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尹炼师原文
吾家五千言,至道悬日月。若非函谷令,谁注流沙说。
多君飞升志,机悟独超拔。
学道玉笥山,烧丹白云穴。
南穷衡疑秀,采药历幽绝。
夜卧瀑布风,朝行碧岩雪。
洞宫四百日,玉籍恣探阅。
徒以菌蟪姿,缅攀修真诀。
尘笼罩浮世,遐思空飞越。
一罢棋酒欢,离情满寥泬。
愿骑紫盖鹤,早向黄金阙。
城市不可留,尘埃秽仙骨。
诗词问答
问:别尹炼师的作者是谁?答:李群玉
问:别尹炼师写于哪个朝代?答:唐代
问:李群玉的名句有哪些?答:李群玉名句大全
全唐诗:卷568-41
参考注释
吾家
(1).我家。《史记·外戚世家》:“主与左右议 长安 中列侯可为夫者,皆言大将军可。主笑曰:‘此出吾家,常使令骑从我出入耳,奈何用为夫乎?’” 唐 杜甫 《宗武生日》诗:“诗是吾家事,人传世上情。”
(2).犹我。 唐 寒山 《诗》之四:“吾家好隐沦,居处絶嚣尘。践草成三径,瞻云作四邻。”
(3).我的同宗。 鲁迅 《华盖集·咬文嚼字一》:“假使他谈到Gorky,大概是称他‘吾家rky’的了。”注:“‘吾家rky’即吾家尔基。旧时常称同宗的人为‘吾家某某’,有些人为了攀附名人,抬高自己,连同姓也都称‘吾家某某’。”
五千言
《史记·老子韩非列传》:“ 老子 迺著书上下篇,言道德之意五千餘言而去,莫知所终。”后以“五千言”为 老子 《道德经》的代称。 唐 白居易 《养拙》诗:“迢遥无所为,时窥五千言。” 宋 姜夔 《永遇乐·次韵辛克清先生》词:“五千言,老来受用,肯教造物儿戏。” 鲁迅 《集外集·<奔流>编校后记》:“ 老聃 作五千言, 释迦 有 恒河 沙数说,也还是东洋人中的‘好事之徒’也。”
至道
(1).指最好的学说、道德或政治制度。《礼记·学记》:“虽有嘉肴,弗食,不知其旨也;虽有至道,弗学,不知其善也。”《礼记·表记》:“道有至,义有考。至道以王,义道以霸,考道以为无失。” 郑玄 注:“此读当言‘道有至,有义,有考’,字脱一有耳。” 陈澔 集说引 应氏 曰:“至道,即仁也。至道浑而无迹,故得其浑全精粹以为王。” 晋 陆机 《演连珠》之六:“是以至道之行,万类取足於世;大化既洽,百姓无匱於心。”
(2).最高的原则、准则。《荀子·儒效》:“以从俗为善,以货财为寳,以养生为己至道,是民德也。”
(3).佛、道谓极精深微妙的道理或道术。《庄子·在宥》:“来!吾语女至道。至道之精,窈窈冥冥;至道之极,昏昏默默。” 汉 牟融 《理惑论》:“﹝ 老子 ﹞曰:‘用其光,復其明,无遗身殃。’此道生死之所趣,吉凶之所住。至道之要,实贵寂寞,佛家岂好言乎!” 唐 陈鸿 《东城老父传》:“读释氏经,亦能了其深义至道,以善心化市井人。” 宋 洪迈 《夷坚丁志·司命府丞》:“及见 海蟾 曰:‘汝以夙契得遇我。’命长跪传至道。”
日月
(1) 生计;生活
舒心的日月
(2) 太阳和月亮
若非
要不是;如果不是
函谷
亦作“ 凾谷 ”。 函谷关 。 三国 魏 曹植 《又赠丁仪王粲》诗:“从军度 凾谷 ,驱马过 西京 。” 唐 李白 《古风》诗之三:“收兵铸金人, 函谷 正东关。” 鲁迅 《且介亭杂文末编·<出关>的“关”》:“ 老子 的西出 函谷 ,为了 孔子 的几句话,并非我的发见或创造。”
流沙
随风或水移动的沙
飞升
(1) 旧指修炼成功,飞腾上天
一人飞升,仙及鸡犬。——《聊斋志异·促织》
(2) 往上升;往上飞
机悟
亦作“ 机晤 ”。1.机敏颖悟。 南朝 宋 刘义庆 《世说新语·捷悟》:“ 王导 须臾至,徒跣下地谢曰:‘天威在颜,遂使 温嶠 不容得谢。’ 嶠 於是下谢,帝乃释然。诸公共叹 王 机悟名言。”《隋书·牛弘传》:“吏部侍郎 高孝基 ,鉴赏机晤,清慎絶伦。” 南唐 刘崇远 《金华子杂编》卷上:“ 宣宗 尝亲试神童 李瑴 於便殿, 瑴 年数岁,聪慧详敏,对问机悟,上甚悦之。”
(2).指机智。 清 昭槤 《啸亭杂录·戴学士》:“﹝ 戴梓 ﹞少有机悟,自製火器,能击百步外。”
超拔
(1) 提升;提拔
(2) 摆脱
恐堕落愈甚,超拔不易
(3) 从罪恶或地狱中拯救出来
学道
(1).学习道艺,即学习儒家学说,如仁义礼乐之类。《论语·阳货》:“君子学道则爱人。”《史记·仲尼弟子列传》:“无财者谓之贫,学道不能行者谓之病。若 宪 ,贫也,非病也。” 宋 唐庚 《大观四年作诗寄任因命舍弟同赋》:“学道一生凡几化,不因到此始知非。” 明 唐顺之 《万思节以集中无名作诗见贻》之一:“学道频年慕屡空,支离犹堕语言中。”
(2).学习道行。指学仙或学佛。《汉书·张良传》:“廼学道,欲轻举。” 颜师古 注:“道谓仙道。” 宋 苏轼 《将至广州用过韵寄迈迨二子》:“皇天遣出家,临老乃学道。”《西湖佳话·葛岭仙迹》:“从 左慈 学道,得九丹金液仙经。” 鲁迅 《且介亭杂文·难行和不信》:“然而出来的题目就因此常常是难题,仍如飞剑一样,非上 武当山 寻师学道之后,决计没法办。”
(3).即学政。《儒林外史》第三回:“荏苒三年,升了御史,钦点 广东 学道。” 清 蒲松龄 《禳妒咒·入泮》:“酒色养的那脾胃娇,那厌气时文也不待瞧。我的天,学道瞎,真是瞎学道。”《醒世姻缘传》第十二回:“据了他的学识,与他个学道,绰绰然做得过去,却不肯把学道与他,偏与他个巡道。”参见“ 学政 ”。
玉笥
(1).华美的盛衣食之竹箱。 南朝 梁 刘孝威 《拟古》诗:“青铺緑璅琉璃扉,琼筵玉笥金缕衣。”
(2).传说中的玉筐。《太平广记》卷三九七引《玉笥山录》:“天感其诚,乃降白玉笥置坛上。 武帝 遣使取之,至其坛,则飘风大震,捲玉笥而去。”
(3).指帝祚。 北周 庾信 《周大将军司马裔神道碑》:“其后金行受命,玉笥南迁。”
(4).山名。在 湖南 湘阴县 东北,相传 屈原 放逐于此而作《九歌》,上有 屈子祠 。 南朝 梁 张缅 《南征赋》:“ 玉笥 登之而却老,金人植杖以尊泉。” 清 朱孝臧 《庆 * 》词:“断云 玉笥 ,感词客,依稀有灵。”
(5).山名。在 江西 永新县 。道家称为仙居之所。《云笈七籤》卷二七:“三十六小洞天……第十七 玉笥山洞 ,周廻一百二十里,名曰太玄法乐天。在 吉州 永新县 ,真人 梁伯鸞 主之。” 宋 苏辙 《青词·阁皂》:“过 临江 ,近瞻 阁皁 ,遥望 玉笥 ,诚心惕然。”
(6).山名。在 浙江 。 唐 方干 《思越中旧游寄友》诗:“断臂青猿啼 玉笥 ,成行白鸟下 耶溪 。” 宋 陆游 《游镜湖》诗:“超然登 玉笥 ,及此烟月夕。”自注:“ 玉笥峯 在 会稽山 南。”
烧丹
犹炼丹。指道教徒用朱砂炼药。 南朝 陈 徐陵 《答周处士书》:“比夫煮石纷紜,终年不烂;烧丹辛苦,至老方成。” 唐 许浑 《赠王山人》诗:“近来闻説烧丹处,玉洞桃花万树春。” 宋 陆游 《寄成都籧道人》诗:“卖药 锦城 中,烧丹 雪山 麓。” 清 赵翼 《删改旧诗作》诗之二:“笑同古炼师,烧丹穷昏昼。”
云穴
高山上的深洞。 汉 刘桢 《鲁都赋》:“紫金扬辉於鸿崖,水精潜光乎云穴。” 唐 卢纶 《送吉中孚校书归楚州旧山》诗:“旧籙藏云穴,新诗满帝都。”
采药
见“ 采药 ”。
亦作“ 采葯 ”。谓采集药物。亦指隐居避世或求仙修道。《后汉书·逸民传·庞公》:“后遂携其妻子登 鹿门山 ,因采药不反。” 唐 李白 《悲清秋赋》:“归去来兮,人间不可以託些,吾将采药於 蓬丘 。” 宋 苏轼 《秀州报本禅院乡僧》诗:“明年采药 天台 去,更欲题诗满 浙 东。” 清 刘献廷 《赠张铁桥先生》诗:“还期徧走 齐州 地,同作 天台 采葯人。” 清 钱金甫 《赠魏惟度》诗:“偶停 司马 游 梁 骑,暂作 嵩山 采药人。”
幽绝
清幽殊绝。《后汉书·苏不韦传》:“城闕天阻,宫府幽絶,埃尘所不能过,雾露所不能沾。” 唐 白行简 《李娃传》:“﹝院中﹞有山亭,竹树葱蒨,池榭幽絶。”
瀑布
从山崖上直流下来像悬挂着的布匹似的水
直至源流之处,乃是一股瀑布飞泉。——《西游记》
朝行
朝列。 唐 韩愈 《卢郎中云夫寄示送盘谷子诗两章歌以和之》:“又知 李侯 竟不顾,方冬独入崔嵬藏。我今进退几时决,十年蠢蠢随朝行。” 宋 周密 《齐东野语·诛韩本末》:“后惧事泄,於是令 次山 於朝行中择能任事者。”《续资治通鉴·宋仁宗庆历八年》:“且 仪 身预朝行,职居馆阁,任事省府,使有大罪,虽加诛斩,自有宪章。”参见“ 朝列 ”。
洞宫
(1).传说 战国 燕昭王 得洞光之珠饰于宫中, 王母 三降其地,此宫因以称“洞宫”。参阅 明 杨慎 《升庵诗话·洞宫》。
(2).仙人居住的山洞。后作道院的别称。 南朝 梁 陶弘景 《真诰》卷十一:“﹝ 左元放 ﹞周旋洞宫之内经年,宫室结构方圆整肃。” 唐 章八元 《天台道中示同行》诗:“八重巖崿叠晴空,九色烟霞遶洞宫。”
百日
又叫百岁,为初生婴儿一百天举行的庆祝仪式
玉籍
仙人的名籍。 唐 温庭筠 《感旧陈情五十韵献淮南李仆射》:“玉籍标人瑞,金丹化地仙。” 前蜀 韦庄 《送福州王先辈南归》诗:“名称玉籍仙坛上,家寄 闽山 画障中。”《群音类选·青莲记·明皇游月宫》:“使丹臺玉籍名无有,今日方知差谬。”
菌蟪
朝菌和蟪蛄。语本《庄子·逍遥游》:“朝菌不知晦朔,蟪蛄不知春秋。” 南朝 梁 陶弘景 《寻山志》:“悼菌蟪之危促,羡灵椿兮未央。”
修真
道教谓学道修行为修真。 唐玄宗 《送道士薛季昌还山》诗:“洞府修真客, 衡阳 念旧居。” 明 陶宗仪 《辍耕录·叙画》:“画人物必分贵贱气貌、朝代衣冠。释门有善功方便之颜,道像具修真度世之范。”《初刻拍案惊奇》卷十七:“其次者修真炼性,吐故纳新,筑坎离以延年,煮铅汞以济物。”
笼罩
广泛覆盖的样子
大雾笼罩了山谷
浮世
人间,人世。旧时认为人世间是浮沉聚散不定的,故称。 三国 魏 阮籍 《大人先生传》:“逍遥浮世,与道俱成。” 唐 许浑 《将赴京留赠僧院》诗:“空悲浮世云无定,多感流年水不还。” 元 谷子敬 《城南柳》第一折:“覷百年浮世,似一梦 华胥 。” 丁玲 《母亲》二:“ 曼贞 这时,也正有着一种悲凉的浮世的感觉。”
遐思
长远的思念或指超时空的遐想,奇思幻想
遐思冥想
飞越
(1) 从上空飞行越过
飞越大西洋
(2) 飞扬
心神飞越
离情
(1).绝离 * 。《管子·国蓄》:“以正人籍谓之离情,以正户籍谓之养赢。” 郭沫若 等集校:“《海王篇》‘藉於人,此隐情也’,《轻重甲篇》‘藉於万民,是隐情也’,彼二篇言‘隐情’,此言‘离情’,离与隐可为互训。盖隐则离,离则隐矣。意谓使人絶离 * 也。”
(2).别离的情绪。《文选·任昉<出郡传舍哭范仆射>诗》:“将乖不忍别,欲以遣离情。” 李善 注:“言将乖之初,不忍便诀;欲离少选之顷,以遣离旷之情也。” 唐 谢逸 《柳梢青》词:“无限离情,无穷江水,无边山色。” 魏巍 《谁是最可爱的人·依依惜别的深情》:“在志愿军就要跟他们分手的日子,深深的离情却牵着他们的心。”
寥泬
(1).空虚幽静;开阔清朗。《文选·江淹<杂体诗·效谢灵运游山>》:“乳竇既滴沥,丹井復寥泬。” 李善 注引 王逸 《楚辞》注:“泬寥,旷荡空虚,静也。” 吕向 注:“寥泬,深也。” 前蜀 贯休 《古镜词上刘侍郎》诗:“至宝不自宝,照古还照今。仙人手胼胝,寥泬秋沉沉。” 清 魏源 《章教谕强恕斋书序》:“循海塘东西礮臺眺望一海角,划然长啸,水天寥泬。”
(2).指天空。《太平广记》卷一○二引《三宝感通记·新繁县书生》:“每至斋日,村人四远就设佛供。常闻天乐,声震寥泬,繁会盈耳。” 宋 林逋 《鸣皋》诗:“皋禽名秪有前闻,孤引圆吭夜正分。一唳便惊寥泬破,亦无閒意到青云。” 清 黄燮清 《十一月朔大雪》诗:“辛丑月在子,层云掩寥泬。”
(3).寂寥;孤单。 宋 叶适 《信州重修学记》:“何 孔 孟 所称稀阔而不多歟?由 孔 孟 至於今,又加久矣,其可称者,何寥泬而不继歟?” 宋 刘敞 《秋雪寄献臣》诗:“出门顾道路,冰霰埋车辙。咫尺阻相过,谁当慰寥泬?” 清 龚自珍 《已亥六月重过扬州记》:“天地有四时,莫病於酷暑,而莫善於初秋。澄汰其繁縟淫蒸,而与之为萧疏澹荡,泠然瑟然,而不遽使人有苍莽寥泬之悲者,初秋也。”
紫盖
紫色车盖。帝王仪仗之一。借指帝王车驾。 南朝 梁 沉约 《齐故安陆昭王碑文》:“陪龙驾於 伊 洛 ,侍紫盖於 咸阳 。” 前蜀 韦庄 《秦妇吟》:“适逢紫盖去蒙尘,已见白旗来匝地。” 清 纳兰性德 《忆江南》词:“紫盖忽临双鷁渡,翠华争拥六龙看。”
黄金阙
比喻月宫。 宋 欧阳修 《内直对月寄子华舍人持国廷评》诗:“水精宫锁黄金闕,故比人间分外寒。”
城市
人口密集、工商业发达的地方,通常是周围地区政治、经济、文化的中心
不可
(1)
不可能;不可以
兼与药相粘,不可取。——宋·沈括《梦溪笔谈·活板》
学不可以已。——《荀子·劝学》
(2)
决不能,必须不
而势力众寡不可论。——《资治通鉴》
不可一概而论
(3)
与“非”搭配,表示必须或一定
今天这个会很重要,我非去不可
埃秽
尘垢。 晋 葛洪 《抱朴子·勖学》:“清澄性理,簸扬埃秽。”
仙骨
(1).道教语。谓成仙的资质。《太平广记》卷五引 晋 葛洪 《神仙传》:“於是神人授以素书……凡二十五篇,告 墨子 曰:‘子有仙骨,又聪明,得此便成,不復须师。’” 唐 许浑 《与侯春时同年南池夜话》诗:“寻仙在仙骨,不用废牛刀。”
(2).比喻超凡拔俗的气质。 唐 杜甫 《送孔巢父谢病归游江东兼呈李白》诗:“自是君身有仙骨,世人那得知其故。”
(3).喻不同凡响的艺术特质。 清 沉初 《西清笔记·纪文献》:“ 张南华 前辈真天才……今所流传诗画,气韵絶高,自有仙骨。” 鲁迅 《花边文学·看书琐记》:“一有变化,即非永久,说文学独有仙骨,是做梦的人们的梦话。”