薛中丞原文
百人无一直,百直无一遇。借问遇者谁,正人行得路。
中丞薛存诚,守直心甚固。
皇明烛如日,再使秉王度。
奸豪与佞巧,非不憎且惧。
直道渐光明,邪谋难盖覆。
每因匪躬节,知有匡时具。
张为坠网纲,倚作颓檐柱。
悠哉上天意,报施纷回互。
自古已冥茫,从今尤不谕。
岂与小人意,昏然同好恶。
不然君子人,何反如朝露。
裴掀昨已夭,薛君今又去。
以我惜贤心,五年如旦暮。
况闻善人命,长短系运数。
今我一涕零,岂为中丞故。
诗词问答
问:薛中丞的作者是谁?答:白居易
问:薛中丞写于哪个朝代?答:唐代
问:薛中丞是什么体裁?答:五古
问:白居易的名句有哪些?答:白居易名句大全
全唐诗
参考注释
百人
(1).满百人的概数。《国语·吴语》:“陈士卒百人,以为彻行。” 三国 魏 曹冏 《六代论》:“而宗室有文者,必限以小县之宰;有武者,必置於百人之上。” 南朝 梁 任昉 《齐竟陵文宣王行状》:“给九旒鑾輅,黄屋左纛……虎賁班劒百人。”
(2).山名。在今 湖北省 汉阳县 西南。 北魏 郦道元 《水经注·江水三》:“ 江水 左逕 百人山 南,右逕 赤壁山 北。”
一直
(1) 不拐弯的
(2) 始终
借问
敬辞,用于向别人询问事情;请问
借问酒家何处有?
正人
(1).正直的人;正派的人。《书·冏命》:“小大之臣,咸怀忠良,其侍御僕从罔匪正人。” 孔颖达 疏:“其左右侍御僕从无非中正之人。”《后汉书·桓谭传》:“刑罚不能加无罪,邪枉不能胜正人。” 唐 司空图 《争名》诗:“穷辱未甘英气阻,乖疏还有正人知。”《儿女英雄传》第五回:“是个败类,纵然势焰薰天,他看见也同泥猪瓦狗;遇见正人,任是贫寒求乞,他爱的也同威凤祥麟。” 谢觉哉 《从纪念杜甫想起的》:“统治阶级仇视正人,从古到今是一样的。”
(2).指嫡系亲属。《红楼梦》第五五回:“﹝三姑娘﹞心里嘴里都也来得,又是咱家的正人,太太又疼他……如今他既有这主意,正该和他协同,大家做个膀臂,我也不孤不独了。”
(3).做官长的人。《书·康诰》:“惟厥正人,越小臣诸节。” 孙星衍 疏:“正人者……即上文政人。” 王引之 《经义述闻·尚书上》:“正,长也,为长之人。” 唐 杜甫 《同元使君舂陵行》诗:“乃知正人意,不苟飞长缨。”
得路
(1).指仕途得志。 唐 孟郊 《伤时》诗:“男儿得路即荣名,邂逅失途成不调。”
(2).当道,当权。 唐 苏鹗 《杜阳杂编》卷上:“是时文学相高,公道大振,得路者咸以推贤进善为意。” 宋 刘克庄 《贺新郎·送唐伯玉还朝》词:“忆当年, 天章阁 上, 建明 尤伟, 庆历 诸贤方得路,便不容他老子。”
中丞
官名。即“大中丞”,见该条
中丞匿于溷藩。——明· 张溥《五人墓碑记》
存诚
谓心怀坦诚。语本《易·乾》:“庸言之信,庸行之谨,闲邪存其诚。” 孔颖达 疏:“言防闲 * ,当自存其诚实也。” 晋 陶潜 《闲情赋》:“坦万虑以存诚,憇遥情於八遐。” 清 王夫之 《读四书大全说·中庸第三三章六》:“乃要其存诚不息而与天同载者,则於喜、怒、哀、乐之未发,致中者是也。”
直心
正直的心胸;亦形容心地直爽。《后汉书·郅恽传》:“直心无讳,诚三代之道。” 北周 庾信 《周柱国长孙俭神道碑》:“直心于物,水火恬然;无负于天,雷霆不惧。” 唐 寒山 《诗》之二三六:“心真出语直,直心无背面。” 李準 《不能走那条路》:“他这人是直心人。”
明烛
(1).古时祭祀用的烛。《周礼·秋官·司烜氏》:“以共祭祀之明齍、明烛,共明水。”
(2).明亮的烛。《楚辞·招魂》:“兰膏明烛,华鐙错些。” 南朝 宋 谢惠连 《雪赋》:“燎薰鑪兮炳明烛,酌桂酒兮扬清曲。” 毛 * 《送瘟神》诗之二:“借问瘟君欲何往,纸船明烛照天烧。”
(3).明亮地照耀。 清 姚鼐 《登泰山记》:“苍山负雪,明烛天南。”
(4).引申为明察。 孙中山 《大总统劝告北军将士文》:“我诸同胞如不明烛几先,即时反正,他日者大功既定,効用无门,岂不可惜!”
王度
(1).王者的德行器度。《左传·昭公十二年》:“思我王度,式如玉,式如金。” 孔颖达 疏:“思使我王之德度,用如玉然,用如金然,使之坚而且重,可宝爱也。” 南朝 宋 鲍照 《为柳令让骠骑表》:“方之微臣,被安足齿,齐此而归,惧尘王度。” 宋 苏轼 《张道安见示近诗》诗:“愿公正王度,《祈招》继愔愔。”
(2).先王的法度。《文选·张衡<东京赋>》:“奢未及侈,俭而不陋。规遵王度,动中得趣。” 薛综 注:“度,先王之法度,举动合礼之意也。” 宋 司马光 《读颖公清风集》诗之一:“ 伊 皋 垂训皆王度, 周 召 陈诗尽国风。” 章炳麟 《原道中》:“贤良文学既褊陋,而吏识王度,通故事。”
(3).犹王法。《南齐书·谢超宗传》:“何以纠正邦违,式明王度?” 唐 杜甫 《宿花石戍》诗:“ 山东 残逆气, 吴 楚 守王度。”
奸豪
亦作“姧豪”。亦作“奸豪”。指地方上有势力而横行不法之人。《魏书·朱提王悦传》:“初, 姚兴 之赎 狄伯支 , 悦 送之,路由 雁门 , 悦 因背诱姦豪,以取其意。” 唐 王勃 《梓州郪县兜率寺浮图碑》:“浹辰而风化大行,踰月而姧豪屏气。” 唐 白居易 《薛中丞》诗:“奸豪与佞巧,非不憎且惧。” 宋 叶适 《潼川府修城记》:“然民离於兵久而膂力积销弱,地离於兵久而预防益简薄,及姦豪窥度,则不足支仓猝有事之用。” 明 沉德符 《野获编·科场·嘉靖三丑状元》:“里中奸豪因百端窘辱之, 应期 不能堪,遂自縊死。”
佞巧
谄佞巧诈。《史记·周本纪》:“ 石父 为人佞巧,善諛好利。”《汉书·严安传》:“贵仁义,贱权利;上篤厚,下佞巧。”《资治通鉴·唐宪宗元和十三年》:“ 鎛 、 异 皆钱穀吏,佞巧小人。”
非不
非常;极其。《敦煌变文集·唐太宗入冥记变文》:“□□将书来苦嘱,非不慇懃。” 蒋礼鸿 通释:“‘非不殷勤’,就是非常殷勤,极其殷勤。”
直道
(1).古道路名。(秦始皇)三十五年(公元前二百一十二年)命 蒙恬 开筑,北起 九原 (今 内蒙古 包头市 西北),南至 云阳 (今 陕西 淳化 西北),是联结 关中 平原与 河套 地区的主要通道。《史记·蒙恬列传论》:“吾适北边,自 直道 归,行观 蒙恬 所为 秦 筑 长城 亭障,堑山堙谷,通 直道 ,固轻百姓力矣。”《新民晚报》1984.6.8:“‘ 秦始皇 直道 ’原来是一条专供军队大规模进攻的宽阔大道……全长一千四百里。由于是‘直道’,因此遇山开山,遇沟填沟,工程十分浩大。”
(2).泛指直的路。《北史·张衡传》:“帝上 太行 ,开直道九十里,以抵其宅。”《魏书·太祖纪》:“车驾将北还,发卒万人治直道。”
(3).犹正道。指确当的道理、准则。《礼记·杂记》:“其餘则直道而行之是也。”《韩非子·三守》:“然则端言直道之人不得见,而忠直日疏。” 唐 吕岩 《促拍满路花》词:“是非海里,直道作人难。”《二刻拍案惊奇》卷一二:“﹝ 朱熹 ﹞慨然叹息道:‘看此世界,直道终不可行!’” 鲁迅 《坟·论“费厄泼赖”应该缓行》五:“‘犯而不校’是恕道,‘以眼还眼以牙还牙’是直道。”
光明
(1)
(2) 明亮的
瓦楞上已经雪白,房里也映得较光明。——《祝福》
(3) 比喻正义或有希望
光明大道
母亲沉痛的三言两语的诉说以及我亲眼见到的许多不平事实,启发了我幼年时期反抗压迫追求光明的思想。——《回忆我的母亲》
(4) 没有私心
光明磊落
心地光明
邪谋
* 的计谋;阴谋。《汉书·五行志下之下》:“ 刘向 以为明年 淮南王 安 入朝,与太尉 武安侯 田蚡 有邪谋。” 唐 白居易 《薛中丞》诗:“直道渐光明,邪谋难盖覆。” 清 夏燮 《中西纪事·剿抚异同》:“为和议貽祸至烈,伏求博采讜论,力黜邪谋,早决大计,转危为安。”
盖覆
(1).覆盖,遮盖。 唐 元稹 《酬郑从事四年九月宴望海亭》诗:“忆年十五学构厦,有意盖覆天下穷。” 老舍 《四世同堂》五:“已是掌灯的时候,门外的两株大槐像两只极大的母鸡,张着慈善的黑翼,仿佛要把下面的五六户人家都盖覆起来似的。”
(2).掩盖,遮瞒。 唐 韩愈 《上留守郑相公启》:“盖覆黤黮,不以真情状白露左右。”《朱子语类》卷一三七:“当时诸公只是借他言语来盖覆那灭弃礼法之行尔。” 清 曾国藩 《李勇毅公神道碑铭》:“ 忠武 好盖覆人过,公则嫉恶稍严。”
匪躬
谓忠心耿耿,不顾自身。《易·蹇》:“王臣蹇蹇,匪躬之故。” 孔颖达 疏:“尽忠於君,匪以私身之故而不往济君,故曰:匪躬之故。” 晋 葛洪 《抱朴子·博喻》:“是以 比干 匪躬而剖心於精忠, 田丰 见微而夷戮於言直。” 唐 权德舆 《奉和圣制丰年多庆九日示怀》诗:“圣言在推诚,臣职惟匪躬。” 清 陈康祺 《郎潜纪闻》卷一:“至于 倭文端 之守正不阿,清操絶俗, 文文忠 之匪躬尽瘁,驯扰强蕃,方之 姚 宋 忠 唐 、 范 韩 翊 宋 ,殆无恧色。”
匡时
匡正时世;挽救时局。《后汉书·荀淑传论》:“平运则弘道以求志,陵夷则濡跡以匡时。” 北齐 颜之推 《颜氏家训·勉学》:“文义习吏,匡时富国,以取卿相者有矣。” 唐 吴兢 《贞观政要·尊敬师傅》:“多才多蓺,道着於匡时;允文允武,功成於纂祀。” 清 顾炎武 《寄李生云霑时寓曲周僧舍课子衍生》诗:“何如 长白山 中寺,莫使匡时雅志违。” 廖仲恺 《幽禁中感赋》诗:“吾生遭不造,芒鞋肆所之;廿载茹酸辛,努力思匡时。”
上天
(1) 进入天空,进入太空
飞机早已上天多时
(2) 婉辞,指人死亡
(3) 古时指天上主宰万物的神
上天有眼
(4) 天空;天上
报施
亦作“ 报嗣 ”。1.语出《左传·僖公二十四年》:“报者倦矣,施者未厌。” 杜预 注:“施,功劳也,有劳则望报过甚。”后以“报施”谓报答;赐予。《史记·伯夷列传》:“天之报施善人,其何如哉?”《后汉书·西南夷传·莋都》:“蛮夷贫薄,无所报嗣。愿主长寿,子孙昌炽。” 唐 柳宗元 《睢阳庙碑》:“恩加而感,则报施之常道。”《明史·贵州土司传·贵阳》:“自是每岁贡献不絶,报施之隆,亦非他土司所敢望也。”
(2).犹报应。 宋 秦观 《李固论》:“视国之理乱,则知君臣之贤不肖。以二 汉 论之,报施之道其不殊也如此,然则为君臣者可不戒哉!” 清 袁枚 《随园随笔·章惇报施》:“ 章惇 二弟九孙,皆及第。 王曾 、 富弼 无子,人以为姦臣、贤臣报施之不公。” 鲁迅 《集外集拾遗补编·书苑折技》:“虽穿凿疑似之説,然於报施之理,似亦不爽。”
纷回
亦作“ 纷迴 ”。变化繁多貌。《后汉书·班固传下》:“ 永平 八年,復议通之。而廷争连日,异同纷回,多执其难,少言其易。” 南朝 梁 刘勰 《文心雕龙·物色》:“是以四序纷迴,而入兴贵闲;物色虽繁,而析辞尚简。”
见“ 纷回 ”。
自古
(1).从古以来。《诗·小雅·甫田》:“我取其陈,食我农人,自古有年。”《论语·颜渊》:“自古皆有死,民无信不立。” 三国 魏 曹丕 《典论·论文》:“文人相轻,自古而然。” 宋 欧阳修 《定风波》词:“任是好花须落去,自古。”
(2).泛指从前。 清 刘大櫆 《送张福清序》:“昔在自古, 闽 粤 不齿於上国。”
冥茫
(1).苍茫无际。 南朝 宋 宗炳 《明佛论》:“况过此弥往,浑瀚冥茫,岂復议其边陲哉。” 唐 沉佺期 《答魑魅代书寄家人》诗:“何堪万里外,云海已冥茫。” 明 高启 《青丘子歌》:“造化万物难隐情,冥茫八极游心兵。” 潘漠华 《归后》诗:“那灼耀灼耀的街灯,将一切都陶醉到冥茫无边的境里。”
(2).虚空;渺茫。 唐 李翱 《祭从祖弟秘书少监文》:“报施之道,冥茫孰知。” 王统照 《号声集·沉船》:“忧郁的已往,冥茫的未来,全个儿纵横交织在他的心网中。”
(3).谓死亡。《苕溪渔隐丛话前集》卷二五引 宋 徐铉 《吴王挽词》:“倏忽千龄尽,冥茫万事空。”
从今
从现在起。《史记·范雎蔡泽列传》:“先生之寿,从今以往者四十三岁。” 宋 郭应祥 《玉楼春》词:“从今对酒与当歌,空惹离情千万绪。” 元 王实甫 《西厢记》第四本第三折:“从今经懺无心礼,专听春雷第一声。” 杜鹏程 《延安人》:“从今向后要和他一道工作的工程处长,是什么模样?”
人意
人的意愿、情绪
不满人意
昏然
迷糊不清。《列子·黄帝》:“昏然五情爽惑。” 唐 薛用弱 《集异记·蔡少霞》:“神思昏然,不觉成寐。”《辛亥革命前十年间时论选集·论排外当有预备》:“以故国家之屈辱失败,纷至沓来,而举国昏然,方且以研究外交者为荒傖而狂怪。”
好恶
偏好;喜好
翻译时不应根据自己的好恶改变原文的意思
不然
(1)
不是这样,并非如此
其实不然
(2)
用在句子开头,表示否定对方的话
不然,事情没有那样简单
(3)
否则,表转折,不这样做就会出现相反的结果或情况
我得早点去,不然就赶不上大车了
(4)
否则
要去就别迟到,不然,就甭去了
君子人
即君子。指才德出众者。《论语·泰伯》:“君子人与?君子人也。”《文中子·天地》:“子曰:‘过而不立,犯而不校,有功而不伐,君子人哉!’” 宋 罗大经 《鹤林玉露》卷二:“然而君子人曰:终夜不寝,必如 孔子 ;鷄鸣而起,必如 大舜 。” 元 王实甫 《破窑记》第一折:“ 梅香 ,可不道君子人待时守分也。”
朝露
清晨的露水,比喻存在时间极短促的事物,也比喻明澈纯净的事物
君之命若朝露
旦暮
同旦夕。早晨和傍晚,比喻短暂的时间
吾攻赵,旦暮且下。——《史记·魏公子列传》
闻善
谓闻知善言善行。语本《孟子·尽心上》“ 舜 之居深山之中,与木石居,与鹿豕游,其所以异於深山之野人者几希;及其闻一善言,见一善行,若决 江 河 ,沛然莫之能御也。”《孔子家语·六本》:“闻善必躬行之,然后导之,是夫子之能劳也。” 唐 柳宗元 《送从兄偁罢选归江淮诗序》:“夫闻善不慕,与聋聵同。”
人命
(1) 人的性命
人命关天
(2) 指人的寿命
人命有长有短
(3) 指人的命运
长短
(1) 〈方〉
(2) 不管怎么样;好歹
莫恨东西沟水别,沧溟长短拟同归。——白居易《送韦侍御量移金州司马》
(3) 一定
你长短等我,不见不散
运数
命运
涕零
哭泣流泪
涕泣沾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