翁。” 前蜀 韦庄 《题颍源庙》诗:“临川试问 尧 秊事,犹被封人劝濯缨。” 清 魏源 《武夷九曲诗》之五:“尘容愧濯缨,咏归闻扣榜。”
里长
一里之长。仿 周 代闾胥、里宰之制,后代或置或废,建制不一。《墨子·尚同上》:“是故里长者,里之仁人也,里长发政里之百姓。”《新唐书·张长逊传》:“ 张长逊 ,京兆 櫟阳 人,精驰射,在 隋 为里长。” 明 陈继儒 《群碎录》:“ 隋高帝 从 苏威 议,以百家为里,置里长一人。” 清 魏源 《圣武记》卷上:“宜令薙髮易服,尽献兵器,分设里长甲首,而迁土目于内地。” 巴金 《将军集·还乡》:“明天到县政府去请愿,里长全去,而且每一房要派几个代表。”
红尘
(1) 闹市的飞尘,借指繁华的社会
红尘百戏
(2) 佛教指人世间
看破红尘
世事
(1) 世上的事
早岁那知世事艰,中原北望气如山。——《书愤》
(2) 人情世故
善于世事
磋磨
(1).磨治器物。 宋 叶适 《送黄竑》诗:“焦桐邂逅爨下薪,良玉磋磨庙中器。” 宋 苏轼 《书若逵所书经后》:“如海上沙,是谁磋磨,自然匀平,无有麄细;如空中雨,是谁挥洒,自然萧散,无有疎密。”
(2).挤轧磨擦。 宋 苏轼 《百步洪》诗之一:“长洪斗落生跳波,轻舟南下如投梭,水师絶叫鳧雁起,乱石一线争磋磨。”
(3).研讨;商议。 清 曹寅 《和些山咏东轩竹见寄》之四:“ 杜陵 句法磋磨得,朝夕还同座右铭。”《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九六回:“两个人你争多,我论少,好容易磋磨到三分息。” 老舍 《四世同堂》二:“虽然 祁老人 对石榴树的趣味是在多结几个大石榴,而 钱先生 是在看花的红艳与石榴的美丽,可是培植的方法到底是有相互磋磨的必要的。”
(4).犹折磨。 明 李贽 《三日风》诗:“莫以行人心事恶,故将风色苦磋磨。” 李劼人 《天魔舞》第十七章:“一直等到她昏倒后,才把她赶回到 庞兴国 身边,交她丈夫严加管束,一直不准她再有男朋友,并虐待她,磋磨她。”
人海
(1) 人的海洋,形容人多
人海茫茫
(2) 比喻社会
自从踏入茫茫人海
洪波
* 浪
大海掀起洪波
学古
学习研究古代典籍。《书·周官》:“学古入官。” 孔 传:“言当先学古训,然后入官治政。” 唐 陈陶 《续古》诗之二五:“学古三十载,犹依白云居。” 宋 黄庭坚 《次韵张询斋中晚春》:“学古编简残,怀人江湖永。” 明成祖 《赐太子少师姚广孝七十寿诗》:“斯文逢盛世,学古振儒风。”
无成
没有成功;没有成就
一事无成
于今
(1) 至今
车站一别,于今十年
(2) 如今;到现在
谩尔
犹言聊复尔尔。谩,通“ 漫 ”。 宋 辛弃疾 《汉宫春·答吴子似总干和章》词:“人生谩尔,岂食鱼,必鱠之鱸?”
揽镜
持镜;对镜。《晋书·王衍传》:“然心不能平,在车中揽镜自照,谓 导 曰:‘尔看吾目光乃在牛背上矣。’” 宋 刘克庄 《贺新郎·答实之》词:“少时棋柝曾联句,叹而今、登楼揽镜,事机频误。” 梁启超 《意大利建国三杰传》第五节:“揽镜华髮,据鞍髀肉,蹉跎岁月,何以为情。”
独笑
独自喜笑;自乐。《汉书·张敞传》:“ 敞 身被重劾,及使者至,妻子家室皆泣惶惧,而 敞 独笑曰:‘……此天子欲用我也。’”《北史·房彦谦传》:“﹝ 谦 ﹞尝从容独笑,顾谓其子 玄龄 曰:‘人皆因禄富,我独以官贫,所遗子孙,在於清白耳。’” 唐 李白 《九日》诗:“窥觴照欢颜,独笑还自倾。” 清 王履亨 《自戏》诗:“睡起莞然成独笑,分明兴味少年郎。”
苍颜
(1).苍老的容颜。 宋 欧阳修 《醉翁亭记》:“苍颜白髮,頽然乎其间者,太守醉也。” 清 孙枝蔚 《病》诗:“已识苍颜瘦,何劳明镜窥。”
(2).苍翠之色。 宋 曾巩 《冬望》诗:“长松夹树盖十里,苍颜毅气不可迴。” 清 孙枝蔚 《水叹》诗之二:“古人心如雨中山,久雨益復识苍颜。”
不曾
(1)
没有,从来就没有
一生不曾见过这种人
(2)
亦作“未曾”
鸣鞭
(1) 抖动鞭子出声
鸣鞭走马
(2) 古代皇帝仪仗中的一种,鞭形,振动时发出响声,叫人肃静。也叫“静鞭”
送酒
(1). 南朝 宋 檀道鸾 《续晋阳秋》:“ 陶潜 九月九日无酒,於宅边菊丛中摘盈把,坐其侧,人望见白衣人,乃 王弘 送酒,即便就酌而后归。”后因以为典。 唐 李嘉佑 《答泉州薛播使君重阳日赠酒》诗:“共知不是 潯阳郡 ,那得 王弘 送酒来。” 元 卢挚 《沉醉东风·重九》曲:“衰柳寒蝉一片愁,谁肯教白衣送酒。” 明 何景明 《登坚山寺绝顶真武庙》诗之二:“不尽登高兴,无人送酒来。”
(2).奉酒;敬酒。 唐 张鷟 《游仙窟》:“ 十娘 曰:‘遣 緑竹 取琵琶弹,儿与少府公送酒。’” 元 史九敬先 《庄周梦》第一折:“小生平生爱的是花酒,不知怎么説,若是有弹唱的送酒,小生也吃不醉。”《官场现形记》第一回:“这里送酒安席,一应规矩, 赵老头儿 全然不懂。”
(3).下酒;佐酒。 唐 裴铏 《传奇·宁茵》:“及局罢而饮,数巡, 寅 请备脩脯以送酒。” 叶灵凤 《能不忆江南·碧玉一般的莴苣》:“这是我们家乡独有的特产,是送粥的妙品,同时也是一种可以送酒的小吃。”
开轩
开窗。 三国 魏 阮籍 《咏怀》之十五:“开轩临四野,登高望所思。” 晋 张协 《七命》:“望玉绳而结极,承倒景而开轩。” 南朝 宋 谢瞻 《答灵运》诗:“开轩灭华烛,月露皓已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