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文
怀归每恨到家迟,迟速乾坤自有期。
孤馆天留三日榻,片时风利一帆飞。
长途有分从羸马,薄酒无钱任典衣。
旧话喜逢贤太守,不妨萍迹驿前扉。
诗词问答
问:《寓白沙公馆阻海寇四日风利渡海次日抵英利遇陈自所同宿驿西偏》的作者是谁?答:李一夔
问:该诗写于哪个朝代?答:明代
问:该诗是什么体裁?答:七律
问:李一夔的名句有哪些?答:李一夔名句大全
注释
1. 七言律诗 押词韵第三部
参考注释
怀归
思归故里。《诗·小雅·小明》:“岂不怀归,畏此罪罟。” 汉 王粲 《登楼赋》:“情眷眷而怀归兮,孰忧思之可任。” 唐 戴叔伦 《送郎士元》诗:“白髮 金陵 客,怀归暂不留。”
到家
(1) 完备;周详
(2) 在学识和工作上有相当造诣
他的表演还不到家
(3) 回到家中
迟速
慢和快;缓慢或迅速。《左传·昭公十三年》:“既闻命矣,敬共以往,迟速唯君。” 宋 欧阳修 《鉴画》:“故飞走迟速,意浅之物易见;而闲和严静,趣远之心难形。” 清 薛福成 《庸盦笔记·轶闻·学使以快短明衡文》:“ 肃顺 问 碧湄 曰:‘子向来写作迟速何如?’” 康有为 《大同书》乙部第四章:“宜於每时之中分十刻如息紧之比,每刻之中分十秒,每秒之中分十微,其针轮之迟速,即以此定之。”
乾坤
(1) 天地
扭转乾坤
(2) 男女
孤馆
孤寂的客舍。 唐 许浑 《瓜州留别李诩》诗:“孤馆宿时风带雨,远帆归处水连云。” 宋 秦观 《踏莎行》词:“可堪孤馆闭春寒,杜鹃声里斜阳暮。” 清 黄景仁 《春夜杂咏》:“轻阴积孤馆,枕簟流微凉。” 郁达夫 《客感寄某》诗之一:“一夜秋风兰蕙折,残星孤馆梦无成。”
三日
(1).三天。《易·蛊》:“利涉大川,往有事也,先甲三日,后甲三日。”
(2).一个月的第三天。 三国 魏 曹丕 《与吴质书》:“二月三日, 丕 白:岁月易得,别来行復四年。”
(3).指三月三日上巳节。 晋 潘尼 《三月三日洛水》诗:“聊为三日游,方驾结龙旂。”
时风
(1).应时的风。《书·洪范》:“曰谋,时寒若;曰圣,时风若。” 晋 陆机 《遨游出西域》诗:“逝物随节改,时风肃且熠。”
(2).比喻良好的教化。《后汉书·文苑传上·杜笃》:“今国家躬脩道德,吐惠含仁,湛恩沾洽,时风显宣。”
(3).当时或当代的社会风气。 唐 韦应物 《答故人见谕》诗:“时风重书札,物情敦货遗。” 唐 元稹 《送林复梦赴韦令辟》诗:“野性便荒饮,时风忌酒徒。” 清 黄宗羲 《寿张奠夫八十序》:“或谓五年之中,时风众势,不闻有所鼓动,其故何也?”
一帆
(1).一张风帆。 唐 王湾 《次北固山下》诗:“潮平两岸濶,风正一帆悬。”
(2).借指一舟。 宋 陆游 《黄州》诗:“万里覊愁添白髮,一帆寒日过 黄州 。”
(3).犹言一手。《初刻拍案惊奇》卷二九:“当权所用的,不是科甲的人,不与他好衙门,好地方多是一帆布置。”
长途
长的距离和路途
有分
(1).有分器。谓诸侯分有天子藏于宗庙的宝器。《左传·昭公十二年》:“四国皆有分,我独无有。” 杜预 注:“分,珍寳之器。” 孔颖达 疏:“古者,分同姓以珍玉,展亲也。分异姓以远方之职贡,使无忘服也。是言诸侯皆得天子之分器也。”
(2).有分别,有区别。《庄子·齐物论》:“夫道未始有封,言未始有常,为是而有畛也,请言其畛:‘……有伦,有义,有分,有辩。’” 郭庆藩 集释:“羣分而类别也。”
(1).有职分。《礼记·礼运》:“男有分,女有归。” 郑玄 注:“分,犹职也。” 陆德明 释文:“分,扶问反。”
(2).有缘分。 唐 韩愈 《孟东野失子》诗:“且物各有分,孰能使之然?有子与无子,祸福未可原。” 宋 吕渭老 《浣溪纱》词:“逐伴不知春路远,见人时著小词招,阿谁有分伴吹簫?”《武王伐纣平话》卷上:“我女有分与天子为皇后。” 胡韫玉 《即席赠桥口兼之》诗:“一夕 蓬莱 齐烂醉,神仙有分傲 秦皇 。”
(3).有一份。谓参与某事。 清 顾张思 《土风录》卷九:“作事预及曰有分,否曰无分,财物亦然。”
(4).有一份。谓分享财物。如:这些东西人人有分。
薄酒
度数不高的酒,谦称待客之酒
典衣
(1).典押衣服。 唐 杜甫 《曲江》诗之二:“朝回日日典春衣,每日江头尽醉归。”
(2).指饮酒。 清 曹寅 《读朱赤霞寄后陶诗漫和》:“衙罢典衣违例禁,病餘丸药避章纠。”
太守
汉朝设立的一郡最高行政主管官吏。隋唐后的刺史、知府也别称太守
太守即遣人。——晋· 陶渊明《桃花源记》
太守自谓也。——宋· 苏轼《教战守》
太守与客来饮。
太守宴也。
不妨
(1)
最好还是
你不妨现在就告诉他
(2)
无任何害处
你不妨去碰碰运气
(3)
表示怀疑或不确定
我不妨说,传导声音的机械装置是完善的
萍迹
见“ 萍迹 ”。
亦作“ 萍跡 ”。喻人四处漂流,行踪无定。 唐 牟融 《有感》诗之一:“十年漂泊如萍跡,一度登临一悵神。” 宋 黄公度 《春日怀王庆长》诗:“王孙缘底事,萍迹久他乡。” 明 徐霖 《绣襦记·套促缠头》:“金尽牀头惹厌憎,风波萍迹任浮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